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以来,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叶种类(常称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加工技术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几千年的发展和变化,茶叶的加工由简单至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目前丰富多彩的茶叶加工技术。
结合历史进程和茶类性质的演变,可以把茶叶加工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起源时期。
从神农时代(公元前2000多年)到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0年),由开创鲜叶晒干到蒸青团茶,这段时间是茶叶加工的起源时期。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1.晒干或烘干散茶。
茶的使用,最初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后来发展到生煮羹饮,都是直接取用茶树鲜叶。唐代以前,茶叶的加工比较简单,采来的鲜叶晒干或烘干,然后收藏起来,这是晒青茶工艺的萌芽。
2.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
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工具简单的条件下,散茶不便储藏和运输,于是常茶叶和以米膏而制成茶饼,称为晒青饼茶,其产生及流行的时间约在两晋南北朝至初唐时期。
3.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
初步加工的晒青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蒸青饼茶工艺在唐代中期已经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蒸青饼茶虽去青气,但仍具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压榨去汁以制饼,使茶叶苦涩味降低,这是宋代龙凤团茶的加工技术。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定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压榨去汁的做法,却夺走茶的真味,使茶的味香受到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二)变革时期从公元961年到1368年,从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这个阶段自宋代至元代约400多年。主要有两个阶段。
1.从蒸青饼茶到蒸青散茶。
在蒸青饼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
元代王桢《农书》,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代至元代,饼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在明代前期大为流行。
2.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茶叶的香气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气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明代,炒青制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三)发展时期
从公元1368年到1700年前后,即自明代到清代,自炒青绿茶发展到各种茶类,花色齐全。这个阶段,虽然只有300多年,但发展很快。自炒青绿茶发展到各种茶类,花色齐全。有以下两个阶段。
1.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杀青后未及时摊晾至室温(生产实际中常称“摊凉”)并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菱黄,仅供下食……”。
(2)黑茶的产生。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甘肃通志》)。
(3)白茶的产生。
宋代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公元1554年),记载:“茶者,以火作者)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总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他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公元16世纪的明代。在茶叶制造消程中,发现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小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福建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工夫红茶。
20世纪20年代,印度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于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最早在福建武夷山创制。
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各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2.从素茶到花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北宋时期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时期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窖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朱权《茶谱》(公元1440年)记载,“……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之,少倾,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窖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玳、珠兰等。
(四)机械化制茶时期
我国最早使用热机为动力的制茶机械出现在清代咸丰年间(1850-1860年),据记载,当时湖北汉口茶厂采用蒸汽压力机制造青砖茶。到了19世纪年代,少数茶场(厂)和茶叶试验单位开始从国外零星引进一些机器用于制茶。1945年以后,杭州成立之江机械制茶厂,开始应用我国台湾生产的抖筑机、细胞式切茶机,并开始仿造和研制各种精制机具,开展了机械化制茶。1946年上海祥泰铁工厂生产了平面圆筛机,全国各地茶厂也开始自行制造圆筒机、抖筛机、切茶机、风选机等。但是,总体来说,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多济、技术落后,制茶机具的生产和使用水平很低,整个茶叶生产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实行技术革新。20世纪50年代初期。成立不久的中国茶叶公司,为适应茶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利用机械提高制茶生产能力,降低成本,以产定销,促进我国茶叶生产和贸易的恢复和发展的设想。1964年,杭州市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茶机专业生产厂——杭州农机厂(20世纪70年代改名为杭州茶叶机械总厂),设计、试制和生产茶机。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我国机械行业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不断增加从事茶叶机械研究的力量,使茶机研究设计的广度、深度日趋扩展,促进了茶机品种和性能的增加与改善,出现了静电拣梗、组合机、高频及微波烘干、流化床等新机种,诸如滚筒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也已形成系列。同时,茶叶生产连续化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国内已开始研究,揉捻机的程控加压和烘干机的微机控制技术目前已达到了相当水平。
茶叶的生产也由最初在全国各茶区建立大规模红、绿毛茶加工厂,发展到红、绿茶生产全部机械化,各种制茶机具争相出现、并逐渐推广到乡村、近年来又向电气化、连续化、系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以来,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各种茶类,从手工制茶到机械化制茶,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叶种类(常称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加工技术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几千年的发展和变化,茶叶的加工由简单至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目前丰富多彩的茶叶加工技术。
