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题记
秦公二十二年夏,秦国变法大成,诸事皆定。
然对于卫鞅而言,却没什么“诸事皆定”。秦法体系已成,可秦法的完善则永远是未完成。
于是,在秦国的咸阳宫中,仍能得见整日伏案公干的大良造,以及一口一个“商君”唤着,使尽浑身解数想要将自家商君从桌案后头拽到渭水河畔,歇乏畅谈的秦公嬴渠梁。
卫鞅失笑,本是尚未宣书,怎的便已将这封号颠来倒去念了个明白。
嬴渠梁见此,便也不再劝,直截了当地执起自家商君的手腕,拉走。
卫鞅无奈,怎的眼前这情景,竟还有些熟悉?
直到被嬴渠梁托上了马背,卫鞅才堪堪想起,当年初拜大良造之时,也是这般。
建城、练兵、变法多方事项并行,卫鞅当然能做到统筹兼顾,稳中有进。
以至于卫鞅经常会忽略一件很重要的事,大概世上也只剩嬴渠梁还能记得这件事……
借着踏勘都城新址的机会,嬴渠梁扔下随行众人,不容分说拉上自家大良造,沿着渭水并辔纵马。嬴渠梁所谓君臣叙话,不过是想让卫鞅得空歇歇。
“百川流水,朝宗于海,大气魄!衬得上大良造之志,好!”得知了卫鞅东去观海之志,嬴渠梁如是赞叹后,更是极为上心地替自家大良造画策,“大良造当年选国立身,若能同时成全观海之志,岂不快哉。嗯……临海的、有意变革的……”沉吟思索,“齐国。”
“诶,其实撇开求贤令不谈,相较于当年苦弱积弊的秦国,君明臣强、百业兴旺的齐国倒确是个好去处。”嬴渠梁爽朗笑道,眯了眯眼,深觉在理。
卫鞅腹诽,自家君上何时这么能絮叨了……卫鞅当然知道自家君上是在变着法儿地让自己夸他,可巧今日他不愿费那个精力思忖答话,直接反问驳回,“依着君上心性,会不颁那道求贤令?”
“再者……”卫鞅狡黠一笑,目光锐利,瞥了眼身侧滔滔大河。
“鞅要法之天下。”齐王可没这个魄力。
卫鞅直视自家君上眼眸。大河,终归是要入海的。
“臣,要天下归秦。”这怕是只有秦公、秦国能给。
明眸相对,从低低闷笑再到放声大笑——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
奈何所志太远,纵然十年又过,依然只是更近了几步。不论法天下,还是去看海,都得走最现实的道路,或许终尽一生也走不到。
而眼下,地方郡县报上来的那几桩案子——如何妥善解决,很容易,真正让卫鞅费神的是,这预示着,秦法已经出现了问题。
汤汤渭水龙行于前,卫鞅却没多少心思欣赏。下了马,在河岸边站定,百无聊赖地画着圈踢石子儿。
“泾入渭流,清浊分明。”卫鞅喃喃慨叹:倘若世事也是如此便好了。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嬴渠梁走到卫鞅身边,将那块可怜的石子踢进渭水,低声诵《诗》:稍有通变其实也无碍法治。
两人默然对视一眼,又转过头继续欣赏泾渭合流。
“世事变化千头万绪,有时必须容下两可之间,有时也难免要通权达变。”卫鞅模仿着嬴渠梁的语气,不知是在劝谁。
“可法治的要求在于明确无误,在非此即彼。法立如山,方可恒安天下。”嬴渠梁也学着卫鞅侃侃而谈的样子,惹得身边人忍俊不禁。
“变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卫鞅也没什么清晰的思路,想到哪便说到哪。
到底是任由着自家君上带自己出了咸阳城,为了歇乏,也是为宽心。
“世上也从来没有适用一切的政令,必须根据具体情势及时调整。”嬴渠梁还是头一次见自家商君如此茫然的状态,只得暂时按下心中忧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帝道所论不错,”卫鞅仰头望天,蔚蓝浩大,都说海天相接一色,自己这算不算是也看了海了,“天地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鞅知道的。”卫鞅敛目,这一点他必须承认,但,为之奈何?
