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稀里糊涂填志愿
众老师中,最令我佩服的是高中班主任,因为此人说话仿佛西方政治家,任何言论只作口头承诺,从不落实。比如有一次他让我们买参考书。现在这年头,市场交易原则基本进化到货到款发,而他逆历史潮流让我们先交款后发货。后来不幸,那货仿佛伊拉克人民期待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救济粮,迟迟不见影踪。然后我们群愤要求退款,班主任每次都口口声声称一定退款一定退款。遗憾的是,那款学罗斯福把持总统宝座,三年没能退下来。并且更为不幸的是,高三此人喜迁新居,我们又掏10块钱送他一面壁镜。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摸底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遥遥领先,但不幸,领的是榜尾的先,班主任气的差点疯掉。
人往往会气极生悲,悲极生骂,而我们班主任则非常干脆地把中间那块给省了,直接骂我们是“一群吃地瓜不知倒把的笨蛋,没有一个是考进重点大学的料!”。结果高考我们很听话地帮班主任落实预言,全军覆没,都被二三流大学收留。
由于我的成绩平时很稳地在20名左右徘徊,所以理所当然地被三流学校收留。
在填报志愿时我犯了难,因为我的成绩是容易让人想入非非模棱两可的那种,差劲的大学我看不上,而优秀的大学又看不上我。其实说穿了是我的虚荣心在作怪,总觉得上个不起眼的大学太没面子,所以为了在中等分数作背景的前提下弄个不失面子的大学上,我花费了在学习上不曾花费过的精力苦苦寻觅。
可喜的是,这种类型的大学居然被我神奇的觅到数个,用数学上的归纳法提出这类大学共有的特征是:教学质量都不高,但都有一个非常动听的名字。这种学校最适合我了,因为刚好迎合我只求外表不顾本质的心态。
首先被我锁定的目标是某省青年政法干部学院。当我在专科二批院校的队伍中找到这个学院时,双目不由的一亮,先映入视网膜的是“干部”两字,后来是“政法干部”四字,想名字这么好听的学校居然放在二批里,录取分数想必不会高,遂打电话盘问录取分数。对方的回复是,超过投挡线即可报名。我问投挡线是多少,对方回复说,280分。我遂挂掉电话,因为我的分数虽然不高,但对于这样的学校砍掉一半也够了。并且自尊心这东西不知从哪儿钻出,觉得上这种学校是对人格的一种变像糟蹋。
被我锁定的第二个目标是北京的一个叫外贸职业学院的学校。锁它不仅因为校址在北京,还因为“外贸”两字,外贸就是和洋鬼子做生意,专挣外汇的那种活计。我顿觉上此校前途必定光明,因为据说外国人吃饭给服务员的小费都比大陆报务员的月工资多。这样看来,靠洋鬼子给小费我这辈子也不愁吃喝了。虽然这个想法有点龌龊,但却是我的真实想法。
但比较遗憾的是,这个学校最终也被我抛弃,原因和上次雷同。我打电话问最低分数大约多少,不料对方语气坚定的不容置喙说,过了280分即可。我遂挂上电话。
后来我又打电话寻问数家省外的学校,结果令我无比失望,原来这些学校都他妈的民办的,交钱就能上的那种。我顿觉外省人比我还虚荣,并且奢侈。理由是,这么烂的学校居然霸占这么动听的名字。这就好比一个丑女自封西施,不免让人生悲。
最后我在无比痛苦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很理智的决定--这破分数还是在省内自销吧。
于是我就锁定了目前正在就读的大学,并且以非常吻合的分数——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入校。
学校名字以前很震人,叫中国煤炭学院。之所以强调以前,是因为入学后学校不幸改名。退一步说,改就改吧,改成中国煤炭大学更好。但不幸的,那是不是可能的,结果改了还不如不改,名字唯一的亮点被改掉,唤作山东煤炭学院!
