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不容易”,这是重庆新桥医院胸外科主任戴纪刚教授给我肺部手术后,查房时对我说的一句话。怎么个不容易?!有两层意思,请听我一一道来。
一是我不容易——我难以决择:随访复查还是手术?
我是山东某市76岁的退役老兵。2020年10月体检CT查出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12 x 8mm,报告提示:定期复查。
2021年4月在当地三甲医院复查,13 x 9毫米,胸膜牵拉,报告提示:微浸润腺癌不除外。
我立马紧张恐慌起来,请教胸外科医生:能确诊吗?答:还不能。
我又问怎么办?医生抬头问:多大年龄?我答76周岁。
“若是67岁肯定毫不犹豫手术,可你现在这把年纪……再观察下吧”。
我心中七上八下,不知怎么回的家。为了不引起老伴和子女的恐慌,我隐瞒了病情。
事隔两天我以去北京会战友为由,到了北京某著名医院,增强CT提示:右下叶12 x 12mm,胸膜牵拉凹陷,早期肺癌可能性较大,建议手术。比当地医院的“不除外”更进了一步。我随即又请教胸外科主任医师,他看了影像问我多大年龄,我答后,他停了三秒,“暂不手术,3-6个月复查,到时不行还有别的办法”。我大脑一片空白,迷茫地回家了。
三个月后,也即七月在当地三甲医院又做CT,提示为12 x 9毫米,胸膜牵拉,微浸?外科医生:没什么发展,可随访复查。我紧张的心略微平缓一点。
10月再在当地三甲医院做CT,13 x 10毫米,其它同前。我紧接着做了PET-CT,提示:早期肺腺癌不除外。外科医生道:手术吧。
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这時我决定将病情亮给家人。全家恐慌后经讨论都倾向再进京直奔那家著名医院以便定夺。正当做准备时,在军校工作的女儿忙碌起来,又上网查又询问其同学。她在网上发现了重庆新桥医院戴纪刚主任的有关事例,并通过重庆三医大的同学证实了戴神其人其事,说服我去重庆,还买了戴主任的新书给我。我连夜拜读后即决定:奔重庆,找戴神。
这,就是我的不容易!
二是戴神不容易——毕竟我年龄偏大,手术风险高。
我是2021年10月14日在儿子的陪同下来重庆的。15日(周一)戴主任门诊,他看过光盘影像说,至少微浸润,可手术也可定期复查。我果断回答:手术。
戴神问我多大年龄,我告诉他后,他说,你们当地医院不错,在那做就可以。我敏感地听出了他的一点弦外之音,就恳切而强调道:我从山东飞到重庆,就是冲着您来的,您是我的定海神针!
戴主任稍停几秒,说,那好吧。交待助手:马上做肺功能检查,若行即手术。
我悬着的心落地了。
接下来术前检查,其中心电图显示频发早搏,在手术全麻下这是个高风险因素。主任知晓后指示加做动态心电图和心脏CT,结果显示在安全范围内。
接着做三维重建。原先CT标明右肺只有下叶一个大结节,三维则标出上叶还有一个高风险的结节。左肺还有两个五毫米以上的。这出乎戴主任的意料。
做手术方案时,戴说左肺的先观察,右肺两个一起切除。难点是下叶那个在背段深处必须段切,上叶的那个楔切,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这是主任的周全方案。
戴主任每年做肺结节多达900多台,这个手术台数在同行中是空前惊人的。他经常从早上做到晚上八九点。我的手术顺序开始是安排在更需优先的人的后边,考虑到我年龄大且体质弱,戴主任决定改为笫二天早晨第一台。
不到三小時的手术圆满成功。病理结果证明了戴神的火眼金睛,手术过程证实了他的高超技能。这就是他的不容易!
回到病房,室友说象你这样的年纪,在我们那没有手术的。自己不想做,怕出问题;医生不愿做,怕担风险。你这个手术的确不容易!
室友的一席话鼓励了我,也使我更加体会到戴主任的不容易!
现在我恢复得很好。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戴主任!是您解除了我的心魔(磨结节),使我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向往与追求!
同時一并感谢一助侯兵、管床医生吴江和麻醉医师以及为我付出的所有医护人员!
