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题吧 关注:1贴子:19
  • 6回复贴,共1

geforce 2 gts实力如何 华硕V7700评测报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硕 V7700测试报告(1)
类型:原创 作者:中关村在线 日期:2000-05-30 09:05:07
华硕虽然是以主机板起家的,不过随着其它大厂的竞争,只是靠主机板抢攻市场,毕竟有限,现在 ASUS 的产品线,越来越趋向於多元化,凭藉着在主机板上的经验,其所生产的显示卡,在市场上也和 ASUS 主机板一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其实不只是显示卡,现在只要是打上华硕的产品,都有不错的口碑,同时更反应在销售数字上,像是笔记型电脑就是最好的例子。
台湾显示卡市场的主流 - 丽台科技 Leadtek,以其 WinFast 系列显示卡,成为市场的龙头,不过面对华硕的大举入侵,最近几年的销售数字,似乎不像以往般的强势,加上许多进口厂牌出现,使得目前显示卡市场,变的相当诡谲多变。

在介绍今天的主角之前,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几年华硕在显示卡市场的发展吧 ! 大家应该都知道,丽台科技是以 S3 系列起家的,还记得 WinFast S-280 吗 ?! 这张显示卡,可是丽台的成名代表作,不过由於 S3 在进入 AGP 的时候,无法提供强力的显示晶片,造成 Intel 趁虚而入,由於华硕向来和 Intel 保持不错的关系,所推出的 V2740 显示卡,在市场上的销售成绩相当优,同时也奠定了华硕显示卡在市场上的定位。
很快的 i740 显示晶片渐渐淡出市场,笔者认为最大的因素在於 Intel 的调价政策,使得 i740 显示卡的价格一夜之间,几乎降了 50%,许多不知名的 i740 显示卡纷纷出笼,使得这些大厂无心恋战,开始转战到新的显示晶片 - nVIDIA RIVA 128ZX,不过最特殊的莫过於国产的超级显示晶片 - SiS 6326,这颗便宜又好用的显示晶片,刚好搭上了 DVD 的列车,完全吃下低价显示卡市场。
华硕继 AGP-V2740 之後,推出了 V3000 系列,该系列采用 nVIDIA RIVA 128/ ZX 显示晶片,相当受到好评,所以华硕更进一步的推出 TV 版本,具有 Video-In/Out 功能,是当时国内最早在主流产品上,加上多元化功能的显示卡。

接着市场上出现了 Voodoo2,完全称霸 3D 市场,3Dfx 眼看机不可失,再推出非常着名的 - Banshee,Banshee 一出现,可以说是完全横扫 3D 显示卡市场,即使是後来出现的 TNT 具有相当的效能,但由於价格上的因素,还是不敌,只好任由 Banshee 继续在市场中泛滥。
华硕当然也推出 Banshee 显示卡 - V3200,不过随着 nVIDIA 的『黄色炸药-II』(其实 TNT 是 TwiN Texel 的缩写,不是黄色炸药啦 !),引爆 3D 市场,显示卡可以说是进入了 『n』时代,nVIDIA 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加上产品线的齐全,从低阶的 Vanta 到中阶的 Model 65,其 TNT-2 系列可以说是横扫了显示卡市场,不过华硕并没有生产中低阶的产品,只推出采用 TNT-2 的 V3800。
不过 V3800 可以说是华硕将显示卡正式带入多元化的重要产品,V3800 Deluxe,不但具有 Video-In/Out,还加上 3D VR 立体眼镜,但由於售价较高,以至於在国内的反应平平,不过在国外市场,可是相当受欢迎的。
去年底的时候,nVIDIA 推出惊天动地的 GeForce256 之後,华硕针对这款具有 T&L 硬体加速功能的显示晶片,推出相当多款的产品,从V6600 Pure (SGRAM)、V6600 Deluxe(TV/VR) 到最高阶的 V6800 Deluxe (DDR),完全是以高阶市场为主。
现在,nVIDIA 再度推出更高一级的 GeForce2 GTS,PC-NET 编辑部在不久之前,才介绍过丽台的 GTS,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款采用同样晶片的华硕 AGP-V7700。
T&L v.s. FSAA

