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没有感觉到任何晃动,那时正是下午第二节课的时间,每间教室里都在很正常地上课,走廊里空空荡荡,发亮的地面映出我的影子。
我跑回自己办公室,遇见一个同事,我说:“地震了!”
她也一样茫然地看了我一眼,很不相信的样子,就像刚才的我一样。
我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打开百度,只见上面已经有了“汶川发生7.8级地震”的消息,“汶川”被打上了红色的圈圈,触目惊心地放射着震波,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那个地方,隔着电脑的屏幕,我只知道自己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名。
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一瞬间,已经有不计其数的人被埋入了废墟瓦砾,阴阳两隔,汶川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可是,远离那个地方的我们,又何尝能够真正感同身受?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通过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网络时刻关注着来自灾区的所有消息,那些令人不忍目睹的画面、那些感人至深的老师舍身救学生、母亲舍身救孩子的事迹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流泪,在生死关头,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也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不由得反思自己——你拥有那样的爱吗?那样可以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伟大的爱?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那些被地震夺去生命的学生们,那些孩子如花的年纪,就那样成为了永久的定格,我是老师,为此,我悲伤,甚至悲愤,为什么在这场地震中会有那么多的学校倒塌?为什么那么多的灾难都是孩子首先成为牺牲品?
再后来,又有了令人非常无语的“范跑跑”之类的新闻和争论。
我跑回自己办公室,遇见一个同事,我说:“地震了!”
她也一样茫然地看了我一眼,很不相信的样子,就像刚才的我一样。
我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打开百度,只见上面已经有了“汶川发生7.8级地震”的消息,“汶川”被打上了红色的圈圈,触目惊心地放射着震波,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那个地方,隔着电脑的屏幕,我只知道自己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名。
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一瞬间,已经有不计其数的人被埋入了废墟瓦砾,阴阳两隔,汶川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可是,远离那个地方的我们,又何尝能够真正感同身受?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通过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网络时刻关注着来自灾区的所有消息,那些令人不忍目睹的画面、那些感人至深的老师舍身救学生、母亲舍身救孩子的事迹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流泪,在生死关头,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也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不由得反思自己——你拥有那样的爱吗?那样可以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伟大的爱?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那些被地震夺去生命的学生们,那些孩子如花的年纪,就那样成为了永久的定格,我是老师,为此,我悲伤,甚至悲愤,为什么在这场地震中会有那么多的学校倒塌?为什么那么多的灾难都是孩子首先成为牺牲品?
再后来,又有了令人非常无语的“范跑跑”之类的新闻和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