向你们致敬!祝你们事业成功!生活幸福!!
一是我不容易——我难以决择:随访复查还是手术?
我是山东某市76岁的退役老兵。2020年10月体检CT查出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12 x 8mm,报告提示:定期复查。
2021年4月在当地三甲医院复查,13 x 9毫米,胸膜牵拉,报告提示:微浸润腺癌不除外。
我立马紧张恐慌起来,请教胸外科医生:能确诊吗?答:还不能。
我又问怎么办?医生抬头问:多大年龄?我答76周岁。
“若是67岁肯定毫不犹豫手术,可你现在这把年纪……再观察下吧”。
我心中七上八下,不知怎么回的家。为了不引起老伴和子女的恐慌,我隐瞒了病情。
事隔两天我以去北京会战友为由,到了北京某著名医院,增强CT提示:右下叶12 x 12mm,胸膜牵拉凹陷,早期肺癌可能性较大,建议手术。比当地医院的“不除外”更进了一步。我随即又请教胸外科主任医师,他看了影像问我多大年龄,我答后,他停了三秒,“暂不手术,3-6个月复查,到时不行还有别的办法”。我大脑一片空白,迷茫地回家了。
三个月后,也即七月在当地三甲医院又做CT,提示为12 x 9毫米,胸膜牵拉,微浸?外科医生:没什么发展,可随访复查。我紧张的心略微平缓一点。
10月再在当地三甲医院做CT,13 x 10毫米,其它同前。我紧接着做了PET-CT,提示:早期肺腺癌不除外。外科医生道:手术吧。
我真不知如何是好了。这時我决定将病情亮给家人。全家恐慌后经讨论都倾向再进京直奔那家著名医院以便定夺。正当做准备时,在军校工作的女儿忙碌起来,又上网查又询问其同学。她在网上发现了重庆新桥医院戴纪刚主任的有关事例,并通过重庆三医大的同学证实了戴神其人其事,说服我去重庆,还买了戴主任的新书给我。我连夜拜读后即决定:奔重庆,找戴神。
这,就是我的不容易!
二是戴神不容易——毕竟我年龄偏大,手术风险高。
我是2021年10月14日在儿子的陪同下来重庆的。15日(周一)戴主任门诊,他看过光盘影像说,至少微浸润,可手术也可定期复查。我果断回答:手术。
戴神问我多大年龄,我告诉他后,他说,你们当地医院不错,在那做就可以。我敏感地听出了他的一点弦外之音,就恳切而强调道:我从山东飞到重庆,就是冲着您来的,您是我的定海神针!
戴主任稍停几秒,说,那好吧。交待助手:马上做肺功能检查,若行即手术。
我悬着的心落地了。
接下来术前检查,其中心电图显示频发早搏,在手术全麻下这是个高风险因素。主任知晓后指示加做动态心电图和心脏CT,结果显示在安全范围内。
接着做三维重建。原先CT标明右肺只有下叶一个大结节,三维则标出上叶还有一个高风险的结节。左肺还有两个五毫米以上的。这出乎戴主任的意料。
做手术方案时,戴说左肺的先观察,右肺两个一起切除。难点是下叶那个在背段深处必须段切,上叶的那个楔切,最大程度保留肺功能,这是主任的周全方案。
戴主任每年做肺结节多达900多台,这个手术台数在同行中是空前惊人的。他经常从早上做到晚上八九点。我的手术顺序开始是安排在更需优先的人的后边,考虑到我年龄大且体质弱,戴主任决定改为笫二天早晨第一台。
不到三小時的手术圆满成功。病理结果证明了戴神的火眼金睛,手术过程证实了他的高超技能。这就是他的不容易!
回到病房,室友说象你这样的年纪,在我们那没有手术的。自己不想做,怕出问题;医生不愿做,怕担风险。你这个手术的确不容易!
室友的一席话鼓励了我,也使我更加体会到戴主任的不容易!
现在我恢复得很好。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戴主任!是您解除了我的心魔(磨结节),使我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向往与追求!
同時一并感谢一助侯兵、管床医生吴江和麻醉医师以及为我付出的所有医护人员!
向你们致敬!祝你们事业成功!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