nVIDIA 推出 GTS 之後,相信让许多玩家都跌破眼镜,原本打算存钱买 GeForce256 的玩家,现在又要再一次考验您的钱包了,虽然 GTS 推出的同时,3Dfx 的 Voodoo 5 5500 也准备一较长短,不过经过 PC-NET 编辑部的测试之後,发现 Voodoo 5 5500 虽然价格和 GTS 是同等级,但是效能上却只略高於 GeForce256。
不过 Voodoo 5 5500 具有硬体全场景反锯齿的特异功能,加上自家的 Glide 支援下,许多游戏厂商纷纷表示对 5500 有相当的兴趣,最重要的是 3Dfx 的 Voodoo 系列,已经成功的建立起 3D 加速卡的名牌形象,所以在销售上,还是有其优势在,这一点是 nVIDIA 所较缺乏的,毕竟一般消费者还是听过『巫毒』比较多一些,不过这是国外的情形,国内的话,大家或许可以从 Voodoo 3 的销售看出一些端倪。
不过就全场景反锯齿 - Full Scene Anti-Aliasing (简称 FSAA)这项功能来看,要和 GTS 的 T&L 来作比较,一个是画质,一个是速度,这两者,不都是 3D 加速卡所需要的吗 ?! 速度以及画质,这两点都是 3D 显示晶片厂急欲提升的目标,就 nVIDIA 来说,将单一管线的材质贴图量增加,并且增加管线数量,效能上的确是能够有相当的提升,不过若只是由双管线,变成四条管线,在实际效能上,是不会成倍数成长的,所以 nVIDIA 才会将『几何形变』以及『光源处理』(T&L),这两项原本是 CPU 在运算的工作,整合到显示晶片中,成就了今天的 GeForce。

不过 3Dfx 倒是认为优异的 3D 画质,才是其重点,所以新一代的 VSA-100 显示晶片,具有硬体 FSAA 功能,nVIDIA 在新一代的 GTS 中,并没有放入这项功能,反倒是以 NSR 这项技术,提供更快、更炫丽的 3D 画面,一个是消除画面上的锯齿,一个是提供高速而且亮丽的画面,谁会比较吸引您呢 ?!
针对 3Dfx 的 FSAA,nVIDIA 也不甘势落的推出支援软体 AA 的驱动程式, - 4.12.01.0513,请注意,这可不只是 GeForce 呦 ! 而是全系列都有支援,换句话说,如果您现在用的是 TNT,没关系,换上 0513 以後版本的 Driver 之後,就可以享受到 AA 所带来的『龟速』。


IP属地:内蒙古1楼2022-02-10 16:36回复
    华硕 V7700测试报告(2)
    前面说了一堆,还是来看看这张卡吧,华硕 AGP-V7700 用的是 nVIDIA 最新的 GeForce2 GTS 显示晶片,采用 0.18µm 新制程,核心工作时脉为 200 MHz,继承自前一代 GeForce256 的核心架构,依旧是 QuadPipe Rendering Engine。
    其中最大的改良,除了核心时脉由原先的 120 MHz,大幅提升至 200 MHz 之外,前面所提到的四组贴图管线,nVIDIA 在这里做了相当惊人的强化,原本的 GeForce256,只能够在同一个时间里,处理四个图素点,不过新的 GeForce2 GTS,这部分有相当大的进步,GTS 单一条管线,可以在一个周期内,处理两笔资料,图素描绘速度可以达到 800Mpix/sec,这个速度已经几乎是 GeForce256 的双倍了。
    前面所述的改进,大多着重於速度上,GTS 不但提升了速度,画质的提升,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GTS 在贴图引擎中,加入了 NSR (nVIDIA Shading Rasterizer) 这项新的技术,其中最重要的观念就是 Per-Pixel Lighting,它改良了旧有的 Vertex Lighting 方式,更精细的计算多边形的边缘,可以使得 3D 场景的光线效果更加亮丽,这一点刚好和 3Dfx 的 FSAA 相反,FSAA 将锯齿边缘柔化的结果是 : 模糊化。

    至於显示用记忆体,由於 nVIDIA 将 DDR SGRAM 绑住了 (据说需 搭配 GTS 一起购买),所以当然是采用德国 infineon 公司的产品, 这颗编号:HYB39D32322TQ-6 的 DDR SGRAM,实际工作时脉为 166 MHz,由於取样频率的不同,所以相当於 333 MHz,和丽台的 GTS 完全相同。
    经过简单的介绍之後,相信大家应该有相当的认识,华硕 V7700 虽然采用的是 nVIDIA 公版的线路设计,不过还是加上了一些新的东西,请看下图。

