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宗茂吧 关注:72贴子:800
  • 14回复贴,共1

不死战神~立花宗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立花宗茂的关原

                            一


庆长五年(1600年),日本爆发了震动全国的关原大战。以大义为名的五奉行之一石田三成,与怀有夺取天下野心的关东大名德川家康,在美浓国的关原展开了一场决战。这一场大战,天下各路诸侯纷纷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者参加西军(石田方),或者投入东军(德川方)。而这种决定,也改变了他们此后的命运。

面对这样生与死的选择,筑後柳川城的大名立花宗茂的回答斩钉截铁:“为士之道,当报太阁深恩……”,从而加入了西军的阵营。那一年,他34岁。







立花宗茂,原名高桥弥七郎,乃是北九州名将、大友家臣高桥绍运之次子,15岁时入赘立花家,迎娶了大友家另一名臣立花道雪的女儿訚千代,改名立花左近将监统虎,后又改称宗茂。

天正十四年(1586年),南九州的霸主、萨摩岛津氏展开了北上的征程,大友家损兵折将岌岌可危。高桥绍运为阻击岛津大军在岩屋城壮烈战死,而立花道雪也已在此前的筑前阵中病死,年仅21岁立花宗茂便成了独力支撑大友家的肱股之臣。在这危亡之际,年轻的宗茂凭借年幼时学到的兵法以及自身的军事天才,顽强与岛津大军周旋,守住了筑后的阵地,直到丰臣援军渡海,解除了大友家的危厄,进而将岛津击败。

立花宗茂在那一场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天才,博得了丰臣秀吉的欣赏。当时,官居关白之位的秀吉亲征九州,于高鸟居城初次会见立花宗茂之后便加封他“总督筑前军势”之职,足见他对这个青年才俊的喜爱。战争结束后,立花家被允许独立,赐封筑後柳川13万2千石领地,宗茂本人也被赐姓羽柴,官封从五位下侍从,位居丰臣家第一批谱代重臣之列,并被秀吉当众称作“刚勇九州第一,忠义九州第一”的勇士。这位年轻的将军一时间风头无二,同时也把秀吉的知遇之恩深深印在了心底,更是尽心竭力为丰臣家效力,参加了侵朝战争,并于碧蹄馆一役战功卓著,并于蔚山之战成功营救了身陷绝地的加藤清正,直到1598年秀吉身故后才回到日本。






















怀着强烈的报恩之心,立花宗茂在关原战前不顾家中重臣立花三河守(荐野増时)等人的反对,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西军。尽管他同样反感石田三成的为人——正是由于三成的从中作梗,宗茂由于朝鲜战争而获得的十万石加封被取消。

宗茂前往关原时所率领的部众大约有4000人,这对于所领不过13万石的大名来说,可以说是动员了领内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了。同为九州大名,且作为西军主要将领之一的小西行长,即便领有肥后24万石,也只出动了2300名士兵;而所领萨摩三国60万石的岛津家,也不过出动了1500名士兵。从中可见立花宗茂为丰臣家全力奋战的决心。

然而无论怀着如何热忱的报效之心,作为远郡出身的诸侯,宗茂始终没有进入西军的领导层。此时的西军,驻守大阪的毛利辉元虽然名为总大将,但只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实际的前线指挥官则是石田三成及其一党,立花、岛津等大名则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1600年8月1日,西军攻陷伏见城。8月10日,石田三成、小西行长等部进入大恒城,等待大谷吉继和京极高次军的南下合流,而宇喜多、岛津、立花等部则在城外围布阵,做好应敌的准备。西军上下此时决心以大恒城为主战场,依靠坚城和地利迎击东军,等待大阪的毛利辉元出兵,从而一举击溃德川家。

而就在此时,从北陆方面传来了惊人的消息——9月3日,本来从属于西军的近江大名京极高次突然改弦易辙,返回居城大津后闭门固守,明确了投靠东军的态度。对于这一突发变化,石田三成感到吃惊和不安,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将使西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于是决定派遣立花宗茂等部前往讨伐。

