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是杨班候门人所传乘的杨式太极拳老架,只是由于以往的杨班候门人一直遵循“功夫不成,勿言师门”的门规而没有对外广泛传授此拳架,而今在杨式太极拳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本人不才将所获得的这套拳架公开出来,希望此套拳架能够得到保护和发扬光大,并为世界人民造福。
与后来的杨式大架相比,“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没有弓步按掌、出拳和分脚、蹬腿的展开动作,因而显的不够舒展和优美,但,“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是以身体各关节的联合扭转来实现抻筋拔骨、灵活关节及获得太极拳韵律感的,因而其动作就显的更加圆活、流畅,且无需付出很多的体力来迈大步和降低重心——这个套路与其他拳术套路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不是为熟练格斗动作而设计的,而是专为抻筋拔骨、灵活关节所设计得,它有导引内气的功能又能够为拳术服务,但它本身又不是拳术,其总的来讲,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的特点是:易学、有趣、能怡情、能健身、能治病。
欲深入了解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请访问: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tjqs
视频 http://www.56.com/h14/uv.videolist.php?user=wzsbbs&pct=1
图谱 http://photo.56.com/album/?do=Plist&did=84418104&7173
与后来的杨式大架相比,“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没有弓步按掌、出拳和分脚、蹬腿的展开动作,因而显的不够舒展和优美,但,“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是以身体各关节的联合扭转来实现抻筋拔骨、灵活关节及获得太极拳韵律感的,因而其动作就显的更加圆活、流畅,且无需付出很多的体力来迈大步和降低重心——这个套路与其他拳术套路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不是为熟练格斗动作而设计的,而是专为抻筋拔骨、灵活关节所设计得,它有导引内气的功能又能够为拳术服务,但它本身又不是拳术,其总的来讲,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的特点是:易学、有趣、能怡情、能健身、能治病。
欲深入了解传统杨式太极拳小架57式,请访问: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tjqs
视频 http://www.56.com/h14/uv.videolist.php?user=wzsbbs&pct=1
图谱 http://photo.56.com/album/?do=Plist&did=8441810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