    有哪些新的东西呢 ? 嗯,从外观上来看,大家首先映入眼 的,应该是那颗很明显、很特殊的散热风扇,如何 ?! 圆形的散热片呦,您可能觉得还好嘛 ! 其实圆形的散热片,搭配风扇之後,其气流量,会比传统方形的散热片要多上许多,因为风扇的风向,是以中心点的 360º 向外散去,旧的方形散热片,由於散热片是以平行的方式排列,所以气流通常只能够从两个方向散去,请参考下图。

    现在国外很流行这类型的风扇,国内目前还不太容易看到,上图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由於散热片完全将风扇围绕住,使得通过散热片的气流量增加,得以降低散热效果;那大家会许会问,为何一般的散热片,不做成圆形的呢 ?
    这和成本有相当大的关系,传统方形散热片,藉由切割的方式,简单又容易大量生产,至於圆形的散热片,就麻烦多了,华硕这次推出的 V7700 采用圆形的散热片,似乎是要来和丽台科技的 GTS 对抗一下,看看下图吧 ! 一个是超大散热面积 (丽台),一个则是特殊圆形散片。

    WinFast GeForce2 GTS ASUS AGP-V7700
    嗯...比例大小有些不太对,基本上来说,丽台的散热片要来的大许多,看看 V7700 的圆形散热片风扇,由於显示卡的关系,散热片无法做的太高,不过散热片还是将风扇完全围绕住,达到前面所述的散热方式;这两者的散热效果都差不多,室温 28ºC 的时候,笔者在 V7700 上测得的温度为 36ºC,至於丽台 GTS 则是 34.5ºC。


    IP属地:内蒙古2楼2022-02-12 12:59
    回复
      华硕 V7700测试报告(3)
      介绍了这麽多,大家最想知道的,应该是华硕 V7700 和丽台 GTS,到底是谁比较快吧 ? 先介绍一下测试平台 :
      主机板 : 磐英 EpoX Ep-7KXA BIOS(0425)
      处理器 : AMD Athlon 850 MHz
      记忆体 : Addoincs PC-133 128 MB SDRAM
      硬碟机 : 富士通 比酷鸟 14th MPE-3273AH
      光碟机 : TOSHIBA 4.8X DVD ROM
      显示器 : Acer 19sl
      作业系统 : Windows 98SE 英文版
      显示驱动程式 : 公版 4.12.01.0516
      主机板驱动程式 : VIA 4-in-1 4.20
      显示驱动程式方面,为了公平起见,安装的都是公版 0516,其中主机板上的 AGP Fast-Write 功能皆已经开启,两个测试环境的设定,是完全相同的,接着来看看结果吧 !
      ZD 3D WinBench 2000 16Bpp (No-FSAA)

      ZD 3D WinBench 2000 32Bpp (No-FSAA)

      上面是以 3D Winbench2000 在不同的色深所测得的成绩,其中反锯齿选项并没有开启,同时列出相同价位的 Voodoo5 5500 提供大家做参考,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丽台科技的 GTS 硬是比华硕 V7700 快上几个 Frame,相同的测试环境、驱动程式以及设定,两张不同厂牌的卡 (类似的线路设计),还是会有一点差距在,接着再来看看其他测试结果。
      3D Mark2000 16Bpp

      3D Mark2000 32Bpp

      嗯,在 3D Mark 2000 中,华硕还是以小幅度的差距,稍稍落後丽台 GTS 一些,接着来看游戏中的表现,以 Rage 的 Expendable 测试 D3D 部分,OpenGL 则是以 Quake3 测试,结果如下。
      Quake3 Timedemo Mode (Demo-1)

      Expendable Timedemo

      经过前面的测试,不知道大家看过之後,心中作何感想 ? 其实之前笔者在关於丽台 GTS 的测试报告中,已经提到过,这次 nVIDIA GTS 公版的线路,丽台科技凭藉着他们过去在高频布线上所类机的经验,也有参与设计,所以他们自家的 GTS 效能上自然是在水准以上罗 !
      不过是不是因为华硕 V7700 上的硬体监控功能,影响到效能上的表现,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不过这毕竟是这两张卡之间,最大的差异。


      IP属地:内蒙古3楼2022-02-12 13:05
      回复
        华硕 V7700测试报告(4)
        除了散热片的不同,其他部分的设计,V7700 和丽台 GTS 之间,还有两个相异点∶TV-Out 以及硬体监控能力。
        GeForce2 GTS 在 nVIDIA 的设计中,具有所谓的模组扩充接头,这和过去在显示卡上常见的 Feature Conector 差不多,丽台 GTS 随卡附上了 TV-OUT 模组,而华硕的 V7700,由於 PC-NET 编辑部借测的是 Pure 的版本,所以并无外加的功能,相信未来华硕应该会推出复合式功能的 Deluxe 版本,连 Video-In 以及 VR 立体眼镜一起做进去。
        此外华硕 V7700 具有独到的『硬体监控功能』,这一点是丽台 GTS 所没有的,将 V7700 翻过来,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一颗小小的晶片,请看下图 :

