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吧 关注:919贴子:69,393

【六郎延昭】华丽之伤【柴郡主与杨六郎篇】 榕树下搜到的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5-20 22:37回复
    华丽之伤【柴郡主与杨六郎篇】   文 / 严优
    这是《北宋大风歌》的第二部,主要写柴郡主和杨六郎一代的故事,前后跨度二十一年,也可以看做是《小妹挂帅》的前传。本书不是纯女性、纯浪漫或纯古典的风格,有若干嬉笑怒骂和俏皮刚劲在,请理解。
    故事从柴郡主及笄前夕开始。
    她与他的第一面,多锦阁花庭中,他是她隔窗看见的不知名的英武少年;
    她与他的第二面,校场演武台下,他是等待她颁赏花球的武状元……
    于是,她放下所有的矜持开始追逐他,追逐这个美丽的梦境,而他,对此一无所知。
    他深深陷没在家仇国恨的纠缠中,以最惨烈的方式完成了他的成人礼。
    四年过去了……
    终于,她等到了与他的第三面:新婚之夜。然而……
    不久之后,另外三个女人次第进入他的生命中…
    


    2楼2010-05-20 22:37
    回复
      2025-05-26 10:13:29
      广告
      连载中....
      花了一个多小时来看
      尽管文中隐藏着为数不少的地雷
      但还是在某些地方看着看着就有眼泪落下
      漫长的相思,漫长的等待
      居然还是单相思
      对方还什么都不知道...
      下次再说在哪一段我觉得很虐心


      3楼2010-05-20 23:43
      回复
        有时间去看


        4楼2010-05-20 23:48
        回复
          最最悲哀的是在本文中,六郎貌似将要娶四个老婆
          还有,六郎被潘家几个兄弟折磨的死去活来,被毁容等等,非人的虐待....
          本文中的郡主mm向往的也是爱情的唯一和忠贞
          最终艰难地选择了容忍别的女人
          那么尊贵的孩子,还是因为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
          必须委屈自己
          悲哀中


          5楼2010-05-21 00:00
          回复
            看了灵儿的介绍,貌似我不会喜欢的。
            因为我比较喜欢男主那种少年英雄,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儒雅中又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傲骨,从来不曾被打倒,也从来不曾低头。而不是被人虐来虐去,还娶了四个老婆?是可忍,孰不可忍。
            还有呀,还有成人礼,为什么我有不纯洁的想法呢?
            


            IP属地:英国6楼2010-05-21 00:23
            回复
              • 222.131.41.*
              真毁容了?俺可不要看牛虻。。。坚决不接受毁了容的六六


              8楼2010-05-21 07:23
              回复
                他命好,遇见一神医给治好了


                9楼2010-05-21 07:45
                回复
                  2025-05-26 10:07:29
                  广告
                  又是虐的啊,我不敢看,凡是虐六六的文我都拒绝看!
                  我觉得写这种文的人都心里阴暗,变态!人家本来好好的一个帅哥,非要虐人家,还要往死里虐,这不是变态是什么?
                  我只希望作者强加给六六的痛苦,都报应到他自己身上才好,谁叫他那么残忍呢!


                  10楼2010-05-21 09:57
                  回复
                    1.作者的原话: 我已经尽量搂(lou1)着写了,煽情不是我的风格。我要的就是痛而不能言的效果。。。
                    2.我们太关注六郎了...其实作者重点不是在虐六郎,怎么说呢,至少和我们这些花痴s是不太一样的,比较冷静的客观的叙述这些,就是痛不能言的感觉。作者在简介里也说了文章的风格,就是“本书不是纯女性、纯浪漫或纯古典的风格,有若干嬉笑怒骂和俏皮刚劲在,请理解。”
                    觉得作者某些叙述风格有点像现代小说的感觉,好像在小说月报之类的杂志上隐隐约约感觉到这种文风...
                    3.这个是 小妹挂帅 的作者写的吧,是不是那本书还出版了,不过我没看过
                    然后,我整理下思路,想想我要说什么


                    11楼2010-05-21 19:44
                    回复
                      哎╮(╯▽╰)╭啰嗦的毫无逻辑的叙述我自己都觉得不忍卒读...泪~~o(>_<)o ~~
                      C.发展
                      郡主MM的及笄之礼,又发明了被全国人民效仿的郡主髻。郡主去成衣铺看自己的新衣服的时候,隔着窗帘看见了去帮自己妹妹取衣服的男主,唉,我都不忍心称呼他的名字,一见钟情,魂牵梦绕了n年。接着,是选拔武状元,六郎英勇夺魁,显示了自己的文韬武略,还有聪明,善良。八贤王让郡主MM去给武状元授花,郡主却看见六郎害怕的怯弱地逃跑了。
                      原文复制如下:
                         八贤王见杨六郎虽然力战群雄,依然面若白虎额前星、身似青龙项上鳞,光采堂皇、奕奕生威,不由赞道:“真是将门虎子、少年英豪!这校场的头名花球,果然非你莫属。来,就请安平郡主亲自替你戴上这状元花球罢。”
                         杨六郎听见八王爷如此说,便用双手将花球捧过头顶,谨肃地低下头去,静静等待。
                         八贤王笑看银屏一眼,低声示意道:“屏妹。”
                          没想到一看之下,却发现银屏满脸通红,垂眼死死坐在席上,手足局促,莫可名状。
                         原来,这杨六郎不是别人,竟然便是那日她在多锦阁隔窗看到的被称作“六将军”的少年。一见之下,银屏只觉心头大震,耳听得数声惊雷在四围炸响,人不由得呆了。
                      八贤王心下感到十分诧异,又轻轻提醒一声:“贤妹……”
                        
