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牧云 首先预祝吧主哥哥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虎云宏大,虎缘威猛,能在新的一年于工作之余多多通关几部经典老游戏,,继续谱写自己的传奇游戏人生!这是说好的要在春节期间才发表的游戏BGM乐评贴。
一提到日式rpg,能让人想起的除了靓丽养眼的男女主角,少年少卝女崇拜,万年不变的热血冒险主题,和洋结合之职业体卝系,维多利亚蒸汽风和中世纪古典风世界观设定外,就是那些有别于一般欧美商业游戏极其注重旋律性的游戏配乐喽。我是个玩起游戏来很浅薄随意的学生党,这六大要素中除了美女帅哥和注重旋律的BGM外,其他要素我一概都不是非常感兴趣,尽管大部分JRPG作品我都没亲手玩过,但它们的音乐我还是可以自卝由欣赏和颇为认同啊。

我在现实中也是对音乐极其敏卝感和有着浓厚兴趣,并且我也在私人音乐老卝师那儿学了一年半时间音乐课后,好歹算是个一年半学龄音乐生了,虽然乐理知识还不是很健全,而且在目前国内公立教育尚不重视音乐教育的风气下,我也不确定自己的水平是否能够甘愿为大家充当一个义务小老卝师,但至少我的音乐鉴赏水平勉强还是能战胜一般路人吧。所以今天就借着这篇专文,聊聊我听过的JRPG配乐里具体曲目的风格派别、调式音阶,以及它们有可能受到现实中那些国卝家和民卝族的现代派音乐、古典音乐与民俗音乐影响,相当于为听过的BGM写几十篇鉴赏性乐评吧,正文格式是曲目名—曲目调性—所用音阶—所属调式—风格流派,如果这个格式在每部游戏的乐评里有所更改,我也会在前文里通知大家一看。怎么样?看见这么多乐理术语,从小音乐老卝师就可能常请病假,或者神秘消失后被其他主科占课便没认真上过几节音乐课的大家,是否已经有点头晕了?
为了让大家尽快理解正文内容,我会解释一些基本乐理概念,也许会十分之枯燥,希望大家能看得下去,虽然我不确信自己是否能帮大家打好乐理基础。首先,在现代西方音乐体卝系下,音乐存在12种基本音符或者说12种基本调,至少简谱中的8大基本音,Do,Re,Mi,Fa,Sol,La,Si及高音Do,也就是1,2,3,4,5,6,7,高音1,相信大家基本上都认得全,如果连这都认不全,我只能说您的音乐老卝师有可能是失踪人口,或者您自己在音乐课期间就充当失踪人口流浪去啦,这八种基本音在音阶编号中的名字又分别为C,D,E,F,G,A,B;其实除了这8个基本音之外,还有升Do,升Re,升Fa,升Sol,升La这5种变化音,至于这5个变化音符是怎么回事,我在聊到具体BGM曲目时需要解释全音关系和半音关系时再慢慢地科普,大家只需要还有5种变化音即可。
在西方音乐曲调体卝系内,除了存在着12种基本音符外,也正好对应着有12种基本调:C调,降D调,D调,降E调,E调,F调,升F调,G调,降A调,A调,降B调,B调;也就是这12大基本调性组成了12个基本调,这12种基本曲调也就是在一个音阶结构中,以一个音为中心音来排列组合其他音符的一组音符,伴随着这个中心音从左循环7个音符或从右循环7个音符,都会像在一个圆圈空间里进行圆周运卝动那样回归到这个中心音起点身边,如果以C(对应1即Do),降D(对应升1即升Do),D(对应2即Re),降E(对应升2即升Re),E(对应3即Mi),F(对应4即Fa),降G(对应升4即升Fa),G(对应5即Sol),降A(对应升5即升Sol),A(对应6即La),降B(对应升6即升La),B(对应7即Si)中任意一个音符作为音阶中的首音和尾音,也就是占据音阶组中第一位置和末尾位置成为低音Do和高音Do后,然后顺着从低音行进到高音的音阶关系走向,以八声大调音阶为一个圆周循环周期,依次类推将余下的Re,Mi,Fa,Sol,La,Si及高音Do分配给该种首音后面紧跟着的5个音符来一一担当;比如我们将一段旋律用E调来演奏,那就是把一个E音作为一种音