大成拳吧 关注:5,577贴子:62,370
  • 1回复贴,共1

浅谈拳术明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拳界经常有人说,习武一定要找明师,有人就问:明师?不是找名师、名家吗?你说错了吧?应该是名师吧!名气大的拳师吧?
实际说“明师”的人,他没说错。
有些拳师很有名,堪称名师,但他却不是明师,因为他的名气是靠广告宣传打出来的,是商业推广出来的,不是用他的拳脚实战功夫及品行武德打出来的。有的名师根本就不是明师!当然,有的名师也是明师,但极少!有的拳师由于他为人一直很低调,虽然名气不大,但他功夫非常好、武德高尚、善于教拳,也可称为明师。当然有些拳师没名气,功夫不咋滴,也根本不是明师。(商业社会环境,也有拳师根本不配称明师,却在宣传时仍称为明师。)
那么,何谓明师?
浅显地说,明师就是指明白的老师。再进一步往深里说,就有的说了。
我也经常说习拳必须找明师,今天我就谈谈什么是明师,主要谈以下几点:
首先,拳师肯定将功夫已经练上身了!不是他仅仅知道理论,而是功夫必须上身了!并且他的功夫不低。(不同人对“功夫”的理解不同,在此我指实战功夫或功力大小,养生功夫掌握的如何。)明师若想真正的明白拳,他一定至少将某门拳术系统全面地练到身上了(若练精通了两门以上拳术,那就是大师级的了)。只有将功夫系统全面练上身的人,他的身体及头脑中才真正的明白拳是怎么回事,他在教拳时才能手把手地教明白、更有利于他因材施教。当然了,拳师若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这都很有利于他在向学生讲拳时表达的更加直白、更加清晰,比如,拳师善于借喻、打比方、肢体演示等。
有极个别的老师,从小就练拳,但教他拳的老师,只是手把手的帮他把功夫练上身了,但他没啥文化,表达能力非常差,他教谁、谁都听不明白也看不明白,像这样的老师,功夫也就只能在他自己身上了,最后带进骨灰盒了!
我们也要小心那样的老师,他跟前辈某位功夫很好的老师,从头到尾把拳术理论全部都学习了一遍,他只是理论知识掌握的很丰富,但由于他练习的少或者其他原因,那门拳的功夫他根本没练上身,他身上的功夫很浅。像这样的老师,虽然他说拳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他根本不可能成为拳术明师。因为,拳术的每一个小步聚、小细节具体怎么练,只有功夫练上身了的拳师才真正知道到底是什么感觉、什么状态,会出什么现象等等,如果他功夫没练上身,他都不可能知道功夫在身上是什么样的感觉。于是,他在教拳时,只能背诵前辈拳师说的理论,机械地复述前辈的练法,像这样的老师也不可能帮助学生找到相应的状态和感觉。拳界确实有这样的老师,他教了不少人,结果几乎他没有一个徒弟功夫练出来的,如果徒弟没练出来,他就怨学生没悟性…… 朋友们,切记,习拳都是体认得来的,跟学习文化知识完全是两个性质的事。
  第二点,明师教拳很清楚哪些内容是练法、哪些内容是打法、哪些内容是演法,尤其是练法、内功心法。(除此之外,他教拳很懂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这门拳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到底是怎么练的。(所谓的内功心法就是指站桩及打拳时内心的想法、意念活动、意境、精神假借的内容等。没什么神秘的,别被有些拳骗子给忽悠了!但拳友们必须明白:练拳时若没有内功心法,只是练身体外在的动作,那就失去核心了!)
现在拳师普遍都在讲拳理、讲现象、讲状态、讲感觉、讲结果,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功夫练上身之后自然而然出来的东西。到底怎么练才能练出来这些东西?好多拳师稀里糊涂,却不清楚,他们往往把拳理、现象、状态、结果当作练法来教,“倒果为因”了!这就导致不少学生跟他学了N多年,功夫练的不像样,他还骂学生不够勤奋、不够坚持、训练量不够、不相信老师、没悟性、太笨…… 其实拳师有很大的责任!因为他没把最关键的东西教出来,什么最关键?那就是练法!每一步到底具体是怎么练的?请不要总是讲那些“正确的废话”啊!要手把手地告诉学生每一步具体怎么练的啊!