结合历史进程和茶类性质的演变,可以把茶叶加工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一)起源时期。
从神农时代(公元前2000多年)到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0年),由开创鲜叶晒干到蒸青团茶,这段时间是茶叶加工的起源时期。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1.晒干或烘干散茶。
茶的使用,最初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后来发展到生煮羹饮,都是直接取用茶树鲜叶。唐代以前,茶叶的加工比较简单,采来的鲜叶晒干或烘干,然后收藏起来,这是晒青茶工艺的萌芽。
2.从晒青散茶到晒青饼茶。
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工具简单的条件下,散茶不便储藏和运输,于是常茶叶和以米膏而制成茶饼,称为晒青饼茶,其产生及流行的时间约在两晋南北朝至初唐时期。
3.从晒青饼茶到蒸青饼茶。
初步加工的晒青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捣碎,制饼穿孔,贯串烘干。蒸青饼茶工艺在唐代中期已经完善,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蒸青饼茶虽去青气,但仍具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压榨去汁以制饼,使茶叶苦涩味降低,这是宋代龙凤团茶的加工技术。宋代《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茶芽采回后,先浸泡水中,挑选匀整芽叶进行蒸青,蒸后冷水清洗,然后小榨去水,大榨去茶汁,去汁后置瓦盆内定水研细,再入龙凤模压饼、烘干。
龙凤团茶的工序中,冷水快冲可保持绿色,提高了茶叶质量,而压榨去汁的做法,却夺走茶的真味,使茶的味香受到损失,且整个制作过程耗时费工,这些均促使了蒸青散茶的出现。
(二)变革时期从公元961年到1368年,从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这个阶段自宋代至元代约400多年。主要有两个阶段。
1.从蒸青饼茶到蒸青散茶。
在蒸青饼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这种改革出现在宋代,《宋史·食货志》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
元代王桢《农书》,对当时制蒸青散茶工序有详细记载“采讫,一甑微蒸,生熟得所。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烘令干,勿使焦”。
由宋代至元代,饼茶和散茶同时并存。到了明代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1391年下诏,废龙团贡茶而改贡散茶,使得蒸青散茶在明代前期大为流行。
2.从蒸青到炒青
相比于饼茶,茶叶的香气在蒸青散茶中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气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香气的炒青技术。明代,炒青制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三)发展时期
从公元1368年到1700年前后,即自明代到清代,自炒青绿茶发展到各种茶类,花色齐全。这个阶段,虽然只有300多年,但发展很快。自炒青绿茶发展到各种茶类,花色齐全。有以下两个阶段。
1.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类。
在制茶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1)黄茶的产生。
绿茶的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干燥,当绿茶炒制工艺掌握不当,如杀青后未及时摊晾至室温(生产实际中常称“摊凉”)并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炒干,堆积过久,使叶子变黄,产生黄叶黄汤,类似后来出现的黄茶。因此,黄茶的产生是从绿茶制法不当演变而来。明代许次纾《茶疏》(1597年)记载了这种演变历史,“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菱黄,仅供下食……”。
(2)黑茶的产生。
绿茶杀青时叶量过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陈讲疏记载了黑茶的生产:“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甘肃通志》)。
(3)白茶的产生。
宋代时所谓的白茶,是指偶然发现的白叶茶树采摘而成的茶,与后来发展起来的不炒不揉而成的白茶不同。到了明代,出现了类似现在的白茶。田艺蘅《煮泉小品》(公元1554年),记载:“茶者,以火作者)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
白茶最初是指干茶表面密布白色茸毫、色泽银白的“白毫银针”,后来总发展又产生了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其他花色。
(4)红茶的产生和发展。
红茶起源于公元16世纪的明代。在茶叶制造消程中,发现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记述“山之第九曲小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外有福建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自星村小种红茶出现后,逐渐演变产生工夫红茶。
20世纪20年代,印度将茶叶切碎加工而成红碎茶,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试制红碎茶。
(5)青茶的起源。
青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先是红茶制法,再按绿茶制法,从而形成了青茶制法。青茶的起源于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最早在福建武夷山创制。
清初王草堂《茶说》:“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各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现福建武夷岩茶的制法仍保留了这种传统工艺的特点。
2.从素茶到花茶。
茶加香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北宋时期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南宋时期已有茉莉花焙茶的记载,施岳《步月·茉莉》词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
到了明代,窖花制茶技术日益完善,且可用于制茶的花品种繁多,据朱权《茶谱》(公元1440年)记载,“……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之,少倾,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有桂花、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九种之多。现代窖制花茶,除了上述花种外,还有白兰、玳玳、珠兰等。
(四)机械化制茶时期
我国最早使用热机为动力的制茶机械出现在清代咸丰年间(1850-1860年),据记载,当时湖北汉口茶厂采用蒸汽压力机制造青砖茶。到了19世纪年代,少数茶场(厂)和茶叶试验单位开始从国外零星引进一些机器用于制茶。1945年以后,杭州成立之江机械制茶厂,开始应用我国台湾生产的抖筑机、细胞式切茶机,并开始仿造和研制各种精制机具,开展了机械化制茶。1946年上海祥泰铁工厂生产了平面圆筛机,全国各地茶厂也开始自行制造圆筒机、抖筛机、切茶机、风选机等。但是,总体来说,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多济、技术落后,制茶机具的生产和使用水平很低,整个茶叶生产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实行技术革新。20世纪50年代初期。成立不久的中国茶叶公司,为适应茶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利用机械提高制茶生产能力,降低成本,以产定销,促进我国茶叶生产和贸易的恢复和发展的设想。1964年,杭州市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茶机专业生产厂——杭州农机厂(20世纪70年代改名为杭州茶叶机械总厂),设计、试制和生产茶机。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我国机械行业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不断增加从事茶叶机械研究的力量,使茶机研究设计的广度、深度日趋扩展,促进了茶机品种和性能的增加与改善,出现了静电拣梗、组合机、高频及微波烘干、流化床等新机种,诸如滚筒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也已形成系列。同时,茶叶生产连续化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国内已开始研究,揉捻机的程控加压和烘干机的微机控制技术目前已达到了相当水平。
茶叶的生产也由最初在全国各茶区建立大规模红、绿毛茶加工厂,发展到红、绿茶生产全部机械化,各种制茶机具争相出现、并逐渐推广到乡村、近年来又向电气化、连续化、系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