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看到的文章。分享给大家,精神洁癖的窦迷交个朋友!!
转:普通人窦唯:早春雨伞有明暗 我的原则是不撒谎
国王与小鸟
2010-08-04 20:01:05
窦唯于近日就全力打造的新专辑《早春的雨伞》发行一事接受网络门户搜狐专访。其内容转载如下:
标题:普通人窦唯:早春雨伞有明暗 我的原则是不撒谎
作者:杨昊 李小猫
背景:
2010年4月10日,窦唯推出了他和“不一样”的新作品《早春的雨伞》,由窦唯音乐工作室独立制作发行。窦唯这次不再与唱片公司合作,采取了和实体唱片店合作以及淘宝网络销售的方式来出售唱片。《早春的雨伞》是张荐,窦唯和他们的父亲张荣舫,窦绍儒一同合作的。窦唯的父亲窦绍儒是窦唯音乐上的启蒙导师,在窦唯5岁时领他走上了音乐的道路。张荐的父亲张荣舫从事单簧管演奏多年,宝刀不老。 两代人,两对父子用音乐阐述着他们各自的情感,和对万物的感知——展开了一场没有语言的对话。
印象:
约好在三联书店见面,窦唯大概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十多分钟到,骑着一辆普普通通的电动车,窦唯现在出门无论远近都不再开车。
窦唯和善谦虚,讲究礼节,见到我们之后主动问好,一一握手,告别时再次一一握手言谢。
一开始也有冷场,因为都很内向。他开口之前必有一段沉思的阶段,说话讲究条理,希望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内心复杂的想法。
但话匣子打开之后,窦唯不再多虑,谈兴甚浓地聊起了自己热爱的音乐,最近一段时间热衷的踢毽子,北京的天气、人文风情的变化,对社会时事的忧虑……
《早春的雨伞》有明有暗 也有很多压抑的情绪
搜狐:现在做了一个新的官网,一个新的工作室,和新的专辑。是不是个全新的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了。有什么具体计划?
窦唯:的确有一些新的内容进来。做着看吧,计划赶不上变化。
搜狐:《早春的雨伞》录了多久?
窦唯:3天,前期后期加起来。
搜狐:这张是“不一样”乐队的第几张专辑?
窦唯:第三张。之前的《五音环乐》里有两张都是“不一样”的。
搜狐:如果一定要归类的话,这张专辑怎么归类,是新民乐吗?感觉和FM3那种肯定不能归为一类。
窦唯:轻音乐吧。现在都比较喜欢归类,这会产生误区。这些年正是这些定位把人弄得找不着北,比如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完全把人都搅晕了。
搜狐:录的时候是从哪部分开始的呢?
窦唯:同期分轨。四个人一起进入,录到哪很随意。然后分段,回来再看,好的一遍就留了,有些就要挑一下。一共录了将近20段。
搜狐:这张专辑的感觉比《松阿珠阿吉》那些要明亮一些,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渐渐敞开心扉?
窦唯:有明有暗吧。抽象难以言传,音乐的色彩有点像早年间的黑白电影。
搜狐:《早春的雨伞》名字怎么来的?
窦唯:一个场景。录音时有一天下雨,张荐和他父亲撑着一把大雨伞……就起了这个名字。
搜狐:手机作为乐器有什么样的效果,和什么样的可能性?
窦唯:并没有显著效果,只是音色的一种选择,也更多元化。
搜狐:父亲和你在创作中有什么摩擦或共鸣?早年的歌曲《噢乖》里谈到和父母的关系,那个时候和现在有了很大的不同吧。
窦唯:没有摩擦,共鸣成乐,一如既往。年轻的时候不理解父母,现在不一样了。
搜狐:你对乐队其他三人的评价?
窦唯:技艺礼节俱全。
搜狐:现在也有很多乐队做即兴的音乐,但和你追求自然的风格不一样,例如有支不错的地下乐队在废品收购站利用废品作为乐器做了一个现场,大概属于噪音摇滚这种类型吧,在受众看来,似乎更看重的是那种惊世骇俗的效果。
窦唯:年轻人有想法,有一些压抑的情绪需要发泄,我非常能够理解。音乐的可能性是非常广大的,这种类型我也做过,但最后没有成形的作品出来。九几年,在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噪”起来,这个时候观众也可以上来参与,不爱听的人就可以走了。那时我们管这个临场组合叫“送客”。
搜狐:近期出版专辑的计划是什么?
