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歌燕语吧 关注:8贴子:3,931
  • 13回复贴,共1

《终生学习,读书进步》--2022040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陕西1楼2022-04-05 22:17回复
    【听书《拆除你的情绪地雷》:脱离不理性回归理性】
    听书《拆除你的情绪地雷》第一章,陷入不理性情绪的三个原因:绝对化要求,过分概况化,认为所有不利的事情都糟糕之极。
    其中,所有不利的事情都是自我不吉利的预兆,其实就是自我设定消极的潜意识。
    绝对化要求,就是一种以偏概全。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无常的相对的,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绝对化本身就是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回归理性,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就能够客服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
    过分概况化,就是一种以小放大,把小缺点放大到否定自己,小消极情绪扩大到否定自己,导致自己对自己失望。回归理性,有优点有缺点,不盲目骄傲,也不盲目自卑,就能够理性面对自己。
    所有不利的事情都是糟糕之极的,就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所有不利的事情都是自我不吉利的预兆,自我设定消极的潜意识。回归理性,万事万物都是利弊相生,得失平衡,没有什么事情是糟糕之极,在你看到的不利因素背后,一定有另一个有力的方面。回归理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容面对,万事顺心。


    IP属地:陕西2楼2022-04-05 23:17
    回复
      作业1:
      1,读书变现最赚钱的五大文体是什么?并尝试用一句话解释。
      一本书有五大赚钱文体:分别为:荐书稿、书评、拆书稿、听书稿、课程稿。
      一句话解释为:一本书的推荐,评论,章节、听讲及教程,围绕着书的全方位服务,都是可以变现的内容。
      2,你最想学那种,为什么?
      都想学。喜欢读书,围绕书的变现方式了解学习之后,未来会根据自己的便利学习的同时做相关内容。


      IP属地:陕西4楼2022-04-05 23:27
      回复
        【听书《拆除你的情绪地雷》:脱离不理性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进入一种极度自卑的不理性情绪状态,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拆除你的情绪地雷》第一章里说陷入不理性情绪有三个原因:绝对化要求,过分概况化,认为所有不利的事情都糟糕之极。
        绝对化要求,诸如,我必须要成功等等,就是一种以偏概全。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无常的相对的,绝对化本身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回归理性,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放下消极的想法,建立积极的暗示,给情绪带来转变。
        过分概况化,诸如,这点小事我都做不了,看来我就是一个无能的人,等等,就是一种以小放大,把小缺点放大到否定自己,小消极情绪扩大到否定自己,导致自己对自己失望。回归理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优点有缺点,不盲目骄傲,也不盲目自卑,不给自己贴标签,理性面对自己。
        所有不利的事情都是糟糕之极的,诸如,我被恋人甩了,没有人再喜欢我了,等等,就是一种自我设定消极的潜意识,如同自我实现的预言,让自己情绪更加恶劣。回归理性,没有什么事情是糟糕之极,万事万物都是利弊相生,得失平衡。回归理性,设想最坏的结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面对,万事顺心。


        IP属地:陕西5楼2022-04-06 14:05
        回复
          《《拆除你的情绪地雷》:脱离不理性负面情绪》【听书笔记】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进入一种极度自卑的不理性情绪状态,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拆除你的情绪地雷》第一章里说陷入不理性情绪有三个原因:绝对化要求,过分概况化,认为所有不利的事情都糟糕之极。
          绝对化要求,诸如,我必须要成功等等,就是一种以偏概全。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无常的相对的,绝对化本身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回归理性,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放下消极的想法,建立积极的暗示,给情绪带来转变。
          过分概况化,诸如,这点小事我都做不了,看来我就是一个无能的人,等等,就是一种以小放大,把小缺点放大到否定自己,小消极情绪扩大到否定自己,导致自己对自己失望。回归理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优点有缺点,不盲目骄傲,也不盲目自卑,不给自己贴标签,理性面对自己。
          所有不利的事情都是糟糕之极的,诸如,我被恋人甩了,没有人再喜欢我了,等等,就是一种自我设定消极的潜意识,如同自我实现的预言,让自己情绪更加恶劣。回归理性,没有什么事情是糟糕之极,万事万物都是利弊相生,得失平衡。回归理性,设想最坏的结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面对,万事顺心。


          IP属地:陕西6楼2022-04-06 14:06
          回复
