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宗吧 关注:77贴子:823

【墓志铭】萧妃姑表姐李氏,李神通后代,李国贞侄女,李锜堂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墓志铭】萧妃姑表姐李氏,李神通后代,李国贞侄女,李锜堂妹。夫韦直,韦贯之叔父。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02 10:26回复
    唐故华州下邽县尉韦府君故夫人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
    第五姪朝议郎守国子司业骑都尉纁述
    弟太中大夫守京兆尹赐紫金鱼袋銛书
    【夫人姓李,高祖从父亮封于郑,别子神通造邦之际多功,特受茅土于淮安郡。二代至右卫将军璲。右卫生剑州长史、赠汝州刺史广业。汝州生金吾大将军、通事舍人若水。】每敷奏宣导,未尝受辞,进退之度,前后无对。代宗嘉之,俾图像于凌烟阁,以睦亲博爱闻。【夫人,金吾之第二女,出于萧氏。相国太师公嵩,生太仆卿、驸马都尉、赠司空衡,其外王父也,梁宣帝子琮之后。】中外帝裔,勋贤接迹,称华盛者,时无与二。【既笄,归于下邽县尉韦府君直。】韦氏自逍遥公敬远,世以俭德相授,虽人爵之贵,史不绝书,而特以天爵重,时号清门。夫人生钟鼎之地,习膏梁之性。而居贫约、守谦退,何尝以荣耀自侈、贵富加人。生一男,五岁而夭;一女,前夫人所出;我之始子之也,亦既成人矣。慈仁训诱,无不至焉。发于诚而形于事,宗门化我,爱无异等。初,次姪绶为分正从事,府君以疾就禄,涉时而即世。既葬,而萧夫人丧。讣至,成服而行,自洛距秦仅千里,昼夜哭不绝声,行路感之,莫不出涕。诸季孝敬深笃,移所侍之奉奉之,凡家事无小大,非夫人之命不行。故居于静安里,因以徙宅,与韦氏为前后邻,我志也。夫人和顺理内,简敬检外。承上接下,疏戚不失其伦。同焉皆得,而曾无厚薄之迹可数。吾党有弱寡不能自立者,望我以济,非有馀力以振之,诚必惠焉;有强佷不在于理者,惮我由法,非有威刑以惧之,义不可犯。閤然而会于节,动可以为规矩。故凡有疑有为者,必以我为蓍龟。其于同气也,贯于神明,人伦景行,叹力不足,所以加于人者,非有等级之论焉。爰自疾,长妇王氏洎稚妇卢氏,左右之奉,特出恒理,药膳必尝而进。当蒸暑之候,盈月而不释服即安焉。及其丧也,躬亲诚信之道必极,哀有馀而礼无阙,难以名言举者有矣。虽二季淳诚所激,则□固□我有以致之也。呜呼!其至德已乎。生以广德甲辰岁,终于元和之癸巳七月八日也。府君祔先大夫于邙山之下,以岁忌未克归。遂以其年十一月廿三日,□于万年县洪固乡胄贵里,实韦氏井邑,以俟异时之吉。【先是命姪纁之子为嗣,自襁褓而□育之,名之曰濬,今始幼矣。】呜呼!府君宽裕慈和,信洽他外。虽一面□之皆归其仁,且与之多福,而强年馀八,积沉痾而沦下位。夫人既分其祸矣,五十之年,半抱未亡之恤。今也犹子三人,践历清贯。弟銛为内史,銑为殿中丞。华轂朱轮,光映内外。方享二族之荣,养为六姻所矜。式谓天少答焉,何与夺之速已甚,苍苍痛哉!纁承慈荫者三纪,于今□□实录,不敢假他人之文,故其词哀而质。铭曰:
    呜呼已焉哉,难知者天。德无不迪,行无不全。下士之禄,中身之年。命理之说,于茲昧然。而今而后,其将不言。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2-02 11:00
    收起回复
      李若水,淮安王李神通后代。曾祖父淄川王李孝同,祖父李璲,父李广业。李广业二子,长子李若幽(肃宗时赐名为李国贞),次子即李若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2-02 12:47
      回复
        《新唐书·卷七十·表第十·大郑王房》将李若水记为李若冰。但李若水父亲李广业、长兄李国贞的神道碑和次女李氏(韦直妻)、曾孙女李氏(窦师亮妻)的墓志铭都记为若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2-02 12:50
        回复
          李若水的妻子萧夫人,宰相萧嵩的孙女,驸马萧衡的女儿。墓志称萧氏为“梁宣帝子琮之后”,误,应为“梁明帝子珣之后”。李氏是李若水第二女,生母萧夫人。另有两个弟弟李铦、李铣,可能是同母也可能是异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02 18:54
          回复
            李若水长兄李国贞有四子,长子李锜在元和初年发动反叛被杀,二人史书有传。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2-03 10:16
            回复
              李若水也有传记,不过两唐书误记他为李孝锐后人。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2-03 10:36
              回复
                《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二·列传第六十二》
                  李国贞,淮安王神通子、淄川王孝同之曾孙。父广业,剑州长史。国贞本名若幽,性刚正,有吏才,历安定、扶风录事参军,皆称职。乾元中累迁长安令,寻拜河南尹。会史思明逼城,元帅李光弼东保河阳,国贞领官吏寓于陕。数月,征为京兆尹。上元初,改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入为殿中监。二年八月,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持节充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兵马及河中节度都统处置使,镇于绛,赐名国贞。既至,又加充管内河中、晋、绛、慈、隰、沁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余并如故。