阶或一段旋律中的低音Do和高音Do使用,那么音阶排列模式依照八声大调音阶为一个循环期间,也就是依次类推F音作Re,G音作Mi,A音作Fa,B音作Sol,这B音是走到八声音阶最右头没得再走了,就再次循环回到C音那里,让C音作La,D音作Si,E音作高音Do;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E调自然大调音阶了,在键盘乐器上都是遵循这种推理型音符分配方式,来推算如何转调和转调后每个键盘音位在何处,但对于弦乐器则存在三种转调手法,一种是记住各调转位指法用指法来进行转调,第二种是调试琴纽的松紧程度进行调音转调,第三种是使用变调夹夹卝住琴弦得以改变琴弦松紧程度进行弹卝性转调,对于管乐器则分为现成的A调管、B调管等不同调性管子供演奏家自卝由轻卝松地转调,无须特殊手法只需更换乐器就可转调,只是这种转调方法因为可能因为手速过慢和乐器尺寸等问题有点不连贯,所以演奏家也可以在吹奏管乐时使用特定转调指法进行转调。说回到12个基本调性来,对于12音中的一个变化音作为主调来分配各组成音符,则可以认为另外4个变化音符完全不存在,去掉它们,但作为主调存在的变化音自然是例外,直接将7个基本音循环过去,不要夹杂哪些变化音,也可以得到降D调,降E调这种以变化音为中心音和音律主调的调性。
所谓调性就是一组音阶或一段旋律中不考虑其中每个组成音符间的相对音高,而只考虑整体音阶和整段旋律中的绝对音高,这种绝对音高概念相对于音符间的音高概念便可以说是调性,我们经常会在网上遇到一些变速播放曲目,虽然它们统统都有别于原曲,却又能让人听出是原曲来,当你将这些曲目放进暴风影音之类的播放器,进行变速播放后便会感觉这曲调虽然变高或变低了,但依然你却依然能因为对旋律走向有所印象,根据旋律结构听出这首变速播放曲目的原型曲目是谁,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出来原曲来呢,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种变速播放通常只改变曲子的绝对音高,而没有改变曲子旋律内部各组成音符间各自振动频率的比值,即这种音符间相对音高差异,导致音乐曲调虽然彻底改变了,但也只是在感情表达力度上有所改变,论曲调结构还是原来那个味儿,能被人一耳认出来。虽然我这样解释,还没有深入到调性的本质性定义,不过大家也可以这样偷懒去理解调性了。
至于自然大调音阶又是什么定义呢?原来12个基本调性还可以根据自然大调音阶和自然小调音阶分为24个大小调。自然大调音阶就是我们熟知的1-2-3-4-5-6-7-高音1,自然小调音阶便是首先从自然音阶中踢掉低音1至5,从低音6开始循环到高音6为止,也就是6-7-1-2-3-4-5-6.只要我们将这两种音阶模式分别配置到12种基本调性中,我们就可以获得24个大小调。各大音乐风格主要是由于调式和音阶产生先天性差异。所谓调式就是指在一首乐曲和一段旋律中,那种音符出现频率最为频繁,或者哪一种音符或哪两种音符作为一段旋律小节的开头音与结尾音出现,那么便可以依照这两点断定这首乐曲和这段旋律是属于什么调式;而在一个调式中具体又该用哪些音符才能形成特定音乐流派风格,则是在我自创的基础乐理定义中的基本音阶概念了;意思也就是说调式决定音乐以哪个音为核心音或开头音与结尾音,音阶则规定在一个调式中能够用上哪些音组成旋律。一个乐曲的调式跟音阶是相辅相成,互有联卝系但又不完全对应的,两者只在大小调体卝系范围内存在继承与对应关系,也即为一首音乐究竟是属于大调调式还是小调调式范畴内,存在直接关联性联卝系;比如一个乐曲是七声自然大调调式,其核心音必当来自七声自然大调1-2-3-4-5-6-7-1中的一个音,那它隶属下的音阶模式必然也属于大调调式,但它下属的音阶模式则未必就属于七声自然大调音阶,有可能是五声自然大调音阶或十二调半音大调音阶;作曲时在以七声自然大调音阶的其中一个音作为一首乐曲中最常出没之音,或者选择其中一个音或两个音作为每一大乐段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音符后,剩下那些旋律具体该用上哪些音符组成哪类风格,又与调式主音相匹配形成什么特定流派,形成什么音阶模式,便可以由着作曲家自卝由发挥了。
