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9,981贴子:6,809,014

分享贴,你们读原著时有没有被气得劝退的时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先来哈 我第一次晾这书是在那渔夫和樵夫搁哪对诗,几页洋洋洒洒下来结果没一句正常水平的,我就觉得这作者到底是当时到底是欠了多少钱这么敷衍的搞稿费,明明之前写山水的涉猎阅历都是相当水平。怎么到这里这么拉胯, 后面的赞诗居然还有打油诗,但是有些概述叙事又是简练明了,这是什么薛定谔的情况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11 15:30回复
    所以我至今想不通,为什么渔樵互答这么重要一意象能写的这么没味道,本来应该是堪比海棠结社的名场面呀,你说他单纯的菜吧,我觉得不应该啊,总不能是薛定谔的菜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2-11 15:33
    回复
      闹完了天宫之后,那里确实挺劝退的,看的啰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2-11 23:22
      回复
        一个渔夫樵夫能有多少才华?如果写得好岂不是说明他们两个是神仙或者大唐教育普及的那么好了?那么有才华为什么不去卖诗而去打鱼砍柴?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12 01:12
        收起回复
          渔夫樵夫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是大文学家,能写多好的诗,打油诗不是很正常?海棠结社是什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世家子弟,结的诗社。岂是樵夫,渔夫能比的?什么样的角色,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是不能超越人设的。如果作者写成海棠结社那样才有问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2-12 07:13
          收起回复
            退一万步说,就是作者水平低。西游记流传好几百年,如果有大问题,那些大出版商不会给他改正错误?就像毛宗岗整理改编三国演义一样。还流传到现在,说明当时人不觉得有多大问题。古人对于诗词歌赋,比现在人较真多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2-12 07:19
            回复
              渔樵这回的开头
              诗曰:都城大国实堪观,八水周流绕四山。多少帝王兴此处,古来天下说长安。
              第7回开头: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
              20回开头
              偈曰:“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
              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
              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
              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
              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
              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这些都是典型的定场诗套路
              评书等常用
              在你看来是不是都是打油诗


              IP属地:湖北10楼2021-12-12 10:50
              收起回复
                什么人说什么话
                渔樵对的诗词也可以说是台词的一种
                说的话要符合人设 这是起码的
                李逵说话不可能文绉绉
                诸葛亮不可能开口闭口不停的直娘贼
                其实6楼7楼也在说这个
                这点你要是还不明白 那就没办法了


                IP属地:湖北11楼2021-12-12 10:59
                回复
                  西游记的诗句确实大部分也就那样,就是添个彩头。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12-12 11:16
                  收起回复
                    看了作者的文章,我去读了西游记那一段诗歌。写的挺好。既写出了樵夫和渔夫的忙碌,写出他们的乐观精神和心态,最重要的是有这一段诗歌,才能为龙王犯天条做铺垫。不然泾河龙王这一段没法入局呀。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2-12 11:24
                    回复
                      这段诗歌的另一个意思是表达作者不想当大官,不想做大事的心态。据说吴承恩是明朝哪个王府的七品官,也有人说他后面当了代理知县,但是没有当上大官。可能在这诗歌里面也体现作者心态吧。里面说了乡间生活,自自在在。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2-12 11:2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