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3吧 关注:245,355贴子:3,717,318
  • 8回复贴,共1

【历史评析】盘点三国武将的功绩与数据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操镇楼(三国代表人物)

这篇帖子是对我之前某个三国游戏的帖子进行了改编。之所以再发一次,是因为发现S13吧的用户明显素质要高一点,不会引发杠精纷争(欢迎理性探讨)。这一点从我上一个帖子就能感觉出来。而且我深信绝对有人看,毕竟玩S13的对三国历史多多少少有一些兴趣。那么废话不多说,我们就开始吧。
开始之前需要明确一个原则问题,那就是S13对武将塑造是源自《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根据我个人的看法是以演义为主,辅以史实。
举几个例子,比如诸侯伐董、三英战吕布、十面埋伏等等剧情基本都是按着演义路线;张飞、吕布、蒋干等武将的数值也参考了演义。而史实的话基本仅体现在武将数据上,例如荀攸、梁习、牵招、戏志才、贺齐等在演义中几乎是透明人的武将。单说荀攸,他在演义中的表现怎么也够不上94智力的数值,狠多谋略都被罗先生分给别人了,94智力很明显是加入了史实考量。
本篇帖子将以史实为主,演义为辅。通俗的说就是个人功绩包揽史实和演义,双重加持。但是主要进行历史评析,算是个人对武将生平的分享吧。另外本贴看心情不定时更新,相信也没人催我,更相信吧主不会给贴个坟,哈哈。


IP属地:浙江1楼2021-12-31 14:32回复

    一、武圣关羽
    (一)生平事迹
    为啥先把关老爷拿出来说呢。很简单,我们需要一个光辉的榜样。关老爷在历史上已经封神,成为了忠义、勇武的代名词,即使有虚构成分我们也是需要的(希望各位能理解我这句话的意思)。
    关于关二爷的故事简直不要太多,太光辉。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单刀赴会等等。太耳熟能详我就不展开了,所以呢我就挑几个史实故事来说,绝对不是黑关老爷(特别提醒)!
    第一,统率水平。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大家都知道关老爷这段光辉战绩,但事实上关老爷并没有蓄水也没有决堤,并不像韩信潍水之战、曹操水淹下邳那样有预谋的进行水攻,而是天灾降临乘船攻击拿下于禁庞德。但这并不影响关老爷的战绩,我想说的是后续。
    当时曹仁据守的樊城只有几千士兵,士气低落,军粮将尽,援军未到,大水几乎淹没了整座城池。怎么看都是个躺赢的局面,关老爷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住樊城,攻城战打了将尽2个月,居然没打下来!之后对阵徐晃不利,包围圈破。然后就是看了痛心的结局。所以这攻城8特技真的是有水分。
    第二,武力水平。万军之中斩颜良,这事儿是真的。当时是荀攸的声东击西谋略让颜良分兵,关老爷看到颜良麾盖策马奔腾,刺杀颜良,然后拔出佩刀砍下脑袋,袁军士兵吓呆了,眼睁睁看着关老爷回到阵营。注意这是刺杀,不是用偃月刀斩杀。但用来说明关老爷的武力绝对没问题。
    第三,这我得说说关老爷的智力了,用个八卦故事来体现。下邳之战前夕,关老爷对曹老板说,希望打败吕布之后,能把秦宜禄的老婆赏给自己。给了一个理由,说自己的妻子不能生育,似乎很合情合理啊。我们知道,曹老板是爱关老爷的,没人怀疑吧。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本来败军之将的家眷就是分给属下的战利品嘛。
    但是,关老爷不知道是爱杜心切还是怕曹老板反悔,于是一次又一次的找曹老板,不停地说老板你一定要把杜夫人赏给我啊。曹老板的疑心是很重的,于是就想是不是杜夫人长得很漂亮,派手下看了看,果然国色天香。于是就自己笑纳了,后来生了三个孩子。咱说句公道话,关老爷这心急的,智力属性似乎……
    第四,关老爷的政治水平。这个似乎也不用多少,关老爷对士兵很好,对士大夫很轻慢,例如糜芳和傅士仁。关系不好,还安排两人负责粮草供应和守城,这心是有多大啊。还有之前拒绝孙权和亲的要求,辱骂使者,这种政治水平真的不敢恭维……后来这三人合力搞定了关老爷。我都觉得62数值给高了。


