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t艺术资源平台在2022年的第一个大动作!与中国美术学院合作的独家国美导师艺术创作训练营,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在职导师进行面对面授课,提升学生艺术造诣、强化学生艺术功底、为未来进入国内外顶尖艺术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期训练营主题是“梦与记忆”,先通过手绘的方式绘制在8米的长卷上作为图像蓝本;再借助于2D软件将作品进行结构、重组,最终在合适的空间里呈现出来。
“ 课程简介”
图像是一种视觉符号,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是人与人沟通的视觉语言,是设计专业通识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知识点。图像可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图像可以是传统工具或自创工具的手绘表达,也可以是光学设备、摄影、数码等的新媒体表现;动态图像可以是动画、影片等。
作为信息传达、情感传递的载体,其教学内容通过对什么是“图像”的本体问题追问,帮助学生建构图像的设计通识基础知识,开启他们体验情感、组织语言、发现方向、启发思考与激发能力,使其认识图像设计活动的一般范畴,引导学生发现图像与视觉的关系。通过对图像学及图像志的学习,初步建立图像的研究方法论。通过对感官的调动、图像视觉构成、媒体技术在形态上的综合应用来实现图像表达。

“ 教学目标”
0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对图像开放、多元的感知和表现的方式; 培养学生对图像感知、图像创意、图像形态、图像表达的能力; 丰富图像的读写能力,掌握丰富的表达语汇,进而开发设计思维。
02.技能目标
对观察、感受、理解、表达等能力的训练,并用多元的图像表现形式进行练习与创作; 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工具与表现手段,加强对图像的表现能力; 在实践中,保持良好、敏锐的个人感受,能从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有效把握主题; 在了解与掌握图像创造规律的同时,研究如何赋予图像以生命与寓意的可能性。

03.素养目标
对图像感知、图像创意、图像形态、图像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具备个人化的观看和个性化的表达能力;养成对图像创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良好工作习惯。

“ 导师介绍”
主导师——郑文昕导师

01.个人介绍
郑文昕 Zheng Wenxin艺术家、教师任教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厦⻔大学艺术系本科毕业,英国 Kent institute of Art & Design艺术硕士毕业,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部设计分部教师 。
郑文昕导师自2003年英国留学归来便进入了中国美术学院执教,历经19年的艺术专业教学实践,对高等艺术基础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的同时,她仍坚持艺术创作,每年定期到国内外各大艺术机构学习与驻地交流,了解国际艺术新方向。郑文昕是一位非常成熟的当代艺术家,其作品在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澳⻔等地举办展览,获得了艺术行业内专业藏家、机构的认可与收藏。
02.教学经历
2018年9月 澳⻔科技大学授课设计色彩学、城市社会形态学2018年5月 创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基础影像学教研工作室2019年5月 创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基础色彩学教研工作室2020年 中国美术学院通识基础课程(包含影像语言、色彩语言课)获省级优秀课程2021年 《色彩》课程被评为院级教学改革优秀课程2021年 《色彩》课程被评为重点高校建设课程
03.导师作品

winter’s gone, spring is coming02/2022



“冲浪”个展,郑文昕
04.参展经历
个展2022年3月 Kaléidoscope,Anahita contemporary, 柏林 2020年9月 “冲浪”弘艺峰创作社,澳⻔2020年1月 “Mirage”Anahita contemporary, 柏林 2019年5月 L’Etranger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2018年8月 Interlace个展,Anahita Comtemporary,柏林……
群展2022年3月 “反光体”沪申画廊,上海2022年3月 “目击者”宇宙画廊,杭州2021年4月 “春眠不觉晓”清影艺术空间,杭州2020年8月 “出梅”金彩画廊,杭州2019年9月 “Positions”艺博会,柏林2019年9月 “Grateful Park”,PILOTENKUCHEN International,莱比锡……
驻地2019年8月-9月 艺术家驻地项目 PILOTENKUCHEN International,莱比锡
2001年10月-2003年4月 英国肯特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家工作室……
副导师——邹佳伟导师
邹佳伟老师负责各种2D软件的使用教学,包括InDesign、Adobe illustrator、Photoshop。

邹佳伟 ZOOKAWI
艺术家、插画家
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插画专业;2017年毕业于法国昂热高等美术学院,获法国艺术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同校,获法国高等艺术表达硕士学位。
01.个人经历
2016年4月,和法国艺术家Bertrand Gadene在良渚大屋顶文化艺术中心合展《Fragments d’un paysage à projeter/碎片化的风景投射》。2017年8月-12月,参加组织策划中国美术学院在斯特拉斯堡大型校庆展览《Tribute 2018/致敬2018》。2017年11月,参与组织中国美术学院和莱茵高等艺术学院在斯特拉斯堡的工作坊项目。2018年1月,参与组织策划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东方如在》展览,作为比利时策展人 Joël Benzakin 助理。2018年5月,作品《Le peur》获 Charlie Hebdo查理周刊与杂志 L'étudiant合作的绘画选择奖。2019年5月,参与组织执行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在巴黎杜佩雷艺术学院的工作坊交换项目。……
02.导师作品