        这颗编号 W83781D 由华邦电子所生产的硬体监控晶片,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没错,许多具有硬体监控功能的主机板,都经常采用这颗以 LQFP 封装,48 支接脚的晶片,W83781D 具有一个 8 位元类比 / 数位转换器,可以监控 3 组温度、5 组电压值以及 3 组风扇转速。

        虽然有如此多功能,不过华硕 V7700 只用它来监控显示卡的外部 / 核心电压、核心温度以及风扇转速,搭配的软体,为华硕的 VGA Probe (又叫 Smart Doctor™),功能上较 ELSA 的晶片大卫王来的强一些,画面如下 :

        除了这些差异之外,基本上 V7700 和丽台 GTS 就差不多了,不过华硕所附的软体蛮多的,除了驱动程式之外,还附上两套正式版的游戏,分别是 Rollcage 以及 Drakan : Order of the Flame,这两套游戏都是 PSYGNOSIS 公司的产品,另外还有一张游戏 DEMO 试玩光碟,只不过这些游戏,似乎无法完全展现出 GTS 威力。
        另外,还附上 ASUS DVD 2000 播放软体,这套 DVD Player 虽然打的是 ASUS 的名号,实际上就是讯连科技的 Power DVD 2.5,只不过换上不同的外壳打上 ASUS 的标志,还蛮大碗的。


        IP属地:内蒙古4楼2022-02-12 13:10
        回复
          华硕 V7700测试报告(5)
          近期之内,能够和 GTS 相提并论的显示卡,说真的,实在不多,3Dfx 的 Voodoo5 5500 虽然用了两颗 VSA-100 显示晶片,不过效能上,却只是 GeForce256 的水准,这一点是较令人觉得可惜之处,不过 3Dfx 似乎把重心放在 FSAA 上 (虽然这并不是新东西)。
          nVIDIA 针对 3Dfx 的硬体 FSAA 也发表新的驱动程式,以软体提供这项功能,目前最新版本的公版驱动程式已经到 0520 ,我们就来比较看看,3Dfx 的 FSAA 和 nVIDIA 的 FSAA 之间,到底谁在实际应用上,有较佳的效果。
          先看看驱动程式中的设定吧 ! 由於 FSAA 是 Voodoo5 5500 所推崇的功能之一,所以这项功能,3Dfx 放的比较『外面』,至於 nVIDIA 由於是以软体来处理,所以设定上,放的比较『里面』一些。

          要设定反锯齿选项,必须在调整显示内容之後,再选择 [进阶] ->[nVIDIA 内容] -> [额外内容] -> [D3D 设定] -> [More D3D],才能够进行设定,做的这麽深,好像不太喜欢让使用者发现一样,和 Voodoo5 5500 可以说是完全不同。
          nVIDIA 的 AA 在 D3D 部分的调整,可以选择 AA 开启的程度,从关闭到最大,总共有 4 段供使用者调整,至於 OpenGL 则是无段式调整,只有开启以及关闭,请参考下图。

          至於 Voodoo5 5500 则是不包含关闭,共有两段式,2 Sample 以及 4 Sample,就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当开启 FSAA 之後,这两张卡之间的效能差异吧 !
          先将这两张卡的反锯齿选项,分别设定为 V7700 的预设值(并且勾选强制执行);5500 则是设定在 2-Samples 状态下,以 ZD 3D Winbench2000 作测试,并且勾选其反锯齿的选项,结果如下 :
          ZD 3DWinbench2000

          很吓人吧 ! 原本V7700 在 640x480x16Bpp 模式下,可以有 210 fps 的惊人成绩,没想到在开启反锯齿选线之後,居然只剩下 59.7 fps 的可怜成绩,更别说要上到高解析度,V7700 下降了 357%,至於 Voodoo5 5500 则是下降了 35% 左右,所以罗 ! 在 D3D 下,硬体支援 FSAA 还是强许多。
          接着再来看看 OpenGL 下的测试,V7700 在 OpenGL 下并不像 5500 一样,具有阶段性的选项,只有 On/Off 的选择,所以我们以 V5500 开启 2-Samples 执行 Quake3,提供大家作参考。

