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立花宗茂的关原
一
庆长五年(1600年),日本爆发了震动全国的关原大战。以大义为名的五奉行之一石田三成,与怀有夺取天下野心的关东大名德川家康,在美浓国的关原展开了一场决战。这一场大战,天下各路诸侯纷纷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者参加西军(石田方),或者投入东军(德川方)。而这种决定,也改变了他们此后的命运。
面对这样生与死的选择,筑後柳川城的大名立花宗茂的回答斩钉截铁:“为士之道,当报太阁深恩……”,从而加入了西军的阵营。那一年,他34岁。
立花宗茂,原名高桥弥七郎,乃是北九州名将、大友家臣高桥绍运之次子,15岁时入赘立花家,迎娶了大友家另一名臣立花道雪的女儿訚千代,改名立花左近将监统虎,后又改称宗茂。
天正十四年(1586年),南九州的霸主、萨摩岛津氏展开了北上的征程,大友家损兵折将岌岌可危。高桥绍运为阻击岛津大军在岩屋城壮烈战死,而立花道雪也已在此前的筑前阵中病死,年仅21岁立花宗茂便成了独力支撑大友家的肱股之臣。在这危亡之际,年轻的宗茂凭借年幼时学到的兵法以及自身的军事天才,顽强与岛津大军周旋,守住了筑后的阵地,直到丰臣援军渡海,解除了大友家的危厄,进而将岛津击败。
立花宗茂在那一场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天才,博得了丰臣秀吉的欣赏。当时,官居关白之位的秀吉亲征九州,于高鸟居城初次会见立花宗茂之后便加封他“总督筑前军势”之职,足见他对这个青年才俊的喜爱。战争结束后,立花家被允许独立,赐封筑後柳川13万2千石领地,宗茂本人也被赐姓羽柴,官封从五位下侍从,位居丰臣家第一批谱代重臣之列,并被秀吉当众称作“刚勇九州第一,忠义九州第一”的勇士。这位年轻的将军一时间风头无二,同时也把秀吉的知遇之恩深深印在了心底,更是尽心竭力为丰臣家效力,参加了侵朝战争,并于碧蹄馆一役战功卓著,并于蔚山之战成功营救了身陷绝地的加藤清正,直到1598年秀吉身故后才回到日本。
二
怀着强烈的报恩之心,立花宗茂在关原战前不顾家中重臣立花三河守(荐野増时)等人的反对,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西军。尽管他同样反感石田三成的为人——正是由于三成的从中作梗,宗茂由于朝鲜战争而获得的十万石加封被取消。
宗茂前往关原时所率领的部众大约有4000人,这对于所领不过13万石的大名来说,可以说是动员了领内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了。同为九州大名,且作为西军主要将领之一的小西行长,即便领有肥后24万石,也只出动了2300名士兵;而所领萨摩三国60万石的岛津家,也不过出动了1500名士兵。从中可见立花宗茂为丰臣家全力奋战的决心。
然而无论怀着如何热忱的报效之心,作为远郡出身的诸侯,宗茂始终没有进入西军的领导层。此时的西军,驻守大阪的毛利辉元虽然名为总大将,但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实际的前线指挥官则是石田三成及其一党,立花、岛津等大名则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1600年8月1日,西军攻陷伏见城。8月10日,石田三成、小西行长等部进入大恒城,等待大谷吉继和京极高次军的南下合流,而宇喜多、岛津、立花等部则在城外围布阵,做好应敌的准备。西军上下此时决心以大恒城为主战场,依靠坚城和地利迎击东军,等待大阪的毛利辉元出兵,从而一举击溃德川家。
而就在此时,从北陆方面传来了惊人的消息——9月3日,本来从属于西军的近江大名京极高次突然改弦易辙,返回居城大津后闭门固守,明确了投靠东军的态度。对于这一突发变化,石田三成感到吃惊和不安,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将使西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于是决定派遣立花宗茂等部前往讨伐。
立花宗茂率领本队人马以及筑紫广门、毛利秀包等部,与从大阪赶来的毛利元康部合流,总兵力达到了15000人,于9月8日抵达大津开始攻城。虽然由于京极高次的固守,攻城的进展十分缓慢,但毕竟实力上的差距十分明显,14日半夜,京极高次开城投降,并于次日凌晨剃发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