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Wintogo 的蓝屏折磨了好几年了,今天想搜搜看有没有什么完美解决方案,最后发现,我的方法似乎是最无感的……
遇到开机蓝屏,就选择进入恢复环境,找到自动修复的选项,启动自动修复,等着进度条转了几圈儿,会给出一个“修复失败”的结果,不用管它,选择关机,再重新开机,通常就可以正常启动了。
还有一种最常遇到的就是掉盘蓝屏,直接重启吧。我的理解这就好像是台灯的插头松了,供电不稳,灯就会偶尔闪一下。选全功能的数据线,数据传输稳定,就可以有很大改善,普通4针的USB数据线肯定是不行的,供电都跟不上,甚至根本无法启动系统。即使选全功能24针的线,仍然无法保证完全无故障。
我一直在用闪迪的E60,偷偷瞄了一眼订单记录,用 E60 Wintogo 作为 Macbook 主系统已经四年了,因工作需要这几年几乎没用过 MacOS。几年使用下来,E60 原配的数据线是最稳定的,半个月都不会掉盘蓝屏一次,开机蓝屏的情况更少。但也有个最大的弊病,就是原装线太短太短了,只有不到 20cm。现在主要在用另配的一根24针数据线,基本三四天就会掉盘一次,开机蓝屏也要频繁得多——也可以接受了吧。毕竟线越长,传输延迟和数据丢失的情况就越严重,对于系统运行时的高频读写来说,传输延迟和数据丢失就相当于不能及时读取到系统盘,和台式机运行时直接拔硬盘差不多。
我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最简单粗暴的。选好一点的数据线,至于移动硬盘载体,各大品牌都差不太多,不用三流杂牌就可以。遇到蓝屏就以最快的方式重启——当然不包括断电关机重启这种纯暴力流操作——所有的技术流最终都是无效的。网上看到各种解决方案,都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反而是粗暴一点最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