          这里的数据,就显得比较耐人寻味,明显的,在较低解析度、低画质模式下,V7700 快上 Voodoo5 5500 一截,但是一旦画面品质提高之後,V7700 下滑的幅度相当高,反倒是 Voodoo5 5500,虽然下滑的幅度也提高了,不过并没有低的很夸张就是。
          经由上面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反锯齿这项功能,当解析度较低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其优点,因为低解析度模式下,锯齿状的情形较严重,比较需要利用到 FSAA ,来降低锯齿边缘所带来的不真实感,同时由於资料量较低,速度上也不会有太夸张的降低。
          当然,相对的,解析度提高之後,由於需处理的资料量增加,开启 FSAA 之後的速度也大幅降低,但其中比较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当解析度提升之後,还需要 FSAA 吗 ?! 这个问题,笔者後面会研究。


          IP属地:内蒙古5楼2022-02-12 13:14
          回复
            华硕 V7700测试报告(6)
            GTS 到底需要不要 FSAA ? 经过前面的测试,大家可以发现,GTS 具有相当高速的运算贴图能力,举例来说,在 Quake3 中,即使解析度开到 1280x1024x16Bpp,平均 Frame 数,还是可以达到 89 fps 左右,这样的速度,即使是大混战,依然足够,那这样高的解析度下,还需要 FSAA 吗 ?!
            为了这个问题,笔者执行 Quake 作测试,请看下图 :
            400x300 1280x1024

            当然,这是在不开启 FSAA 下,在不同解析度中所抓取的画面,左图为 400x300,由於该图以 JPG 压缩过,有些失真,边缘有些掉色,基本上,它的锯齿效果非常明显,至於右图,则是 1280x1024 的高解析画面,我们可以发现,依然有锯齿状出现,而且非常的清楚。
            大家会许会问,不是解析度提高之後,锯齿出现的情形,应该会大幅改善才是,为何边缘还是出现很清楚的锯齿 ? 其实笔者不但是过这两种解析度,还从最低的 320x240 一路调高到 1280x1024 作测试,其实锯齿情形的确有降低,只不过解析度还不够高,相信如果以 4096x4096 下去跑的话,应该就看不到锯齿状了,只不过目前想要达到这样高的解析度,实在不可能。
            话又说回来,以目前来看,FSAA 的出现,的确能够让画面更加美丽,而且是比较容易达到的,相信这也是为什麽 nVIDIA 要在新版本的驱动程式中,加入这项功能的主因。
            那 Voodoo5 5500 的硬体 FSAA,和 nVIDIA 的软体 FSAA 何者在画面上的效果较优 ? 这一点,笔者也作过比较,在 OpenGL 下,执行 Quake3 时,Voodoo5 5500 在反锯齿的效果上,的确要比 GTS 来的好,边缘处理的相当柔顺,但是 Voodoo5 5500 的 FSAA,会造成整个场景 糊,光线色彩不够亮丽,请参考下图 :
            Voodoo5 5500 ASUS V7700

            这两张图都是在相同解析度、相同材质模式下所抓下的,笔者在压缩成 JPG 的时候,皆采用相同的压缩比;上图左是 Voodoo5 5500 的画面,和右边的 GTS 画面比较起来,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GTS 在地面材质的表现,远较 Voodoo 5 5500 来的清晰,还有请大家注意一下後面墙壁上的光影效果,GTS 的表现相当亮丽,至於 Voodoo5 5500 则是已经 糊不清了。
            至於两者在 D3D 下的表现,笔者瞧了老半天,感觉上两者非常接近,不像在 OpenGL 下,有较明显的差异,下面是 V7700 在 D3D 游戏下,开启与不开启 FSAA 的比较。
            ASUS V7700 in Messiah :
            FSAA OFF
            ASUS V7700 in Messiah :
            FSAA ON
            GTS 在开启 FSAA 之後,除了运算速度会有所影响之外,画面的清晰度,并不会随之降低,上图中,大家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原本前方金属物体边缘的锯齿,以及後方绿色光线边缘的锯齿,经过 FSAA 的补强後,已获得相当大幅的改善,其实 FSAA 说穿了,就是针对边缘作补差的动作,下面是笔者将上图的绿色光线的边缘处,放大之後的结果。

