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吧 关注:246贴子:2,196
  • 6回复贴,共1

放生,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环境保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放生」这个东西在现在来讲——就是「环境保护」,就是「生态平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12 13:53回复
    放生的真正意义
    开示/ 海云和上
      佛对于大自然非常关怀,你一定想不到,佛的那个时代又没有地球暖化的问题,怎么会想到这里呢,是没错,但是物质匮乏的时代,众生是很苦的,那么佛呢,一定不会让他的子孙也遭受物质匮乏的痛苦,所以他在成佛的时候,这个愿必然也是带的。只是当时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跟我们在现在讲不一样,现在会讲生态平衡,会讲这个世间地球暖化,或者环境保护了,在古代没有,那你知道这个东西古代有没有制度啊?有制度,古代的这个制度他很简单,两个字,你都会写,叫做「放生」,「放生」这个东西在现在来讲——就是「环境保护」,就是「生态平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2-12 13:53
    回复
        「放生」,你假如没钱也没有关系,垃圾分类,环保,环保就是放生,你不制造污染,少浪费纸,少浪费水,这个都是环保,能够这样做就是放生,另外一个修福,多修福,修福最好的方法就是忍让。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2-12 13:53
      回复
        我们现在佛教徒麻烦的就是,只搞眼前的这件事,长远计议的没有。例如昨天,有停电一小时,你想出去环保,请问你佛教徒什么时候拿出一个制度来,为保护地球尽一份力,佛教徒能不能想一个?我希望我们同修去想一个出来,不要都是基督教所想的。我们要放生,挽救地球才是最佳的放生情况,地球毁了你还放个鬼啊!你现在地球变成鬼域,你还怎么放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2-12 13:54
        回复
          挽救地球有一个什么方法,我们可以提倡、可以呼吁,全世界一起来的有没有?要做啊,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气候失常,气候失常跟什么有关?他们外面讲说二氧化碳怎么我们不管,现在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造林,很多国家在造林,都是叫事倍功半,事半功倍大概只有百分之一而已。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你知道吗?因为人的生活态度出问题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2-12 13:54
          回复
            我告诉你,佛教徒非常可以做,不止放生要改变观念,有人往生做七都要改变观念。做七,家里假如有人往生,种树四十九棵,四十九棵功德最大,你相信不相信?那不止在我们这里,我想新加坡不用怎么种树吧,但是中国大陆非常需要种树,最需要种树的地方,现在就是引发人类气候失常的地方,就是从中国大概淮河以北的地方,长江以北,一直到内蒙古这一代,广大的草原跟森林全部消失了,那个地方要种,而那个地方也就是黄土高原那一带,最麻烦的是他没水,佛教徒能不能够发起,尤其是当地的佛教徒,我们这边是支持他而已,顶多我们是折换成现金给他们用,但那当地的人要天天有人去浇水。天天会有人死,天天有人出生,有两个我们要改变观念的,第一个,有人死要造林,造林不是种四十九棵而已,你顺便带水去,把别人种过的树你一起浇过去,当这样的话,新造的森林里不会没水的,这是第一个。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12 13:54
            回复
              第二个,每人都会生,都会庆生,我跟各位讲,你几岁,生日那一天就种几棵树,你不要去大吃大喝了,生日有什么好庆祝的,每活一岁,就寿命短一岁,阎罗王说那家伙又靠近一点了,每年你都往阎罗王的地方前进了,做点功德。因为我们每年,我们消耗很多的森林,尤其那个抽取式的卫生纸,我看人家抽就很讨厌,一张纸就够了,你这个很顺,而且纸又便宜,我们都不知道,造纸的地方有多污染,你又这么浪费。我请问你,我们要不要种树还给这个大自然?想想看,你一年花掉多少,你总要种一点还人家吧,现在你所种的树都是你以前的祖先留下来的,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不要再种一些回去?每年加一棵,你要是做不到,最少每年生日也要种十棵,你一年不止花十棵了,十棵树不止了,你就多种一点,有能力你就多种一点,每年做一次功德,自己生日的时候,给自己修福,我想我们自己来发起这个部分,这个部分要怎么做会更完美?我相信各位的知识,你的才华,一定可以把这个制度弄的很好,因为森林普遍缺乏,整个土地是不一样的。
              ——节录自海云和上2009《药师经-新加坡讲记》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2-12 1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