“你亦知道我知道。”嬴渠梁宽厚的手掌按住卫鞅肩头,与他对视,眸中是毫不遮掩的关切,眼神与话语皆是一般的坚定。
从踌躇满志的士子到将相一身的重臣,从青丝满鬓到白发斑驳,他手中的笔从未停下,灯火摇曳在每一个平凡而又不甚寻常的夜里。
曾经不断誊改新法草本,以求事皆有法度可依。法令定下,便只能非此即彼,推行中却难免面临新的问题。
而法令需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否则动摇治国根基。他便是一笔一卷地增补,细致到可称繁复。以至变法告成后,依然难有闲暇,甚至劳碌更甚从前。
那所谓帝道说的简单:根据天道人道、客观情况,制定最适合当下所需的法,灵活万变。他也想,可这样的法在它被制定下来的那一刻便已经不是完全适用的了。
“君上知鞅,何复他求。”卫鞅宽慰不少,笑着拜谢,不出所料被嬴渠梁笑吟吟扶起。
“方今天下大势,非我秦国再行变革之良机。不能大破大立,只能小修小补,也必须修补。”小小迷惘轻易揭过,便又是那个明锐犀利的秦国大良造。
“变法变法,国是强了,可你呢?根本是在打一场不可能打赢的仗,单是个损耗心血,没完没了。”嬴渠梁憨厚的声音念叨着,可算是能把心中忧思尽皆说与这人了。
“照君上如此说,世上的事,都不会有结果。”卫鞅哭笑不得。
“你是人,寿数有限。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变法之事,歇歇,何妨?”嬴渠梁皱着眉,问出“何妨”时,卫鞅明显感觉到了面前这人的力不从心。
“鞅拼尽全力在秦国走出了这条路,自当尽我所能将这路基打得尽可能牢固,后人便可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卫鞅一时想不出如何从他自己的角度来劝,便只好用嬴渠梁同样在意的秦国来答复。
“你为何就不能为自己想想呢?为国,为己,不是非此即彼的。”嬴渠梁急了。
“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鞅不怕身死名裂,只怕亲见志竭政息。秦国不衰、秦法永续,这是臣必需坚持下去的理由。”卫鞅知道,嬴渠梁今日所言,早已无关君臣。但他思虑再三,好像真的无法将自己和秦国彻底分开来谈。
“所幸,廿余年来,鞅所有的彻夜不眠,皆有君上相陪。”卫鞅放缓了语气,轻声说着。
嬴渠梁闻言,终于放过了那被他死死皱起的眉头,心中多少仍是有些酸涩。只听卫鞅继续说道:
“你我半生肝胆披沥、焚灯继昼,为的可不是那竹片上轻描淡写的几句话。”
我知道,你知道。
相视浅笑,嬴渠梁伸出手,卫鞅便回握,而后极目眺望同一个方向:
视之所及,渭水是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
憧憬之中,大海是历经万年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
此二者,皆为天地的原色。
此间情谊,都明白——昔我先祖,广地千里,以河为界。今我后世,以海为疆,划定国境四方。
……
“商……商君啊……”
嬴渠梁已然看不太真切,只觉着面前这人二十多年分毫未变,还是当年敢将背后交付给他,一力应对世族口诛笔伐的年轻士子。
“从来如此,便对吗?”嬴渠梁气力不济地重复着当初这人回驳复古之论时的话语。
“不对,也对。”一如当初的独有的嗓音,说出了众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但他知道他知道:尚未到应变、可变之时,从来如此的,便是对的。
海水涨落之间,亦有平潮。
“变或不变?”
“当变则变。”
“何时可变?”
“一统之时。”
“以何而变?”
“国情民心。”
三问三答,好似当年。
“尔等务必厉行商君之法,直至天下归秦之日。”
嬴渠梁费力地偏过头嘱托众臣,卫鞅极为默契地接续:
“坚守法治,改易战时之弊,方可固万世基业。”
嬴渠梁最后一次握紧了卫鞅的手,却未回过头,他向东遥望,眼神渐渐暗淡,直至全然失了光彩。
这最后一次,第一次,卫鞅并未与他看向同一个方向,他只看着他眼中,分明映着的,无边海疆风高浪急,涛雪铺岸万里。
强忍多时的泪,终于落了下来。
天地苍茫,向海为方。青山远望,松柏犹常。
倾尽此生,书千卷秦简,铸万柄秦剑,交付后世凭倚,定九州,壹天下。
至于江河奔腾入海之盛况,便留给后人去看吧。
——正文分界——
都说泾水清渭水黄,查了资料之后才知道,古代人一直都是认为泾黄渭清的。山柏的泾渭之论,想表达的意思是:鞅鞅认为处理事务要像泾渭分明一样,界限必须划得死死的,君上是觉得实在分不清黑白的时候,就算用点非法治的手段也是不会改变法治的大方向的。后来的对话,他二人对彼此的理念表示理解和体谅。当然最后还是坚持了绝对的法治呀。
秦公二十二年夏,秦国变法大成,诸事皆定。
然对于卫鞅而言,却没什么“诸事皆定”。秦法体系已成,可秦法的完善则永远是未完成。
于是,在秦国的咸阳宫中,仍能得见整日伏案公干的大良造,以及一口一个“商君”唤着,使尽浑身解数想要将自家商君从桌案后头拽到渭水河畔,歇乏畅谈的秦公嬴渠梁。
卫鞅失笑,本是尚未宣书,怎的便已将这封号颠来倒去念了个明白。
嬴渠梁见此,便也不再劝,直截了当地执起自家商君的手腕,拉走。
卫鞅无奈,怎的眼前这情景,竟还有些熟悉?