            看过上图之後,大家应该对 FSAA 有更进一步了解,当解析度低的时候,由於 FSAA 的缘故,画面会变得糊糊的,不过,请注意,受限於目前的技术,无法藉由解析度的提升,让锯齿边缘消失,所以如果您想要追求高画质的 3D 游戏效果,显示卡最好能够在 1280x1024 解析度下,以非常平顺的速度执行 (最好平均有 60fps 以上),并且具有 FSAA 功能,这才是目前最完美的 3D 加速卡。
            可惜的是,GTS 虽然快,但是开启软体 FSAA 之後,效能大幅降低,前面的测试我们可以发现,在 1024x768x16Bpp 模式下,GTS 在 3D Winbench 2000 中的测试,只剩下可怜的 23.9fps,难道鱼与熊掌,真的无法兼得 ?!


            IP属地:内蒙古6楼2022-02-12 13:21
            回复
              华硕 V7700测试报告(7)
              最後就让我们来看看,华硕 AGP-V7700 的超频能力吧 ! 由於 GeForce2 GTS 的核心采用全新的 0.18µm 新制程,其可超性自然会受到大家的重视。
              之前笔者测试丽台科技的 GeForce2 GTS 时,利用丽台的 Speed Runner 进行超频,最高可以达到核心 229 MHz,记忆体 370 MHz,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V7700 的表现。
              华硕系列的显示卡,都会附上自家的超频工具程式 - ASUS Tweak,笔者安装之後,发现可超频的范围相当有限,最高值如下 :

              没想到 V7700 的 Tweak 程式,最高可上的范围如此低,不像丽台可以拉高到 GTS 挡不住的程度,华硕应该会出新版本的 Tweak 程式,核心 220 MHz,记忆体 364 MHz,可以轻松的跑完所有的测试,成绩如下 :
              ZD 3DWinbench 2000

              3D Mark 2000

                其实华硕 V7700 的超频实力,应该不仅於此,有兴趣的玩家,可以找找其他的超频程式来试其中核心频率,应该还可以提升个 10 MHz。
              Overall
                在看过这篇介绍之後,不知道大家心中有何感想,笔者这次比较着重於 nVIDIA 的软体 FSAA,nVIDIA GeForce2 GTS 显示晶片,以效能上来说,绝对是技压群雄,T&L 加上四条管线的威力,让 GTS 延续了 GeForce256 王者的宝座。

              不过 3Dfx 这次推出的 Voodoo5 5500,虽然速度上不如 GTS,不过它所带来的硬体 FSAA 功能,倒是引起 3D 显示卡一阵不小的震撼,国内的玩家,有许多人对这项技术显得不以为然,不过在国外,大家似乎比较喜欢 Voodoo5 5500,国外大多认为,要拿 Voodoo5 5500 和 GTS 之间作比较的时候,就必须开启 FSAA 功能,这一点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已经做过比较了,Voodoo5 5500 的确要比 GTS 来的快,但是画质呢 ?
              GTS 的画质,在 OpenGL 下,绝对是占有相当的优势,亮丽的光影效果,细致的材质贴图,是 5500 所比不上的,这一点,有很多人都忽略掉。
              不过 Voodoo 5 5500 并不是只有 FSAA 而已,它藉由 T-Buffer 技术,延伸出独特的『Blur』模糊特效,则是GTS 所缺乏的,用它来展现发动机高温造成的汽化效果,相当令人印象深刻,另外物体高速移动後,所残留的『鬼影』效果,也是目前较少见的。
              另外,3Dfx 具有一项优势,就是 Glide,许多游戏厂商,正在积极开发支援 Voodoo5 的专属游戏,这也是为何 3Dfx 在国外较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撇开种种因素不谈,就技术上来看,笔者个人主观的认为,nVIDIA 还是略胜一筹,两颗 VSA-100 抵挡不住一颗 GTS ? 虽然说团结就是力量,3Dfx 准备推出具有 4 颗 VSA-100 的 Voodoo5 6000,其效能就规格来看,应该会突破 GTS 障碍,但是价格呢 ? 而且方便性似乎降低许多,Voodoo5 5500 需要接上电源供应器,以提供额外的电源,而 6000 据说需要外接电源 (请参考右图) !
                最後,还是要帮华硕的 AGP-V7700 说些话 (差点忘了今天的主角),虽然说效能上稍稍不及丽台的 GTS,不过新设计的圆形散热片,独到的硬体监控功能,加上完整的软体支援,以及华硕的名牌形象,剩下的,应该就是价格上的问题。


              IP属地:内蒙古7楼2022-02-12 13: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