    IP属地:浙江6楼2021-12-31 17:41
    回复

      (二)后世地位
      关二爷的信仰者遍布大地,包揽封建皇帝到平明百姓。由于他是忠义的化身,历代皇帝对此屡有追封。从唐朝时入选武庙,清朝时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这字数,这地位,我已经不用多说了。
      民间信仰更是不胜枚举,出来行走江湖必拜关二爷(文拜孔圣,武拜关圣)!此外,还有武财神、门神、武圣,剃头匠的祖师爷等称号……完全数不过来。说这么多完全是为了证明关二爷已经成为了我们心中的神,虽然快偏离文章中心了。但这中华民族的骄傲,希望我们能够多多弘扬民族文化,真正文化自信。
      回归主题再说一点,那就是演义当中对关二爷的称呼多为关公、公、云长,几乎没有直呼名讳,这是对他的尊重,演义里没几个人有这种待遇。顺便说下,古人直呼他人名讳(全名)跟骂人没啥区别,一般是称呼他的字。(抱歉又说的没完没了,接下来一定改)。说演义对关二爷的尊重,是因为游戏大部分还是按照演义内容来的,所以演义对武将的评价十分重要。

      (三)数值分析
      统率,96。偏高,但是在可接受范围内,毕竟实实在在的功绩是客观的。
      武力,97。合情合理,毕竟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可是少数人专利。
      智力,73。偏高,70可能更合理,劣智心急。
      政治,62。偏高,50以下可能更合适,直接导致自己挂了。
      综合来看,是十分优秀的将领。但作为一个军团统帅明显不合格,内忧外患全占了,而且十分明显。我们只需要记住,我们有一个忠义将领的光辉榜样。从没人会拿他投降曹操这事儿来黑点,即使有也站不住脚。因为投降曹操的时候,曹操手下的将领也把他当做刘备臣子,从没当一个耻辱降将,跑回刘备身边也觉得是完全应该的。当然也有不自量力想要去追杀的,不过被曹老板叱退了。


      IP属地:浙江7楼2021-12-31 17:51
      收起回复
        各位吧友们,新年快乐。按照吧友的意思,我顺利鸽了一年,又回来啦!假期时间自然有空写文章来和大家分享。不过本人最近处在人生至暗的时刻,接近一年了。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还不思进取,希望引以为戒。

        二、国士吕蒙
        昔,汉相萧何曾评价郁郁不得志的韩信曰:信乃国之勇士,当世无双!汉末,再次得到“国士”称号的殊荣,那就是吕蒙。
        (一)生平事迹
        许多人对于吕蒙印象停留于白衣渡江偷袭关老爷获胜的不齿行为。这里我要好好辩白一句,战乱年代哪有什么绝对的正义与邪恶,军阀们都是尔虞我诈争夺地盘,各为其主才是人臣本分。
        吕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统帅。曾经间接打败黄祖,打败曹仁,濡须抗曹后发制人、智取荆州三郡等等。当然,最著名的就是荆州之战,打败关老爷。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析。
        第一,统率水平。荆州之战堪称继韩信之后的经典心理战役,此战深得韩信战法的精妙。这我可不是牵强附会,韩信大将军的战法灵活,以高超的心理战被世人盛赞!为了更好的理解荆州之战,我简略说下韩信用兵策略。

        说起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拔旗易帜、背水一战、四面楚歌都是打击对方士气,激励自己士气的心理战术(所以S13的部队士气十分重要)。由于不写古武将的评析,就拿背水一战来作为案例。很多人认为背水一战就是简单的让士兵陷入退无可退的境地,借此激发他们求生欲望,进而打败敌人。但是抱歉,大错特错!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马谡!这货把部队屯驻在山上,被断了水源陷入死地,士兵因暂时的求生欲望冲下山,但又被打回去了,结果就是兵败街亭。
        让我们看看正版的背水一战是怎么回事。韩信背水为阵,引诱赵王出战,然后诈败,路上战利品丢了一地。赵军见状全军出击抢夺战利品(大本营里的士兵也是)。然而汉军退到河边已无退路,激发了强烈的求生欲望,各个拼死作战,赵军一时之间没办法打败汉军。这时候,汉军的一支2000轻骑部队趁机冲进几乎空无一人的赵军大本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的红旗(拔旗易帜的出处)。
        赵军打了半天没办法获胜,于是收兵回营。跑回家门口发现,家被偷了(旗帜都换了),以为赵王和将领都被俘虏,惊慌不已,四散溃逃。领兵的赵军将领杀了十几个士兵也没办法阻止,于是韩信前有2000部队后有背水一战的士兵,前后夹击,彻底打败了溃逃之兵。看到了吗,背水一战是和拔旗易帜搭配使用的战法。而且是高超的心理战,让对方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兵无战心。打一群溃逃的士兵还不是能狠狠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吗。