窦唯:有两张。一张是以制作人和乐手角色参与岳浩昆(知名乐手)录制的原创歌曲专辑《我们》,2006年就录好了,计划夏天发行。另一张是录制于2008年的器乐曲专辑《入秋》。计划秋天发行。
岳浩昆之前和我有过很多合作……我觉得他的创作是一流的,但他之前一直是处于一种被压制的状态。《我们》的表现方式是吉他弹唱,附以少量琴箫小打陪衬,十分动听。《入秋》则是“不一样”的另一张秋意十足的即兴产物。
搜狐:那就是说你并不排斥有歌词的作品了吗,以后是否有可能出以歌为主的专辑。
窦唯:做了再说。
搜狐:有另外两张专辑同时在筹备了?春夏秋都有了吧?
窦唯:冬也有了,之前已经做好了一套春夏秋冬四张的准备,可是后来在审听过程中,又发现一些问题,所以暂时先放下了。
搜狐:您关心《早春的雨伞》这张唱片的销量吗?
窦唯:(沉思)当然会希望更多的人能听到。
电子音乐是一个误会 张荐是个弄潮儿
搜狐:电子音乐的形式您以后还会尝试吗?和FM3合作的那些。
窦唯:我做过电子音乐么?
搜狐:张荐是不是特喜欢玩这种东西。更多用电脑啊用合成器去做音乐。
窦唯:他是个灵性的人,是个弄潮儿!
搜狐:您曾经说现在基本已不再听别人的音乐,而是只听自己的唱片。现在依然如此吗?
窦唯:没有太刻意,听我们自己的东西,算是温故知新吧…………
迷上了踢毽子 开车是越来越痛苦的一件事
搜狐: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吗?
窦唯:现在你们看到我又胖了(笑),前段时间瘦了,去年入冬的时候会坚持跑步,(瘦身)效果很明显。最近喜欢上的活动就是踢毽子……我只能踢小毽,大毽也能抡,但是踢得不好。听说体育学院的高手踢毽儿可以拿脚底踹,出神入化。这项运动老少皆宜。
搜狐:北京奥运的时候去现场看比赛了吗?
窦唯:没有,我都是在家看的电视,现场场地那么大,未必能看的清楚。
搜狐:你觉得现在的北京和你小时候的北京有什么样的不同。
窦唯:就是特色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原来北京的林荫道很多,那会儿车也少,夏天一来有树荫。现在胡同里都是车,胡同里一停车就太……
搜狐:您现在不开车吗?
窦唯:我就骑电动车,远门也尽量坐公交,我现在相信开车是越来越痛苦的一件事了,一是堵车,二是挑费(北京土话),然后再出点事故,现在“马路杀手”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多,开快车的什么的。
搜狐:你现在还画画吗?
窦唯:断断续续,画画是我的爱好,正如《世说新语》里说的:“绘画有益”。
搜狐:阅读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窦唯:说来惭愧,我喜欢买书,买了不看的比较多,只言片语对我的影响比较大,要是从头看到尾反倒会记不住。
搜狐:宗教和中国古典文化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窦唯:潜移默化,不明晰。我的宗教常识很少,但我相信那种神秘的力量。
搜狐:相信神秘的力量,这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应该具备的信条吧?
窦唯:应该是所有普通人都应该具备的吧。
搜狐:您喜欢做电影配乐吗?
窦唯:如果有幸能够碰到好片子的话,兴趣还是有的,最大的障碍还是在跟导演的沟通上。
艺术家的底线是不撒谎 志同道合者可遇不可求
搜狐:您觉得做音乐是一个团队的事还是一个个人行为?
窦唯:志同道合当然是交往中的一大乐事,良师益友那更是幸事,但是现在越来越凤毛麟角。在这个圈子里有很多特别热情的人但最后往往被伤害。本来做正事就很难,再有人动机不纯粹,后果可想而知。
搜狐:您更希望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吗?
窦唯:可遇不可求。有幸碰到了那是福分,去生找生撞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搜狐:艺术家应该对社会尽一些什么责任?或者说底线是什么?
窦唯:不撒谎,我觉得要是从艺的话,应该是这样。
散尽愚娱待惊痛 和娱乐圈保持距离
搜狐:您会看我们搜狐的娱乐频道吗?
窦唯:我不太会用电脑,很笨,更多的时候是抱着一种排斥的心理,最近稍微明白点什么叫上网了,而且我也没什么大的兴致去了解。这些年,电脑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做平面还有录音的剪辑。
搜狐:对娱乐圈和明星八卦怎么看,比如说有的网站登一个您的八卦,您有什么看法,是否觉得这也是一种言论自由?