                  国贞既至绛,属军中素无储积,百姓饥馑,难为聚敛,将士等粮赐多阙。国贞频以状闻,未报。军中喧喧怨读,左右以告国贞,国贞喻之曰:“军将何苦如是,已为奏闻,终有所给。”信宿军乱,攻国贞,夜烧衙城门。国贞莫知所图,左右劝国贞弃城遁去,国贞曰:“吾衔命为将,不能靖难,安可弃城乎!”左右固劝回避,乃隐于州狱,诈负缧绁。会国贞麾下为贼所擒,因指所在,遂于狱中执国贞,将害之,国贞曰:“军中乏粮,已有陈请,人不堪赋,予无负于将士耳。”众引退。突将王元振独曰:“今日之事,岂须问焉!”抽刀害国贞及二男、三大将。
                  国贞有风采,清白守法,为政急于操下,时论以辨吏称之。追赠扬州大都督。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2-03 10:41
                回复
                    子锜,以父荫贞元中累至湖、杭二州刺史。多以宝货赂李齐运,由是迁润州刺史兼盐铁使,持积财进奉,以结恩泽,德宗甚宠之。锜恃恩骄恣,有浙西人布衣崔善贞诣阙上封,论锜罪状,而德宗械送赐锜,锜遂坑杀善贞,天下切齿。乃增置兵额,选善弓矢者聚之一营,名曰“挽硬随身”;以胡、奚杂类虬须者为一将,名曰“蕃落健儿”。德宗复于润州置镇海军,以锜为节度使,罢其盐铁使务。锜虽罢其利权,且得节度,反状未发。
                    宪宗即位已二年,诸道倔强者入朝,而锜不自安,亦请入朝,乃拜锜左仆射。锜乃署判官王澹为留后。既而迁延发期,澹与中使频喻之,不悦,遂讽将士以给冬衣日杀澹而食之。监军使闻乱,遣衙将赵锜慰喻,又脔食之。复以兵注中使之颈,锜佯惊救解之,囚于别馆。遂称兵,饰五剑,分授管内镇将,令杀刺史。于是常州刺史颜防用客李云谋,矫制传檄于苏、杭、湖、睦等州,遂杀其镇将李深;湖州辛秘亦杀其镇将赵惟忠;而苏州刺史李素为镇将姚志安所系,钉于船舷,生致于锜,未至而锜败,得免。
                    初,锜以宣州富饶,有并吞之意,遣兵马使张子良、李奉仙、田少卿领兵三千分略宣、池等州。三将夙有向顺志,而锜甥裴行立亦思向顺,其密谋多决于行立,乃回戈趣城,执锜于幕,缒而出之,斩于阙下,年六十七。其“挽硬”、“蕃落”将士,或投井自缢,纷纷枕藉而死者,不可胜纪。
                    宰相郑絪等议锜所坐,亲疏未定,乃召兵部郎中蒋武问曰:“诏罪李锜一房,当是大功内耶?”武曰:“大功是锜堂兄弟,即淮安王神通之下,淮安有大功于国,不可以孽孙而上累。”又问:“锜亲兄弟从坐否?”武曰:“锜亲兄弟是若幽之子,若幽有死王事之功,如令锜兄弟从坐,若幽即宜削籍,亦所未安。”宰相颇以为然,故诛锜诏下,唯止元恶一房而已。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2-03 10:43
                  回复
                      若水,齐物族弟,累官至左金吾大将军,兼通事舍人。容貌甚伟,在馆三十年,多识旧仪,每宣劳赞导,周旋俯仰,有可观者。建中元年八月卒。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2-03 10:53
                    回复
                      旧唐书记李若水为李齐物族弟,李齐物是李孝锐之孙。旧唐书记错了导致新唐书也跟着记错。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2-03 11:10
                      回复
                        《唐语林·卷四·自新》
                        李铦,锜之从父弟也。为宋州刺史,闻锜反状恸哭,悉驱妻子奴婢无长幼,量其颈为枷,自拘于观察使。朝廷悯之,薄贬。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2-03 11:21
                        回复
                          李锜反叛,李氏的弟弟李铦正在当宋州刺史,得知堂兄造反,第一时间嚎啕大哭,然后拉上老婆孩子包括奴婢上上下下估计有几百口,每个人量身订制一把枷锁套在脖子上,自囚观察使府邸待罪。李铦是赶在抄家灭族的大祸还没正式来临前,先把自己包括自己一家老小全都锁上了。挺好的,省了不少麻烦。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2-03 11:35
                          回复
                            李锜元和二年(807年)伏诛,时年67岁岁,则李锜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
                            李氏墓志称其“生于广德甲辰岁,终于元和癸巳七月八日。”则李氏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卒于元和八年七月八日(813年8月7日),享年50岁。
                            故李氏为李锜堂妹,堂兄妹之间的年龄差距还是挺大的。李铦为李氏之弟,即李锜堂弟,生卒年不详。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2-07 22:21
                            回复
                              李氏肯定比萧妃大,应该是二表姐。墓志称金吾之第二女,金吾指李若水。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2-07 2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