            《《拆除你的情绪地雷》1:脱离不理性负面情绪》【听书笔记】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进入一种极度自卑的不理性情绪状态,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拆除你的情绪地雷》第一章里说陷入不理性情绪有三个原因:绝对化要求,过分概况化,认为所有不利的事情都糟糕之极。
            绝对化要求,诸如,我必须要成功等等,就是一种以偏概全。这个世界原本就是无常的相对的,绝对化本身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回归理性,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放下消极的想法,建立积极的暗示,给情绪带来转变。
            过分概况化,诸如,这点小事我都做不了,看来我就是一个无能的人,等等,就是一种以小放大,把小缺点放大到否定自己,小消极情绪扩大到否定自己,导致自己对自己失望。回归理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优点有缺点,不盲目骄傲,也不盲目自卑,不给自己贴标签,理性面对自己。
            所有不利的事情都是糟糕之极的,诸如,我被恋人甩了,没有人再喜欢我了,等等,就是一种自我设定消极的潜意识,如同自我实现的预言,让自己情绪更加恶劣。回归理性,没有什么事情是糟糕之极,万事万物都是利弊相生,得失平衡。回归理性,设想最坏的结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面对,万事顺心。


            IP属地:陕西8楼2022-04-06 21:40
            回复
              《《拆除你的情绪地雷》2:理性情绪疗法》【听书笔记】
              情绪有失落,调整有方法。《拆除你的情绪地雷》第二章里说明了理性情绪疗法的ABC理论:A代表烦恼,B表示看法,C是带来的结果。即从烦恼出发,改变看法,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苦由心造,情绪的烦恼往往是不理性的自我看法造成的,因此改变情绪的关键是改变对烦恼的看法。就是把烦恼的事情,都通过转变思维的方式,在阴暗处看到光明,从而让情绪由悲观变成乐观。
              例如,没有赶上飞机,心情很差,但其实没有赶上飞机,也增加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故事,从这个角度出发,心情就会依然明媚。
              面对糟糕的情绪,运用理性情绪疗法,通过现实的自我暗示,专注解决方法,增加自我效能感。无条件接纳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暗示,找到自我轻松的途径,提高对情绪的掌控。


              IP属地:陕西10楼2022-04-06 22:26
              回复
                荐书:《拆出你的情绪地雷》
                《拆除你的情绪地雷》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性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被美国媒体尊称为心理学巨匠的阿尔伯特.埃利斯所著。他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籍,本书销量高达几百万册,是常年畅销经典。他用“理性疗法”治愈了15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面对挫折时如何不被烦恼缠身?”“如何将有害的想法转变为健康的想法?”“如何减少焦虑、抑郁、愤怒、自厌或自怜情绪等负面情绪?”本书将告诉你秘诀,为你提供简单直接的方法和实用的智慧。我们生活的世界一直都有痛苦存在,我们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我们可以建设性地接受这些痛苦,从而减少烦恼或不让自己烦恼。让我们走进《拆除你情绪的地雷》,感受自己拆除地雷后的轻松与惬意。
                ~~~
                巜拆除你的情绪地雷》,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被公认为是超越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治愈了15000多名被各种情绪困扰的人。因此,被巜今日心理学》杂志评为“活着的最伟大的心理学家。”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会陷入不理性情绪的三个原因,我们可以通过转变思想来撑控情绪,以及在行为上做出改变,同时关爱他人收获自我价值等,从而远离情绪的困扰。
                面临一件不幸的事情时,应该学会坦然接受现实,让自己变得轻松,事情还没有到那么糟糕的地步。我很喜欢书中的这句话。
                打开这本书,让你的负面情绪一扫而光!在这本著作中,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分享了大量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心理自助治疗,书中睿智、明快的写作风格让你的阅读既充满乐趣,也不乏启迪。
                ~~~
                【百度简介】
                【内容简介】
                罗莎琳德因被丈夫抛弃而感到沮丧,因害怕工作表现不好而感到焦虑;迈克认为自己一直处于一种恐慌情绪中,还患上了强迫症,总是担心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不完美;玛丽莲认为如果没有孩子,就像被剥夺了一项重要的权利;苏茜觉得自己的行为准则一定要与大众一致,否则就是个被孤立的可怜虫;特里对钱过度担心,脑子里总想着怎么挣钱,甚至在付账单时还不停地担心,觉得自己像个“穷人”而抬不起头来。如何将这些有害的想法转变为健康的想法?面对挫折时,如何不被烦恼缠身?如何减少焦虑、抑郁、愤怒、自厌或自怜情绪等负面情绪?本书将告诉你所有秘诀!这本操作性极强的手册为你提供了简单、直接的方法和实用的智慧,让你的生活更快乐,负面情绪更少。在这本著作中,埃利斯博士分享了大量真实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心理自助治疗,本书睿智、明快的写作风格让你的阅读既充满乐趣,也不乏启迪。打开这本书,让负面情绪一扫而光!