                         银屏此刻只觉得自己的双腿有千万斤重,无论如何也无法从锦座上站起身来,更没有勇气走下十二级台阶,去亲手替那杨六郎戴上状元花球。耳听得八王兄催促,愈发涨红了脸,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急得悄悄在身侧向他不停摆手。
                         群臣见柴郡主迟迟不降座,心中微感诧异,纷纷侧目。杨六郎在下面久久听不到动静,也不由得抬起头来,向高台上的柴郡主看了一眼。而此时,柴郡主也正鼓起勇气,悄悄向阶下看去。
                         她没有想到,他们的目光会在遥远的半空相接。
                         杨六郎这一眼,如电,如剑,刹那间刺穿了银屏的心扉,她忽然感到一种从未品尝过的巨大的恐慌和痛苦。多年以来她倘佯其中的安乐圆满的小小乾坤被刺破了一个洞,一个从未想像过的最真最美的梦蓦然从洞顶降临,将她笼罩在一种不堪承受的悲伤幻觉之中,令她无法自拔。那个她隔帘见过的英武少年此刻正跪拜在她的身前、她的裙下,等待着她承王命、执王礼,颁赐给他应得的嘉奖。可是她却被一种骤然降临的卑微渺小之感所占据了,无论如何也不敢靠近他。她感到自己的身体在往后缩,她宁可化到椅背的锦套中去,去做那刺绣的人物背景。
                          她不要去,她只想逃……
                         八贤王见银屏死活不愿起身,忙呵呵一笑,朗声向群臣和台下众人说道:“安平郡主年幼体弱,适才观看比武过于专注,不留神吹了半日的风,身体有些不适。这个大花球,就由本王亲自来替今年的武状元戴上!”
                          说着,八贤王沿观演台的红毡地毯款步降阶而下。
                        
                         来到杨六郎身前,八贤王接过花球,伸手扶起六郎,和蔼地说了几句话,然后将那五彩斑斓的大花球细心缚在他胸甲上。六郎抱拳施礼谢过秦王殿下,转身面向校场内外的万千观众。于是李兵部用他的高亢颤音说道:“我宣布……本届武状元……就是……杨……景……!”
                         校场上十二门礼炮齐齐放响,兵士百姓的喊声、掌声、喇叭声响应如雷,杨六郎微笑着站在他的光荣之台上,向大家远远地挥手致意。
                         很多年过去之后,银屏还是会偶尔不由自主地回到观演台上的那个瞬间去。那个时候,她为什么那样一味地想要逃掉呢?她本来该去扶起他,跟他说几句赞美的话;她该替他戴上花球,向他展开一个温柔的微笑;她还可以仔细地打量他,直到他也认真看她一眼……她能做的很多,可是她什么都没有做,她是那样害怕,她竟然直接就放弃了……
                         如果,当初她可以战胜自己的羞怯和矜持,那么,她原本可以在自己的心还没有被漫长的等待折磨得过度脆弱和敏感之前就真切地靠近他……那么,他们的爱情可以提前开始很多年……那么,说不定他们的人生,可以变得更加美好一点……
                         如果,人生可以再来一回。
                      


                      14楼2010-05-21 20:24
                      回复
                        1.很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一定要接受别的女人啊,六郎可以直接拒绝的嘛
                        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任的
                        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这些人和作者的区别
                        E.接下来我就不罗嗦了,赶快说完得了
                           郡主MM和六郎订婚了,送的鸿雁,郡主经常看这一对鸿雁。金沙滩开始了,杨家死了很多人...郡主很像知道六郎的消息,却没人告诉她。后来,六郎落到潘龙潘包手里,被毒打剃头往脸上刺字毁容,好像还要给他毒聋毒哑之类的。这就是惨烈的成人礼。然后,被岳胜救了,在岳家寨养伤整容。虽然身上的伤好了,但是心中却伤痕累累,信仰轰然倒塌。
                           这整个的过程是四年。郡主MM唯一寄托相思的方式就是不停地画画。
                          
