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艰难时刻,读读苏东坡的这9句话,藏着最好的生活观。
第一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在没有带伞的情况下,遭逢突然而至的风雨,怎么办?是在风雨之中怨天尤人、无助哭泣,还是高歌一曲,缓步徐行?
汪国真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有些时候,打倒我们、击败我们的并不是挫折和磨难,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态。
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阴晴晦明,进退得失,皆不放在心上,如此,一个人便有了世间最强大的武器,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漫漫人生路,有苦也有乐。
感恩生活的风和日丽,也享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第二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光阴犹如昼夜奔流不息的河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李后主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冯梦龙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但是苏东坡说:人老了又怎样呢?人老了难道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第三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像是一座旅店,是一次永远无法回头的旅行,你,我,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次旅行中步履匆匆的行人。
如果某一刻,我们相遇了,因为相同的志趣爱好成为了朋友,成为了知己,那将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古人说:千金易求,知己难得。
朋友交情淡了就散了,随缘就好,不可心生怨怼。与朋友相处,多念及对方的好,不可心生嫉妒不平。
朋友有难,该帮则帮;朋友犯错,当劝则劝。
记得,永远不要做伤害朋友的事情。
第四句: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本是苏轼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休对”看着像是对其他人的劝告,但实际是诗人在告诉自己。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告诉自己:必须超然物外,必须忘却尘世间一切,应该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引申到日常生活中,传递给我们的警示就是——覆水难收,堕甑不顾。
人常常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一会担心这个没做好,一会又想到那个不够完美,整天搞得自己都闷闷不乐。
殊不知,这样想根本于事无补,只会徒增烦恼而已。
不如好好把握当下,珍惜现在,这样当这一切成为过去的时候,也不会再有所遗憾。
每一个今天,都是在昨天死去的人,梦寐以求的明天。每一个明天,随着时间流逝,也都将会成为昨天。
第五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人的一生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是子女;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妻子(丈夫)面前,是丈夫(妻子);在子女面前,是父母;在君王面前,是臣子;在下属面前,是上司;在百姓面前,是官员……
可是,你告诉我,哪种身份才是我呢,哪种身份又不是我呢?
是啊,长恨此身非我有。我扮演着这么多的角色,同时拥有这么多的身份。可是,唯独我不是我。那在什么时候,我才是我呢?
只有当抛去这一切枷锁,孤身一人,面对浩瀚宇宙、苍茫天地的时候,那一刻,你便是你,我便是我。
可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有这样的时候吗?是在什么时刻呢?
你迟疑了。
苏东坡却说:有的,当你放下的那一刻,当你超越于物质之上的那一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是逃避和妥协,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直面生活。
第六句:
此心安处是吾乡
元丰二年,苏轼被李定、王珪等人构陷,因“乌台诗案”入狱,险遭杀身之祸。朋友王巩受牵连贬谪广西。
元丰六年,王巩遇赦北归,绕道来黄州与苏轼相见。随行有一位侍妾名叫柔奴,眉目秀丽,歌喉婉转,曲音美妙。王巩南迁,柔奴毅然陪同前往,三年来与王巩同甘苦共患难。
来到黄州,苏轼想她自幼生在京师,于是问道:广南风土应是不好?
柔奴却回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白居易在《初出城留别》中写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古代的人物,尤其是那些伟大的人,都有一种令人敬佩的修为,那便是随遇而安。陶渊明、白居易、苏东坡,莫不如此。
一个人只要能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么他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遭遇怎样的挫折磨难,都始终能豁达、从容、乐观、自在地生活。
第七句:
人间有味是清欢
有的人穿梭于灯红酒绿,忙着追名逐利;有的人潜心公益事业,默默奉献,实现生命的意义。
《楚辞·九章·涉江》: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一个人或许会因为坚守内心、坚守道义而面临一时或一世的窘境。但是,即便如此,一个人也不能随波逐流,因为人的一生,有比名誉权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气节。
人生在世,匆匆百年,死后都不过是一抔黄土。
广厦万千,夜眠不过三尺。
家财万贯,一日仅需三餐。
纪晓岚说: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不管取得怎样的成功,最终,都是要归于平淡之中。
繁华喧嚣不过是过眼烟云,权势富贵不过是黄粱一梦。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八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天的夜晚如此地美好,花儿散发着缕缕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但是这样美好的时光太短暂了。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惜时是永恒的话题。因为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东西,它冷眼旁观,一视同仁。光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汉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春宵苦短,夏夜、秋夜、冬夜也并不漫长。
第九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余秋雨说:读书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
当你读的书越多,你就越低调,越谦虚,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整个人的气质也会由内而外地发生变化。
一个人的气质里就藏着——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爱过的人。
放眼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后方可立言、立功、立德。
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董卿说: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诗意却可以属于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
那就愿我们——
做一个诗意的人,在熙攘的世间,诗意、从容地生活。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或许2021还处在倒计时阶段,或许2022的钟声已经敲响。但是,不管怎样,十二都衷心祝愿你——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全力以赴,活出自己。
第一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在没有带伞的情况下,遭逢突然而至的风雨,怎么办?是在风雨之中怨天尤人、无助哭泣,还是高歌一曲,缓步徐行?