大部分日式RPG游戏都是西方中世纪奇幻背景故事,其BGM为了让玩家迅速代入一种中古奇幻世界当中,自然也会向现实欧洲中的中世纪民卝族音乐取材。那么欧洲中世纪民俗音乐又有哪些中古音乐调式呢,主要是分为七种中古音乐调式。 一、以首调唱名do为主音的调式,叫艾奥尼亚调式(Ionian),它是属于大调调式。
二、以首调唱名re为主音的调式,叫多利亚调式(Dorian),它是属于小调调式。
三、以首调唱名mi为主音的调式,叫弗里几亚调式(Phrygian),它是属于小调调式。
四、以首调唱名fa为主音的调式,叫吕底亚调式(Lydian),它是属于大调调式。
五、以首调唱名sol为主音的调式,叫混合吕底亚调式(Mixolydian),它跟母体吕底亚调式一样也是属于大调调式。
六、以首调唱名la为主音的调式,叫伊奥利亚调式(Aeolian),它是属于小调调式。
七 以首调唱名si为主音的调式,叫洛克利亚调式(Locrian),它是最具小调特点的小调调式。
熟悉古希腊历卝史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欧洲七大中古调式具体名字,统统都取自古典希腊世界中各大希腊地区和希腊的盟邦国卝家之名称;那是否说明那些中古欧洲音乐调式的音乐风格是全盘继承自那些古希腊地区地方音乐风格呢?答卝案当然是否定的了,大家可以这样认为:两者间确实大有渊源,但实际上又不完全是一回事。欧洲大卝陆自从西罗马王朝灭卝亡,踏入黑卝暗中世纪时代后,东边除了拜占庭王国依然坚卝挺外,各大古典时期罗马—希腊政卝权相继在北方蛮族冲击下灭卝亡,而继承了一部分希腊-罗马文化的天卝主卝教神职人员们,则在当时垄断统卝治着欧洲各国于思想文化领域和艺术创作领域的公共教育体卝系,他们在为自己的赞主圣咏音乐体卝系进行分门别类工作时,也许是为了缅怀自己的古希腊古罗马先辈,也许只是单纯地觉得古典地名相当好听;便将古希腊地名用于命名那些中古音乐调式,并将这些本来也取材自欧洲各地方民间音乐的中古调式,通卝过经堂学校教育和教卝会唱诗班传播向欧洲各国卝民间,让欧洲各国形成了相对统卝一且可以互相交流的音乐风格。
甚至连简谱唱名中Do,Re,Mi这些名称,也是由一位名叫圭多·阿雷佐(Guido d'Arezzo)的意大利教士用中古拉丁语或中古意大利语命名,至于古典时代希腊罗马世界最初的民俗音乐风格,因为大部分音乐形式主要是靠多神教祭司和音乐老卝师进行口头传授,除了少部分写在白色大理石神庙墙壁上的祭典音乐,例如雅典娜祭祀歌曲外,许多古典时代歌曲其实都缺乏可靠文卝字记载,伴随着这些多神教祭司一一皈依基卝督教信卝仰后,或者这些多神教祭司和音乐老卝师被入侵的北方蛮族驱赶、屠卝杀和贩卖为奴后,古典时期音乐调式早就失传两百多年了,可能有部分传承能在东罗马拜占庭音乐中找到,但也传承得十分之有限,毕竟拜占庭人自身也因为皈依东正教之后,对于传承带有多神教文化印记的古典罗马音乐,没有太大兴趣,所以这欧洲七大中古调式,应该是天卝主卝教教士在这977年间收集、改编欧洲各国卝民间音乐从零开始发展出来的一种体卝系。那些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据最新考古复原其实非常地有趣,不是有一种突厥羊肉串味儿很像中东调式,就是有一点像日本都节调式乐曲,甚至还有采用五声调式特别像中卝国华北民歌的古罗马卝军歌;大家可以自行到B站去搜搜古希腊罗马音乐复原,感受一下古典时代音乐的串味感觉。