                【书籍目录】
                对话大师李孟潮专访埃利斯
                阿尔伯特埃利斯简介
                第1章让你快乐的心理自助法/1
                第2章赶走烦恼/14
                第3章如何改变自己/24
                第4章信念的力量/33
                第5章通向幸福之路/45
                第6章接纳自己和他人/54
                第7章正确看待不幸/67
                第8章坦然接受挫折/78
                第9章理性情绪行为疗法/100
                第10章积极心理暗示/128
                第11章避免盲目乐观/149
                第12章行动的力量/175
                第13章自我价值的实现/187
                第14章总结:如何获得快乐/195
                第15章理性心灵鸡汤/212
                参考书目/217
                ~~~


                IP属地:陕西11楼2022-04-07 11:55
                回复
                  《拆除你的情绪的地雷》:能控制情绪的人,才能掌控人生~汐颜悦读
                  生活里时常会有让我们感到不愉快的事,每当这些不愉快的事出现的时候,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的这颗情绪地雷都会被引爆。情绪的地雷一旦被引爆,不仅伤及他人,更容易伤及自己。
                  《拆除你的情绪地雷》这本书的作者阿尔伯特埃利斯是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在美国和加拿大,他被公认为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
                  什么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这个从字面上看,这个疗法指的是我们可以透过生活中遇到的事件,找到其背后的情绪,理性地思考这些情绪背后的不合理信念,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简单来说,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外界压力所直接导致的,而是经由一个核心的信念,才产生了相对应的情绪,最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根据理性情绪疗法的概念,作者发展出ABC要素法,他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用ABC要素法来分析,即A来自于dversity,指代你生活中遇到的逆境,也就是感到有压力的事情;B来自于belief,指代你对于事情的信念和看法,也就是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C来自于consequerce,指代事情的结果,通常是你最后产出的情绪行为。
                  举个例子,一个女人看到她的老公总是背着她干某件事,在她的心里就萌生了一个信念:他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了?如果用ABC来分析:A指代这个女人看到自己的老公总是背着她在手机上跟别人聊天;B就是这个女人萌生了一个信念:他在外面是不是有了别的女人了;C则产生了她最终的情绪结果——和老公冷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从而导致了我们的许多负面情绪。作者认为,利用理性行为疗法中的ABC要素法能够直接拆除这些“情绪地雷”,从而避免让负面情绪影响我们的生活。
                  如何拆除情绪地雷?
