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一体之仁’与亲民情怀”。从宋儒到明儒,传统仁学资源被重新解释。向世陵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一体之仁’视域下的博爱论说”。王阳明把“一体”视为爱物的前提和仁的内涵。“心体同然”是王阳明心本体论哲学在博爱观上的反映。“一体之仁”因其光明不昧而称为“明德”,发用于天下,真实体现仁的作用和价值,就是“亲民”。由“亲民”而来的“明”明德,就是我之德性在亲爱天地万物的实践中的彰显。同时,博爱必须受价值判断的制约,博爱是有边际的,性善的指向是博爱预设的前提。在此意义上,王阳明认为一个“公”字最能体现大公无我、去私奉公、天下一心的崇高境界和“爱得是”的仁体的价值。二是“‘千万人惟一心’的一家观”。从一心或同心出发,自然会生成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情怀。天下一家贯彻到一身一世,在内在良知的驱动下,生民的困苦通过“一体之仁”的心理架构而转移到“我”的身上,王阳明也因而发出救民疾苦的最急迫的呼号。王阳明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补充进了社会公正的内容,他在任上推行赈济之类的制度措施,使得“天下一家”的观念通过爱意真实传播,通过“一体之仁”的具体发用,对偏远贫困之民关爱而与我联系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