最后再小小科普下一首乐曲中旋律的种类,乐曲旋律种类分为动机旋律、主旋律、转场旋律和主题旋律,动机旋律是音乐旋律单位中最小可划分单位,大家可以勉强理解成动机旋律是每段主旋律的前奏性段落,反正是铸成一段任何时长超过3秒钟的主要旋律的契机性旋律;主旋律则是乐曲中主要横向音高或纵向节奏形成的旋律,占据整个乐曲结构中的主要比例;转场旋律是为了衔接一段主旋律与另外一段旋律,一段主旋律与另外一段主题旋律,一段动机旋律于另一段主题旋律之间而出现的过渡性旋律;而主题旋律则是一种配乐技法逻辑,该技法通卝过创作一种特殊旋律为特定的人物、场景和概念供应一种主题;等同于这种主题就象征了它所对应的那个人物、场景和概念,每当一个文艺作品发展到特定剧情阶段时,有契合这个主题的人物、场景和概念开始出现时,就以那段特定主题旋律来指代这个人、这处场景和这种概念,这是在游戏、电影、动画、电视剧中大家经常能碰见的作曲技法。
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正文了,先友情提示一下,我认为自己乐理知识和听力水平还远远不够做出大部分正确判断,我对乐评中所有曲目的调性或者说曲调并没有直观地寻找曲谱加以确认,而是凭借自身听力和个人直觉弹奏家中电子琴,凭借奏唱原曲旋律后在电子琴旁现场扒谱,或者说是依靠现场临时找调、定调来确认一个曲目的调性和音阶,其中对音乐调式音阶之判断必定存在不少错误,希望懂音乐的哥卝哥姐姐们可以根据个人见解及时地纠正我啊。第二,因为长文必定存在不少“灰色地带”字词和超链接音乐,所以我每发完一个阶段文本后,都会贴上几楼相同的图片版文本来防止掉楼,大家可以跳过这些楼层继续阅读下一段正文去,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对Du娘的无卝能为力。第三,这鉴赏的音乐曲目相关作品除了伊苏系列外,我都没有亲手玩过原作,所以在讲述这些曲子的意境和描绘情景时,可能会自由发挥想象力而有点脱离原曲情境,大家也可以在这方面纠正一下我。第四,我原本计划不仅要摆明每首曲子的调性、音阶和风格,还要阐明每首曲子的配器体卝系,即整段旋律所用乐器,但我最后还是选择放弃了,因为现在电音科技是如此地发达,你很难确定曲目中听到的一切乐器,到底是真人演奏出来的,还是电子合成出来的;如果是电子合成音色,那么音色是用电子合成器采样真卝实乐器所录卝音色,还是电子合成器凭空合成之音色,不过如果曲子中卝出现一些让我印象深刻或似曾相识的音色,我还是会尽量科普下是何种乐器发出的。

一提到日式rpg,能让人想起的除了靓丽养眼的男女主角,少年少卝女崇拜,万年不变的热血冒险主题,和洋结合之职业体卝系,维多利亚蒸汽风和中世纪古典风世界观设定外,就是那些有别于一般欧美商业游戏极其注重旋律性的游戏配乐喽。我是个玩起游戏来很浅薄随意的学生党,这六大要素中除了美女帅哥和注重旋律的BGM外,其他要素我一概都不是非常感兴趣,尽管大部分JRPG作品我都没亲手玩过,但它们的音乐我还是可以自卝由欣赏和颇为认同啊。

我在现实中也是对音乐极其敏卝感和有着浓厚兴趣,并且我也在私人音乐老卝师那儿学了一年半时间音乐课后,好歹算是个一年半学龄音乐生了,虽然乐理知识还不是很健全,而且在目前国内公立教育尚不重视音乐教育的风气下,我也不确定自己的水平是否能够甘愿为大家充当一个义务小老卝师,但至少我的音乐鉴赏水平勉强还是能战胜一般路人吧。所以今天就借着这篇专文,聊聊我听过的JRPG配乐里具体曲目的风格派别、调式音阶,以及它们有可能受到现实中那些国卝家和民卝族的现代派音乐、古典音乐与民俗音乐影响,相当于为听过的BGM写几十篇鉴赏性乐评吧,正文格式是曲目名—曲目调性—所用音阶—所属调式—风格流派,如果这个格式在每部游戏的乐评里有所更改,我也会在前文里通知大家一看。怎么样?看见这么多乐理术语,从小音乐老卝师就可能常请病假,或者神秘消失后被其他主科占课便没认真上过几节音乐课的大家,是否已经有点头晕了?