                  关于产生情绪地雷的途径,作者列举了以下三条:
                  第一个途径:烦恼情绪。对于烦恼情绪,指的是人们经常对自己失望,对他人愤怒,以及对环境的抱怨,正是这三种挥之不去的烦恼,构成了我们的情绪地雷,最终导致情绪爆发。
                  首先是对自己失望。对自己的失望往往是来源于对自己的苛刻要求,其背后的信念是“我一定要在重要的项目上出色,一定要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可,否则我就是个没能力、让人讨厌的人”。一旦达不到这些要求就会对自己失望,这种失望的感受逐步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引发严重的抑郁、焦虑、恐慌的情绪,最终引爆情绪地雷。
                  对他人的愤怒。背后的信念则是“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我关心的人一定要对我好,否则他们就是烂人,活该受苦!”这个与第一个信念所不同的是,产生这种情绪的人是对他人有苛刻的要求,如果他们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变得异常愤怒。
                  抱怨环境。其背后的信念是“我生活的环境一定要轻松愉快,否则这个世界就是个糟糕的地方,我根本忍受不了,而且我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要想拆除这种情绪地雷,作者建议可以用ABC行为认知疗法,把“必须”换成“不一定”,因为作者认为,这种“必须”的信念造成了人们的烦恼情绪,也就引发了我们对自己的失望、对别人的愤怒以及对环境的抱怨,从而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中。
                  要想摆脱这种“必须”的信念,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必须要这样那样的,要允许事情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第二个途径,不幸想法。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这期间究竟会遇到什么,谁也无法预料。一生之中总会发生一些不幸的事,例如病痛、不公平、贫穷,导致了我们最热切的希望总是无法实现。
                  久而久之,在我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些不幸的想法,比如“我怎么这么命苦?”“我怎么这么倒霉”这样的话,这就导致了他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总往坏处想,从而导致了更消极的情绪。因此,作者就告诉我们:不幸的想法源自于以偏概全,我们太容易相信只看到事情的坏处、自己的缺点这些方面了。
                  其实,无论是好事也好,坏事也好,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即便是坏事让我们赶上了,但这件看似坏事的背后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在坏事的背后或许也有上天的美意。
                  第三个途径,挫折情境。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学业上的挫折、工作上的挫折以及人际交往上的挫折,如果迈过去了就叫“成长”,迈不过去就叫“坎”。于是,作者就提议,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一定要保持“我可以”的信念。只有保持积极的情绪,才能让自己快乐。
                  如何保持积极情绪,让自己更快乐?
                  保持积极情绪首先就是暂停策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执,这个时候我们也很容易导致情绪爆发。“暂停策略”就是指,当我们陷入消极想法时,停止一下,花点时间思考我们的内心发生了什么,让情绪慢慢冷却下来,从而更理性地考虑当下的处境。
                  其次是角色扮演。作者认为,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面临许多困扰,比如很难拒绝别人、很难提出自己的请示等等,这是我们在面对真实的场景时,会感到紧张,从而不知所措。而“角色扮演”则是让我们把真实的场景预演一届,提前克服内心的紧张感。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要去一家公司面试,但你又怕面对面试官的时候发挥不好,如果用角色扮演,找一个你熟悉的人来扮演对方的面试官,做一个提前预演,让对方给你指出一些不足,这样当你去面试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紧张了。
                  第三就是无条件的接纳。要让自己更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到无条件的接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他人。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最后就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作者认为,当我们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和改变潜力时,我们总能提出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自证预言”,指的是人们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IP属地:陕西12楼2022-04-07 11:55
                  回复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
                    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在美国和加拿大,他被公认为十大具影响力的应用心理学家第二名(卡尔·罗杰斯一,弗洛伊德第三)。