以意拳为例,有的拳师总给学生讲“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浑身无处不弹簧”“撑三抱七”“周身放松、精神集中”……总是说这些话,其实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比如,站健身桩时,老师说“要站出麻胀感,要头领脚蹬,要松整通连、要撑抱合一、用意不用力、不用多余的力……” 这还是在讲现象、讲原理、讲结果,还是正确的废话!像初习站桩者,如果真的让他头领脚蹬、不用多余的力,却没讲清楚此处的意是指什么,此处的力是指什么,刻意的求对争,还带有一定的力, 那他就很难把僵劲拙力去掉。以平步撑抱健身桩为例,如果老师给学生讲拳时,先帮学生摆一下站姿,手把手地教,从头到脚给学生“摸”一遍,比如让学生假设想像头顶好像有线绳向上拎整个身体的体重、同时肩肘自然而然地向下松沉……假想两个手腕处似有两个木杆由地面向上托着、假想十指间有棉球……假想两胳膊与上半身之间抱有纸球,两腿间夹有纸球,要想像既不能把纸球抱瘪了或挤破了,也不能出现球被风一吹就掉了…… 讲假想的意境、讲意念引导之法,老师这就是在讲具体的练法。老师边讲,边用手帮学生摸劲、帮助学生身体及精神找到进入那种状态的感觉,这就是明白的老师之教法。讲试力、发力等,老师都应该把内功心法等具体细节手把手地教出来,老师就应该这么教,而不是整天给学生背王芗斋的拳论、动不动吹郭云深、姚宗勋等前辈的功夫如何如何高超……
有人说,习拳一定要先明拳理。表面上此言很在行,实际上这是书呆子的思路!老师教拳时,刚开始是应该给学生讲一下拳理,但是不能让学生用脑子里总是琢磨拳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学生一旦陷入研究“怎么回事”,研究“为什么这么练”,整天研究理论,整天用脑子去悟拳理、结果、状态,悟明白了再练,而实际体认练的又很少,那就练不出来了!!即使强调体悟,而学生练的不对,老师又不懂得如何纠正,学生练多了练久了,身体就形成错误的运动习惯及动力模式了,一直都练错了,功夫又能如何呢?所以,拳师不应该让学生在理论上研讨不休,他应该手把手地教学生,每一步具体是怎么练的,学生按老师教的正确的练法天天坚持练,当功夫上身之时,那些拳理、现象、状态、感觉,他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当他身体练明白之后,那些拳理、现象、状态、感觉、结果等他自己就能讲出来,具体讲的如何,那就看他自己的表达能力、文学水平了。
谈及练法,不得不提一提、现在有些拳师将演法当作练法在教,这也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比如套路动作,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在清朝,那些拳师为了掩人耳目、为了混饭吃、为了躲避清廷禁武而搞的表演之法,或是有些拳师为了推广宣传本门拳术而搞的演法,结果现在有些拳师却都把演法当作练法拼命地到处教学生,到处忽悠,把基本功内涵、拳术本质及核心都搞丢了!舍本逐末了!教外不教内!教上不教下!教形不教意!教拳不教劲!教武不教功!教招不教"道"了……
有的拳师,还把打法当作练法在教。像有些打法与练功之法是有区别的,身法、步法、内功心法也有区别。可惜有些拳师不清楚,混淆在一起了。当然了,那些也不可能完全区分的特别开。(另外,传统武术有些分支还分养生练法、技击练法,这些东西只能明白的老师才清楚。)
病万变,药亦万变,易也、不易也!因为学生的体质、年龄、基础、天赋等不同,真正明白的老师在教学生时,肯定善于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及进度而施教不同。若拿同一种教法、同一种练法、同一种说法去教所有的学生,那是死板的迂老师。
有的老师讲不清练法,是因为他本身就没练明白,他本身就是糊涂的庸师。有的老师没讲明白练法,不是他没练明白、实际上他本身早就很明白了,但他可能是为了商业赚钱而故意颠倒先后次序,故意混淆着讲,故意避重就轻,以便达到他牟利之目的。至于个别老师分学生与徒弟而授,核心传人他搞“法不传六耳”,那我们找他学拳就必须思考了,我们是外脖秧呢,还是他的嫡传弟子呢?--
  第三点,传统武术这块儿,明师肯定有明确而清晰的师承。试想,如果一个拳师,没有明确的师承,他若仅是从书上看的、视频上看的,仅是某拳师的学生,学的时间很短、东拼西凑,枝叶片 鳞,他怎么可能系统掌握一门拳术?仅有明确的师承还不够,还要了解他那支传承,传承过程中间的前辈拳师有没有断层?中国传统武术失传是很严重的,如果拳师的前代传承人有失传、有断层,传到他这里又怎么可能全面?