Evil Spirit, be gone!
Digital drawing / 2020

A young flutist from Manet
Digital drawing / 2020

The composition IIDigital drawing / 2020
“ 课程安排”开始时间:2022年07月01日学习周期:4周(80课时)第一单元 1.以记忆作为研究范本,以手绘作为收集资料研究主题。 2.单人制定工作计划。 3.每位同学绘制一幅8米⻓卷作为图像蓝本 。
第二单元学习点、线、面、色彩、图形转换知识点,编辑文本、制作图像 。
第三单元编辑文本、制作图像。
第四单元编辑文本、制作图像、教学展示。
使用媒介:手绘、ID/AI/PS
“Q&A”
E-Art2022年的首次亮相,为什么邀请国美导师?
E-Art艺术资源平台自2014年创立以来,凭借多年累积的深厚中法艺术资源, 一直是中法艺术文化交流的枢纽,并且和中国美院一直保持着深度友好交流:2018年,E-Art协助中国美术学院在斯特拉斯堡美院组织落地了90周年校庆展览——“致敬2018”;2018年1月,E-Art参与组织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东方如在》展览;2019年5月,E-Art参与组织了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在巴黎杜佩雷艺术学院的工作坊交换项目等等。在此基础上,E-Art2022年的首次活动将携手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完成。
E-Art除了和中国美术学院保持深度合作之外,和中国各大知名院校之间的都保持着友好的学术交流,如九大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南京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综合类院校:浙江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艺术类学校: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萧山第十高级中学、浙江省桐庐中学等。
为什么组织此次训练营?
在2021年末,E-Art组织了一场线上调研活动。调研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希望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获得更多的艺术资源。结合这一现状,E-Art组织此次训练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日后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可以从老师身上学习到创作经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艺术思维、在艺术领域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了解到国内外艺术院校的选拔标准,更好地针对自己的升学目标做准备,为未来的升学、就业做好前期铺垫。
参加此次训练营可以获得什么?
思维升级:学习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方法,开发设计思维;
技能提升:跟着国美导师提升绘画技巧 、学习平面设计相关软件(2D)的掌握及使用方法;学习到如何在空间里呈现自己的作品,涉及到空间展览相关内容等多个维度;
经验积累:国美导师亲授辅导,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方法;和导师沟通交流,了解美院选拔标准,积累升学经验,为未来升学方案提前规划。
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名额有限,快快报名参加吧~
参与方式
扫描二维码添加老师,进行海选报名全国共选拔出20位同学参加本次训练营

本期训练营主题是“梦与记忆”,先通过手绘的方式绘制在8米的长卷上作为图像蓝本;再借助于2D软件将作品进行结构、重组,最终在合适的空间里呈现出来。
“ 课程简介”
图像是一种视觉符号,是人对视觉感知的物质再现,是人与人沟通的视觉语言,是设计专业通识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知识点。图像可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图像可以是传统工具或自创工具的手绘表达,也可以是光学设备、摄影、数码等的新媒体表现;动态图像可以是动画、影片等。
作为信息传达、情感传递的载体,其教学内容通过对什么是“图像”的本体问题追问,帮助学生建构图像的设计通识基础知识,开启他们体验情感、组织语言、发现方向、启发思考与激发能力,使其认识图像设计活动的一般范畴,引导学生发现图像与视觉的关系。通过对图像学及图像志的学习,初步建立图像的研究方法论。通过对感官的调动、图像视觉构成、媒体技术在形态上的综合应用来实现图像表达。

“ 教学目标”
0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对图像开放、多元的感知和表现的方式; 培养学生对图像感知、图像创意、图像形态、图像表达的能力; 丰富图像的读写能力,掌握丰富的表达语汇,进而开发设计思维。

对观察、感受、理解、表达等能力的训练,并用多元的图像表现形式进行练习与创作; 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工具与表现手段,加强对图像的表现能力; 在实践中,保持良好、敏锐的个人感受,能从感性与理性两个方面有效把握主题; 在了解与掌握图像创造规律的同时,研究如何赋予图像以生命与寓意的可能性。

03.素养目标
对图像感知、图像创意、图像形态、图像表达等能力的培养;具备个人化的观看和个性化的表达能力;养成对图像创作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良好工作习惯。