        IP属地:浙江12楼2022-01-01 19:14
        回复

          同样的,吕蒙荆州之战说个小故事也能证明这种高超的心理战。当时吕蒙攻破江陵,手下军士拿了百姓斗笠来覆盖官府的铠甲。吕蒙认为,铠甲虽是公家器物,但擅取民家斗笠犯了军令,挥泪将他斩首。于是军中震栗,以致路不拾遗。要知道关羽部下士兵的家眷基本都在江陵或附近,善待百姓,让他们写书信告诉关羽的士兵,家里很安全。而士兵对于顶层的战略,或者大义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本来就不愿意打仗,知道家里安全,待遇比以往还高,那这时候唯一想法就是早点跑回去和家人团聚,所以几乎兵无战心,溃逃者不计其数。
          吕蒙真正厉害的地方就是这种心理战,善待城中百姓,慰问贫困孤老,凡是骚扰百姓的士兵,一律严惩不贷,完全俘获了关老爷部队在内的广大百姓的民心。当这些消息传到关老爷军中,那还有打仗的心思吗。打一群没有战心的士兵,完全是躺赢。
          第二,武力水平。吕蒙是武将出身,16岁上战场一刀一刀砍出来的军功。年少时器被人羞辱,二话不说一刀砍翻。这种莽夫行径,侧面证明有一定的打架水平。另外在攻打黄祖的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斩杀陈就。孙权事后也认为这一仗的成功诱因就是打败了陈就。

          第三,智力水平。由于刚刚被一位吧友黑了,搞得我思路有点卡。不过他说的也是客观,评不准正常,但肯定评不准就太伤人了。本来许多能力都是综合体现,硬要拆分就是断章取义了。这里还是援引小故事,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武将勤能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就是吕蒙,已非吴下阿蒙。认真读书的话,应该从《孙权劝学》中知道。据说在吕蒙说梦话,说的是易经的内容……
          第四,政治水平。这个其实挺容易说明的,吕蒙和大部分同事领导关系都挺好。缓和孙权甘宁之间的矛盾,和瞧不起他的鲁肃成为了好朋友。孙权特别喜欢吕蒙,荆州之战后吕蒙健康恶化,孙权想时不时看看他,但又怕打扰吕蒙休息。于是让人在墙壁上挖了洞,想吕蒙了就来偷窥……请注意,孙权是君,吕蒙是臣,如果吕蒙情商不高能让孙权如此喜爱吗?一般功高的大臣,不落的兔死狗烹结局已经不错了。
          (二)后世地位:
          吕蒙同样入选武庙,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其中之一,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张辽、关羽、张飞、周瑜、陆逊、邓艾、陆抗而已。
          (三)数值分析
          统率,93。偏低,大篇幅分析了心理战的过程,94-95可能更合适。
          武力,81。合适,亲自上战场,还砍过将领。
          智力,89。合适,这不是我评价的,请参考智者鲁肃的评价。
          政治,78。偏低,抛开政务不谈,那种高情商绝对在80以上。
          最后上一张吕蒙陆逊的基友图: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


          IP属地:浙江13楼2022-01-01 19:53
          收起回复
            编者话:楼主之前讲过,自己处于一种十分焦虑的心态,所以难免说话带刺,若是伤到了哪位吧友,在此道歉。但本人在网络的性格比较刚直,估计是改不了了,还请担待。至于对三国历史,楼主讲一句自谦的话是连业余历史爱好者都算不上的程度,但总归是比只读演义或者只玩游戏的人要好,况且演义我也读了不下10遍,所以有些辩论我是懒得理会的。
            比如有位吧友说吕蒙和关老爷一样,都斩过将,武力应该上90。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一拳打穿一块花岗岩,和一拳打穿一块木板(甚至是煤炭、稻草人),能一样吗?这都不算是历史知识的问题了,完全是简单的逻辑问题……这种问题和抬杠差不多,所以我真的不想理会。另外,评的准不准我也不奢求,本帖主要在于讲述一些不同于演义的真实历史。吧友们觉得我写还行,就给个赞;觉得不行,直接右上角或者当无聊的故事看看,就图个乐。

