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宜章县关溪乡雄关渠道记实
李细万 文∕图
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大范围特大干旱,受灾人口逾5000万人,而且旱灾蔓延到了湖南西部。西南大旱,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在大旱之年依然保持有水可用,而有些地方即使在雨季也难以顺利灌溉呢?水利设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此发表本博文,意在引起人们关注水利设施,居安思危。
题记……
当年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因体现人们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被拍成电影,曾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湖南宜章关溪乡因老百姓自力更生,敢想敢干,1977年在陡坡峭险峻的石缝中终于修成了一条长达50多公里的灌溉水渠,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成新闻纪录片在全国播放,并称之为南方的“红旗渠”。如今情况怎样呢,带着好奇的心,记者曾两次走访关溪,当年的情景及现状让记者深有感触。
干旱重 饮水难
宜章县关溪乡位于湖南最南端,因关溪只有小溪数条,久晴则涸,不常有水,得名为“干溪”,后觉得名称不雅就取名为关溪。由此可见,这里水资源贫乏,十年九旱,常处于干旱缺水状态。该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985亩,人口16293人。记者在该乡的黄坭墩村了解到,这个村与广东粤北的乐昌市交界,是一个较贫困的山村,全村现有人口1270人,耕地面积740多亩,其中水田330多亩,旱土410多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饲养牲猪和外出打工。“红旗渠”未修前,干旱十分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粮食作物几乎无法栽种。“红旗渠”修成后,给老百姓带了希望,九个自然村,村村有活水在自家门前流淌,山上绿油油,山下金灿灿。然而30年过去了,“红旗渠”现在怎样呢,当地村民带着记者沿干枯的渠道一路走去看到,年久失修和人为损毁己经丧失了它昔日的功能,成为一条水利废品摆在半山腰中。因此这个村最大的困惑又是没水喝,一到秋季,孩子们下山读书,放学最重的任务就是用气水瓶从山下提水回家。在最干旱的时候政府还要派车送水上山。居住在石灰岩地段的九个自然村,耕地面积年年在缩小,旱土几乎年年绝收,现在村民饮水全靠天降雨和政府送水解决。
找水源 搞设计
记者在宜章县城采访到原关溪公社书记(现已退休的原宜章县政协副主席)80多岁的张松林老人。据老人回忆说,1966年秋,当地百姓实在不想再受干旱的折磨,有数十人找到当时称人民公社的干部,要求干部向上级汇报,在关溪长年受干旱最严重的大队兴修渠道。当时的公社也非常重视老百姓提出的意见,便逐级向上级汇报。上级也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就是缺少资金。不过公社干部还是组织老百姓开始找水源,搞设计方案,筹措资金,由于困难太大搞了6年多还是没修成。
人们还记得1975年就在张松林书记上任的第一天,当地老百姓就找上门来,请求新来的书记为他们缺水喝办点实事。面对老百姓的请求,张松林书记深感责任重大,当月就带领四个工程队在关溪的悬崖峭壁上探寻了半个月之久,爬陡坡走山路100多公里,一路走到莽山才发现那里水源丰富,但源头分散,只能靠一节一节将水汇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有水到达关溪。大山上荒芜一片,人烟稀少,陡峭险峻,张书记他在找水源的过程中差一点就掉进了万丈深渊。水源找到了,他又连续三个月白日黑夜跑村串户,共开大小社员大会300多场,组织重新探路、测量、设计、制定修渠详细方案。
在采访中,张松林老人回忆说,当时一位叫曹再良的水利专家和一些农民技术员根据水源分散的具体条件,设计出了渠道的第一套图纸和方案,方案上将90多条小水源汇集在一起,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图纸共修改20多次。渠道计划从莽山山麓五指山上一节节栏截引水,全长共50多公里,取名为雄关渠道。引水受益的公社有关溪、岩泉、粟源及广东的乐昌秀水等,渠道经过的地方几乎是石灰岩地质结构,大小桥梁和渡槽有20多座,因此图纸设计要求很高。测量队的任务更艰巨,在三个月的测量中,队员们吃住几乎都在山上,由于条件限制,技术员没有精密仪器,全凭自已的实践经验在崎岖的山路上一笔一画绘制出来,这让当时张书记激动得流下眼泪来。
