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极致_竞技体操吧 关注:9贴子:273
  • 1回复贴,共1

竞技体操现代史:现代竞技体操的开展一(转自中国体操队协会官方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章
     现代竞技体操的开展
     (1953年—1958年)
         1953年到1958年,是我国现代竞技体操运动蓬勃开展的阶段。参加体操运动的人数之多,报考体育院校体操专业人数之众,体操专业干部成长之速,体操技术水平提高之快等等,都是建国前所不能比拟的。
         第一节   战略措施的制定和骨干力量的培养
         建国初期,中央体委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体操运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53年10月首次举行全国田径、体操、自行车运动大会,同时邀请了苏联国家体操队来华访问表演,这对推动我国体操运动的开展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1953年11月成立了国家体操集训队;1955年6月,派体操运动员和教练员去苏联学习,并于同年8月首次参加了国际体操比赛。这些措施对普及体操运动,培养体操骨干力量都具有战略意义。
         苏联体育代表团(即苏联国家体操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来访的外国体操队。全团共30人,集中了苏联体操界的精华。从1953年9月13日起至10月26日止,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代表团团长爱·格拉玛德斯基,是苏联卫生部体育运动总署科学方法部主任。总教练谢里、男子教练普洛特金、女子教练波列热烈夫和亚历山德罗夫,都是苏联国家体操队著名教练。
         女运动员共12名,其中有1952年第十届奥运会平衡木冠军柏查洛娃。男运动员共10名,其中有第十五届奥运会男子个人全能冠军、功勋运动员朱卡林等。全部是苏联运动健将。苏联国家体操队,先后在北京、天津、沈阳、南京、上海、广州和汉口共4个城市,表演20场,观众共计519000人,前来参观的体育工作者有6400人。苏联国家体操队在我国还做了示范练习4次,报告会7次,听众6500人。在北京开座谈会3次,参加者130人。在长达一个半月之久的访问中,给我国带来了现代体操运动的新信息和先进的训练经验。苏联体操队的来访,标志着我国近代体操运动的结束,现代体操运动的开端。



IP属地:北京1楼2010-05-20 08:03回复
    现代竞技体操的开展三
      我国学习队,分教练、队员等4个组向苏联队对口学习。中国运动员对先进技术如饥似渴,苏联教练也倾囊相助。在火车上讲课,在行李车上练鞍马。10月的广州骄阳似火,但苏联教练、队员戴着草帽辅导中国队员训练,晚上还要照常表演。辛勤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经过几次训练后,中国运动员学会了吊环翻上倒立,普洛特金教练高兴地说:“从没见过这么快就学会的。”
      10月23日,在汉口,中国男、女体操运动员、教练员共26名与苏联体操运动员一起参加了苏联国家体操队在华的最后一场表演。中国参加表演的有陆恩淳(自由体操)、徐仁杰(双杠)、吴玉*(单杠)、陈宝义(鞍马)、陈孝彰(自由体操)、孙孝贞(平衡木)、郑馥苏(高低杠)等。虽然当时中国运动员的水平很低,却得到了世界冠军们的鼓励。总教练谢里说:“参加这种象国际比赛一样的表演,在中国体操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你们要记住1953年这一天!”
      苏联国家体操队的访华演出,使中国运动员进一步明确了体操在体育运动中的部位,较全面地了解了苏联体操的组织领导、管理、裁判、训练、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苏联运动员高超的技艺,卓越的表演,艰苦训练的精神,以及对体操的热爱,为中国运动员树立了榜样。苏联教练们指出:中国人体型很适合练体操,按目前水平只要进一步训练,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明年(1954年)就可以参加国际比赛,中国男子到1956年就可以参加奥运会体操比赛了。
      苏联队留下的《苏联体操运动员等级大纲图解》,成了我国以后训练和比赛的大纲。1954年全国体操比赛就是按这个大纲进行的。
        苏联国家体操队的访华表演,揭开了我国现代竞技体操史的第一页。


    IP属地:北京3楼2010-05-20 08: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