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绝大多数人的笔试科目为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有极少数岗位需要加试,比如中国银保监会、证监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还将参加专业科目笔试。
(1)下载粉笔app,里面有题库,可以做题刷题。每周日9:00到11:00有模考,可以在手机或者ipad或者电脑前做一下,考完之后立即出分数,还有排名,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考试水平,效果比较好。一般来说打败95%的对手就很有竞争力。可以买一个粉笔980套餐,获得粉笔相关服务。
(2)买历年真题试卷,淘宝京东等都可以。可以买行测申论教材+历年真题试卷+全真模拟,或者只买真题都行。买来真题做一做,了解一下行测申论究竟是考什么内容。
(3)在哔哩哔哩网站(https://www.bilibili.com/),搜索行测,可以找到一些粉笔的盗版课程,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把喜欢的课程缓存在手机上,因为这些盗版课程存活周期较短,有被下架风险。
(4)学习强国app。可以下载一个,看看时政大新闻。里面有专栏,你考哪个省的省考(国考不用),就关注该省份专栏,了解省情省况、当地特色。
(二)刷题攻略
(1)其实公务员和高考一样,也是个刷题怪,应试教育的形式。只要是大规模统一考试,我们肯定就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得到一个好分数。做题,对答案,批改错题,记忆知识点,提升。如此循环往复,用对待高考的形式来对付公务员考试,必定是无往而不利。建议刷一万道行测题目,时间不够那就刷3000道行测,时间充足就刷两万道行测。如果刷了这么些题目,行测水平还是不到75分以上,那或许不适合考公,宜及时转换方向。
(2)题目质量:在题目质量方面,往年真题是质量最高的。建议一定把国考的刷完。如果是参加省考,就再把本省的刷完。我还刷过山东江苏浙江,感觉质量挺好。(有些小区别,国考和山东已经取消数字推理类题目,江浙粤还在考)陕西省考比较怪,考陕西的必须亲刷一下陕西历年真题。刷完这些,那就做一些模拟题,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如果有争议题之类的就直接放过,纠结偏难怪没意义。再就是中公华图粉笔三家都要看看,三家的答案有的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老用一家容易固化思维。
(3)常识模块:除了常识,其余四个模块就是看知识点,做题刷题,大量训练。常识部分需要积累,在短时间内复习性价比较低。如果长时间备考还是有必要抓一下常识。我觉得常识考的很多是初高中的副科,相信大家掌握的挺不错,如果有遗忘可以回顾一下。行测常识考的算是扩大版《公共基础知识》,事业编考的也是《公基》,可以用复习公基来复习常识,顺便把事业编也考了。Bilibili搜索李梦娇《公共基础知识》播放量最多最新的那个,可以看看,我看了好几遍。(2021年修订了《行政处罚法》等,尽量看最新的视频)常识也要刷题,粉笔app的事业编模块刷题,五个香蕉那个地方,我一般是四个香蕉。那些真题质量比较好。公基刷个一万道题目背过就差不多了。最近法律考的比较多,我感觉以前常考的那些“《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温度计发明者伽利略”之类的最近考的不多了,复习的时候要把握住热点有所偏重。学有余力喜欢读书的孩子可以把曼昆《经济学原理》、考法硕用的《考试分析》、管理类联考用的教材、《逻辑学导论》都看一遍,丰富自己。
(三)实战经验
(1)考试物品准备。考试之前准备好自己的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中性)笔、手表。手表要指针式的,不要数字显示的、不要智能手表(手环)。我用的一块卡西欧石英指针表就挺好。手表这个问题,我碰到过多次,情况不尽相同。
1.考场有官方钟表,同时允许考生带手表。
2.考场有官方钟表,不允许考生把手表放带入考场。
3.考场有钟表,但是考场怕担责,担心因钟表不准而被考生投诉,就把钟表藏起来,允许考生自己携带手表。
4.考场无表,允许带表。
我第一种(考场有表、允许带表)见的最多,然后是第二种(考场有表,不允许自行带表)次之,第三四种见过但是比较少。总而言之带上表就行了。每次我在考场见到都没表,问老师时间的,就知道他这场考试没了,连个表都没有,你考个锤子?不戴表就是战士不带枪。再就是网上甚嚣尘上的什么用来做图形折叠题的橡皮啊,特殊用途的尺子量角器之类的,我觉得没必要,用了那个诡异橡皮,这考试就没了。图形折叠题,就在脑子里折叠,用诡异橡皮基本就预示着考生又菜又废还爱整活想走捷径,思想出了问题,考试自然不太行。直尺量角器都可以带,但是用处确实不大,可带上让自己有备无患。计算器绝大多数省和国考不让带。
(2)提前记熟考号。把准考证号,考试前读两遍,熟悉一下,到时候写准考证涂卡的时候能给你节约10秒钟,不用你对着准考证慢腾腾的看考号涂卡,或担心写错考号而反复检查。
(3)提前做题。8:55下发行测试卷,写上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就开始偷偷看题,一定要尽量抢跑,切勿慢腾腾地涂卡,傻傻地看考试说明。我一般是偷瞄两道数量关系,然后心算,一般9:00打开始铃之前就能做出一两道题目来,相当于节省出来了涂卡时间。
