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吧 关注:1,547贴子:5,572
  • 8回复贴,共1

文正公故事选八:重视教育,发现、资助、举荐人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学事迹
1、安徽广德(1015-1017)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到天禧元年(1017),范仲淹在广德任广德军司理参军事,负责讼狱之事,这是范仲淹中进士后第一次进入仕途。《广德州志》载:最初,广德人没有学习的风气,范仲淹就兴办地方教育事业,聘请了三位名士作为老师,使当地读书风气越来越盛,不断有人考中进士。
2、商丘应天书院(1026-1028)
商丘当时是北宋的南京应天府。应天府书院的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的私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范仲淹在中进士之前的五年,一直在应天府书院读书。
天圣四年(1026),这年范仲淹为母服丧,居住在南京应天府,被时任应天府守的晏殊聘为府学主管。因此,从天圣四年(1026)到天圣六年(1028)两年多的守丧期间,范仲淹一直在应天学院做管理工作。这段经历也让他初步积累了办学经验。《范仲淹全集》中记载:范仲淹训导督促学生很有法度,并且以身作则,勤劳恭谨。学生们读书、吃饭、睡觉,都按时刻表进行。每次给学生出题,必定自己先作一篇,来探知题目的难易。
3、苏州府学(1034-1035)
范仲淹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六月到景祐二年(1035)冬季,在苏州任知府。
苏州是范仲淹的家乡,所以范仲淹有定居于此的想法。他曾在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安家。一位风水先生说,这可是块风水宝地,谁得了它,必定世代出公卿。范仲淹听后说,我在这里安家,只我一家富贵;不如在此建个学舍,让吴中子弟都来受教育,大家一起富贵。于是,他在这块地上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府学,请胡瑗“首当师席”,著名学者纷纷来苏讲学,一时间盛况空前,影响遍及全国。当年的府学,就是现在的江苏省苏州中学,中间一千年的时间里,它一直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存在。
4、江西鄱阳(1036-1037)
景祐三年(1036)八月到景祐四年(1037)年末,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治所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到饶州任后,范仲淹为州郡学校选定新校址,兴建新校舍。城东南妙果院旁,有文笔峰和砚池,这里湖水环绕,长堤数里,林木掩映,峰峦峻拔,景致清幽秀美,校舍就坐落其间(不知道是现在的什么地方,遗址肯定已经没有了)。新学落成,学生日益聚集,当地教育事业越来越兴盛。饶州郡学内有柏树十八株,当地人都称其为“范公柏”。据记载,饶州民风好斗,官吏狡诈生事,欺压百姓。范仲淹通过兴办学校、公布宣传法规条令、尊尚社会贤达等方法教育官员和百姓,一年多时间,地方风气发生根本性改变。
5、江苏镇江(1038)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正月,范仲淹从饶州到润州上任。润州的治所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
润州原有府学,始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润州知府柳开在州衙子城东南隅建先圣庙,创办州学。范仲淹在知润州期间,进一步兴办州学,建立新的学宫,并聘请江南处士李觏前来讲学。
6、绍兴稽山书院(1038-1040)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十一月,范仲淹由饶州移任越州,现在的绍兴。他在绍兴一直呆到康定元年(1040)三月。
范仲淹在绍兴的府址就在现在的府山(古越龙山),越王台的后面。在附近,范仲淹创建了稽山书院,聘请新昌大儒石待旦前来讲学,并把李觏从镇江挖来讲课,一时之间绍兴学风大盛。之后,南宋的朱熹、明代王阳明都曾在此开课讲学。
7、陕西彬县(1044-1045)
庆历四年(1044)到庆历五年(1045)年底,范仲淹在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任上。
范仲淹在邠州时,曾经主持重建地方州学。原来校舍非常狭小简陋,范仲淹选定新址,派遣两位地方官员主持工程。新校舍建成后,范仲淹已经离开了邠州,到了邓州任上。邠州学校官员写信给范仲淹,请求范仲淹为新校作记,范仲淹因而作《邠州建学记》。在这篇文章里,范仲淹表达了自己的治政思想和对教育事业的看法。
8、邓州花洲书院(1046-1048)
庆历六年(1046)正月,到庆历八年(1048)年底,范仲淹知邓州,在这里呆了整整三年时间。
邓州城东南隅洼地,历任知州曾在这里修湖成洲,种植花木,修建亭台,称“百花洲”。范仲淹在此地创建了州学讲堂“春风堂”,还亲自在里面讲学。这时的范仲淹虽然从政治舞台上退下来了,但他的名望比以前高了许多,已经成为了当代的知识分子楷模。宋朝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等一批政界、思想界名流都曾前往“春风堂”听课,一时之间,邓州文运大振。范仲淹去世后,当地人将“春风堂”改名为“花洲书院”,并在旁边建范文正公祠,祭祀、怀念范仲淹。后来,历朝历代的邓州地方官都对百花洲书院进行过修葺,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办学最久的场所之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4-18 19:10回复
