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博客

绵州东乡有一雄峦,左右挟魏城、黄荆两河,由北而南绵延数十里。山水钟灵,石堂、鱼泉、马鞍等名胜点缀其间。其最高峻处,突兀雄奇,正位于石板之东,处群峦之上,即古向阳坡,即今云间山。其海拔678米,是旧绵州东乡最高山。
云间山虎踞东乡,是四镇接壤之山,登山四顾,北眺魏城,南瞰刘家,西望石板,东临东宣。四境群峰绵延,鱼泉禅音,红光波照,白马奔腾,龙王吞云,美景尽收眼底。
云间山云遮雾罩,又名云盖山,正是神仙居所,相传八仙常聚于此,鲁班在此驱石,金华圣母挑水往返于此。山顶建有云间寺,又名云盖寺,创始于唐贞观年间,玄奘高徒曾讲经说法于此。寺碑言,文成公主进藏取道剑门,途径云间山北麓,见山巅五彩缤纷,又闻鼓乐齐鸣,颇感惊异,叩问其故,有长者告之曰:“此乃古刹,正值三月三庙会佳期,故而紫气升腾、钟鼓不绝于耳。”文成公主闻言,感叹不已,道阻且长,故土难留。
云间寺屡建屡毁。光绪年间重建后,在1952年建廖家庙村民办事处时拆除,1995年重建。寺坐北向南,由大雄宝殿和四合小院组成,与鱼泉寺、高观寺互为犄角之势。存清代残碑,有“原其始末”、“当前常经失守”、“本里文生敬囗勋撰记书”等字。云间寺在2016年被批准对外开放,今云间寺重构殿宇,辉煌圣像,有丘尼近三十人,大学学历者居多,持 戒精严。这里正成为一个融林趣、禅修为一体的道场。
山之周边,依山而居的有赵、佟、王、邓、郭、雍、杨、罗、张等几十姓人。各姓常用云盖叙述其居地,如王氏,“自国朝康熙四十七年,道易公入迁居于绵东云盖寺之麓,地名观子岭。”如雍氏,“高祖灿然。于康熙三十一年走马涪东,迁业于云盖寺山下,遂居于此焉。”又如杨氏,乾学公“于乾隆三十五年买业置地于云盖寺地名来龙山下。”也常用云盖入其墓联,如:“龙按云盖钟吉地;穴接罐岭翥文人。”“云盖来龙真穴的,鱼泉湧水在其中。”“脉接云盖生远岫;穴照飞龙占鳌头。”“陈其宏器挥云盖;报以馨香鉴豆平”“祥钟竹城泽流桂子;脉连云盖福庇兰孙。”
遇乱世,乡民在云间筑云福寨,紧急时则扶老携幼,避入山寨,若身处世外桃源。寨分上下两层,两层之间为环山平台或斜坡。下层六面,寨围4里,有石寨门五道。五门中北寨门基本完好,门前是青砂石梯步,宽约0.6米,寨门宽1.82米,高1.95米,纵5.7米。西南侧寨门因开路,仅剩半幅石门。上层五面,围长近2里,有寨门关口遗迹。
龙王沟敬大爷(66岁)介绍,原有寨门五道,上架土炮,教匪和蓝大顺来的时候,为百姓躲难之所,平时常被土匪所占。敬大爷介绍了一个流传当地的顺口溜:“杀乌鸡,踩马鸣,岳家寨子看笑神儿。”
以上情况,有片言只语入志入碑。民国《绵阳县志》载:“向阳坡,治东六十里,即今云间寺,山以其高出诸山之表,日光临照,故名。”又,“云福寨,在州东五十里向阳坡山巅,古有云间寺,今圮,嘉庆五年,里民郭万清等筑。”寺碑载:“同治二年,为防贼寇侵扰,民众拦腰筑山寨墙垣一道,共五门。光绪七年,又筑墙垣二道,共三门。”