            三、美周郎
            我必须先从周瑜的长相开始说起。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等等,你以为我说错了,不不不,这真的是历史上的周瑜。白羽扇可不是孔明的专属~据《三国志》记载:瑜长壮有姿貌;《演义》:姿质风流,仪容秀丽。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帅哥,翻译过来就是身材高大,相貌俊美,人称“周郎”。可别小瞧“郎”这个字,那是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称呼或者是对青年才俊的称呼。同时期还有个人叫“孙郎”,可以猜猜看是谁。但是你们听过刘备(刘郎)、曹操(曹郎)、诸葛郎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周瑜在路上被无数女粉丝追着喊周老公……妥妥的三国刘德华、吴彦祖、王力X(已经凉了)合体。咳……说正事儿。
            (一)平生事迹
            在正式评析之前,我给四维做了个基准,只能涵盖大部分(肯定不准),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列传,而且列传也不一定是人物的完整事迹。我只能从各种史料中抽丝剥茧,不周之处请谅解,我只是个普通人,不是史学家。统率水平(战略+战绩+其他);武力水平(阵斩+单挑+其他);智力水平(计谋+其他);政治水平(人际+官职+政务)。
            第一,统率水平。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的军事水平。其实这是一个超大工程,包括战术、指挥、后勤、练兵、治军、用间等等方面,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但是,我们有些人只专注于战绩,不看对手、不看后勤。举个例子,战绩就像如今的电影票房一样,认为票房高就是好电影。如果按着这个标准,《某焕英》一定是绝世好电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亚洲第一导演拍的。所以,我们要稍稍看点有门道的东西,这个门道的代表性之一就是战略。


            IP属地:浙江16楼2022-01-14 20:46
            回复

              说周瑜必然绕不开赤壁之战。虽然这场战役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传奇,但也留下了许多谜团。我们不纠结于某一个谜团,尽可能客观的还原历史原貌。当时的形势是很微妙,瞬息万变的。曹老板兵不血刃取荆州,那么大地盘,那么多人马和粮草,难免有点飘了。万一孙权和刘琮一样,恐吓一下就投降,简直美得不要不要的。于是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应该是便条):“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内容就不用翻译了,个人认为这封信的性质是恐吓信,而不是战书或者檄文。理由很简单,古代大型战役都是师出有名。可以参见官渡之战,陈琳的檄文可是把曹老板骂成了人类渣滓,社会废物。但是,没有任何史料说明曹老板当时想把刘备孙权一锅端了,仅仅是想彻底消灭刘备。而且刘备要是得到孙权支持,那打起来还是有些费劲的。鉴于曹老板不想多份麻烦,再加上人有点飘,才有了上面那封恐吓信。但不管怎么说,孙权确实受到了实在的威胁。
              这下局势就明显了,周瑜的战略眼光、对战局的把握也得以展露。周瑜给孙权分析了形势,大致就是曹老板有马腾韩遂的后患;舍弃善用的骑兵改打不熟的水战;严冬粮草匮乏难以供应;中原士兵长期征战,疲惫不已;远来江东,水土不服会有瘟疫。这就是一个帅才对战略和战局的把握,所谓先胜而后求战,就是这个意思。于是周瑜有了3万精兵(刘备的原话是恨少),进驻夏口。刘备也担心不能打败曹老板,带着关张和2000人跟在周瑜后面,不归周瑜统领(猜猜备备这一手要干什么)。顺带一提,曹老板实际兵力在18万上下。

              (图是引用的,不是我画的)
              于是孙刘联军逆水而上,在赤壁这个地方遇到了正要渡江的曹军。冤家相逢还说什么,开打吧!过程没什么好讲的,周瑜获胜。曹老板不得已把部队和战船驻扎在北乌林;周瑜则是把战船停靠南赤壁一侧,两军对峙。请注意,这是一场遭遇战,完全考验双方的临机应变能力。接下来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赤壁之战。过程嘛十分熟悉,黄盖献诈降计被周瑜采纳。投降之日,黄盖向北岸靠近,距离曹营二里时候点燃装满枯草膏油的船,借住风势(周瑜等来的风)冲入曹营。结果就是曹军死伤极多,火势还蔓延到陆地的营寨,一时间火光冲天,遮云蔽日。
              紧接着周瑜立刻率军助战。刘备看形势一片大好,马上也加入烧船队伍(真趁火打劫),曹军真的是叫苦不迭。因此,备备顺利拿下荆州三郡,周瑜就去啃硬骨头南郡(治所江陵)了。此战之后,周瑜华夏是震。曹老板败退到江陵以后,十分担心后方的稳定问题立刻回去了。留下曹仁守南郡,文聘守江夏,乐进守襄阳,满宠守当阳。然后我们反过来看看周瑜的战略眼光。从赤壁遭遇战到火烧乌林,周瑜分析的战局形势一一应验,不习水战、瘟疫横行、后方不稳。所以战略眼光是十分重要的,战绩只是表象,而战略才是本质。