(4)我个人的考试做题顺序。我个人比较讨厌资料分析,受不了连续做资料分析。所以开局我先做一套资料分析压压惊,大概到9:08时做完第一个资料分析的五道小题。然后我从头开始做,开冲。常识看一眼就过去,会就写上答案,不会就快速蒙过,因为增加时间投入无法提高考场常识正确率,建议20秒内完成一道常识。到10:00时,应该做完70多道题了。我一般做完前60题后涂一下卡,避免单次大规模涂卡引发(涂错)风险,或最后来不及涂卡。最后还剩下十分钟,哪怕没做完,也要涂一次卡,绝不能最后倒计时涂卡,因为到时候你会手抖。
(5)做题量与时间关系。行测考120分钟,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国考副省级135道题目,地市级、行政执法类130道题目。我大致就是从前往后做题,要比1分钟一道题略快一点。打个比方,当时间过去20分钟,我要做完25题,当时间过去60分钟,我要做完70题,如此类推。你可以通过已完成题目和时间的对比,判断自己做题进度是超前还是落后,从而调整做题战略。最后的资料分析比较耗费时间,大概90秒一道就是高水平了。
申论我也不太会,大家多做做真题,研究下各个机构给的答案,总而言之还是一切答案来自材料。龙华申论bilibili有免费的,据说还行,欢迎补充。
(四)其他问题
(1)笔试没必要报班。关于报班问题,我觉得笔试没必要报班,面试有必要报班。笔试班提供的是一个强制学习的环境、避免不自律的孩子学不下去。同学们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把笔试搞定。
(2)面试很薄弱的建议报班。面试的时候如果是面试强者那也没必要报班,否则还是报个不过全退的面试班,中公华图粉笔都可以,小机构慎去除非很口碑很好。比如有个面试机构叫导氮,我觉得就挺负面。面试班消费一万到三万左右,权当买个公务员我觉得还行。多多联系,多多积累,推荐看一下《~用典》《~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
(3)适当交流。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闭门造车埋头苦学。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闭门造车不可取,适当的交流是有必要的,和优秀的同学交流先进的备考经验,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另一个极端是天天冲浪。部分社会人天天逛公务员贴吧,Qzzn公务员备考论坛,加各种备考群,天天和网民吵架讨论无聊的事情,却没有真的学进去,变成笑话。希望不要走入这两个极端,而是适当冲浪、适当交流。
希望大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1)下载粉笔app,里面有题库,可以做题刷题。每周日9:00到11:00有模考,可以在手机或者ipad或者电脑前做一下,考完之后立即出分数,还有排名,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考试水平,效果比较好。一般来说打败95%的对手就很有竞争力。可以买一个粉笔980套餐,获得粉笔相关服务。
(2)买历年真题试卷,淘宝京东等都可以。可以买行测申论教材+历年真题试卷+全真模拟,或者只买真题都行。买来真题做一做,了解一下行测申论究竟是考什么内容。
(3)在哔哩哔哩网站(https://www.bilibili.com/),搜索行测,可以找到一些粉笔的盗版课程,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把喜欢的课程缓存在手机上,因为这些盗版课程存活周期较短,有被下架风险。
(4)学习强国app。可以下载一个,看看时政大新闻。里面有专栏,你考哪个省的省考(国考不用),就关注该省份专栏,了解省情省况、当地特色。
(二)刷题攻略
(1)其实公务员和高考一样,也是个刷题怪,应试教育的形式。只要是大规模统一考试,我们肯定就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得到一个好分数。做题,对答案,批改错题,记忆知识点,提升。如此循环往复,用对待高考的形式来对付公务员考试,必定是无往而不利。建议刷一万道行测题目,时间不够那就刷3000道行测,时间充足就刷两万道行测。如果刷了这么些题目,行测水平还是不到75分以上,那或许不适合考公,宜及时转换方向。
(2)题目质量:在题目质量方面,往年真题是质量最高的。建议一定把国考的刷完。如果是参加省考,就再把本省的刷完。我还刷过山东江苏浙江,感觉质量挺好。(有些小区别,国考和山东已经取消数字推理类题目,江浙粤还在考)陕西省考比较怪,考陕西的必须亲刷一下陕西历年真题。刷完这些,那就做一些模拟题,模拟题质量参差不齐,如果有争议题之类的就直接放过,纠结偏难怪没意义。再就是中公华图粉笔三家都要看看,三家的答案有的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老用一家容易固化思维。