直到被嬴渠梁托上了马背,卫鞅才堪堪想起,当年初拜大良造之时,也是这般。
建城、练兵、变法多方事项并行,卫鞅当然能做到统筹兼顾,稳中有进。
以至于卫鞅经常会忽略一件很重要的事,大概世上也只剩嬴渠梁还能记得这件事……
借着踏勘都城新址的机会,嬴渠梁扔下随行众人,不容分说拉上自家大良造,沿着渭水并辔纵马。嬴渠梁所谓君臣叙话,不过是想让卫鞅得空歇歇。
“百川流水,朝宗于海,大气魄!衬得上大良造之志,好!”得知了卫鞅东去观海之志,嬴渠梁如是赞叹后,更是极为上心地替自家大良造画策,“大良造当年选国立身,若能同时成全观海之志,岂不快哉。嗯……临海的、有意变革的……”沉吟思索,“齐国。”
“诶,其实撇开求贤令不谈,相较于当年苦弱积弊的秦国,君明臣强、百业兴旺的齐国倒确是个好去处。”嬴渠梁爽朗笑道,眯了眯眼,深觉在理。
卫鞅腹诽,自家君上何时这么能絮叨了……卫鞅当然知道自家君上是在变着法儿地让自己夸他,可巧今日他不愿费那个精力思忖答话,直接反问驳回,“依着君上心性,会不颁那道求贤令?”
“再者……”卫鞅狡黠一笑,目光锐利,瞥了眼身侧滔滔大河。
“鞅要法之天下。”齐王可没这个魄力。
卫鞅直视自家君上眼眸。大河,终归是要入海的。
“臣,要天下归秦。”这怕是只有秦公、秦国能给。
明眸相对,从低低闷笑再到放声大笑——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
奈何所志太远,纵然十年又过,依然只是更近了几步。不论法天下,还是去看海,都得走最现实的道路,或许终尽一生也走不到。
而眼下,地方郡县报上来的那几桩案子——如何妥善解决,很容易,真正让卫鞅费神的是,这预示着,秦法已经出现了问题。
汤汤渭水龙行于前,卫鞅却没多少心思欣赏。下了马,在河岸边站定,百无聊赖地画着圈踢石子儿。
“泾入渭流,清浊分明。”卫鞅喃喃慨叹:倘若世事也是如此便好了。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嬴渠梁走到卫鞅身边,将那块可怜的石子踢进渭水,低声诵《诗》:稍有通变其实也无碍法治。
两人默然对视一眼,又转过头继续欣赏泾渭合流。
“世事变化千头万绪,有时必须容下两可之间,有时也难免要通权达变。”卫鞅模仿着嬴渠梁的语气,不知是在劝谁。
“可法治的要求在于明确无误,在非此即彼。法立如山,方可恒安天下。”嬴渠梁也学着卫鞅侃侃而谈的样子,惹得身边人忍俊不禁。
“变法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卫鞅也没什么清晰的思路,想到哪便说到哪。
到底是任由着自家君上带自己出了咸阳城,为了歇乏,也是为宽心。
“世上也从来没有适用一切的政令,必须根据具体情势及时调整。”嬴渠梁还是头一次见自家商君如此茫然的状态,只得暂时按下心中忧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帝道所论不错,”卫鞅仰头望天,蔚蓝浩大,都说海天相接一色,自己这算不算是也看了海了,“天地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鞅知道的。”卫鞅敛目,这一点他必须承认,但,为之奈何?