    范公在饶州时,有一个穷书生求见。在与书生交谈中,范公发现此书生很有才气,且有报国之志,只是生活贫困,连饭都没有饱食过一餐,身无分文,还想进京赶考。范公同情他的处境,也很欣赏他的才华和志向,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带着纸墨,并令胥吏陪同,前往荐福寺去,拓印欧阳询的碑帖,说是拓印后,拿到京师可出售,每本可获千钱。穷书生和胥吏来到荐福寺,说明来意,寺僧答应第二天给他们拓印。不料夜间雷雨大作,雷轰碑裂。穷书生自怨运气不佳,典故“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的后句,指的就是此事。范公得知,也为此而叹惜。为了使穷书生不失科考良机,他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些银两送给穷书生。穷书生含泪收下,准备进京赶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4-18 19:14
    回复
      范仲淹在应天书院工作的时候,来访的人很多。
      一次,有位游学的孙秀才前来拜谒,范仲淹送了他一千文钱。过了一年,孙秀才又来了,范仲淹一边给钱,一边问他为何不静心读书。孙秀才悲伤地说:
      “家有老母,难以赡养;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也够用啊!”
      “家有老母,难以赡养;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也够用啊!”
      范仲淹给他找了份工作,月薪三千文。孙秀才很感动,从此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
      十年之后,朝野上下传诵有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泰山广聚收徒,教授《春秋》,姓孙名复。就连山东著名的徂徕先生石介,也求教于他。这位学者,便是当年那位孙秀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4-18 19:14
      回复
        范仲淹:一生为国举贤才
        得士者昌 失士者亡
        范仲淹一生为国举才。他视人才为治国之本,直接或间接向朝廷推荐过的人才,就有欧阳修、苏舜钦、曾巩、李觏、孙复、孙沔、滕甫、杜杞、韩亿、章岷、尹源、王益柔、许元、楚建中等多人。名将狄青、种世衡、大儒张载、名相富弼等人,也是因为得到他的赏识而名垂青史。他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对人才问题论述之深刻、实践之执着、影响之深远,在封建时代政治家里是少有的。
        在景祐三年《选任贤能论》中,范仲淹提出:“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接着他以秦、汉、隋、唐失去或得到张良、陈平、房玄龄、魏征、褚遂良等杰出人才而导致的亡兴为例,得出结论说:“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在庆历三年《奏杜杞等充馆职》中,范仲淹还说:“天下治乱,系之于人。得人则治,失人则乱”;“俊哲所聚,虽危必安”;“外内皆得人,未有天下不大治者也。”
        庆历六年,晚年的范仲淹应邠州博士王稷之请,为邠州建学写下《邠州建学记》一文。文中他说:“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材不乏而天下治,天下治而王室安。”
        任贤用能 杜绝奸邪
        “贤者在位,能者在政,可以医国救民。”对此,范仲淹在天圣六年《任官惟贤材赋》《得地千里不如一贤赋》等文中多有论述。
        范仲淹在《任官惟贤材赋》中说:“官也者,名器所守;贤也者,才谋不群。建官而公,惟任贤而职分。”在《得地千里不如一贤赋》中他还说:“舍地得贤兮,邦基以立;失贤有地兮,国难随兴。”
        在景祐三年《帝王好尚论》中,范仲淹以尧设敢谏鼓建进善旌、舜好问而成至化、禹拜昌言而立大功、汤五聘伊尹、文王躬迎吕望、周公握发吐哺以待白屋之士、郑武公好贤而诗雅歌之、燕昭王筑台募士而智者归之等用人佳话,劝谕仁宗重用贤能,同时提醒仁宗对自己的好恶要谨慎,因为“王天下者,身先教化,使民从善”;“人君谨其所好恶。君好之,则民从之。”
        在天圣三年《奏上时务书》中,范仲淹“览前王之得失,究圣朝之取舍”,向仁宗提出:“先王建官,共理天下,必以贤俊授任,不以爵禄为恩”;“自古帝王与佞臣治天下,天下必乱;与忠臣治天下,天下必安。”他提醒仁宗:“贵贱亲疏,赏罚惟一。有功者虽增必赏,有罪者虽爱必罚,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人之公也。”