“ 导师介绍”
主导师——郑文昕导师

01.个人介绍
郑文昕 Zheng Wenxin艺术家、教师任教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厦⻔大学艺术系本科毕业,英国 Kent institute of Art & Design艺术硕士毕业,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部设计分部教师 。
郑文昕导师自2003年英国留学归来便进入了中国美术学院执教,历经19年的艺术专业教学实践,对高等艺术基础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的同时,她仍坚持艺术创作,每年定期到国内外各大艺术机构学习与驻地交流,了解国际艺术新方向。郑文昕是一位非常成熟的当代艺术家,其作品在中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澳⻔等地举办展览,获得了艺术行业内专业藏家、机构的认可与收藏。
02.教学经历
2018年9月 澳⻔科技大学授课设计色彩学、城市社会形态学2018年5月 创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基础影像学教研工作室2019年5月 创立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基础色彩学教研工作室2020年 中国美术学院通识基础课程(包含影像语言、色彩语言课)获省级优秀课程2021年 《色彩》课程被评为院级教学改革优秀课程2021年 《色彩》课程被评为重点高校建设课程
03.导师作品

winter’s gone, spring is coming02/2022



“冲浪”个展,郑文昕
04.参展经历
个展2022年3月 Kaléidoscope,Anahita contemporary, 柏林 2020年9月 “冲浪”弘艺峰创作社,澳⻔2020年1月 “Mirage”Anahita contemporary, 柏林 2019年5月 L’Etranger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2018年8月 Interlace个展,Anahita Comtemporary,柏林……
群展2022年3月 “反光体”沪申画廊,上海2022年3月 “目击者”宇宙画廊,杭州2021年4月 “春眠不觉晓”清影艺术空间,杭州2020年8月 “出梅”金彩画廊,杭州2019年9月 “Positions”艺博会,柏林2019年9月 “Grateful Park”,PILOTENKUCHEN International,莱比锡……
驻地2019年8月-9月 艺术家驻地项目 PILOTENKUCHEN International,莱比锡
2001年10月-2003年4月 英国肯特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家工作室……
副导师——邹佳伟导师
邹佳伟老师负责各种2D软件的使用教学,包括InDesign、Adobe illustrator、Photoshop。

邹佳伟 ZOOKAWI
艺术家、插画家
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插画专业;2017年毕业于法国昂热高等美术学院,获法国艺术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同校,获法国高等艺术表达硕士学位。
01.个人经历
2016年4月,和法国艺术家Bertrand Gadene在良渚大屋顶文化艺术中心合展《Fragments d’un paysage à projeter/碎片化的风景投射》。2017年8月-12月,参加组织策划中国美术学院在斯特拉斯堡大型校庆展览《Tribute 2018/致敬2018》。2017年11月,参与组织中国美术学院和莱茵高等艺术学院在斯特拉斯堡的工作坊项目。2018年1月,参与组织策划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东方如在》展览,作为比利时策展人 Joël Benzakin 助理。2018年5月,作品《Le peur》获 Charlie Hebdo查理周刊与杂志 L'étudiant合作的绘画选择奖。2019年5月,参与组织执行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在巴黎杜佩雷艺术学院的工作坊交换项目。……
02.导师作品

Evil Spirit, be gone!
Digital drawing / 2020

A young flutist from Manet
Digital drawing / 2020

The composition IIDigital drawing / 2020
“ 课程安排”开始时间:2022年07月01日学习周期:4周(80课时)第一单元 1.以记忆作为研究范本,以手绘作为收集资料研究主题。 2.单人制定工作计划。 3.每位同学绘制一幅8米⻓卷作为图像蓝本 。
第二单元学习点、线、面、色彩、图形转换知识点,编辑文本、制作图像 。
第三单元编辑文本、制作图像。
第四单元编辑文本、制作图像、教学展示。
使用媒介:手绘、ID/AI/PS
“Q&A”
E-Art2022年的首次亮相,为什么邀请国美导师?
E-Art艺术资源平台自2014年创立以来,凭借多年累积的深厚中法艺术资源, 一直是中法艺术文化交流的枢纽,并且和中国美院一直保持着深度友好交流:2018年,E-Art协助中国美术学院在斯特拉斯堡美院组织落地了90周年校庆展览——“致敬2018”;2018年1月,E-Art参与组织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东方如在》展览;2019年5月,E-Art参与组织了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在巴黎杜佩雷艺术学院的工作坊交换项目等等。在此基础上,E-Art2022年的首次活动将携手中国美术学院共同完成。
E-Art除了和中国美术学院保持深度合作之外,和中国各大知名院校之间的都保持着友好的学术交流,如九大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南京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综合类院校:浙江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艺术类学校: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萧山第十高级中学、浙江省桐庐中学等。
为什么组织此次训练营?
在2021年末,E-Art组织了一场线上调研活动。调研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希望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获得更多的艺术资源。结合这一现状,E-Art组织此次训练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日后的实际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可以从老师身上学习到创作经验,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艺术思维、在艺术领域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了解到国内外艺术院校的选拔标准,更好地针对自己的升学目标做准备,为未来的升学、就业做好前期铺垫。
参加此次训练营可以获得什么?
思维升级:学习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方法,开发设计思维;
技能提升:跟着国美导师提升绘画技巧 、学习平面设计相关软件(2D)的掌握及使用方法;学习到如何在空间里呈现自己的作品,涉及到空间展览相关内容等多个维度;
经验积累:国美导师亲授辅导,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方法;和导师沟通交流,了解美院选拔标准,积累升学经验,为未来升学方案提前规划。
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名额有限,快快报名参加吧~
参与方式
扫描二维码添加老师,进行海选报名全国共选拔出20位同学参加本次训练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