                    埃利斯创立了对咨询和治疗领域影响极大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为现代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疗法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见效快,为中国心理咨询师常用的方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考试必考的疗法之一。
                    埃利斯自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投身心理治疗工作60余年,治愈了15000多名饱受各种情绪困扰的人,并在纽约创立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学院。
                    埃利斯是精力充沛而多产的人,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丰富的作者之一。多个核心心理咨询期刊都曾刊登过埃利斯的文章,他的文章刊登次数堪称心理咨询领域之。他一生出版了70多本书籍,其中有许多都成为常年畅销的经典,有几本著作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
                    2003年,当他90岁生日的那天,他收到了多位公众知名人物的贺电,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在2007年的《今日心理学》杂志上,他被誉为“活着的伟大的心理学家”。
                    他是史上长寿的心理学家,2007年安然辞世,享年93岁,被美国媒体尊称为“心理学巨匠”。
                    生平
                    1913年9月27日,阿尔伯特·埃利斯出生在美国匹兹堡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是3个孩子中的长子。
                    4岁时,埃利斯全家移居纽约市。
                    5岁时,埃利斯因肾炎住院,因此不能再从事他所热爱的体育运动,从而开始热爱读书。
                    12岁时,埃利斯父母离婚了。他的父亲长年在外经商,对自己少有关爱,母亲同样感情冷漠,喜欢说话,却从不倾听,父母关系向来很差。曲折的经历让他对人的心理活动充满兴趣,小学时就已经是个很能解决麻烦的人了。
                    进入中学以后,埃利斯的目标是成为美国伟大的小说家。为了这个目标,他打算大学毕业后做一名会计师,30岁之前退休,然后开始没有经济压力地写作,因此他进入了纽约市立大学商学院。经济大萧条来了,击碎了他的梦想。他仍然坚持读完大学,获得了学位。
                    大学毕业后,埃利斯开始做生意,生意不好不坏。这时埃利斯对文学还是痴心不改,他把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写纯文学作品。
                    28岁时,他已写了一大堆作品,可都没有发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不能靠写小说生活,于是开始专门写一些非文学类的杂文,并加入了当时的“性–家庭革命”。这时他发现很多朋友都把他当作这方面的专家,并向他寻求帮助。此时,埃利斯才发觉原来他像喜欢文学一样喜欢心理咨询。
                    1942年,埃利斯开始攻读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主要接受精神分析学派的训练。
                    1943年6月,埃利斯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学位。
                    1947年,埃利斯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如同当时大部分心理学家,这时候的埃利斯是个坚定的精神分析信徒,下决心要成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师。
                    20世纪40年代后期,埃利斯已经在当地的精神分析界小有名气,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还先后在纽约市以及新泽西州的几所机构内身居要职。可就在此时,埃利斯开始对自己钟爱的精神分析事业产生了怀疑。
                    1953年1月,埃利斯彻底与精神分析分道扬镳,开始将自己称为理性临床医生,提倡一种更积极的新的心理疗法。
                    1955年,他将自己的新方法命名为理性疗法(Rational Therapy,RT)。这种疗法要求临床医生帮助咨询者理解,是其自身的个人哲学(包括信仰)导致了自己的情感痛苦。例如“我必须完美”或“我必须被每个人所爱”。
                    1961 年,该疗法改名为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RET)
                    1993 年,埃利斯又将该疗法更名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因为他认为理性情绪疗法会误导人们以为此疗法不重视行为概念,其实埃利斯初创此疗法时就强调认知、行为、情绪的关联性,而且治疗的过程和所使用的技术都包含认知、行为和情绪三方面。
                    2004年,埃利斯罹患严重的肠炎。
                    2007年7月24日,埃利斯自然死亡,享年93岁。


                    IP属地:陕西13楼2022-04-07 11:56
                    回复
                      【荐书稿:《拆除你的情绪地雷》】
                      现代社会越来越的人饱受着情绪地雷的困扰。
                      “如何摆脱不理性的负面情绪?”
                      “如何转变想法,不被负面情绪掌控?”
                      “如何转变行动来彻底消除烦恼和焦虑?”