为了让大家尽快理解正文内容,我会解释一些基本乐理概念,也许会十分之枯燥,希望大家能看得下去,虽然我不确信自己是否能帮大家打好乐理基础。首先,在现代西方音乐体卝系下,音乐存在12种基本音符或者说12种基本调,至少简谱中的8大基本音,Do,Re,Mi,Fa,Sol,La,Si及高音Do,也就是1,2,3,4,5,6,7,高音1,相信大家基本上都认得全,如果连这都认不全,我只能说您的音乐老卝师有可能是失踪人口,或者您自己在音乐课期间就充当失踪人口流浪去啦,这八种基本音在音阶编号中的名字又分别为C,D,E,F,G,A,B;其实除了这8个基本音之外,还有升Do,升Re,升Fa,升Sol,升La这5种变化音,至于这5个变化音符是怎么回事,我在聊到具体BGM曲目时需要解释全音关系和半音关系时再慢慢地科普,大家只需要还有5种变化音即可。
在西方音乐曲调体卝系内,除了存在着12种基本音符外,也正好对应着有12种基本调:C调,降D调,D调,降E调,E调,F调,升F调,G调,降A调,A调,降B调,B调;也就是这12大基本调性组成了12个基本调,这12种基本曲调也就是在一个音阶结构中,以一个音为中心音来排列组合其他音符的一组音符,伴随着这个中心音从左循环7个音符或从右循环7个音符,都会像在一个圆圈空间里进行圆周运卝动那样回归到这个中心音起点身边,如果以C(对应1即Do),降D(对应升1即升Do),D(对应2即Re),降E(对应升2即升Re),E(对应3即Mi),F(对应4即Fa),降G(对应升4即升Fa),G(对应5即Sol),降A(对应升5即升Sol),A(对应6即La),降B(对应升6即升La),B(对应7即Si)中任意一个音符作为音阶中的首音和尾音,也就是占据音阶组中第一位置和末尾位置成为低音Do和高音Do后,然后顺着从低音行进到高音的音阶关系走向,以八声大调音阶为一个圆周循环周期,依次类推将余下的Re,Mi,Fa,Sol,La,Si及高音Do分配给该种首音后面紧跟着的5个音符来一一担当;比如我们将一段旋律用E调来演奏,那就是把一个E音作为一种音阶或一段旋律中的低音Do和高音Do使用,那么音阶排列模式依照八声大调音阶为一个循环期间,也就是依次类推F音作Re,G音作Mi,A音作Fa,B音作Sol,这B音是走到八声音阶最右头没得再走了,就再次循环回到C音那里,让C音作La,D音作Si,E音作高音Do;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E调自然大调音阶了,在键盘乐器上都是遵循这种推理型音符分配方式,来推算如何转调和转调后每个键盘音位在何处,但对于弦乐器则存在三种转调手法,一种是记住各调转位指法用指法来进行转调,第二种是调试琴纽的松紧程度进行调音转调,第三种是使用变调夹夹卝住琴弦得以改变琴弦松紧程度进行弹卝性转调,对于管乐器则分为现成的A调管、B调管等不同调性管子供演奏家自卝由轻卝松地转调,无须特殊手法只需更换乐器就可转调,只是这种转调方法因为可能因为手速过慢和乐器尺寸等问题有点不连贯,所以演奏家也可以在吹奏管乐时使用特定转调指法进行转调。说回到12个基本调性来,对于12音中的一个变化音作为主调来分配各组成音符,则可以认为另外4个变化音符完全不存在,去掉它们,但作为主调存在的变化音自然是例外,直接将7个基本音循环过去,不要夹杂哪些变化音,也可以得到降D调,降E调这种以变化音为中心音和音律主调的调性。
所谓调性就是一组音阶或一段旋律中不考虑其中每个组成音符间的相对音高,而只考虑整体音阶和整段旋律中的绝对音高,这种绝对音高概念相对于音符间的音高概念便可以说是调性,我们经常会在网上遇到一些变速播放曲目,虽然它们统统都有别于原曲,却又能让人听出是原曲来,当你将这些曲目放进暴风影音之类的播放器,进行变速播放后便会感觉这曲调虽然变高或变低了,但依然你却依然能因为对旋律走向有所印象,根据旋律结构听出这首变速播放曲目的原型曲目是谁,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出来原曲来呢,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这种变速播放通常只改变曲子的绝对音高,而没有改变曲子旋律内部各组成音符间各自振动频率的比值,即这种音符间相对音高差异,导致音乐曲调虽然彻底改变了,但也只是在感情表达力度上有所改变,论曲调结构还是原来那个味儿,能被人一耳认出来。虽然我这样解释,还没有深入到调性的本质性定义,不过大家也可以这样偷懒去理解调性了。