立花宗茂率领本队人马以及筑紫广门、毛利秀包等部,与从大阪赶来的毛利元康部合流,总兵力达到了15000人,于9月8日抵达大津开始攻城。虽然由于京极高次的固守,攻城的进展十分缓慢,但毕竟实力上的差距十分明显,14日半夜,京极高次开城投降,并于次日凌晨剃发出家。



IP属地:河南1楼2006-01-08 00:23回复



    太阁秀吉死后,锅岛直茂虽然把家督之位让给了长子胜茂,但仍然掌握着家中实权,注视着天下动荡不安的局势。关原大战爆发前夕,62岁的直茂抱着投机的心态,授意胜茂带领少数兵马加入西军前往关原,自己则镇守本藩静观其变。当西军战败之后,直茂急忙派出密使前往家康阵中分辨,说胜茂之所以加入西军实在是年轻无知的缘故,锅岛家根本无意与德川为敌,自己也愿意把幼子送到江户做人质,希望能够保全佐贺藩的领地……其反复投机的权谋之术显露无疑。



    而远在大阪的锅岛胜茂的行为与其父也不约而同——他虽然没有亲自前往关原战场,而只是在伊势等地参加了一些小规模战斗,但一旦得知西军主力战败的消息,立即通过大阪的本愿寺向德川家请降,并承诺道:

    “……鄙人如蒙宽宥,此去归国,定当尽心竭力讨平柳川立花藩,以赎攻打伏见之罪、报内府之深恩……”

    面对锅岛父子的投诚,有心借助其势力早日平定九州的家康予以允准,承诺其如能将功折罪,可保所领安堵。

    获得赦免的胜茂如释重负,急忙返回佐贺,与其父直茂计议后,为了早日立功而进行了领内总动员,发动了兵力高达32000的大军(一说为35000),于10月14日当天从佐贺城出发。佐贺藩大军分为两路,由锅岛父子分别率领。

    其中,锅岛直茂率军由筑後川上游的住吉渡河,延背振山东麓进军,当天傍晚在栗城集结。直茂亲自前往附近的大法寺为战斗的胜利而祈祷。次日,锅岛军通过干陆之渡进攻毛利秀包的久留米城,由于秀包身在关原未归,该城不到一天便被攻破。

    另一方面,锅岛胜茂军通过佐贺平野向东进军,在筑後境内的天建寺集结。锅岛胜茂亲自前往宫村的矢俣八幡神社参拜,并在祈祷战斗胜利的同时,许下了德川、锅岛两家世代和睦的愿望。10月16日,胜茂军通过市场原渡口攻破海津城。10月17日,在大善寺与直茂军合流,着手准备攻击柳川城。







                          五







    回到柳川的立花宗茂面对残破的国土,危机的形势,早已暗自下定了决心:

    “无论如何也要一战……!”

    的确,即便天下大势已在德川家掌握之中,投降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但作为曾被称作“九州第一”的刚勇武士,立花宗茂怎么也不能接受不战而降的结局,而打定主意即使玉碎也不能堕了自若宫爷道雪以来立花家的名头!

    于是,当得知锅岛家大军出动的消息之后,宗茂立即召开家中重臣的会议,会上,首席家老立花三河守慷慨发言道:

    “关原战罢,天下大势已定,我家也理当顺应时务降服于关东的内府公。然而,如果任由敌人攻入国土而不予抵抗,是吾辈武士的莫大耻辱!如今锅岛势侵攻甚急,当全力与之一战……”

    三河守所言正与宗茂的心意不谋而合。宗茂当下表示赞同,并委派次席家老小野和泉守为总大将,进行领内总动员,并全面筹备与锅岛军交战事宜。







    10月16日,锅岛直茂派一名叫做成富兵库的使者[注三]进入柳川城,相约在八院(江上)地方进行决战,宗茂当即应允。随后,宗茂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对决战时的排兵布阵进行了独特的筹划——

