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从在校求职到首份工作的得失好了。
1、大方向很明确-就业
想了想自己从小到大经历,尤其是大学阶段的,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在学校期间参加了比较多的社会实践,有三年志愿者经历,另一方面成绩一般,很难静下心学习,因此考研考公进银行这种觉得并不适合自己,年少不知编制香,哈哈;于是想了想究竟啥工作适合自己,直到现在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相信这是大家普遍的疑惑,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走一步算一步,经历几年社会毒打之后,标准已经很简单了,钱和开心至少得要一样。
2、如何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现在回忆起来,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信息差,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未来工作所处的行业前景到底如何?不知道通过云就业校招平台推荐的各个企业哪个更适合自己?一定要尽可能去缩短信息差,说下自己的经经历。
一、认真思考下自己经历和性格适合哪个大方向的工作,并在实践不断反思修正,可以回忆下自己做的比较有成就感的事情。当初自己的思考结论觉得自己是个外向型的人,大学期间很少考证,可能适合营销、项目管理类等外向型而非技术类的工作,于是顺着这个方向去面试了几家,明源云,深信服等的营销岗和项目管理岗,也拿了个央企对外贸易保底的offer,最终因为自己想去一线城市,去了家广州总部当项目经理管培生。签了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去刷自己的毕业清单去了,挖坟去空间找了下,有一条去跟班上没说话的女生说句话,后续工作得到了应有的教训。
二、要想知道行业前景,一定要提前去实习,和公司老员工聊聊,看看他们的状态,问问家中或者认识的学长学姐有无在同行业的,TA们提前经历工作洗礼会有更深刻的认知,我个人的血泪教训就是没提前去实习,对未来具体工作只有粗浅的认识,纯粹从项目经理管培生字面意思来理解,实际工作最重点的是前期当销售拿项目,也是让我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当自己经历电销、陌拜、扫楼等经历,发现自己其实是有轻微社恐的,但可以硬着头皮克服,而不是我想象中的顺其自然的状态;再者我以为是公司是做头号玩家那种沉浸式游戏内容开发,实际业务是给政府及企业做数字展示,后面发现是整个行业的问题,硬件水平根本达不到,有三个硬伤,一是适合商业推广的高清分辨率还达不到,二是有网络及现有硬件时延会导致人体不适感,刚玩CF的同学应该有类似体会,三是目前价格昂贵,基本是做企业级客户,普通家庭级消费难以达到。再加上公司架构调整,就裸辞了,就是另外一个悲伤的故事了。最近元宇宙概念爆火,依旧期待MR世界的到来。
三、利用好校招的资源
大家都想找一家好公司,怎么样判断你面试的公司实力?有三个维度可以参考,一是你自己经过实践检验的喜欢,就像很多人喜欢玩游戏,但是把游戏当职业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每天高强度且重复的训练并仍然乐在其中才叫真的喜欢;二是可以通过天眼查、企查查等平台查询校招公司,看下公司是否上市,上市的话是A股还是新三板,注册资本金有多少,上市的话最好看看公司的年报更好了解公司业务,第一份公司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还是去大公司,体系完善成长较快,后续背书跳槽也方面;三是校招薪资能给多少,非常直观,好公司一定能给得起钱,签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薪资结构的构成,校招花里胡哨地说刚毕业年薪十几万,看起来不错,但一定要看税前工资有多少,五险一金按多少比例缴纳,绩效部分占多大比例,补贴是否是现金等等。
最后,就是校招的第一步门槛其实就是写简历,到写简历的时候才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差距确实比人与狗还大,就业方向一定提前参加活动,哪怕是兼职也是挺好的,努力在当下,有兴趣的我额外写个专题,可以用乔布简历,里面有各种模板免费用,我更建议从大一开始每年可以通过简历的形式检验一年的自己是否有做更多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