窦唯:我能更宽容地看待娱乐八卦。但是有时候一些胡说八道会对人造成伤害,别人不知道是捏造,看了以后就信以为真。我觉得有自由的时候似乎更应该控制,各行业有水准的从业者也应该知道怎么自律,不是一说自由就可以胡抡了。
搜狐:我们作为媒体,您作为艺术家,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吗?
窦唯:我插一句,我听艺术家这三个字特难受,我就是一普通人。
搜狐: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窦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好分内的事儿,独善其身,仅此而已。人力有限。
搜狐:我们一开始的打算,这次对您的采访归入《先锋人物》这个栏目,您对最后呈现上有什么要求?
窦唯:我真的忝列其间,跟那些封面人物放在一起不太合适,我更喜欢和众人一样,普普通通,然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出专辑是件很平常的事,跟建筑工人盖楼一个意思,这么多楼盖起来你没看哪个工人上封面吧?
我今天说不拍照,因为唱片是四个人的产物,拍我一个人是对其他成员的不尊重,再者我也不想招来嫌疑,做这么个事是借机炒作我个人,这是绝对要杜绝的,音乐出来,平面上的文字应该围绕着唱片来说,就足够了,千万别做什么别的文章。大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咱也别造势、炒、忽悠。
搜狐:其实我们也有同感。
采访手记:
必须说,采访窦唯有很多疑虑,我想窦唯也会面对同样的疑虑。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语言交流,会出现各种误差和代沟,尤其是娱乐圈这个环境下,牵扯到各种利益和私心,我们很难知道对方的目的何在,担心受伤害或是被欺骗,有时候得说着假话才能保护自己,戴着假面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想不仅仅是窦唯这样敏感的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窦唯这个名字放在娱乐圈太过敏感了。提到这个名字,有不少人是从窥觊隐私的角度来理解的,而这无疑会让热爱窦唯的音乐、有精神洁癖的人感到难过和无奈。窦唯本人也绝对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其次,窦唯是很多70后80后的青春记忆,他早年的偶像魅力和后期的多产,给他镀上一层耀眼的光环,我们已经习惯仰视窦唯了,
转:普通人窦唯:早春雨伞有明暗 我的原则是不撒谎
国王与小鸟
2010-08-04 20:01:05
窦唯于近日就全力打造的新专辑《早春的雨伞》发行一事接受网络门户搜狐专访。其内容转载如下:
标题:普通人窦唯:早春雨伞有明暗 我的原则是不撒谎
作者:杨昊 李小猫
背景:
2010年4月10日,窦唯推出了他和“不一样”的新作品《早春的雨伞》,由窦唯音乐工作室独立制作发行。窦唯这次不再与唱片公司合作,采取了和实体唱片店合作以及淘宝网络销售的方式来出售唱片。《早春的雨伞》是张荐,窦唯和他们的父亲张荣舫,窦绍儒一同合作的。窦唯的父亲窦绍儒是窦唯音乐上的启蒙导师,在窦唯5岁时领他走上了音乐的道路。张荐的父亲张荣舫从事单簧管演奏多年,宝刀不老。 两代人,两对父子用音乐阐述着他们各自的情感,和对万物的感知——展开了一场没有语言的对话。
印象:
约好在三联书店见面,窦唯大概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十多分钟到,骑着一辆普普通通的电动车,窦唯现在出门无论远近都不再开车。
窦唯和善谦虚,讲究礼节,见到我们之后主动问好,一一握手,告别时再次一一握手言谢。
一开始也有冷场,因为都很内向。他开口之前必有一段沉思的阶段,说话讲究条理,希望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内心复杂的想法。
但话匣子打开之后,窦唯不再多虑,谈兴甚浓地聊起了自己热爱的音乐,最近一段时间热衷的踢毽子,北京的天气、人文风情的变化,对社会时事的忧虑……
《早春的雨伞》有明有暗 也有很多压抑的情绪
搜狐:现在做了一个新的官网,一个新的工作室,和新的专辑。是不是个全新的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了。有什么具体计划?
窦唯:的确有一些新的内容进来。做着看吧,计划赶不上变化。
搜狐:《早春的雨伞》录了多久?
窦唯:3天,前期后期加起来。
搜狐:这张是“不一样”乐队的第几张专辑?