汪国真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有些时候,打倒我们、击败我们的并不是挫折和磨难,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态。
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阴晴晦明,进退得失,皆不放在心上,如此,一个人便有了世间最强大的武器,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漫漫人生路,有苦也有乐。
感恩生活的风和日丽,也享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第二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光阴犹如昼夜奔流不息的河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李后主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冯梦龙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但是苏东坡说:人老了又怎样呢?人老了难道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第三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像是一座旅店,是一次永远无法回头的旅行,你,我,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次旅行中步履匆匆的行人。
如果某一刻,我们相遇了,因为相同的志趣爱好成为了朋友,成为了知己,那将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事情。
古人说:千金易求,知己难得。
朋友交情淡了就散了,随缘就好,不可心生怨怼。与朋友相处,多念及对方的好,不可心生嫉妒不平。
朋友有难,该帮则帮;朋友犯错,当劝则劝。
记得,永远不要做伤害朋友的事情。
第四句: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本是苏轼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休对”看着像是对其他人的劝告,但实际是诗人在告诉自己。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告诉自己:必须超然物外,必须忘却尘世间一切,应该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
引申到日常生活中,传递给我们的警示就是——覆水难收,堕甑不顾。
人常常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忧心忡忡:一会担心这个没做好,一会又想到那个不够完美,整天搞得自己都闷闷不乐。
殊不知,这样想根本于事无补,只会徒增烦恼而已。
不如好好把握当下,珍惜现在,这样当这一切成为过去的时候,也不会再有所遗憾。
每一个今天,都是在昨天死去的人,梦寐以求的明天。每一个明天,随着时间流逝,也都将会成为昨天。
第五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人的一生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是子女;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妻子(丈夫)面前,是丈夫(妻子);在子女面前,是父母;在君王面前,是臣子;在下属面前,是上司;在百姓面前,是官员……
可是,你告诉我,哪种身份才是我呢,哪种身份又不是我呢?
是啊,长恨此身非我有。我扮演着这么多的角色,同时拥有这么多的身份。可是,唯独我不是我。那在什么时候,我才是我呢?
只有当抛去这一切枷锁,孤身一人,面对浩瀚宇宙、苍茫天地的时候,那一刻,你便是你,我便是我。
可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有这样的时候吗?是在什么时刻呢?
你迟疑了。
苏东坡却说:有的,当你放下的那一刻,当你超越于物质之上的那一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是逃避和妥协,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直面生活。
第六句:
此心安处是吾乡
元丰二年,苏轼被李定、王珪等人构陷,因“乌台诗案”入狱,险遭杀身之祸。朋友王巩受牵连贬谪广西。
元丰六年,王巩遇赦北归,绕道来黄州与苏轼相见。随行有一位侍妾名叫柔奴,眉目秀丽,歌喉婉转,曲音美妙。王巩南迁,柔奴毅然陪同前往,三年来与王巩同甘苦共患难。
来到黄州,苏轼想她自幼生在京师,于是问道:广南风土应是不好?
柔奴却回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白居易在《初出城留别》中写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古代的人物,尤其是那些伟大的人,都有一种令人敬佩的修为,那便是随遇而安。陶渊明、白居易、苏东坡,莫不如此。
一个人只要能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么他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遭遇怎样的挫折磨难,都始终能豁达、从容、乐观、自在地生活。
第七句:
人间有味是清欢
有的人穿梭于灯红酒绿,忙着追名逐利;有的人潜心公益事业,默默奉献,实现生命的意义。
《楚辞·九章·涉江》: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一个人或许会因为坚守内心、坚守道义而面临一时或一世的窘境。但是,即便如此,一个人也不能随波逐流,因为人的一生,有比名誉权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人的气节。
人生在世,匆匆百年,死后都不过是一抔黄土。
广厦万千,夜眠不过三尺。
家财万贯,一日仅需三餐。
纪晓岚说: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不管取得怎样的成功,最终,都是要归于平淡之中。
繁华喧嚣不过是过眼烟云,权势富贵不过是黄粱一梦。
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八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天的夜晚如此地美好,花儿散发着缕缕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但是这样美好的时光太短暂了。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惜时是永恒的话题。因为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东西,它冷眼旁观,一视同仁。光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汉乐府《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春宵苦短,夏夜、秋夜、冬夜也并不漫长。
第九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余秋雨说:读书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
当你读的书越多,你就越低调,越谦虚,越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整个人的气质也会由内而外地发生变化。
一个人的气质里就藏着——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爱过的人。
放眼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后方可立言、立功、立德。
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董卿说: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诗意却可以属于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
那就愿我们——
做一个诗意的人,在熙攘的世间,诗意、从容地生活。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或许2021还处在倒计时阶段,或许2022的钟声已经敲响。但是,不管怎样,十二都衷心祝愿你——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全力以赴,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