想当初我之所以锁定此校,就是因为有“中国”两字,这就好比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海洋大学,前者听起来总比后者如雷贯耳。改名之事害的我叫苦不迭,不禁暗想被抽老千。后来得知,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是奔着“中国”两字来的,被山东代替后大骂校领导领导无方。
众老师中,最令我佩服的是高中班主任,因为此人说话仿佛西方政治家,任何言论只作口头承诺,从不落实。比如有一次他让我们买参考书。现在这年头,市场交易原则基本进化到货到款发,而他逆历史潮流让我们先交款后发货。后来不幸,那货仿佛伊拉克人民期待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救济粮,迟迟不见影踪。然后我们群愤要求退款,班主任每次都口口声声称一定退款一定退款。遗憾的是,那款学罗斯福把持总统宝座,三年没能退下来。并且更为不幸的是,高三此人喜迁新居,我们又掏10块钱送他一面壁镜。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摸底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遥遥领先,但不幸,领的是榜尾的先,班主任气的差点疯掉。
人往往会气极生悲,悲极生骂,而我们班主任则非常干脆地把中间那块给省了,直接骂我们是“一群吃地瓜不知倒把的笨蛋,没有一个是考进重点大学的料!”。结果高考我们很听话地帮班主任落实预言,全军覆没,都被二三流大学收留。
由于我的成绩平时很稳地在20名左右徘徊,所以理所当然地被三流学校收留。
在填报志愿时我犯了难,因为我的成绩是容易让人想入非非模棱两可的那种,差劲的大学我看不上,而优秀的大学又看不上我。其实说穿了是我的虚荣心在作怪,总觉得上个不起眼的大学太没面子,所以为了在中等分数作背景的前提下弄个不失面子的大学上,我花费了在学习上不曾花费过的精力苦苦寻觅。
可喜的是,这种类型的大学居然被我神奇的觅到数个,用数学上的归纳法提出这类大学共有的特征是:教学质量都不高,但都有一个非常动听的名字。这种学校最适合我了,因为刚好迎合我只求外表不顾本质的心态。
首先被我锁定的目标是某省青年政法干部学院。当我在专科二批院校的队伍中找到这个学院时,双目不由的一亮,先映入视网膜的是“干部”两字,后来是“政法干部”四字,想名字这么好听的学校居然放在二批里,录取分数想必不会高,遂打电话盘问录取分数。对方的回复是,超过投挡线即可报名。我问投挡线是多少,对方回复说,280分。我遂挂掉电话,因为我的分数虽然不高,但对于这样的学校砍掉一半也够了。并且自尊心这东西不知从哪儿钻出,觉得上这种学校是对人格的一种变像糟蹋。
被我锁定的第二个目标是北京的一个叫外贸职业学院的学校。锁它不仅因为校址在北京,还因为“外贸”两字,外贸就是和洋鬼子做生意,专挣外汇的那种活计。我顿觉上此校前途必定光明,因为据说外国人吃饭给服务员的小费都比大陆报务员的月工资多。这样看来,靠洋鬼子给小费我这辈子也不愁吃喝了。虽然这个想法有点龌龊,但却是我的真实想法。
但比较遗憾的是,这个学校最终也被我抛弃,原因和上次雷同。我打电话问最低分数大约多少,不料对方语气坚定的不容置喙说,过了280分即可。我遂挂上电话。
后来我又打电话寻问数家省外的学校,结果令我无比失望,原来这些学校都他妈的民办的,交钱就能上的那种。我顿觉外省人比我还虚荣,并且奢侈。理由是,这么烂的学校居然霸占这么动听的名字。这就好比一个丑女自封西施,不免让人生悲。
最后我在无比痛苦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很理智的决定--这破分数还是在省内自销吧。
于是我就锁定了目前正在就读的大学,并且以非常吻合的分数——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入校。
学校名字以前很震人,叫中国煤炭学院。之所以强调以前,是因为入学后学校不幸改名。退一步说,改就改吧,改成中国煤炭大学更好。但不幸的,那是不是可能的,结果改了还不如不改,名字唯一的亮点被改掉,唤作山东煤炭学院!
想当初我之所以锁定此校,就是因为有“中国”两字,这就好比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与青岛海洋大学,前者听起来总比后者如雷贯耳。改名之事害的我叫苦不迭,不禁暗想被抽老千。后来得知,为数不少的学生都是奔着“中国”两字来的,被山东代替后大骂校领导领导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