                      阿尔伯特.埃利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父,被誉为是超越弗洛伊德的著名心理学家,他在《拆除你的情绪地雷》,这本著作中,阿尔伯特.埃利斯博士分享了大量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心理自助治疗,为你提供简单直接的方法和实用的智慧。
                      本书销量高达几百万册,是常年畅销经典。他用“理性疗法”治愈超过15000多名。也必将会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启发和鼓舞,让我们走进《拆除你情绪的地雷》,感受拆除地雷后的轻松与释放。


                      IP属地:陕西14楼2022-04-07 18:51
                      回复
                        《梨花直播3:书评的写法》
                        1,书评=评论书中的亮点+给读书启发帮助+1500字左右
                        2,书评变现=出版社合作(中信+后浪+机械+=小红书+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大咖出书+接稿变现(免费新书+书评+豆瓣等自媒体+)+投稿变现(新浪读书+樊登读书)
                        3,书评过稿的关键点=对读者的价值=基础稿费+阅读受益
                        4,书评写作三步走=3个启发点+解释这3点+补上开头结尾
                        (1)开头=荐书稿300
                        (2)中间=3个启发点3*300=痛点+影响+观点+解释+好处
                        (3)结尾=感受收获100=阅读,感受到,了解到=帮助读者+给他启发
                        5,《如何停止不开心》书评
                        6,启发点=有趣(金句)+有用(方法)+新鲜(首次)
                        (1)有趣=书中金句
                        (2)有用-书中方法
                        (3)新鲜=首次看到+意想不到
                        (4)金句=你所以焦虑,是你总想付出很少的努力,获得很多的效果。
                        7,每个启发点=罗列痛点场景+痛点的影响+书中的观点方法+解释书中的观点方法+按照书中去做的好处
                        (1)罗列痛点场景=联想生活+与他人比较(孩子+家庭+工作)
                        (2)痛点的影响=影响(我们+他人+社会)+消磨自信心
                        (3)书中的观点方法=不停止,而是去管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用我们的日常与他人生活的极少数进行比较
                        (4)解释书中的观点方法=举例+打比方=仆人眼里无英雄
                        (5)按照书中去做的好处=不跟他人比+自在做自己=心态好+关注的优势和成就+为自己的创造感到自豪
                        8,做训练营=共享实战经验+创造学习氛围+缓解经济压力
                        9,读书变现=快速读书+系统学习+读书变现=35天系统学习安排


                        IP属地:陕西15楼2022-04-08 20:08
                        回复
                          《70后、80后、90后的21个区别》
                          70后一直是一个比较正统的群体,中规中矩走到现在。而80后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人的炮轰与非议。随着时间的流逝,80后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慢慢变好,得到了平反。如今90后也成长起来,同样遭到了人们的议论纷纷。这种议论在与80后的对比中逐渐升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又会重新理智地审视90后的社会角色与地位了。
                          1工作
                          70后:工作狂基本上都是70后的。
                          80后:而我们,拒绝加班!
                          90后:拒绝上班!
                          2衣服
                          70后:我们喜欢穿七匹狼或者猛龙牌子的衣服
                          80后:我们喜欢G-Star之类的。
                          90后:乞丐服,越花越好,越破越好..一个洞时尚,两个洞潮流,三个洞个性。
                          3K歌
                          70后:我们唱k的时候只会乱吼——例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然后就拼命拉着你喝酒,不让你唱。
                          80后:Mic霸一般是我们。
                          90后:我们不止会唱,还会跳!
                          4话题
                          70后:我们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
                          80后:我们的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
                          90后:QQ等级,QQ秀...
                          5笔记本
                          70后:我们如果有笔记本,会喜欢到公众场合用。
                          80后:我们才不会背那么重的东西在身上。
                          90后:只要苹果笔记本,而且不止一台...
                          6上网
                          70后:我们只看看新闻,浏览信息。
                          80后:我们去人人交朋友;去优纳网看每日经典充实自己,同时分享一下以提高自己在朋友当中的品味。
                          90后:LOL啊,LOL啊!
                          7地位
                          70后:我们无论任何时候,看到有站着的领导,都会马上给领导让座。
                          80后:我们崇尚上下级平等。
                          90后: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8婚姻
                          70后:我们娶老婆的时候想娶处女。
                          80后:我们觉得无所谓,只要相互感情好就可以了。
                          90后:结婚需要感情吗?..需要结婚吗?
                          9日记
                          70后:喜欢写日记,日记本还是带锁的。
                          80后:喜欢写博客,新浪博客,SOHU博客,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反正没人认识你,骂骂人,发发嗲,干什么都行。
                          90后:写博客?太落后了吧?现在是群主站长时代,直接做群主站长得啦!
                          10战争与和平
                          70后:希望中国用核弹把某三个国家(地区)都灭了。
                          80后:希望和平。
                          90后:和我无关!打仗衣服会降价吗?那就打呗~~
                          11服务员
                          70后:我们对服务员态度恶劣,或者言语上调戏女服务员。
                          80后:我们只在点菜和结帐时会跟服务员说话。
                          90后:从不和waitress说话,只会背后讨论她的衣服很土...
                          12花费
                          70后:我们有存款。
                          80后:我们负债。
                          90后:我们有老爸!
