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懒熊

个人猜测一下吧。武帝为刘据建了“博望苑”,允许他招纳贤良,太史公学名在外,可能刘据确实以询问历史掌故的由头请他去参加过他们的学术会。一群人谈古论今间,既会聊过去,也会谈当下,确实为太史公提供了不少信息素材。也许太史公也是在这样的闲谈中获得李陵军中信息的。可能太史公觉得只是纯学术交流,但是汉武帝肯定不会那么想,他只会觉得刘据在搞小圈子,暗中谋划对付自己。如果皇帝一直派人盯着刘据的一举一动,自然也知道太史公他们同情李陵的事情。朝堂上的突然发问也就不难解释了。
关于李陵一案,汉武帝要在朝堂上搞平衡,战事失利的锅只能李陵来背。但是就当时局势来说,汉武帝应该也不想把李陵逼上绝路。在舆论一边倒的时候,他让太史公发言,其实就想听反对意见,然后找个由头借坡下驴。只是太史公出于激愤,无意中把军报的信息说出来了,又扯上了李广利,这件事由单纯的战争失利变成了由立储引发的党争,无意间还在提醒皇帝自己的儿子在拉拢朝臣搞串联,一下子就戳中了皇帝的痛点。
皇帝要杀鸡儆猴,太史公是不是刘据的人就不重要了。当然也绝对不会有人敢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