    前军总大将为小野和泉守,率领1000余骑担任第一阵,第二阵为同族的立花右冲门大夫700骑,第三阵矢岛右助1000余骑,此后还有马廻众安东伊之助1000余骑,另有杂兵4000守备筑後川下游的榎津渡口一线;城防方面,由立花三河守率领步兵4000守备城下,另有1000足轻队作为游击接应,立花宗茂本人则在柳川城中坐镇指挥……至此,立花军完成了整个城防体系,总兵力为13000人。

    从宗茂的布阵方略中依稀可以看出,他在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并没有采用完全笼城作战的传统方式,而是明确了分兵城外作战的指导思想。也许宗茂是希望在获得野战胜利之后能以一种较为昂扬的姿态向德川家臣服,从而得到关东乃至天下武家的尊重和认可,将来在气势上也不会输于锅岛、黑田等大名。然而无论如何,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与敌人相约野战实在不够妥当,更何况对方也是被称作名将的锅岛直茂父子。立花宗茂这一步棋应该说是十分凶险,相信他的心中,也许还充盈着自少年初阵以来,连克强敌横行无忌的强烈自信吧……
    


    IP属地:河南3楼2006-01-08 00:23
    回复







      三太夫战死后,深入敌后的立花军失去了将领,士气低落,渐渐陷入混乱,并遭到了反扑过来的锅岛军其余各队的围攻,陷入了行将覆没的危险境地。当时,正指挥本军与敌人对射的小野和泉发现了前军这一危机的形势,当即命令部将立花右卫门镇实、新田平右卫门等人带领数百兵马前去支援。

      与此同时,从东北方锅岛军的背后突然出现了一支打着立花家旗号的队伍,一下子冲乱了锅岛军的阵脚,带队之人正是立花吉右冲门成家——本来吉右冲门带队前往水田口监视黑田军的动向,可是听到江上·八院地方的主战场上杀声震天,而自己面前的黑田军并没有要出战的意思,于是他下定决心从自己的阵地上返回,到主战场参战。好在黑田如水此时根本不想出兵攻击柳川,而是一开始就打定了坐壁上观的主意,才使得吉右冲门的冒险行动没有酿成大祸,反而立下奇功!

      身处重围之中的立花军得到了援助,士气有所回升,奋力突围向本阵撤退。立花右卫门与其次子善次郎亲雄担任殿后,在弓箭队的掩护下,奋力将追击之敌打退到三町之外……他们的奋战保障了前军的顺利撤退,而年仅17岁的立花善次郎却在殿后中战死。







      一战得胜的锅岛军各队人马眼见立花军退却,皆以为胜利唾手可得,纷纷攘攘向小野和泉的本阵攻来。

      此时立花军本阵的人马加上前军的残兵不过3000左右,撤退到一座桥梁后面据守。面对十倍于己的大军,小野和泉身先士卒,死守桥头阵地一步不退!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将奋战起来依稀可见当年之勇,一边大声呐喊鼓舞士气,一边手持长枪接连杀死了14、5名敌军……

      然而敌军毕竟势大,在几个时辰的鏖战之后,立花军已经出现了较大的伤亡,多名重要武士战死……此时的小野和泉,左乳下被流弹击中血流不止,四肢也多为弓矢所伤,但仍然坚持作战,并且下定了战死于此地的决心:

      “就算战死,也要守卫立花的国土,不能折损了若宫爷以来的威名!”

      想到故主立花道雪的名字,小野和泉顿时又鼓起了勇气,振臂高呼道:

      “守住!”

