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吧 关注:45,303贴子:3,256,055

我看新版《玉堂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看新版《玉堂春》
   曾经在去年带着儿子一起去慈溪看过金静和杨文蔚老师联袂演出的《玉堂春》,但那时侯因儿子在旁边玩耍,并未仔细地看,甚是遗憾。此次,闻得此戏将在绍兴大剧院演出,非常高兴,家门口的演出当然不能错过。再者,可以弥补上一次的遗憾,故早在4月初就定好了第一排的票子。
     较上一次的演出,我发现,戏已经做了部分地方的修改,应该说,删减得当,紧凑而有致。杨老师的状态非常好,年近花甲,能唱出这样的水平实在是不容易,可以说,越坛估计无人可及(当然,不是绝对,也只是猜测)。其唱腔无论是咬字,小腔独具韵味,即深得毕派精髓,又极具““杨氏风格””,其表演儒雅风韵,把王金龙初涉妓院的茫然,受小人欺凌的郁愤、落泊时的无奈、对苏三的钟情…….一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三堂会审时表情的一一呈现,可谓让人美不胜收啊。
    金静在此戏中有相当多的创新。特别是“装疯”和“三堂会审”。在我看来,大都是相当成功,只是有些表演方面,我觉得可以稍做“收敛”。“装疯”一折,我不知道是否借鉴了梅派代表作《宇宙峰.装疯》或尚派代表作《失子惊疯》。但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处。可以说,她即将巧妙地让苏三发泄了对老鸨的不满,也倾诉了自己身世的可怜。而前后人物情绪的处理也是相当得到,从不会装,到完完全全投入到“疯”的境地,衔接自然,让观众自然融入到了苏三的内心世界去。
      苏三起解对金静来说,自然是驾轻就熟,戚派的如泣如诉,深沉委婉被她表现得相当透彻。
    《三堂会审》我曾经多次对比着看过戚大师和朱祝芬老师的两个版本。此次再来看现场的金静版,印象颇深。金静在此场中变换了人物跪的位置,同时在陪审官等谈话时注意了“倾听”,面部表情随着主审官与陪审官之间的言语交流而变动,加强了与堂上审察官的互动。同时,在表演方面,金静也是在老师的表演基础上有了突破。比如,戚老师在表演“一无天平,二无戥秤,用手约来,三百余两”时,先是一个手指表示“一”,接着是二个手指,三个手指。那样戏曲的程式化美感,我觉得相对就淡些,而金静的表演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应该说是恰到好处。
只是有些方面,我觉得金静稍微过火了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对老鸨,皮氏的恨,有“过犹不及”的感觉。鄙人认为,苏三虽然有满腔仇恨,但她毕竟是旧社会最底层的女子,她的恨不应该有革命女子般的“凌厉”。还有就是“金尽别逐”中金静所表现的与王金龙的难依难舍似乎“矫情”了些,我觉得可以“收敛”点。
   只可惜,看到《三堂会审》一半,儿子、老公轮番打电话、发消息给我,问我还有多少时间回家,儿子在等我回家睡觉。我是一接到电话,就很过意不去,所以,有些心神不定了,戏也没仔细看了。戏一完,马上冲回家去~~~~~~~~哈哈,说到底,看戏还得心无杂念地看。还有就是,那没成家的戏迷朋友们,抓紧大好时光,想看就看吧~~~~~



IP属地:浙江1楼2010-05-23 17:43回复
    • 124.78.217.*
    写得很好。
    “《三堂会审》我曾经多次对比着看过戚大师和朱祝芬老师的两个版本”嗯,可见对戚派戏入迷之深。


    2楼2010-05-23 18:37
    回复
      • 211.140.18.*
      顶!


      3楼2010-05-23 20:36
      回复
        • 58.247.15.*
        后来演的比上海首演的那会有改动吗?
        只看过首演时候的。
        金的表演给我的感觉和LZ一样有些过。
        而杨老师,表演甚好,只是真的长叹廉颇老矣~~~


        4楼2010-05-24 15:38
        回复
          • 125.115.156.*
          老是自然规律,我倒不叹息,这年纪还能演绎成这样,我觉得杨老师真的是非常棒了!


          5楼2010-05-24 15:45
          回复
            • 125.107.104.*
            我对最后一场删减掉探监的戏很是郁闷,其他总体上来说不错的。另外,起解金静的麦克风貌似被金鱼拷压住了,声音太闷,比较遗憾


            6楼2010-05-24 16:06
            回复
              • 125.115.156.*
              是啊,有探监就更好了,但考虑到剧太长,就删了.不过目前这样还是很原汁原味的,比胡乱修改的一些剧本要好很多.其实一些经典的东西还是不要动为妙.起码我这样认为.


              7楼2010-05-24 16:12
              回复
                建议4楼同学再去看场玉堂春,然后你就会发现杨老师目前状态有多好了。我是看了好几场,才敢说这个话的,个人感觉杨老师的状态真是一场比一场好啊,绍兴场我也去看了,唱腔上可以说 相当 完美。献花的人好多,我看杨老师都抱不动了
                ps:说到探监,同怨念……


                8楼2010-05-24 16:55
                回复
                  • 211.140.18.*
                  因为写得匆忙,发现把杨老师年近古稀都写成花甲了,有些词也颠三倒四。…晗晗妈越女!


                  9楼2010-05-24 20:31
                  回复
                    • 125.114.113.*
                    顶一下!            


                    11楼2010-05-27 20:57
                    回复
                      • 61.18.170.*
                      杨老师风采不减当年.


                      12楼2010-05-27 21:10
                      回复
                        杨老师当年那可是相当滴红啊


                        13楼2010-05-27 21:11
                        回复
                          可惜当年杨老师的那些戏视频很难看到了,如果谁有能发到网上就好了。希望她能和金静多合作一些剧目。


                          14楼2012-04-08 19:06
                          回复
                            非常喜欢金静和杨老师的《玉堂春》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2-04-08 19:51
                            回复
                              杨老和周雅琴那时可是越坛双霸啊,两人的戏美轮美奂,如《牡丹亭》、《花为美》、《双珠凤》等,一时风头之劲无人能敌,也是戚毕流派最风光的时代!!!


                              16楼2012-04-08 2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