              IP属地:浙江17楼2022-01-15 12:44
              回复
                然后我们接着看周瑜对战局的把握,也就是南郡之战。周瑜打南郡用了一年,这也成了很多人黑他的方面。但事实绝非如此,我们绝对想不到真相是如此不堪。容我卖个关子,后续再讲。由于赤壁之战说的太多了,南郡之战就说的简略一些。从前文可以知道,曹老板回家留下的部署是一个类似铁三角的阵势,各方都能支援江陵。没错,这是标准的防御固守态势,但还有一个战略目的,那就是拖延时间,获得喘息机会。所以,明确曹仁的第一任务是尽量守住江陵,拖延时间。
                分析完曹老板的战略后,再看看周瑜的战略眼光和战局把握。周瑜逼近江陵后第一件事,让甘宁带了1000人把江陵以西的夷陵拿下,没错,就是后来火烧连营的那个夷陵。夷陵不是曹军粮道,当做水军港口似乎也有点太远了(200里),所以这个目的显然是为了日后入蜀做准备。当然,拿下夷陵也能够给曹仁一个疑虑,那就是集结水军包抄。果然,曹仁派了5000骑兵去夺回夷陵,周瑜分兵去救,曹军损失半数,还缴获300战马。这里有个小插曲,有些吴将不同意救援甘宁,给的理由是兵力不足不可分兵。从这里可以看出,曹仁和周瑜的兵力相近,甚至曹仁可能还多一点,不然怎么会派出5000骑兵去打夷陵。
                天人将军曹仁。江陵城下吴军数千先锋士气正旺,牛金带着300敢死队冲入吴军被围困。曹仁亲自披挂上马,冲进去把牛金救出来,调头再冲进去一次把剩余敢死队救出来,惊为天人。不是周瑜指挥有问题,当时他还在中军,另一个是曹仁也是很猛的。战局的另一侧,攻打江陵的同时孙权也向合肥出征,意在牵制曹军给周瑜争取时间。不过孙权统军是真的菜,攻打数月,不利退军,还是被吓退的。这时候就进入了胶着的状态。

                合肥那边失利,自然要想新办法了,这时候备备提了个建议。简单来说就是刘备把张飞卖给周瑜,价值1000士兵,然后刘备派遣关羽带2000人去抄曹仁后路(绝北道)。周瑜同意了,毕竟需要阻截援军。关于关老爷绝北道的经过就是和徐晃、满宠、李通轮流打游击战,胜负是很明显的。关老爷本来兵就不多嘛,况且战略目的也不是要吃掉徐晃、满宠。后来徐晃的援军赶到与曹仁合兵,搞了为期1年的消耗战。
                这期间还有个小插曲,周瑜亲自上阵被流箭射中右肋。曹仁也不是等闲之辈,趁你病要你命。周瑜强忍疼痛,出营激励士气。曹仁见到周瑜安然无恙,居然吓得退了回去。(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这段记载有没有觉得很蹊跷?曹仁跟周瑜都打了快1年了,再帅的脸也看腻了,至于见到周瑜活着就给吓回去吗???中间是不是应该有一句仁军溃败之类的呢。不管怎样,结果是曹军损失惨重,李通真的打通了北撤的渠道,迎接曹仁回家(跑了)。
                来做个时间梳理,更好的了解南郡之战。
                208年7月:曹操南下
                208年9月:刘琮投降,刘璋服从曹操,刘备逃难。
                208年12月: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周瑜前往江陵,孙权去合肥。
                209年初:开始南郡消耗战,关老爷背后骚扰,徐晃援军加入曹仁。
                209年3月:曹操再次南下,抵达谯县。
                209年7月:曹操抵达合肥。
                209年末:曹仁委城而走,周瑜打下江陵。
                周瑜耗时1年打下江陵,这份战绩似乎看起来不怎么样。但细细分析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一,周瑜并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甚至要比曹仁少。第二,曹仁、徐晃、文聘、满宠不是吃干饭的杂兵。第三,双线进攻,合肥牵制曹军大部队(类似S13的站岗)。第四,正面攻城战(难度),对曹军杀伤甚多。所以,周瑜面对的是一个国力强大,猛将如云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能取胜真的是非常不容易!
                另外我说的双线进攻不是扯淡,还记得关老爷发动襄樊之战吧,打不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没有牵制(汉中之战已经结束,战机已过)。
                以为这就完事儿了么,不,还没有。还记不得我之前卖了个关子,现在有请国士吕蒙先生揭晓答案。那时正要发动荆州之战,孙权想让吕蒙和孙皎分别担任左右大都。以下是吕蒙原话:“若至尊(权)以征虏(皎)能,宜用之;以蒙能,宜用蒙。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简单的说就是,攻打江陵的时候程普倚老卖老,不服从指挥,几乎坏了国家大事。打江陵的时候,吕蒙可是目睹了全过程的呀!
                这下明白了吧,为什么江陵要打1年之久,内部矛盾很尖锐啊。要不然,为什么救甘宁有那么多人不同意还得自己亲自去;为什么身为中军主帅居然还要亲自上前线(受重伤);为什么还要请刘备、关羽协助,难道东吴无将吗?真的是内忧外患,混的快和孙子一样了。这份战绩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获取,这种统帅全局的战略眼光和心胸气量实在很难得。