--
第四点,有的明师是按过去老传统老规矩授徒,不是明码标价商业化的教学,不是以学生给的钱多寡而教拳,虽然老师也赚钱养家,但他不会将拳术当作发财的工具,他不会将教拳作为挣钱的第一目的。他在教拳时,会根据学生习拳掌握的进度而教,该教给学生时会马上教给学生,学生若没练到那一步,不该教的他肯定不会拔苗助长、不会随意提前教。(明师武德高尚,品行高洁,为人善良仁慈,绝不是坑蒙拐骗的小人。同时,明师也很注重徒弟武德的培养、人品的考察、天赋禀性的洞察。)
像有的老师,你给的钱少、他就少教东西,给的钱多、他就多教东西,这表面上是公平的,实际上很容易造成,按拳术功夫增长之规律,你该学那一步之时,若钱没到位,他却没及时教给你,你就耽误时间和生命了!延误周期了!你若没练到那一步,他却因为你给的钱多,提前把东西都告诉你了,那会造成欲速则不达,表面快、实则慢,甚至练成坏习惯、错误的动力定型,你就改不了了!反而练不出来了!
像那些按学时收费、按所教内容多少而收费的,你永远不知道总共要交多少学费才能“毕业”的传统武术老师,你要注意了!到底总价多少?无底洞吗?到底需要几年才能毕业呀?学无止境吗?
像有些老师教拳,不管是他宣称免费教,还是收费教,如果他总是说~没法阶段化、没法量化、学无止境……你总是看不到哪年才能练出来,你看不到前景和希望,那你就要小心了!(拳友们,要注意“免费”,有时免费的是世界上最贵的……)
--
第五点,明师心里清楚何为道,何为“天地人”,他们懂得谦虚、心胸宽广,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知道每家拳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他不会妄议东家长西家短,他们很善于吸收各家之长,不会固步自封、狂妄自大、抱残守缺、坐井观天。
像有的老师,他整天自吹自擂,变着法地给学生洗脑,讲故事、编历史,说评书,吹祖师爷…… 他的理论讲的一套一套的,一会儿谈哲学、一会儿论拳道、一会儿评技击、一会儿说健身、一会儿讲养生……却从来看不到他动手实战,也找不到他任何实战的例证。这样的老师怎么可能是明师?
传统武术界有些拳师很有意思,总是跟学生吹“咱们这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拳术……”在他眼中别家的拳都是残缺不全的货、都是落后的货,“他那是外家拳……伤着练的,咱们是养着练的……”在他眼中,他这拳是“高大全”,什么都有,集健身、技击、表演、哲理文化于一体,你提拳术应该定位为技击实战,他说你太狭隘,他反对唯技击论…… 你就是搞不清他那拳的主要功效到底是什么!你也不清楚他教拳的目的是什么…… 多思考了,朋友们!别搞的~~什么都有~~~什么又都没有,样样都沾一点点~~样样稀松平常二五眼!
