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保险骗术吧 关注:24,565贴子:345,302
  • 11回复贴,共1

瓜分高净值客户,头部险企打响百万亿可投资产争夺战新浪财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瓜分高净值客户,头部险企打响百万亿可投资产争夺战

新浪财经
2022-01-22 13:46新浪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来源:慧保天下
  挖矿中产之后,高净值人群正成为保险业金矿中的金矿。
  2021年岁末,友邦人寿推出一款“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年金险,这款名为“自在未来”的保险产品计划总保费最低4000万元,深深触动着人们的神经。
  紧接着开年之际,太平人寿于沪深等六地全面开启“太平1929家族办公室”,同样剑指高净值客户。
  回顾过去的一年,保险业对于高净值客户的争夺正日趋白热化。
  01
  围绕金字塔尖用户争夺,头部保险集团及部分外资险企形成特色高客经营模式
  近年来,作为市场的“大鱼”和“巨鲸”,高净值与超高净值客群正成为保险机构争先抢滩的关键战场。
  中国人寿:广发银行注入私行资源,三大板块综合化经营策略
  在保险、投资、银行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综合金融格局下,中国人寿探索出一条“保险+财富+康养+信托”的高净值客户综合化经营模式。
  在财富板块,广发银行为高净值客户经营注入私行资源,保险金信托契合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传承需求,已布局的高端养老社区国寿嘉园总保费超200万元。
  中国平安:打造“金融宽带”,集团协同发展
  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有相似之处,作为全牌照的金融集团,其打造“金融宽带”模式,依托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综合化经营优势,实施集团协同拓展。如集团整合平安私行、平安信托和平安人寿的资源,组建了保险金信托专业团队,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保险金信托。
  2021年5月,中国平安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入住门槛达千万元——不过不一定是投保保险产品,只要客户在中国平安系统内的资产达标就可入住高端养老机构。
  泰康保险集团:完善体系,打造银保“海军陆战队”
  泰康是最早发力建设高端养老社区的保险公司,对于高净值客户的经营也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
  泰康自身没有银行牌照,银保渠道成为其获得高净值客户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高端养老社区及其配套医养服务是其吸引高净值客户的核心武器,但除此之外,很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泰康很早就懂得了供应与需求相匹配的重要性,在银保渠道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营销保险顾问团队FIC——经过银行和保险公司双重选拔,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在泰康内部,FIC的定位是海军陆战队。
  经过多年摸索,泰康服务的高净值客户数量快速累计,早已突破10万大关,坊间甚至有说法称,其已经是国内拥有高净值客户数量最多的保险公司。
  中国太保:“财富+健康+养老”生态圈模式
  太保的高净值客户模式与泰康类似,也是充分借助银保渠道,同时构建生命银行、太保家园、太保蓝本、“保险+信托”四大服务板块,针对高净值客户需求特点,提供一揽子医养服务。
  其中,“生命银行·白泽计划” 为客户提供免疫细胞储存服务;太保家园的颐养、乐养、康养三大产品业务线为高净值客群家庭提供国际标准的养老照护服务;“太保蓝本·健享家”提供15项五星级私人健康管家式服务,重点解决高净值客户家庭对海外顶尖医疗资源和专业健康顾问的需求。“保险+信托”服务由太保和上海信托联合提供,满足高净值人群资产保护和财富转移的需求。
  据说,目前太保人寿的高净值客户数量也已经有数万人之众,仅次于泰康。
  太平人寿:打造管家式服务,打造“太平1929家族办公室”
  在2020年发布“太平1929”高端子品牌的基础上,太平人寿在2021年岁末推出“太平1929家族办公室”,核心模式是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化布局优势,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管家式服务,提供多项专属化、定制化服务项目,涵盖财富传承、精致生活、精英教育、家族家风四大支撑体系,可为高净值家庭提供家庭资产配置、境内外子女教育、代际传承安排等11项服务权益。
  此外,打造专属服务团队——围绕高净值客户需求,太平人寿已经打造了一支专属的“太平1929家族事务所团队”。
  友邦人寿:长期深耕高净值,如今进一步升级
  自2012年以来,友邦深耕中国高净值市场已10年之久,在精英教育、高端健康、品质生活等服务领域打造了“致精英”的高端保险品牌,搭建了高净值人士专属的产品体系和医疗网络健康管理平台,
  2020年,友邦针对高净值的服务进一步升级,启动“传世家族办公室”,将服务资源从高净值客户个人拓展至高净值家庭。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金信托模式
  在高净值客户经营方面,中信保诚人寿一直是以“保险+信托”著称于行业,早在2014年,中信保诚人寿便于中信信托携手推出身故保险金信托增值服务,并于2015年面向高净值群体推出生存保险金信托服务。其通过不断拓宽信托的财产类型、丰富信托服务场景,以满足高净值客户多样化的财富管理和传承需求。
  近日,中信保诚人寿与中信信托、中信银行合作再升级,协同推出首单债权资产保险金信托,委托人首先将其持有的终身寿险受益权作为信托财产设立了保险金信托,随后将其名下充分确权的债权资产追加进入信托。
  02
  房产投资属性式微叠加资管新规终结保本理财,高净值市场百万亿可投资产成金矿
  中国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蓬勃发展。在瀚海浮沉的经济周期中,高净值人群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市场机遇,拥有了巨大财富。
  招商银行发布的《202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将“高净值”定位于可投资资产规模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个人群体。
  在这个标准之下,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在2020年为262万人,这一占比不足0.2%的群体占有全国超过1/3的个人可投资资产。报告预计,2021年末,中国内地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268万亿元,而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到96万亿元。
  极具潜力的可投资资产犹如一座尚待发掘的富矿,令诸多人身险公司对之无限畅想。
