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简介
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总面积617平方公里,辖7镇5乡,574个行政村,56万人,耕地面积54万亩,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县域情况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历史文化悠久。范县西汉初置县,迄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是范姓、顾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郑板桥曾在范县任过五年县令,并留下了“范县民情有古风,一团和蔼又包容”评价范县民情民风的诗句,古典名著《水浒传》所描述的“十字坡”就在范县境内。革命战争时期,范县曾是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驻地,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和挺进大别山的渡口之一。集黄河生态、黄河文化、森林景观于一体的毛楼生态旅游区是国家三A级旅游景点,颜村铺革命旧址是全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二是物产资源丰富。发挥黄河水灌溉优势,建成了30万亩优质水稻,范县优质大米被国家评定为“绿色食品”,发展莲藕等特色水产种养6万亩;林木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60万立方米;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天然气储量88亿立方米,是中原油田油、气主产区;以濮城为中心的卤水分布面积62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960亿吨;煤炭资源分布面积82平方公里,储量7.46亿吨。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范县与山东省紧紧相连,作为中原经济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桥头堡”和“中继站”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穿境而过的晋豫鲁重载铁路正在紧张建设,在范县规划建设有万吨级货运编组站和客运站;濮范高速与正在建设的德商高速在范县交汇,形成距郑州、济南“两小时经济圈”,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
四是发展前景广阔。范县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确定的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并赋予了范县一部分先行先试权。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的范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已形成了关联度较高的石油化工、玻璃制品及电光源、金属加工制造、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有较强的项目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范县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县”为中心任务,按照“城镇引领、工业主导、农业固基、民生改善”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赶超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
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总面积617平方公里,辖7镇5乡,574个行政村,56万人,耕地面积54万亩,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县域情况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历史文化悠久。范县西汉初置县,迄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是范姓、顾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郑板桥曾在范县任过五年县令,并留下了“范县民情有古风,一团和蔼又包容”评价范县民情民风的诗句,古典名著《水浒传》所描述的“十字坡”就在范县境内。革命战争时期,范县曾是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机关驻地,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和挺进大别山的渡口之一。集黄河生态、黄河文化、森林景观于一体的毛楼生态旅游区是国家三A级旅游景点,颜村铺革命旧址是全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二是物产资源丰富。发挥黄河水灌溉优势,建成了30万亩优质水稻,范县优质大米被国家评定为“绿色食品”,发展莲藕等特色水产种养6万亩;林木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2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60万立方米;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2亿吨,天然气储量88亿立方米,是中原油田油、气主产区;以濮城为中心的卤水分布面积62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960亿吨;煤炭资源分布面积82平方公里,储量7.46亿吨。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范县与山东省紧紧相连,作为中原经济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桥头堡”和“中继站”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穿境而过的晋豫鲁重载铁路正在紧张建设,在范县规划建设有万吨级货运编组站和客运站;濮范高速与正在建设的德商高速在范县交汇,形成距郑州、济南“两小时经济圈”,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
四是发展前景广阔。范县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确定的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并赋予了范县一部分先行先试权。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的范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已形成了关联度较高的石油化工、玻璃制品及电光源、金属加工制造、木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有较强的项目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范县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强县”为中心任务,按照“城镇引领、工业主导、农业固基、民生改善”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赶超发展的好趋势、好态势、好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