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影视飓风R5C测评,搬过来
系统界面亮点:佳能的双系统ui集合在一起,使用视频模式是佳能摄影机的ui,佳能c系列的摄影机的功能全都有下放,示波器、快门角度等,拍照模式是佳能传统微单拍照的ui,所谓术业有专攻。
缺点:照片模式下不能录视频,双系统切换要4-5秒,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很大的问题。容易错失好的画面镜头,还有就是对那些没有用过佳能C系列机器的人来说是不友好的,得花时间去适应。
隐藏刀法:使用佳能祖传的电池LPE6,此电池无法支撑机器录制8K50帧Raw的同时去工作镜头,就是说录制此规格你会丢失机身与镜头的通讯,也就会丢失镜头防抖、光圈调整、和自动对焦。如果要让镜头去工作,需要外接电源才能实现。
画质:相比R5,画质提升较大,但是相比索尼来说,锐度不够,a74 7k超采4k打你8k超采4k什么鬼,很多up都有横向的对比测试,这里可以自行去搜,但是这里也不能说索尼好,毕竟R5C可以内录Raw,后期调整空间巨大。
动态范围:依旧是R5祖传最大12档,我认为佳能不给clog2是出于cmos吃不消的原因,连clog3的14档理论动态范围都达不到给了也是白给。
双原生iso, R5c是带有双原生iso iso800和iso3200(clog3),其实这个双原生iso在R5开启clog3情况下,也是有的,但是官方并没有说出来。具体可以看B站测评,这个有点类似之前松下s1h 和s1的故事,S1当时发布没有说有双原生iso,而s1h发布时宣传却拥有双原生iso,直到后来油管大佬在在黑暗环境里一顿操作下发现s1的4000噪点比3200要好非常多的时候,才知道s1是有双原生iso,这点在松下后续更新的固件中更加印证了s1其实是有双原生iso。
果冻效应,不用说是非常巨大的,除非你拍高帧率,不然无法和索尼的s3打。
对焦:视频存在拉风箱,不知道是不是非量产机子没做好,反正看视频评测这个自动追焦是一个非常不可用的状态,甚至松下要比它好一丢丢。
最后防抖和散热,我个人认为这个需要从定位出发去看待,C系列是属于视频方向路线,而且还是生产力工具那个方向,毕竟正经干活没人用手持,要么上架子要么上稳定器。而且干活需要考虑处于环境较严峻的场景,比如南方的夏天户外高强度的拍摄。往往就是相机先比人容易中暑跪下的的那种,(这里不单指佳能)。至于和松下的S1H比,我认为两者cmos性能不一样。一个2400w一个4500w,一个可以内录8k60帧Raw、一个最高只能内录6k 10bit在数据量来说两个发热量完全不一样,而且可以看到s1h的散热器还没有R5c那样大。这样又可以给到防抖一些空间。
总结:我个人从电池问题这个环节认为R5c适合用来组装一台“甲方快乐机”,然后就像Tim说的,所有压力都来到了索尼这边,目前可以录8k60pRaw和机子已经有佳能、尼康(将来),索尼还没有一款可以内录8kraw的相机。
以上大部分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同意见可以评论。
系统界面亮点:佳能的双系统ui集合在一起,使用视频模式是佳能摄影机的ui,佳能c系列的摄影机的功能全都有下放,示波器、快门角度等,拍照模式是佳能传统微单拍照的ui,所谓术业有专攻。
缺点:照片模式下不能录视频,双系统切换要4-5秒,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很大的问题。容易错失好的画面镜头,还有就是对那些没有用过佳能C系列机器的人来说是不友好的,得花时间去适应。
隐藏刀法:使用佳能祖传的电池LPE6,此电池无法支撑机器录制8K50帧Raw的同时去工作镜头,就是说录制此规格你会丢失机身与镜头的通讯,也就会丢失镜头防抖、光圈调整、和自动对焦。如果要让镜头去工作,需要外接电源才能实现。
画质:相比R5,画质提升较大,但是相比索尼来说,锐度不够,a74 7k超采4k打你8k超采4k什么鬼,很多up都有横向的对比测试,这里可以自行去搜,但是这里也不能说索尼好,毕竟R5C可以内录Raw,后期调整空间巨大。
动态范围:依旧是R5祖传最大12档,我认为佳能不给clog2是出于cmos吃不消的原因,连clog3的14档理论动态范围都达不到给了也是白给。
双原生iso, R5c是带有双原生iso iso800和iso3200(clog3),其实这个双原生iso在R5开启clog3情况下,也是有的,但是官方并没有说出来。具体可以看B站测评,这个有点类似之前松下s1h 和s1的故事,S1当时发布没有说有双原生iso,而s1h发布时宣传却拥有双原生iso,直到后来油管大佬在在黑暗环境里一顿操作下发现s1的4000噪点比3200要好非常多的时候,才知道s1是有双原生iso,这点在松下后续更新的固件中更加印证了s1其实是有双原生iso。
果冻效应,不用说是非常巨大的,除非你拍高帧率,不然无法和索尼的s3打。
对焦:视频存在拉风箱,不知道是不是非量产机子没做好,反正看视频评测这个自动追焦是一个非常不可用的状态,甚至松下要比它好一丢丢。
最后防抖和散热,我个人认为这个需要从定位出发去看待,C系列是属于视频方向路线,而且还是生产力工具那个方向,毕竟正经干活没人用手持,要么上架子要么上稳定器。而且干活需要考虑处于环境较严峻的场景,比如南方的夏天户外高强度的拍摄。往往就是相机先比人容易中暑跪下的的那种,(这里不单指佳能)。至于和松下的S1H比,我认为两者cmos性能不一样。一个2400w一个4500w,一个可以内录8k60帧Raw、一个最高只能内录6k 10bit在数据量来说两个发热量完全不一样,而且可以看到s1h的散热器还没有R5c那样大。这样又可以给到防抖一些空间。
总结:我个人从电池问题这个环节认为R5c适合用来组装一台“甲方快乐机”,然后就像Tim说的,所有压力都来到了索尼这边,目前可以录8k60pRaw和机子已经有佳能、尼康(将来),索尼还没有一款可以内录8kraw的相机。
以上大部分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同意见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