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绊故事•四:
为了完成刺杀,需要拥有足够打动吴王的美食。
寻常的厨师难以担负刺杀的大任,而该从者,之前也并未掌握这样的技能。因而,计划的进行只能暂时搁置。
但这也仅仅只是权宜,因为最终刺杀的进行是无法耽搁太久的。于是,berserker向太湖公求学烹饪的技巧。
那之后长远的时日结束之际,berserker的厨艺已经登临造化。
而后,便是等到良机,进献烤鱼。
“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摹画解明 A-
能够迅速解读可以被称为技艺的一切技术,并将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Rank A)的能力。
能够学会的并不仅是传授者掌握的部分,而是包含技艺全貌的彻底领会。
但是,因为有着学习方向与数量的限制,因此技能的等级仅仅只是A-的地步。
学会烤鱼、学会刺杀、学会礼仪。
从仗义出拳的屠户到胆大心细的刺客,所用的时间不到十年;寻常人一生也难以精通的技艺便轻易地实现了。
这并非是berserker的天资多么灵秀,只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了【代偿】。
让魔力(生命力)的消耗加速,那之后,适应诺言的形式,种种技能会在berserker的拳上展现:
十万火急之时便是【魔力爆出】,城门倾塌之时便是【怪力】,饥肠辘辘之时便是【厨艺】;战与非战都会得到应用,侠的精神便是为了愿望而停留。
而后,自然会完成交付的约定。
无论过程是如何形状。
羁绊故事•五:
到此,故事的演说便结束了。
无论是怎样的作为与想法,最终都归结到了侠。
那么,侠在berserker心中,是何物呢?
这样的问题,答案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不知道;因为berserker并非能理解所谓的侠是什么的人,若是能够用言语解释清楚的话,想必该从者也不会以berserker的职阶现界了。
故而,其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只能是不知道。
可如果问题是正确的事情是什么,berserker还是能予以回复的:
或许可以简单的称呼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或许可以称之为遵循道德的规正,总而言之便是遵循与法律一定相似,却并不一定等同的,存在于社会集体意识中的【道德】。
是齐太史简,是晋董狐笔,是秦张良椎,是汉苏武节。
berserker并非是能够认识这些同时代或许不同时代的公卿的黔首,但这一份于意识中传递的道德确实不会改变的。
大者称之曰家国情怀,小者称之为侠义精神。
是故腰间三尺剑,怎能漠然不平事?
故而,侠以武犯禁。
因而敢以黔首之身行刺一国之主,能够完成承诺的动力与意志便是berserker的【侠】。
此即为刺客心中的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