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吧 关注:28,233贴子:49,835
  • 0回复贴,共1

古代女子中饮酒的风流人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代饮酒代表##卓文君##杨玉环##李清照#饮酒不止是男人的生活方式,女人亦可
如果说男人喝的酒是豪情万丈,那么女人喝的则是含情脉脉。酒的历史与女性是密不可分的。
有人说,酒是男人的专利。其实不然,在中国千年的酒文化中,中国女性也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们在中国酒文化发展中也承载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无酒不成礼的“礼”,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制度和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并且被强调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苛刻程度,人的自由生命被僵化、窒息。而且,女性受礼教的压抑更为严酷,她们在“柔顺”的“美德”规范下,敛气息声,惟命是从,失去了人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异化成没有思想的物品。成之以礼的“酒”,正好提供给人们暂时摆脱礼教束缚的外部条件。
汉代——卓文君
汉代的女性不仅饮酒,而且积极参与了酿酒和卖酒的活动。卓文君在丈夫去世后,与司马相如相爱并最终私奔,因为缺乏经济来源生活陷入困境,两人苦中作乐,典当衣服赊酒,同饮共乐。最后自己开了一家酒馆,于是妇唱夫随,这就是后来“文君当垆”的故事。面临弃妇命运时,卓文君写下有名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汉代在饮酒和社会对女性饮酒的意象上总体保持了较为中性,甚至是相当健康自然的观念。
盛唐——杨玉环
唐代经济繁荣,社会文化较为开放,这给女性创造了相当的自由空间。期间也出现了不少女诗人如鱼玄机以及中国历史上具有最高知名度的女性之一杨玉环。女诗人并不避讳对酒的热爱,用诗歌公开表达她们以酒消愁以及醉酒后的感觉。
杨玉环李隆基贵妃醉酒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大致的故事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本来相约在百花亭品酒赏花,届时玄宗却没有赴约,而是移驾到西宫与梅妃共度良宵。杨贵妃只好在花前月下闷闷独饮,喝了一会不觉沉醉,且歌且舞婉转娇媚醉态可掬。
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女性饮酒还是比较宽容,并没有逃避负面的意象和限制。鱼玄机常常借酒消愁:“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到:“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李白的嗜酒与狎妓,全都公开地标榜在诗篇中。“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女性与酒在唐代似乎是更多地带着惆怅与伤感的。在唐代男性的诗歌与文学中,常常将女性与酒并列起来,女性的意象成为文人雅士的消费和创作灵感的来源。
两宋——李清照
在宋朝时,社会风尚逐渐开始变得保守。南宋著名女词人,生于书香门第。在她留下的四十几首词中,写到酒的有二十首,几乎占了她作品的一半。早期,李清照的词主要是写少女情怀的浪漫,以及与赵明诚的相亲相爱。此时,清照词中的酒,也是一种浪漫、潇洒与祥和的美丽,这首《如梦令》便是例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与丈夫赵明诚的暂时分别,使她沉溺于杯盏之中,但她却明快地提示内心,在大自然微细的变化中,发现青春易逝,盼离人早归,以酒意诗情登上文坛之后,便展示出不同凡夫的文豪气势。“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由此可见封建时代,女性与酒,一般是爱情的化身,每一滴玉液都沉淀了一份深情。但,酒入空肠,人自醉,却难以醉离殇,醉几份情囊,又真的能解忧吗?
今天的社会,尽管对女性饮酒总体上比较宽容,但男性仍然是酒的消费主体,在购买和饮用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我们的市场调查表明,尽管女性成为超市商品购买的主体,在酒的购买上,男性是更主要的顾客群体。虽然女性对时尚生活方式类的杂志更有兴趣,但调查表明时尚生活方式中对酒的介绍其读者群占更大比例的仍然是男性。
在社会的认知中,尽管对普通女性的饮酒已经相当的宽容,但对女性的豪饮、醉酒等等仍然保持着相当审慎和负面的意象。
追寻中国古代才女佳人的风雅遗韵,适当饮酒,饮用优质的美酒,纯粮酿造的酱香美酒,对于生活身心也不失为一番放松。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11 13: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