--
第六点,习武者要注意了,传统武术现在分了不同的倾向类别,有的老师是偏重于健身养生,有的是偏重于技击,有的是偏重于表演…… 有的老师既懂养生式练法还懂技击式练法,有的老师只懂某一方面。 所以,习武者一定要搞明白~~自己习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要根据你的目的、针对性地去找相应类型的明师。千万不要拿菜刀当斧头使,不要拿斧头当锯子使,也不要拿锯子当作菜刀使。
尤其是想追求技击的朋友,不愿意去练搏击等外来拳术,死活要练传统武术,你要留意了,现在传统武术界几乎家家老师都在说技击,其实不然!有些拳师明明他是偏重于健身表演的老师,但他从来不说自己是健身表演派的,他也总是说技击,但他教的那些练法,所含的技击含量太低,根本没法打,他那讲的技击,是说给学生幻想的、娱乐的、玩的,若你真信了,就麻烦了,哪天真的遇到流氓、歹徒,你肯定吃亏、后悔…… 所以,当学生的,你若想找技击类老师,你要侧面打听一下,这个老师到底能不能打?实战过吗?实战能力如何?他打过散打比赛吗?打过格斗比赛吗?战 绩如何?若没打过格斗比赛,那么他打过架吗?到底有什么实战场合能证明他的实战能力?等等。
如果拳师没打过什么比赛,也没跟人打过架,若想知道拳师实战能力,那就不好判断了。有人提出,学生找他习拳之前,先戴上拳套护具,跟他先打几场,试验试验再说,这说的听起来好像挺好,实际上像这些情况,第一,除非学生你有不错的格斗功底,如果你没什么基础,你跟拳师打,那是没啥试验意义的,因为你根本没有实战能力,你不是试金石,你怎么可能将他的实战能力试验得出来?第二,传统武术拳师大多数都没打过比赛,并且传统武术很重视礼节及尊师重道,你还没 学就找他试验,他几乎不可能愿意跟你试验实战。(唉,传统武术界的现实,真假难辨、鱼目混珠啊!)所以,热衷于传统武术的朋友们,要注意了,如果你找传统武术的老师习技击,你又不知道他实战能力,你只能重点跟他习练武术的基础,等你跟他学会打发力了,以后你还得找散打类武馆以弥补实战对抗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应该清楚,技击型的老师教拳,除了教学生具体练法、功法、打法之外,他很重视学生的实战对抗训练,他们都很清楚,这一块若搞不好,若只是让学生一直“练己“,想实战技击,是幻想的了!(传统武术界普遍缺乏实战对抗训练啊!真正懂技击的传统武术拳师太少啊!)
不得不说,现在传统武术界,偏重于健身表演的拳师居多,还有不少人是拳术理论家、侃拳派,他说拳理、拳法、现象、状态,历史故事,他知道的多的很……“他是说拳的,不是打拳的,不是练拳的……” 谈论那些理论,他是一套又一套的、都快成了评书表演艺术家了,这样的拳师在公园里教拳的居多,一般宣称免费教拳,或者收较低的费用。他们往往喜欢聚集一帮学生在公园里比比划划,说说理论,谈谈祖师爷,说说其他家拳的缺点,谈论谈论是非,吹吹牛,嘻嘻哈哈,偶尔跟学生搭搭手,你晃我一下,我闪你一下…… 这样的拳师教的内容跟技击关系不大!玩儿的!所以,提醒想追求技击的朋友,万不可找这样的“庸师”。
鉴定一个拳师是否是技击类明师,有一个简单办法,如果这个拳师教拳教了十几年甚至更长年数,他教不少学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你就可以直接把他划到健身派、理论派了,别看他整天说技击。他在技击方面肯定是庸师。
--
   最后,我不得不提醒各位拳友,不能把练成功夫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功夫练什么样,除了明师教导,咱们一定要勤学苦练、天天体认、练着想、想着练,举一反三…… 另外,建议各位找老师,一定要找当地的明师,拳术不是有形的产品,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术,每门拳术都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密的“仪器”,既有身体层面、还有精神层面,正所谓“性命双修”,怎么可能偶尔见老师一次就能学会?怎么可能通过书本或视频就能学会?拳术必须通过师生经常在一起面对面、手把手的口传身授,一点一滴、循序渐进、细细的摸劲、喂劲,一步一个脚印、日久天长,才能将功夫逐渐练到身上。如果老师和自己不在一个城市、不在一个地方,一年见不了几次面,像那么学,老师再不保守,学生也难以练出来!除非你有像武禹襄那样强大的武术功底、你能找到像陈清平那样宗师级别老师的指点、你在他家住几个月…… 否则,找外地的老师,都是徒劳的、瞎折腾的!不过是满足一下虚无缥缈的武术家之梦罢了!