                            感觉很...说不出什么感觉,就是不好。六郎是对这一切毫不知晓。郡主注定就是一个被伤的角色。
                           没有了,就到这里了。
                           一会儿复制一段郡主画画的情节。


                        17楼2010-05-21 20:52
                        回复

                              这一年,柴郡主银屏十六岁,距离老柴王与老杨家约定的成亲时间还有两年。
                              银屏从来没有觉得日子是如此漫长。京城中王公贵族间的交往仍旧热热闹闹地进行着,但她生性喜文好静,对蹴鞠、马球之类的兴趣本来也不大,如今心既有所属,去别的朝贵家赴会便越发心不在焉,十次邀约中倒有四五次推脱了不去。她倒是希望能有机会参与武官家族间的社交聚会,但是一来本朝自艺祖皇帝那里就定下了重文抑武的调子,武臣们为保身家地位,很忌讳私下密交;二来杨家虽蒙官家赐了府邸,在京师社交圈中依然是冷门,除了官家举办的大型庆典集会,他们也几乎不出席台面上的交际。因此,银屏要想得到杨家的消息,除了父亲随口的几句新闻,便是八贤王的闲谈了。银屏若不问,他们未必总会将话题转到杨家。可是,作为一个待字闺中的贵胄少女,叫她如何一再冲破自己的矜持?她于是只能等待。
                              既笄之后,为免生口舌是非,她不便再去国子监旁听太学生们的诗文赛集与书画旬会,只能在家中自行琢磨。她几乎没有文友,别的王公贵族家的女孩儿们,似乎更热衷于时装、美食和八卦,很少有人对诗歌文赋感兴趣,如果勉强邀约吟咏,就难免显得过于清高了。
                              柴王府内唯一来自杨六郎的活物——那两只鸿雁——在上次为了他生还而许愿之后已经放飞了,她没有宠物可养,也不想再养别的代替。在漫长的孤单中,她最终请求父亲给她聘请了一位雅擅丹青的老画师来家中教授工笔人物。
                              银屏本来就工水墨人物,学起工笔来也毫不费劲。学画时的柴郡主极其专注刻苦,似乎将所有的天赋都倾注到了案牍上这几尺生绢熟帛之中。老画师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女弟子非常省心,因为关乎一幅画最终格调的那些东西——例如整体格局、人物与环境的关联,画中人的神韵气度等等——她似乎早有成竹在胸。老画师能够教她的几乎只是一些工笔技艺,比如,如何分染、如何斡染,勾线时如何起笔、如何回锋,人物四肢如何着色更显自然,衣褶子如何垂叠更显飘逸……
                             
                              于是银屏开始痴迷地画工笔人物。她画的全是仕女图,春日桥头放纸鸢,夏日水榭赏池荷,秋日后园荡秋千,冬日围炉品香茗,一幅又一幅,有时还题上自己写的诗句。她的画中景色清雅柔和,虫鸟姿态生动,人物衣饰鲜明,但居主位的那个画中人却总是侧影或者背影。在一旁伺候她丹青的瑞莲、喜莲等有次忍不住问道:“郡主,画中这美娘子何时才会转过头来呢?”郡主听了反而一愣,自己细看半晌,才闷闷一哂:“待到会笑了,大概就转过来了罢。”
                               王师刚刚离京的春天,郡主每日是在写诗与作画中度过的。她的诗写得非常隐晦,颇有李义山遗风。即使不小心被柴王妃看见,这位心里雪亮的母亲也猜不透女儿诗中的意思,只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银屏在传达一种绵远清幽的情绪。但是,这种情绪与文人学士们自古流传下来的情绪看起来是那么相近,这就好比一个太学生完整地继承了自屈子和江淹以来的华丽的哀愁,所以柴王妃也不便横加指责。
                               银屏还偷偷地尝试填词,并且遣瑞莲等到瓦肆里淘过两次坊间新印的词谱。可是,曲词这种东西毕竟多是市井小民的勾当,不如歌赋等能登大雅之堂。作为一个大宋朝的郡主,私下填着玩也就罢了,公然宣称自己在作词则是极不合适的,因此,郡主对自己的词稿就收藏得更紧,尽量不让母亲和来往的贵戚们看见。
                               这一时期,她的画不再限于工笔人物,时常也泼洒几幅水墨山水,点染几笔花鸟虫鱼。银屏最愿意画的翎毛是鸿雁,她常常把玩着从那对作为雁礼的鸿雁脖子上取下的多结红绳,遗憾地想,可惜那对鸿雁在家时,自己不曾好好写生。
                          


                          18楼2010-05-21 20:59
                          回复
                            好了,说完了
                            红菱姐给说说这两段的叙述风格
                            总感觉在哪里见过
                            又形容不出来


                            20楼2010-05-21 21:00
                            回复
                              2025-05-26 10:01:29
                              广告
                              银屏郡主
                              我好像在哪里看见过。。难道又是我曾经看过的残篇。。。


                              21楼2010-05-21 22: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