                          13住房
                          70后:我们会把房子买在番禺或者花都,然后每天早上花一个多小时乘车去上班。
                          80后:我们喜欢在公司附近租房子,每天骑车或走路去上班,就为了早上多睡一会。
                          90后:我们住哪里都可以,只要BF喜欢...
                          14交往
                          70后:我们结交有背景有地位的人。
                          80后:我们结交志趣相投的人。
                          90后:我们结交满身纹身的帅哥!
                          15周末
                          70后:我们周末约客户去吃饭。
                          80后:我们周末约同学去踢球。
                          90后:一个礼拜7天周末,想做什么做什么!
                          16喝酒
                          70后:我们喝酒时喜欢跟别人干杯。
                          80后:我们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下了,怎么也不肯再喝。
                          90后:我不是随便喝酒的人,我随便喝起酒来不是人~
                          其实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会遇到完全不同的机遇与坎坷。70后、80后与90后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深层次的不可化解的矛盾,相反,还有很多值得互相学习与借鉴之处。


                          IP属地:陕西17楼2022-05-03 21:36
                          回复
                            电影《出拳吧,妈妈》是一部当代女性视角的励志传奇影片,由唐晓白执导,谭卓、田雨领衔主演,田海蓉特邀主演,赵诗朦、郭唐维联合主演,陈明昊特别出演。该片讲述了性格倔强的单亲妈妈白杨,因一时冲动伤人入狱,母子分离。多年之后,为了争回孩子的抚养权,白杨在拳击教练沈浩的帮助下,重燃斗志,在赛场上直面当年的对手,用汗水和努力证明自己价值的故事。
                            【电影《出拳吧,妈妈》】
                            《出拳吧,妈妈》是由唐晓白执导,谭卓、田雨、田海蓉主演的女性励志题材电影,于2021年6月12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于2022年4月30日上映。
                            中文名:出拳吧,妈妈
                            外文名:Shallow
                            其他译名:全心爱你、拳心爱你
                            类型:亲情、励志
                            导演:唐晓白
                            主演:谭卓、田雨、田海蓉
                            片长:96分钟
                            【剧情简介】
                            白杨(谭卓饰)是一个性格倔强、坚守内心原则的年轻妈妈;几年前因一时冲动失去所有、母子分离,孩子被迫交给姐姐白彤(田海蓉饰)扶养;直到遇到性格奇葩、舌毒心暖的男人沈浩(田雨饰),在他的帮助下,白杨重新燃起了斗志,痛下决心夺回失去的一切。但前方等着白杨的,却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
                            ~~~
                            【《出拳吧,妈妈》导演唐晓白:硬朗女性值得被尊重和书写】
                            电影《出拳吧,妈妈》将于今日(4月30日)上映,导演唐晓白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尽力而为吧,总得有人站出来,不能大家都原地等待”,而“迎难而上”也是电影《出拳吧,妈妈》试图传递出的信念,影片讲述了一个母亲的自我救赎,唐晓白表示,探讨女性的自我意识、心灵成长,也源于她自身的困惑。
                            关注女性现实问题
                            女性励志题材电影《出拳吧,妈妈》由唐晓白执导,谭卓、田雨、田海蓉主演,讲述了一度沉沦至生活谷底的妈妈白杨为了挽回孩子的抚养权,在教练的鼓舞下,通过魔鬼训练,再次站上拳台,奋力出击的故事。