窦唯:第三张。之前的《五音环乐》里有两张都是“不一样”的。
搜狐:如果一定要归类的话,这张专辑怎么归类,是新民乐吗?感觉和FM3那种肯定不能归为一类。
窦唯:轻音乐吧。现在都比较喜欢归类,这会产生误区。这些年正是这些定位把人弄得找不着北,比如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完全把人都搅晕了。
搜狐:录的时候是从哪部分开始的呢?
窦唯:同期分轨。四个人一起进入,录到哪很随意。然后分段,回来再看,好的一遍就留了,有些就要挑一下。一共录了将近20段。
搜狐:这张专辑的感觉比《松阿珠阿吉》那些要明亮一些,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渐渐敞开心扉?
窦唯:有明有暗吧。抽象难以言传,音乐的色彩有点像早年间的黑白电影。
搜狐:《早春的雨伞》名字怎么来的?
窦唯:一个场景。录音时有一天下雨,张荐和他父亲撑着一把大雨伞……就起了这个名字。
搜狐:手机作为乐器有什么样的效果,和什么样的可能性?
窦唯:并没有显著效果,只是音色的一种选择,也更多元化。
搜狐:父亲和你在创作中有什么摩擦或共鸣?早年的歌曲《噢乖》里谈到和父母的关系,那个时候和现在有了很大的不同吧。
窦唯:没有摩擦,共鸣成乐,一如既往。年轻的时候不理解父母,现在不一样了。
搜狐:你对乐队其他三人的评价?
窦唯:技艺礼节俱全。
搜狐:现在也有很多乐队做即兴的音乐,但和你追求自然的风格不一样,例如有支不错的地下乐队在废品收购站利用废品作为乐器做了一个现场,大概属于噪音摇滚这种类型吧,在受众看来,似乎更看重的是那种惊世骇俗的效果。
窦唯:年轻人有想法,有一些压抑的情绪需要发泄,我非常能够理解。音乐的可能性是非常广大的,这种类型我也做过,但最后没有成形的作品出来。九几年,在演出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就“噪”起来,这个时候观众也可以上来参与,不爱听的人就可以走了。那时我们管这个临场组合叫“送客”。
搜狐:近期出版专辑的计划是什么?
窦唯:有两张。一张是以制作人和乐手角色参与岳浩昆(知名乐手)录制的原创歌曲专辑《我们》,2006年就录好了,计划夏天发行。另一张是录制于2008年的器乐曲专辑《入秋》。计划秋天发行。
岳浩昆之前和我有过很多合作……我觉得他的创作是一流的,但他之前一直是处于一种被压制的状态。《我们》的表现方式是吉他弹唱,附以少量琴箫小打陪衬,十分动听。《入秋》则是“不一样”的另一张秋意十足的即兴产物。
搜狐:那就是说你并不排斥有歌词的作品了吗,以后是否有可能出以歌为主的专辑。
窦唯:做了再说。
搜狐:有另外两张专辑同时在筹备了?春夏秋都有了吧?
窦唯:冬也有了,之前已经做好了一套春夏秋冬四张的准备,可是后来在审听过程中,又发现一些问题,所以暂时先放下了。
搜狐:您关心《早春的雨伞》这张唱片的销量吗?
窦唯:(沉思)当然会希望更多的人能听到。
电子音乐是一个误会 张荐是个弄潮儿
搜狐:电子音乐的形式您以后还会尝试吗?和FM3合作的那些。
窦唯:我做过电子音乐么?
搜狐:张荐是不是特喜欢玩这种东西。更多用电脑啊用合成器去做音乐。
窦唯:他是个灵性的人,是个弄潮儿!
搜狐:您曾经说现在基本已不再听别人的音乐,而是只听自己的唱片。现在依然如此吗?
窦唯:没有太刻意,听我们自己的东西,算是温故知新吧…………
迷上了踢毽子 开车是越来越痛苦的一件事
搜狐: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吗?
窦唯:现在你们看到我又胖了(笑),前段时间瘦了,去年入冬的时候会坚持跑步,(瘦身)效果很明显。最近喜欢上的活动就是踢毽子……我只能踢小毽,大毽也能抡,但是踢得不好。听说体育学院的高手踢毽儿可以拿脚底踹,出神入化。这项运动老少皆宜。
搜狐:北京奥运的时候去现场看比赛了吗?
窦唯:没有,我都是在家看的电视,现场场地那么大,未必能看的清楚。
搜狐:你觉得现在的北京和你小时候的北京有什么样的不同。
窦唯:就是特色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原来北京的林荫道很多,那会儿车也少,夏天一来有树荫。现在胡同里都是车,胡同里一停车就太……
搜狐:您现在不开车吗?