(3)常识模块:除了常识,其余四个模块就是看知识点,做题刷题,大量训练。常识部分需要积累,在短时间内复习性价比较低。如果长时间备考还是有必要抓一下常识。我觉得常识考的很多是初高中的副科,相信大家掌握的挺不错,如果有遗忘可以回顾一下。行测常识考的算是扩大版《公共基础知识》,事业编考的也是《公基》,可以用复习公基来复习常识,顺便把事业编也考了。Bilibili搜索李梦娇《公共基础知识》播放量最多最新的那个,可以看看,我看了好几遍。(2021年修订了《行政处罚法》等,尽量看最新的视频)常识也要刷题,粉笔app的事业编模块刷题,五个香蕉那个地方,我一般是四个香蕉。那些真题质量比较好。公基刷个一万道题目背过就差不多了。最近法律考的比较多,我感觉以前常考的那些“《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温度计发明者伽利略”之类的最近考的不多了,复习的时候要把握住热点有所偏重。学有余力喜欢读书的孩子可以把曼昆《经济学原理》、考法硕用的《考试分析》、管理类联考用的教材、《逻辑学导论》都看一遍,丰富自己。
(三)实战经验
(1)考试物品准备。考试之前准备好自己的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橡皮、黑色签字(中性)笔、手表。手表要指针式的,不要数字显示的、不要智能手表(手环)。我用的一块卡西欧石英指针表就挺好。手表这个问题,我碰到过多次,情况不尽相同。
1.考场有官方钟表,同时允许考生带手表。
2.考场有官方钟表,不允许考生把手表放带入考场。
3.考场有钟表,但是考场怕担责,担心因钟表不准而被考生投诉,就把钟表藏起来,允许考生自己携带手表。
4.考场无表,允许带表。
我第一种(考场有表、允许带表)见的最多,然后是第二种(考场有表,不允许自行带表)次之,第三四种见过但是比较少。总而言之带上表就行了。每次我在考场见到都没表,问老师时间的,就知道他这场考试没了,连个表都没有,你考个锤子?不戴表就是战士不带枪。再就是网上甚嚣尘上的什么用来做图形折叠题的橡皮啊,特殊用途的尺子量角器之类的,我觉得没必要,用了那个诡异橡皮,这考试就没了。图形折叠题,就在脑子里折叠,用诡异橡皮基本就预示着考生又菜又废还爱整活想走捷径,思想出了问题,考试自然不太行。直尺量角器都可以带,但是用处确实不大,可带上让自己有备无患。计算器绝大多数省和国考不让带。
(2)提前记熟考号。把准考证号,考试前读两遍,熟悉一下,到时候写准考证涂卡的时候能给你节约10秒钟,不用你对着准考证慢腾腾的看考号涂卡,或担心写错考号而反复检查。
(3)提前做题。8:55下发行测试卷,写上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就开始偷偷看题,一定要尽量抢跑,切勿慢腾腾地涂卡,傻傻地看考试说明。我一般是偷瞄两道数量关系,然后心算,一般9:00打开始铃之前就能做出一两道题目来,相当于节省出来了涂卡时间。
(4)我个人的考试做题顺序。我个人比较讨厌资料分析,受不了连续做资料分析。所以开局我先做一套资料分析压压惊,大概到9:08时做完第一个资料分析的五道小题。然后我从头开始做,开冲。常识看一眼就过去,会就写上答案,不会就快速蒙过,因为增加时间投入无法提高考场常识正确率,建议20秒内完成一道常识。到10:00时,应该做完70多道题了。我一般做完前60题后涂一下卡,避免单次大规模涂卡引发(涂错)风险,或最后来不及涂卡。最后还剩下十分钟,哪怕没做完,也要涂一次卡,绝不能最后倒计时涂卡,因为到时候你会手抖。
(5)做题量与时间关系。行测考120分钟,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国考副省级135道题目,地市级、行政执法类130道题目。我大致就是从前往后做题,要比1分钟一道题略快一点。打个比方,当时间过去20分钟,我要做完25题,当时间过去60分钟,我要做完70题,如此类推。你可以通过已完成题目和时间的对比,判断自己做题进度是超前还是落后,从而调整做题战略。最后的资料分析比较耗费时间,大概90秒一道就是高水平了。
申论我也不太会,大家多做做真题,研究下各个机构给的答案,总而言之还是一切答案来自材料。龙华申论bilibili有免费的,据说还行,欢迎补充。
(四)其他问题
(1)笔试没必要报班。关于报班问题,我觉得笔试没必要报班,面试有必要报班。笔试班提供的是一个强制学习的环境、避免不自律的孩子学不下去。同学们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把笔试搞定。
(2)面试很薄弱的建议报班。面试的时候如果是面试强者那也没必要报班,否则还是报个不过全退的面试班,中公华图粉笔都可以,小机构慎去除非很口碑很好。比如有个面试机构叫导氮,我觉得就挺负面。面试班消费一万到三万左右,权当买个公务员我觉得还行。多多联系,多多积累,推荐看一下《~用典》《~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
(3)适当交流。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闭门造车埋头苦学。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闭门造车不可取,适当的交流是有必要的,和优秀的同学交流先进的备考经验,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另一个极端是天天冲浪。部分社会人天天逛公务员贴吧,Qzzn公务员备考论坛,加各种备考群,天天和网民吵架讨论无聊的事情,却没有真的学进去,变成笑话。希望不要走入这两个极端,而是适当冲浪、适当交流。
希望大家一份耕耘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