  一方面,高净值人群目前保费支出仍然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天风证券测算,近年来,高净值人群保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占比仅为3%-5.5%。
  以健康险为例,根据泰康和胡润百富共同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2017年,主力高净值人群家庭年交商业健康险总保费均值仅为2.64万,占其年均可支配收入及可投资资产的比例较小。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强调“房住不炒”,中国房产投资属性式微,叠加资管新规终结保本理财,高净值人群在企业负债与杠杆管理上谨慎收缩,其可投资资产注定将向保险等金融资产迁移。
  “如果300万高净值客户每人拿100万元买保险意味着什么?3万亿元保费收入。2020年,整个寿险行业的新单保费收入仅1.64万亿元,原因在于,大量不专业的代理人把精力用在了开发低收入客群上”业内人士的这一观点也为保险公司此后的高客战略找到了核心依据。
  另一方面,高端客群对专业和品质服务的付费意愿不断提升,保险需求正在释放,但准入门槛也较高,保险销售队伍的服务质量和公司品牌知名度成为保险公司在高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一家大型险企的一线团队负责人表示,近两年以来,主做中低端产品的营销员展业压力很大,竞争异常激烈。比较而言,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主打高端市场才是王道,但高端客群营销对于营销员个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有着高的要求。
  03
  行业发展从规模红利走向质量驱动加剧客户分层,推动保险公司客户经营从“毛坯房”到”精装修”
  一直以来,保险业客户画像不够精准,对客户分层颗粒度较粗,服务分级不够细致,成为其拓展高端业务的三大障碍。
  但伴随保险业发展动能从规模红利走向质量驱动,推动着保险公司客户经营从“毛坯房”走向“精装修”。此外,社会经济“K”形复苏,以及由此导致的财富分化和社会割裂,消费者也呈现“K”形分化状态,客户分层成为保险公司客户经营的起始点和关键点。
  据悉,客户分层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学者温德尔·史密斯提出,其理论依据主要是两个方面,即顾客需求的异质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客户分层就是基于资源有限性和需求异质性的前提下,对客户群根据不同维度进行细分的过程,从而为客户提供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
  可以理解为,由于每个客户为公司带来的价值不同,他们对公司的需求和期望待遇也就会有差别。为公司带来较大价值的关键客户期望能得到有别于普通客户的待遇,如更贴心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更优惠的条件等。
  保险机构如果能区分这部分利润贡献大的客户,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就有可能持续不断地创造更多的利润。
  具体到保险业,大众客户更多关注产品性价比,对中高端,尤其高净值客户更关注已有财富的保全和传承。只有细分需求目标,公司的“产品+”、“ 服务+”才会有更高的效率与更好的体验路径。
  先行者,如天平人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按客户分级指数、有效长期险保单件数、累计总保费对客户进行分层为大众客户、黄金客户、铂金客户和钻石客户,并为VIP俱乐部客户建立了差异化和精细化的服务体系;友邦人寿对客户划分为12层级,其中7个为公司核心层级。
  值得注意的是,客户分层经营的落地,有赖于营销队伍分层管理的匹配。但传统个险强调代理人的个人销售能力,公司在管理分配机制上往往只照顾短期利益,加之大浪淘沙的选人模式,人员脱落率极高,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相当的危害。而这也是近年来,面向高净值客户,险企不断强调团队作战、组织优化的根源所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1-23 01:12回复
    富人们都爱买保险,只有穷人说保险是骗人的,这是代理人的口头禅,事实上我身边的有钱人就没人买寿险,看一下数据,中国最有钱的262万人,可投资产96万亿,人均近5000万资金,人均大概有200万投入保险,包括车险财险,而健康险,一个家庭平均才2.64万。看来对这些富豪,车还是比人更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1-23 01:23
    回复
      富豪也不买保险嘛,我就好奇了,连我这样水平不高的人都能看出寿险的坑,这些高净值用户会那么傻,你说说,拿那点钱出来买寿险,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基本都是被代理人缠着买的吧,打个比方,一个有100亿的人去买彩票中500万,那不是闲着没事做吧,要理赔退保啥的,浪费土豪的时间呢?人家压根就不在乎这点小钱。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1-23 01:28
      收起回复
          一方面,高净值人群目前保费支出仍然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天风证券测算,近年来,高净值人群保险资产的配置比例占比仅为3%-5.5%。
          以健康险为例,根据泰康和胡润百富共同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2017年,主力高净值人群家庭年交商业健康险总保费均值仅为2.64万,占其年均可支配收入及可投资资产的比例较小。
        ————
        这里戳穿了小传销总爱挂在嘴边自欺欺人的一个谎言:越是有钱人越买保险。
        事实上,有钱人才不那么傻呢。
        保险公司用垃圾糊弄有钱人?真把有钱人当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啦?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1-23 14:26
        收起回复
            “如果300万高净值客户每人拿100万元买保险意味着什么?3万亿元保费收入。2020年,整个寿险行业的新单保费收入仅1.64万亿元,原因在于,大量不专业的代理人把精力用在了开发低收入客群上”业内人士的这一观点也为保险公司此后的高客战略找到了核心依据。
          ————
          保险公司开始想入非非了。大概有些小传销又要高潮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1-23 14:42
          收起回复
            天天缠着别人不放,有钱人会直接报警处理不会惯着代代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1-23 18:32
            回复
              其实寿险增长早就到头了,市场就这么大,挤进去的公司数量有点多,能榨的基本都榨掉了,中国一年寿险保费差不多已经3万亿,划到每个中国人身上接近3000块钱,中国人真没那么多钱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1-23 18: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