至于自然大调音阶又是什么定义呢?原来12个基本调性还可以根据自然大调音阶和自然小调音阶分为24个大小调。自然大调音阶就是我们熟知的1-2-3-4-5-6-7-高音1,自然小调音阶便是首先从自然音阶中踢掉低音1至5,从低音6开始循环到高音6为止,也就是6-7-1-2-3-4-5-6.只要我们将这两种音阶模式分别配置到12种基本调性中,我们就可以获得24个大小调。各大音乐风格主要是由于调式和音阶产生先天性差异。所谓调式就是指在一首乐曲和一段旋律中,那种音符出现频率最为频繁,或者哪一种音符或哪两种音符作为一段旋律小节的开头音与结尾音出现,那么便可以依照这两点断定这首乐曲和这段旋律是属于什么调式;而在一个调式中具体又该用哪些音符才能形成特定音乐流派风格,则是在我自创的基础乐理定义中的基本音阶概念了;意思也就是说调式决定音乐以哪个音为核心音或开头音与结尾音,音阶则规定在一个调式中能够用上哪些音组成旋律。一个乐曲的调式跟音阶是相辅相成,互有联卝系但又不完全对应的,两者只在大小调体卝系范围内存在继承与对应关系,也即为一首音乐究竟是属于大调调式还是小调调式范畴内,存在直接关联性联卝系;比如一个乐曲是七声自然大调调式,其核心音必当来自七声自然大调1-2-3-4-5-6-7-1中的一个音,那它隶属下的音阶模式必然也属于大调调式,但它下属的音阶模式则未必就属于七声自然大调音阶,有可能是五声自然大调音阶或十二调半音大调音阶;作曲时在以七声自然大调音阶的其中一个音作为一首乐曲中最常出没之音,或者选择其中一个音或两个音作为每一大乐段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音符后,剩下那些旋律具体该用上哪些音符组成哪类风格,又与调式主音相匹配形成什么特定流派,形成什么音阶模式,便可以由着作曲家自卝由发挥了。
大部分日式RPG游戏都是西方中世纪奇幻背景故事,其BGM为了让玩家迅速代入一种中古奇幻世界当中,自然也会向现实欧洲中的中世纪民卝族音乐取材。那么欧洲中世纪民俗音乐又有哪些中古音乐调式呢,主要是分为七种中古音乐调式。 一、以首调唱名do为主音的调式,叫艾奥尼亚调式(Ionian),它是属于大调调式。
二、以首调唱名re为主音的调式,叫多利亚调式(Dorian),它是属于小调调式。
三、以首调唱名mi为主音的调式,叫弗里几亚调式(Phrygian),它是属于小调调式。
四、以首调唱名fa为主音的调式,叫吕底亚调式(Lydian),它是属于大调调式。
五、以首调唱名sol为主音的调式,叫混合吕底亚调式(Mixolydian),它跟母体吕底亚调式一样也是属于大调调式。
六、以首调唱名la为主音的调式,叫伊奥利亚调式(Aeolian),它是属于小调调式。
七 以首调唱名si为主音的调式,叫洛克利亚调式(Locrian),它是最具小调特点的小调调式。
熟悉古希腊历卝史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欧洲七大中古调式具体名字,统统都取自古典希腊世界中各大希腊地区和希腊的盟邦国卝家之名称;那是否说明那些中古欧洲音乐调式的音乐风格是全盘继承自那些古希腊地区地方音乐风格呢?答卝案当然是否定的了,大家可以这样认为:两者间确实大有渊源,但实际上又不完全是一回事。欧洲大卝陆自从西罗马王朝灭卝亡,踏入黑卝暗中世纪时代后,东边除了拜占庭王国依然坚卝挺外,各大古典时期罗马—希腊政卝权相继在北方蛮族冲击下灭卝亡,而继承了一部分希腊-罗马文化的天卝主卝教神职人员们,则在当时垄断统卝治着欧洲各国于思想文化领域和艺术创作领域的公共教育体卝系,他们在为自己的赞主圣咏音乐体卝系进行分门别类工作时,也许是为了缅怀自己的古希腊古罗马先辈,也许只是单纯地觉得古典地名相当好听;便将古希腊地名用于命名那些中古音乐调式,并将这些本来也取材自欧洲各地方民间音乐的中古调式,通卝过经堂学校教育和教卝会唱诗班传播向欧洲各国卝民间,让欧洲各国形成了相对统卝一且可以互相交流的音乐风格。