      ……

      就这样,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立花军的本阵终于没有被攻破。锅岛直茂见天色已晚,且本方12队人马中有9队都遭受了相当的损失,只得下令撤军。而在立花方面同样损失惨重——立花右卫门太夫镇実、十时新新五郎惟久等多名谱代武士战死,在大战开始时一马当先的安东五郎右卫门、石松安兵卫等勇将也陨命于战阵之中……而这座靠立花军众多将士生命守住的桥梁,则被后世之人称作“地狱桥”。










                        七







      锅岛军自江上八院一战后,虽然仍保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摄于立花军的实力,同时又不愿过多消耗,于是一连数日都队柳川城采取围而不攻的方针。而水田口的黑田军同样毫无动静——此时黑田如水的心中,恐怕早已对立花宗茂的未来有所预见了。

      这样的对峙状态,一直持续到了10月26日。这一天,平定了宇土城小西行长余党的加藤清正,率领一支千余人的队伍来到了柳川城南面近郊的蒲船津。

      加藤清正与立花宗茂同为九州大名,平素里也有来往。清正对于宗茂在治理国土、平定叛乱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才能一向十分佩服。而在侵略朝鲜的战役中,二人又曾经并肩作战,尤其是当加藤清正被困蔚山、几乎性命不保的危机时刻,又是立花宗茂一马当先率军救援,方才脱得危厄。因此,加藤清正对宗茂这位青年才俊可谓欣赏有加,认为就此攻破柳川,宗茂必定难逃一死,如此实在是可惜了人才。于是,就在清正来到蒲船津的当天,便约见了锅岛直茂父子即黑田如水,提出劝降立花家的计划,锅岛黑田两家当即表示同意。

      次日,清正向柳川城中派出了劝降的使者。







      面对降服或是灭门的抉择,立花宗茂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作为深受故太阁秀吉器重的名将、被称作“忠义九州第一、刚勇九州第一”的丰臣家谱代重臣,如果就此低头降服实在难以接受。然而,如果只凭一时意气而一意孤行,不但身家性命不保,还连累了众多追随自己的立花乃至高桥家的旧臣,连名振一时、被称作“大友双璧”的立花、高桥两家的家名也要就此一并断绝了……
      


      IP属地:河南5楼2006-01-08 00:23
      回复

        同时,面对在江上八院一战众多立花家将士的战死,冷静下来的宗茂开始深深反省这一战的必要性——如果不是自己一时激愤的意气用事,这一场毫无疑义的战斗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吧……

        在经过了十多天的反复思量之后,立花宗茂终于做出了向德川家臣服的决定!

        11月11日清晨,立花宗茂在几名家中重臣的陪伴下离开柳川城,来到了加藤清正的军营中,进行了秘密的会谈。他们此次会谈的详细内容并未留传后世,而从一些记载中可以了解到,那一天宗茂和清正“相谈甚欢”。当天黄昏时分,宗茂一行才起身回城。

        次日,宗茂派遣家中老臣立花右卫门前往大坂面见德川家康以表达降服之意(此时的家康已经入驻大坂城西之丸,虽仍尊重秀赖母子,但政令所出,俨然天下之主矣),随后又带领全族离开柳川城前往加藤清正的领地——肥後的高瀬(今日本九州玉名市)居住。

        为了能够“立功赎罪”以保全立花家的领地,宗茂率领柳川藩的残兵与锅岛、黑田、加藤等大名一起组成联军,掉头向南侵攻萨摩岛津家的领地去了。而在这次联军中,宗茂担任了先锋之职。

        有人认为,立花宗茂之所以在兵将疲弊士气低落的情况下仍然接受先锋的任务,实在是立功心切。也有观点认为,由立花宗茂担任先锋实际上是黑田如水的主意——如水认为,德川与岛津之战必将是以双方和谈的结局告终,而立花宗茂曾经与岛津义弘一起参加了侵略朝鲜的战役,彼此之间关系更比常人来的亲近,因而战争一旦进入和谈阶段,由宗茂担任议和的使者则是更为合适的人选。