        对于不称职的平庸之才,范仲淹则毫不客气。庆历三年,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10项改革主张。针对当时官员升迁只讲资历、年限不问政绩而导致官吏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现状,他明确提出:“有大功大善,则特加爵命,无大功大善,更不非时进秩”;针对真宗以来高官子弟大肆充任京官,导致“授任既轻,政事不举”“百姓贫困,冗官至多”的现实,他明确提出要限制高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垄断官位;针对“不问贤愚,不较能否,累以资考,升为方面。懦弱者不能检吏,得以蠹民,强干者惟是近名,率多害物。邦国之本,由此凋残”的现实,他明确提出官员升迁要严格依照政绩,加强对官吏考察,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针对“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的现实,他明确提出改革科考内容,“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等等。
        自古忠奸是做官第一标准。如何辨别忠奸?范仲淹提出了看是“巧言”(美言)还是“直言”(直谏)的区分标准。在《奏上时务书》中他说:“巧言者无犯而易进,直言者有犯而难立。然则直言之士,千古谓之忠;巧言之人,千古谓之佞。”所以他提醒仁宗:“忠臣骨鲠而易疏,佞臣柔顺而易亲。柔顺似忠,多为美言;骨鲠似强,多所直谏。美言者得进,则佞人满朝;直谏者见疏,则忠臣避世”;“日闻美言,则知佞人未去,此国家之忧也;日闻直谏,则知忠臣左右,此国家之喜也。”所以他期待仁宗“常好正直,以杜奸邪”,因为“臣不兴谏,则君道有亏。”(《从谏如流赋》)。
        人才标准 德才兼备
        在《选任贤能论》中,范仲淹引用尧舜时期杰出政治家皋陶的话,认可人才的“九德”标准,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选人应当遵循孔子弟子的“四科”标准,即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由此可见,范仲淹十分推崇上古圣王和儒家宝贵的人才思想。
        德行即道德品质,范仲淹主张“察其言之所谓,观其行之所修”,从说和做两个方面去考察;政事即从政能力,正如他在天圣五年《上执政书》所说:“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固邦本”就是县令、郡守要能够解救百姓苦难,这是范仲淹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厚民力”就是裁除冗官,减轻百姓负担,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因为“百姓穷困,则天下无恩”,“天下无恩,则邦本不固矣”;“重名器”就是重视科举、教育,培养、荐举人才,确保人才后继有人;“备戎狄”就是培养、选拔好将帅之才以固边防,不使夷狄入侵;“杜奸雄”就是要使朝廷无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4-18 19:44
        回复
          范仲淹一生为国举才。
          他视人才为治国之本,
          直接或间接向朝廷推荐过的人才,
          就有:
          欧阳修、苏舜钦、曾巩、李觏、
          孙复、孙沔、滕甫、杜杞、
          韩亿、章岷、尹源、王益柔、
          许元、楚建中等多人。
          名将狄青、种世衡、
          大儒张载、名相富弼等人,
          也是因为得到他的赏识而名垂青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4-19 06:01
          回复
            举贤任能
              范仲淹特别善于识人,当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29 14:48
            回复
              张载少年时,喜欢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二十一岁时,谒见范仲淹,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作为将领实在屈才,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劝他读《中庸》。后来张载遍观释老,无所得反而求六经,后成为北宋五子之一,宋明理学关学的创始人,一代大儒。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4-29 14:49
              回复
                富弼少年时,好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说:“王佐之才也”,并把他的文章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了富弼。宋仁宗恢复制科后,范仲淹告诉富弼说:“你应该由制科步入仕途”,并推举他为茂材异等,富弼从此进入官场,成为一代名相。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4-29 14:49
                回复
                  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惟有苏麟,因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城里,未得提拔。于是,苏麟就向范仲淹献诗一首,其中有两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后来苏麟也得到升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4-29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