甚至连简谱唱名中Do,Re,Mi这些名称,也是由一位名叫圭多·阿雷佐(Guido d'Arezzo)的意大利教士用中古拉丁语或中古意大利语命名,至于古典时代希腊罗马世界最初的民俗音乐风格,因为大部分音乐形式主要是靠多神教祭司和音乐老卝师进行口头传授,除了少部分写在白色大理石神庙墙壁上的祭典音乐,例如雅典娜祭祀歌曲外,许多古典时代歌曲其实都缺乏可靠文卝字记载,伴随着这些多神教祭司一一皈依基卝督教信卝仰后,或者这些多神教祭司和音乐老卝师被入侵的北方蛮族驱赶、屠卝杀和贩卖为奴后,古典时期音乐调式早就失传两百多年了,可能有部分传承能在东罗马拜占庭音乐中找到,但也传承得十分之有限,毕竟拜占庭人自身也因为皈依东正教之后,对于传承带有多神教文化印记的古典罗马音乐,没有太大兴趣,所以这欧洲七大中古调式,应该是天卝主卝教教士在这977年间收集、改编欧洲各国卝民间音乐从零开始发展出来的一种体卝系。那些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据最新考古复原其实非常地有趣,不是有一种突厥羊肉串味儿很像中东调式,就是有一点像日本都节调式乐曲,甚至还有采用五声调式特别像中卝国华北民歌的古罗马卝军歌;大家可以自行到B站去搜搜古希腊罗马音乐复原,感受一下古典时代音乐的串味感觉。
最后再小小科普下一首乐曲中旋律的种类,乐曲旋律种类分为动机旋律、主旋律、转场旋律和主题旋律,动机旋律是音乐旋律单位中最小可划分单位,大家可以勉强理解成动机旋律是每段主旋律的前奏性段落,反正是铸成一段任何时长超过3秒钟的主要旋律的契机性旋律;主旋律则是乐曲中主要横向音高或纵向节奏形成的旋律,占据整个乐曲结构中的主要比例;转场旋律是为了衔接一段主旋律与另外一段旋律,一段主旋律与另外一段主题旋律,一段动机旋律于另一段主题旋律之间而出现的过渡性旋律;而主题旋律则是一种配乐技法逻辑,该技法通卝过创作一种特殊旋律为特定的人物、场景和概念供应一种主题;等同于这种主题就象征了它所对应的那个人物、场景和概念,每当一个文艺作品发展到特定剧情阶段时,有契合这个主题的人物、场景和概念开始出现时,就以那段特定主题旋律来指代这个人、这处场景和这种概念,这是在游戏、电影、动画、电视剧中大家经常能碰见的作曲技法。
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正文了,先友情提示一下,我认为自己乐理知识和听力水平还远远不够做出大部分正确判断,我对乐评中所有曲目的调性或者说曲调并没有直观地寻找曲谱加以确认,而是凭借自身听力和个人直觉弹奏家中电子琴,凭借奏唱原曲旋律后在电子琴旁现场扒谱,或者说是依靠现场临时找调、定调来确认一个曲目的调性和音阶,其中对音乐调式音阶之判断必定存在不少错误,希望懂音乐的哥卝哥姐姐们可以根据个人见解及时地纠正我啊。第二,因为长文必定存在不少“灰色地带”字词和超链接音乐,所以我每发完一个阶段文本后,都会贴上几楼相同的图片版文本来防止掉楼,大家可以跳过这些楼层继续阅读下一段正文去,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对Du娘的无卝能为力。第三,这鉴赏的音乐曲目相关作品除了伊苏系列外,我都没有亲手玩过原作,所以在讲述这些曲子的意境和描绘情景时,可能会自由发挥想象力而有点脱离原曲情境,大家也可以在这方面纠正一下我。第四,我原本计划不仅要摆明每首曲子的调性、音阶和风格,还要阐明每首曲子的配器体卝系,即整段旋律所用乐器,但我最后还是选择放弃了,因为现在电音科技是如此地发达,你很难确定曲目中听到的一切乐器,到底是真人演奏出来的,还是电子合成出来的;如果是电子合成音色,那么音色是用电子合成器采样真卝实乐器所录卝音色,还是电子合成器凭空合成之音色,不过如果曲子中卝出现一些让我印象深刻或似曾相识的音色,我还是会尽量科普下是何种乐器发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