                IP属地:浙江21楼2022-01-15 22:34
                回复

                  第二,武力水平。很遗憾,没有周瑜冲锋陷阵的记载,唯一一次还被射伤了。而且就算武功过人,孙策也舍不得让这位总角之好去打肉搏战吧。但孙策的武力没人质疑吧,能让孙策这么宠爱,武力估计还是有一些的(参见子义)。
                  第三,智力水平。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智谋故事了,虽然我一直觉得周瑜的智力水平不用多言。说刘备想去找大舅子孙权借地盘,诸葛军师坚决不同意,极有可能一去不回。但刘备还是过去了,提出了用樊口和夏口换南郡,孙权有点哭笑不得。事儿让周瑜知道以后,我估计周瑜是气笑了,老子这么费劲拿下南郡能白白给你。于是给孙权上了一封八百里加急,说软禁刘备,送珍宝美女供他玩乐,消磨他的意志(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终非池中物)。江东重臣吕范也是这个意思。
                  后来刘备向庞统求证,当年借地盘时孙权是不是想把他留下。得到肯定答复以后,估计会想起诸葛军师也劝他不要去,看来这些高智商人类想法是差不多的。
                  第四,政治水平。周瑜的政治水平是很高的,散见于各种记载。但他最后一次战略安排十分具有代表性,原话“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我们分析一下这句话:
                  奋威将军孙瑜随同出征,(有孙家人监视、掣肘)
                  打下益州后让孙瑜留守,(自己不会拥兵自重)
                  自己回来帮助孙权打曹操,(表示绝对忠心)
                  有没有觉得在这种氛围下,想做点事,是真TM难。
                  (二)后世地位:同样入选武庙之列,东吴四大都督,入选了三个哦,真的是江东多英才~原本周郎可以有更多成就的,可惜真正的天妒英才,在准备征伐益州的过程中突然病死,年仅三十六岁。
                  周郎,官场得意,三十多岁任大都督;情场得意,长得帅还有小乔;战场得意,大破曹操,后败曹仁。品味高雅,性度恢廓,真的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可惜了,真的可惜,英年早逝。无奈的是,演义里在死前居然喊:“既生瑜,何生亮”。我倒觉得,周郎完全可以换一句台词:“上天啊,连你都嫉妒我的才华吗?”当然,周郎肯定不会这么说。
                  (三)数值分析
                  统率,95。偏低,应该在96-97之间,和关老爷司马懿一个水平。
                  武力,71。合适,没有准确的记载,不过刘备说他文武全才。
                  智力,96。合适,可以更高一点,不敢质疑。
                  政治,86。偏低,能上90。和孙策是过命的交情,有资历却不怠慢孙权,关系定位十分明确。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宽宏大度容忍程普当众的无理取闹。取得辉煌战绩后却不居功自傲,依旧兢兢业业。最后就是希望让鲁肃接自己的班,这个时候他俩已经有政见分歧了,说政敌都不过分,可是周瑜并没有贬损鲁肃,心胸宽广难以想象。
                  临终前的伐蜀安排也能看出来,周瑜知道孙权是真的怕自己有不臣之心,或许从那次程普当副手就看出来了。不过话说回来,孙权明知道周瑜程普尿不到一个壶里,甚至还会嗞周瑜身上,依然安排程普当副手,这心思想想就可怕啊。但是周瑜,却没半句怨言,一直尽心尽力。


                  IP属地:浙江22楼2022-01-16 17: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