“你亦知道我知道。”嬴渠梁宽厚的手掌按住卫鞅肩头,与他对视,眸中是毫不遮掩的关切,眼神与话语皆是一般的坚定。
从踌躇满志的士子到将相一身的重臣,从青丝满鬓到白发斑驳,他手中的笔从未停下,灯火摇曳在每一个平凡而又不甚寻常的夜里。
曾经不断誊改新法草本,以求事皆有法度可依。法令定下,便只能非此即彼,推行中却难免面临新的问题。
而法令需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否则动摇治国根基。他便是一笔一卷地增补,细致到可称繁复。以至变法告成后,依然难有闲暇,甚至劳碌更甚从前。
那所谓帝道说的简单:根据天道人道、客观情况,制定最适合当下所需的法,灵活万变。他也想,可这样的法在它被制定下来的那一刻便已经不是完全适用的了。
“君上知鞅,何复他求。”卫鞅宽慰不少,笑着拜谢,不出所料被嬴渠梁笑吟吟扶起。
“方今天下大势,非我秦国再行变革之良机。不能大破大立,只能小修小补,也必须修补。”小小迷惘轻易揭过,便又是那个明锐犀利的秦国大良造。
“变法变法,国是强了,可你呢?根本是在打一场不可能打赢的仗,单是个损耗心血,没完没了。”嬴渠梁憨厚的声音念叨着,可算是能把心中忧思尽皆说与这人了。
“照君上如此说,世上的事,都不会有结果。”卫鞅哭笑不得。
“你是人,寿数有限。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变法之事,歇歇,何妨?”嬴渠梁皱着眉,问出“何妨”时,卫鞅明显感觉到了面前这人的力不从心。
“鞅拼尽全力在秦国走出了这条路,自当尽我所能将这路基打得尽可能牢固,后人便可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卫鞅一时想不出如何从他自己的角度来劝,便只好用嬴渠梁同样在意的秦国来答复。
“你为何就不能为自己想想呢?为国,为己,不是非此即彼的。”嬴渠梁急了。
“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鞅不怕身死名裂,只怕亲见志竭政息。秦国不衰、秦法永续,这是臣必需坚持下去的理由。”卫鞅知道,嬴渠梁今日所言,早已无关君臣。但他思虑再三,好像真的无法将自己和秦国彻底分开来谈。
“所幸,廿余年来,鞅所有的彻夜不眠,皆有君上相陪。”卫鞅放缓了语气,轻声说着。
嬴渠梁闻言,终于放过了那被他死死皱起的眉头,心中多少仍是有些酸涩。只听卫鞅继续说道:
“你我半生肝胆披沥、焚灯继昼,为的可不是那竹片上轻描淡写的几句话。”
我知道,你知道。
相视浅笑,嬴渠梁伸出手,卫鞅便回握,而后极目眺望同一个方向:
视之所及,渭水是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
憧憬之中,大海是历经万年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
此二者,皆为天地的原色。
此间情谊,都明白——昔我先祖,广地千里,以河为界。今我后世,以海为疆,划定国境四方。
……
“商……商君啊……”
嬴渠梁已然看不太真切,只觉着面前这人二十多年分毫未变,还是当年敢将背后交付给他,一力应对世族口诛笔伐的年轻士子。
“从来如此,便对吗?”嬴渠梁气力不济地重复着当初这人回驳复古之论时的话语。
“不对,也对。”一如当初的独有的嗓音,说出了众人意料之外的答案。
但他知道他知道:尚未到应变、可变之时,从来如此的,便是对的。
海水涨落之间,亦有平潮。
“变或不变?”
“当变则变。”
“何时可变?”
“一统之时。”
“以何而变?”
“国情民心。”
三问三答,好似当年。
“尔等务必厉行商君之法,直至天下归秦之日。”
嬴渠梁费力地偏过头嘱托众臣,卫鞅极为默契地接续:
“坚守法治,改易战时之弊,方可固万世基业。”
嬴渠梁最后一次握紧了卫鞅的手,却未回过头,他向东遥望,眼神渐渐暗淡,直至全然失了光彩。
这最后一次,第一次,卫鞅并未与他看向同一个方向,他只看着他眼中,分明映着的,无边海疆风高浪急,涛雪铺岸万里。
强忍多时的泪,终于落了下来。
天地苍茫,向海为方。青山远望,松柏犹常。
倾尽此生,书千卷秦简,铸万柄秦剑,交付后世凭倚,定九州,壹天下。
至于江河奔腾入海之盛况,便留给后人去看吧。
——正文分界——
都说泾水清渭水黄,查了资料之后才知道,古代人一直都是认为泾黄渭清的。山柏的泾渭之论,想表达的意思是:鞅鞅认为处理事务要像泾渭分明一样,界限必须划得死死的,君上是觉得实在分不清黑白的时候,就算用点非法治的手段也是不会改变法治的大方向的。后来的对话,他二人对彼此的理念表示理解和体谅。当然最后还是坚持了绝对的法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