李细万 文∕图
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大范围特大干旱,受灾人口逾5000万人,而且旱灾蔓延到了湖南西部。西南大旱,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在大旱之年依然保持有水可用,而有些地方即使在雨季也难以顺利灌溉呢?水利设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此发表本博文,意在引起人们关注水利设施,居安思危。
题记……
当年河南林县的“红旗渠”,因体现人们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被拍成电影,曾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湖南宜章关溪乡因老百姓自力更生,敢想敢干,1977年在陡坡峭险峻的石缝中终于修成了一条长达50多公里的灌溉水渠,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成新闻纪录片在全国播放,并称之为南方的“红旗渠”。如今情况怎样呢,带着好奇的心,记者曾两次走访关溪,当年的情景及现状让记者深有感触。
干旱重 饮水难
宜章县关溪乡位于湖南最南端,因关溪只有小溪数条,久晴则涸,不常有水,得名为“干溪”,后觉得名称不雅就取名为关溪。由此可见,这里水资源贫乏,十年九旱,常处于干旱缺水状态。该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985亩,人口16293人。记者在该乡的黄坭墩村了解到,这个村与广东粤北的乐昌市交界,是一个较贫困的山村,全村现有人口1270人,耕地面积740多亩,其中水田330多亩,旱土410多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饲养牲猪和外出打工。“红旗渠”未修前,干旱十分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粮食作物几乎无法栽种。“红旗渠”修成后,给老百姓带了希望,九个自然村,村村有活水在自家门前流淌,山上绿油油,山下金灿灿。然而30年过去了,“红旗渠”现在怎样呢,当地村民带着记者沿干枯的渠道一路走去看到,年久失修和人为损毁己经丧失了它昔日的功能,成为一条水利废品摆在半山腰中。因此这个村最大的困惑又是没水喝,一到秋季,孩子们下山读书,放学最重的任务就是用气水瓶从山下提水回家。在最干旱的时候政府还要派车送水上山。居住在石灰岩地段的九个自然村,耕地面积年年在缩小,旱土几乎年年绝收,现在村民饮水全靠天降雨和政府送水解决。
找水源 搞设计
记者在宜章县城采访到原关溪公社书记(现已退休的原宜章县政协副主席)80多岁的张松林老人。据老人回忆说,1966年秋,当地百姓实在不想再受干旱的折磨,有数十人找到当时称人民公社的干部,要求干部向上级汇报,在关溪长年受干旱最严重的大队兴修渠道。当时的公社也非常重视老百姓提出的意见,便逐级向上级汇报。上级也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就是缺少资金。不过公社干部还是组织老百姓开始找水源,搞设计方案,筹措资金,由于困难太大搞了6年多还是没修成。
人们还记得1975年就在张松林书记上任的第一天,当地老百姓就找上门来,请求新来的书记为他们缺水喝办点实事。面对老百姓的请求,张松林书记深感责任重大,当月就带领四个工程队在关溪的悬崖峭壁上探寻了半个月之久,爬陡坡走山路100多公里,一路走到莽山才发现那里水源丰富,但源头分散,只能靠一节一节将水汇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有水到达关溪。大山上荒芜一片,人烟稀少,陡峭险峻,张书记他在找水源的过程中差一点就掉进了万丈深渊。水源找到了,他又连续三个月白日黑夜跑村串户,共开大小社员大会300多场,组织重新探路、测量、设计、制定修渠详细方案。
在采访中,张松林老人回忆说,当时一位叫曹再良的水利专家和一些农民技术员根据水源分散的具体条件,设计出了渠道的第一套图纸和方案,方案上将90多条小水源汇集在一起,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图纸共修改20多次。渠道计划从莽山山麓五指山上一节节栏截引水,全长共50多公里,取名为雄关渠道。引水受益的公社有关溪、岩泉、粟源及广东的乐昌秀水等,渠道经过的地方几乎是石灰岩地质结构,大小桥梁和渡槽有20多座,因此图纸设计要求很高。测量队的任务更艰巨,在三个月的测量中,队员们吃住几乎都在山上,由于条件限制,技术员没有精密仪器,全凭自已的实践经验在崎岖的山路上一笔一画绘制出来,这让当时张书记激动得流下眼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