绵州东乡有一雄峦,左右挟魏城、黄荆两河,由北而南绵延数十里。山水钟灵,石堂、鱼泉、马鞍等名胜点缀其间。其最高峻处,突兀雄奇,正位于石板之东,处群峦之上,即古向阳坡,即今云间山。其海拔678米,是旧绵州东乡最高山。
云间山虎踞东乡,是四镇接壤之山,登山四顾,北眺魏城,南瞰刘家,西望石板,东临东宣。四境群峰绵延,鱼泉禅音,红光波照,白马奔腾,龙王吞云,美景尽收眼底。
云间山云遮雾罩,又名云盖山,正是神仙居所,相传八仙常聚于此,鲁班在此驱石,金华圣母挑水往返于此。山顶建有云间寺,又名云盖寺,创始于唐贞观年间,玄奘高徒曾讲经说法于此。寺碑言,文成公主进藏取道剑门,途径云间山北麓,见山巅五彩缤纷,又闻鼓乐齐鸣,颇感惊异,叩问其故,有长者告之曰:“此乃古刹,正值三月三庙会佳期,故而紫气升腾、钟鼓不绝于耳。”文成公主闻言,感叹不已,道阻且长,故土难留。
云间寺屡建屡毁。光绪年间重建后,在1952年建廖家庙村民办事处时拆除,1995年重建。寺坐北向南,由大雄宝殿和四合小院组成,与鱼泉寺、高观寺互为犄角之势。存清代残碑,有“原其始末”、“当前常经失守”、“本里文生敬囗勋撰记书”等字。云间寺在2016年被批准对外开放,今云间寺重构殿宇,辉煌圣像,有丘尼近三十人,大学学历者居多,持 戒精严。这里正成为一个融林趣、禅修为一体的道场。
山之周边,依山而居的有赵、佟、王、邓、郭、雍、杨、罗、张等几十姓人。各姓常用云盖叙述其居地,如王氏,“自国朝康熙四十七年,道易公入迁居于绵东云盖寺之麓,地名观子岭。”如雍氏,“高祖灿然。于康熙三十一年走马涪东,迁业于云盖寺山下,遂居于此焉。”又如杨氏,乾学公“于乾隆三十五年买业置地于云盖寺地名来龙山下。”也常用云盖入其墓联,如:“龙按云盖钟吉地;穴接罐岭翥文人。”“云盖来龙真穴的,鱼泉湧水在其中。”“脉接云盖生远岫;穴照飞龙占鳌头。”“陈其宏器挥云盖;报以馨香鉴豆平”“祥钟竹城泽流桂子;脉连云盖福庇兰孙。”
遇乱世,乡民在云间筑云福寨,紧急时则扶老携幼,避入山寨,若身处世外桃源。寨分上下两层,两层之间为环山平台或斜坡。下层六面,寨围4里,有石寨门五道。五门中北寨门基本完好,门前是青砂石梯步,宽约0.6米,寨门宽1.82米,高1.95米,纵5.7米。西南侧寨门因开路,仅剩半幅石门。上层五面,围长近2里,有寨门关口遗迹。
龙王沟敬大爷(66岁)介绍,原有寨门五道,上架土炮,教匪和蓝大顺来的时候,为百姓躲难之所,平时常被土匪所占。敬大爷介绍了一个流传当地的顺口溜:“杀乌鸡,踩马鸣,岳家寨子看笑神儿。”
以上情况,有片言只语入志入碑。民国《绵阳县志》载:“向阳坡,治东六十里,即今云间寺,山以其高出诸山之表,日光临照,故名。”又,“云福寨,在州东五十里向阳坡山巅,古有云间寺,今圮,嘉庆五年,里民郭万清等筑。”寺碑载:“同治二年,为防贼寇侵扰,民众拦腰筑山寨墙垣一道,共五门。光绪七年,又筑墙垣二道,共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