        无论基于以上哪种原因,立花军的兵锋已然掉头指向自己昔日关原之战时的战友。这样的事实,客观上与锅岛军对柳川的侵攻并无区别。然而,关原战后的日本,命运的大潮对于每一位诸侯来讲都是来的如此波涛汹涌,任何人想要避免覆灭的命运,都必须要顺应潮流的方向。就此而言,如同其它诸多改弦易辙的大名一样,关原之后立花家的前进方向,也不再是宗茂凭借自己一人的意志可以决定的了。作为曾经历过风起云涌的桃山时代的刚直武将,宗茂若要学会接受这一现实,必将经历更加残酷的心路历程。










                                   八







        关原之战时,南九州的主要大名中,岛津家和相良家都明确的表示了参加西军的立场[注五]。于是,当加藤清正在熊本起兵开始进攻小西家的宇土城时,岛津家派出出水城及大口城的守兵进攻加藤家的支城佐敷城,以图牵制加藤军的兵力,这一举动给加藤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直接导致了加藤清正在北九州军事行动进展的迟缓,令其恼怒不已。[注六]

        关原战后,狼狈归国的岛津义弘带回了天下已定的消息。为了应对此后即将到来的一系列风暴,岛津家一面积极派兵布阵,准备迎战联军,同时也及时派出外交使者前往大版面见德川家康,以图和平解决危机。[注七]

        同时在联军方面,由于黑田如水一心想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不愿与岛津家进行无意义的交战而消耗实力,于是命令前锋的立花军在大隅的水俣城驻扎,“且待时机,不得轻举妄动”。而此时的宗茂,遥望面前岛津家的阵地,想到关原战后归国途中岛津义弘对自己的劝诱——“何不同往萨摩,并肩作战……”,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终于,在短短数日的对峙之后,从大阪方面传来了德川家康的旨意:

        “停止对岛津的进攻,联军各家立即返回本藩……”

        寸功未立的宗茂难掩心中的失望,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悻悻然领兵返回高瀬驻地。







        回到高瀬的宗茂,亲自前往大阪求见德川家康,以求得到原谅。这期间,他对于最终获得赦免还是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相信不久以后就能重回柳川的领地。然而,从大阪得到的却是德川家康近乎无情的严酷命令:

        “立花宗茂死罪赦免,领地没收……”







        这样的回应一下子击溃了立花宗茂长久以来近乎骄傲的自信,用失魂落魄来形容他在那一时期的精神状态一点也不为过。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领主,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谱代大名变成了空有家名的平头百姓。即便在战场上有呼风唤雨本领的名将,在政治上的不成熟终究还是会导致一败涂地,也许此时的宗茂已经对这一点有所认识了吧。
        


        IP属地:河南6楼2006-01-08 00:23
        回复
          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10楼2006-01-08 01:08
          回复
            先顶,有时间再看


            11楼2006-01-17 15:44
            回复
              • 221.216.85.*
              dddddddddddddddddddd


              12楼2006-09-09 19:06
              回复
                武神 立花宗茂


                IP属地:福建13楼2009-11-07 22:05
                回复
                  • 124.79.218.*
                  纵观历史,刚直之人总是没有好下场,反倒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能存活得更久些


                  14楼2009-11-14 00:13
                  回复
                    上杉谦信是个绝对的例外!!!!!!!!!!


                    IP属地:福建15楼2009-11-15 18:46
                    回复
                      顶= =!求转到空间!!!!!!


                      IP属地:湖北16楼2010-12-16 05:28
                      回复
                        据本人所知,宗茂早年一直叫立花统虎,而且是高桥绍运的长子!!!


                        17楼2011-02-13 14:47
                        回复
                          顶``` 高桥殿`````


                          18楼2011-07-11 03:07
                          回复
                            地球人都知道


                            IP属地:广东19楼2011-10-30 16:28
                            回复
                              这货确实能跑,碧蹄馆本来被李如松围死的是他,结果这货见势不妙提前跑路了,然后是他的家臣池边永晟当了李如松刀下的替死鬼。
                              最骚的是后来岛原之乱还活着,跑去镇场子去了


                              IP属地:吉林20楼2023-07-15 2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