窦唯:我就骑电动车,远门也尽量坐公交,我现在相信开车是越来越痛苦的一件事了,一是堵车,二是挑费(北京土话),然后再出点事故,现在“马路杀手”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多,开快车的什么的。
搜狐:你现在还画画吗?
窦唯:断断续续,画画是我的爱好,正如《世说新语》里说的:“绘画有益”。
搜狐:阅读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窦唯:说来惭愧,我喜欢买书,买了不看的比较多,只言片语对我的影响比较大,要是从头看到尾反倒会记不住。
搜狐:宗教和中国古典文化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窦唯:潜移默化,不明晰。我的宗教常识很少,但我相信那种神秘的力量。
搜狐:相信神秘的力量,这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应该具备的信条吧?
窦唯:应该是所有普通人都应该具备的吧。
搜狐:您喜欢做电影配乐吗?
窦唯:如果有幸能够碰到好片子的话,兴趣还是有的,最大的障碍还是在跟导演的沟通上。
艺术家的底线是不撒谎 志同道合者可遇不可求
搜狐:您觉得做音乐是一个团队的事还是一个个人行为?
窦唯:志同道合当然是交往中的一大乐事,良师益友那更是幸事,但是现在越来越凤毛麟角。在这个圈子里有很多特别热情的人但最后往往被伤害。本来做正事就很难,再有人动机不纯粹,后果可想而知。
搜狐:您更希望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吗?
窦唯:可遇不可求。有幸碰到了那是福分,去生找生撞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搜狐:艺术家应该对社会尽一些什么责任?或者说底线是什么?
窦唯:不撒谎,我觉得要是从艺的话,应该是这样。
散尽愚娱待惊痛 和娱乐圈保持距离
搜狐:您会看我们搜狐的娱乐频道吗?
窦唯:我不太会用电脑,很笨,更多的时候是抱着一种排斥的心理,最近稍微明白点什么叫上网了,而且我也没什么大的兴致去了解。这些年,电脑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做平面还有录音的剪辑。
搜狐:对娱乐圈和明星八卦怎么看,比如说有的网站登一个您的八卦,您有什么看法,是否觉得这也是一种言论自由?
窦唯:我能更宽容地看待娱乐八卦。但是有时候一些胡说八道会对人造成伤害,别人不知道是捏造,看了以后就信以为真。我觉得有自由的时候似乎更应该控制,各行业有水准的从业者也应该知道怎么自律,不是一说自由就可以胡抡了。
搜狐:我们作为媒体,您作为艺术家,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吗?
窦唯:我插一句,我听艺术家这三个字特难受,我就是一普通人。
搜狐: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窦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好分内的事儿,独善其身,仅此而已。人力有限。
搜狐:我们一开始的打算,这次对您的采访归入《先锋人物》这个栏目,您对最后呈现上有什么要求?
窦唯:我真的忝列其间,跟那些封面人物放在一起不太合适,我更喜欢和众人一样,普普通通,然后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出专辑是件很平常的事,跟建筑工人盖楼一个意思,这么多楼盖起来你没看哪个工人上封面吧?
我今天说不拍照,因为唱片是四个人的产物,拍我一个人是对其他成员的不尊重,再者我也不想招来嫌疑,做这么个事是借机炒作我个人,这是绝对要杜绝的,音乐出来,平面上的文字应该围绕着唱片来说,就足够了,千万别做什么别的文章。大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咱也别造势、炒、忽悠。
搜狐:其实我们也有同感。
采访手记:
必须说,采访窦唯有很多疑虑,我想窦唯也会面对同样的疑虑。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语言交流,会出现各种误差和代沟,尤其是娱乐圈这个环境下,牵扯到各种利益和私心,我们很难知道对方的目的何在,担心受伤害或是被欺骗,有时候得说着假话才能保护自己,戴着假面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想不仅仅是窦唯这样敏感的人能意识到这一点。
窦唯这个名字放在娱乐圈太过敏感了。提到这个名字,有不少人是从窥觊隐私的角度来理解的,而这无疑会让热爱窦唯的音乐、有精神洁癖的人感到难过和无奈。窦唯本人也绝对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
其次,窦唯是很多70后80后的青春记忆,他早年的偶像魅力和后期的多产,给他镀上一层耀眼的光环,我们已经习惯仰视窦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