                            在此之前,唐晓白一直在拍摄艺术片,充分享受着创作上的自由,近年来,她开始把关注的视角投向女性鲜活的人生,“她们如何平衡自我价值与家庭,在社会强加给女性性别特质时,如何进行心理建设;如何完成从年轻女性到母亲角色的转化等等,这些问题都让我想去探讨。”
                            唐晓白坦承,这些问题也是她自己面临的困惑,“曾经我最好的朋友就‘警告’过我:’孩子这么小,你把他扔在家里,去找你自己的事业,如果以后成绩不好,你会后悔一辈子的‘,社会对于女人的设定,就是她必须是一个好的母亲,而且,在生育之后,照顾孩子的任务理所当然地就是女性,男性继续上班就没有人来质疑,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会向女性袭来。”
                            所以,唐晓白在这部影片中,设定了一个不完美的母亲白杨,“她有性格上的弱点,遇事冲动,找不到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是这样一个人生几乎荒废的母亲,她依靠自己的意志重新站起来,与孩子一起经历坎坷、成长,然后变得越来越接近完美,我想以这样的方式来探寻母亲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和力量。“
                            为谭卓身上的韧性感动得热泪盈眶
                            而之所以有拳击手的设定,唐晓白表示,就是希望展现中国的女性除了温柔、贤淑、隐忍之外,也有强悍的形象,有更为独立的思考,“这样的女性在我们身边并不陌生,也许有些人觉得这样的女性太‘硬朗’了,但我觉得她们应该被尊敬和书写。”
                            作为唐晓白首次尝试商业类型片的作品,唐晓白需要挑战对于拳击动作场面的控制,可谓是给自己上了难度,不过,她觉得这个过程很过瘾,“拳击对决的戏份太难拍了,每一场重要的比赛都是两千、三千人的大场面,观众都是实打实的,不是特效造出来的,因为谭卓是一名演员,不是真正的拳手,她需要身临其境地听到观众的呐喊、助威,以此找到热血竞技的状态,而且,我们请来的裁判也都是国际裁判,拳击宝贝也都是专业的,与谭卓对垒的选手也是冠军级别的。“
                            谭卓为了饰演女拳手可谓是非常“拼命“,不仅是遍身伤痛,而且还在拍摄时遭遇了胸部肋骨骨折,唐晓白表示,自己至今看到拍摄花絮,还会为谭卓身上的韧性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最初决定拍摄影片时,提出的要求就是不能用替身,要演员自己打下来,谭卓没有任何异议,非常刻苦地去练习,当时我看重的就是谭卓精神中的坚硬,她是一个有内涵的、个性辨识度很高的演员,很美,但是,美而不艳,别有风韵。“
                            唐晓白告诉记者:“谭卓完全是零基础开始练习的,虽然拍摄时会有一些招数的设置,但真正对抗起来也是变数很多,我看到谭卓先开始被击打时,是有一些恐惧的,那个样子真的很辛苦,我就去问教练,谭卓是否能够完成那么激烈的拳击对抗?教练就说:‘你不要担心,我们当年做选手的时候都是这么被打过来的。这一关,她必须要过,过了挨打这一关,她眼睛里闪现出来的那个神情,就是一个拳手的神情,无所畏惧。一个真正的拳手,不会怕拳头打在他的身上,面对疼的感觉,他的眼神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果然,随着拍摄的进程,谭卓的眼神真的是在变化,而这正好符合剧情的发展,在最后一次对决的时候,谭卓的眼神是犀利的,毫不退缩。”
                            影片中,田雨扮演的教练和白杨的对手戏很精彩,唐晓白表示,田雨的教练角色幽默而又温暖,“我跟田雨认识很多年了,他的本色就是这样的,影片中的很多台词都是田雨即兴发挥的”。
                            影片在商业发行阶段,出于营销宣传上的考虑,有人建议唐晓白将教练与白杨的关系往恋人方面延展,补拍几个后续镜头,唐晓白在考虑之后还是拒绝了,“我还是把他们的关系设定为男女之间第三种友谊,亦师亦友,不想往爱情的方向偏移,因为我主要呈现的是女性的意识,心灵的成长”。
                            目前的市场也不是绝对悲观
                            《出拳吧,妈妈》选择了五一档上映,唐晓白表示,“我们是真诚的,电影院需要新鲜的内容,不能大家都原地等待,希望有一个奇迹出现,然后电影市场就突然复苏了。复苏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从业者都做出一点点努力,才能得到的结果,总有人要站出来,所以,我还是为我们这个选择感到骄傲的。”
                            唐晓白认为目前的市场也不是绝对的悲观,“从数据上来看,全国影院的营业率是逐渐上升的,我们尽力而为,做出一个尝试。”
                            而对于未来的创作,唐晓白表示还是会在商业类型的框架下创作女性题材,嫁接喜剧,对于现实和人性有所观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


                            IP属地:陕西19楼2022-05-29 2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