宇宙之道、客观规律、谁都违背不了啊!
   ---2019年06月11日


1楼2021-11-19 11:55回复
    练拳者必读:拳意述真--车毅斋先生言
    车毅斋先生 简介
    车先生,永宏,字毅斋,山西太谷县人。家中小康,师李能然先生学习拳术。先生自得道后,视富贵如浮云,隐居田间,教授门徒甚多,能发明其道者,山西祁县乔锦堂先生为最。先生乐道,始终如一,至八十余岁而终。
    车毅斋先生论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合于中庸之道也。形意为无形,无形为大,形意如影。其道中正广大,至易至简,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罗万象,体物不遗,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惟是起初所学,先要学一派,一派之中亦得专一形而学之,学而时习之,习之已熟,然后再学他形。各形纯熟,再贯串统一而习之。习之极熟,全体各形之式,一形如一手之式,一手如一意之动,一意如同自虚空发出。所以练拳学者,自虚无而起,自虚无而还也。到此时,形意也,八卦也,太极也,诸形皆无,万象皆空,混混沦沦,一浑气然,何有太极,何有形意,何有八卦也。所以练拳术不在形式,只在神气圆满无亏而已。神气圆满,形式虽方,而亦能活动无滞。神气不足,就是形式虽圆,动作亦不能灵通也。拳经云「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阳之气,运化于周身,无微不至,以至于应用,无处不有,无时不然,所谓物物一太极,物物一阴阳也。中庸云「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亦是此拳之意义也。所以练拳术者,不可守定成法而应用之。成法者,是初入门教人之规则,可以变化人之气质,开人之智识,明人之心性,是化除后天之气质,以复其先天之气也。以至虚无之时,无所谓体,无所谓用,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是体用一源也。体用分言之:以体言,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得其道也;以用言之,无可无不可也。
    余幼年间,血气盛足,力量正大,法术记的颇多,用的亦熟、亦快。每逢与人相比较之时,观彼之形式,可以用某种手法正合宜,技术浅者,占人一气之先,往往胜人;遇着技术深者,观其身式,用某种手法亦正合宜,一至彼之身边,彼即随式而变矣。自己的旧力未完,新力未生,往往再想变换手法,有来不及处,一时要进退不灵活,就败于彼矣。以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将体式法身全都脱去,始悟前者所练体式,皆是血气;所用之法术,乃是成规。先前用法,中间皆有间断,不能连手变化,皆因是后天用事,不得中和之故也。昔年有一某先生,亦是练拳之人,在余处闲谈。彼凭着血气力足,不明此拳之道理,暗中有不服之意,余此时正洗面,且吾洗面之姿势,皆用骑马式,并未注意于彼,不料彼要取玩笑,起身用脚望着余之后腰用脚踢去。彼足方到予之身边,似挨未挨之时,予并未预料,譬如静坐功夫,丹田之气始动,心中之神意知觉,即速又望北接渡也。此时物到神知,予神形合一,身子一起,觉腰下有物碰出。回观,则彼跌出一丈有余,平身躺在地下。予先何从知彼之来,又无从知以何法应之,此乃拳术无意中抖擞之神力也。至哉信乎。拳经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也。至此拳术无形无相,无我无他,只有一神之灵光,奥妙不测耳。
    拳经云:“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神藏气内丹道成。如问真形须求真,要知真形合真相,真相合来有真诀,真诀合道得彻灵。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武艺虽真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祖师留下真妙诀,知者传授要择人。”
    原文见于 孙禄堂 编著的『拳意述真』第四章第五节:述车毅斋先生言


    3楼2021-11-19 1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