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刘(要电话卡就看图来)))小姐向信报记者爆料,手机卡自己在地铁10号线角门东站遇昨天下午,信报记者来到事发地,向地铁车站工作人员了解到,公交一卡通丢失被人捡拾后,手机卡鲜少有人主动上交车站,反倒是身份证和其他物品主动交回的几率更高,这与卡片不记名不挂失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现在只能建议乘客不要在卡内留存大额余额。
记者手记
别让一卡通变成“一卡坑”
市政公交一卡通本来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的便民措施,但因为其“不记名、不挂失”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坑”了不少人,一旦丢失将为使用者造成押金和储值的双重损失。
一方面随着公共交通价格上涨,居民出行成本有所增加,相比以前小面值的充值,现在市民充值金额普遍偏大,这当然省去了反复充值消耗的时间,但是另一方面大面值的公交卡一旦丢失,市民的损失也大了很多。
除了丢失的困扰,目前很多售卡网点不能办理退卡,只能去指定的网点办理退卡,而这些退卡网点常年排队,“购卡容易,退卡难”的尴尬也成为市民的一大困扰。本来“便民”的公交卡却有诸多的“不方便”,硬生生把“一卡通”变成了“一卡坑”。
瞠目:
公交卡一落地竟易主
“简直不可思议,一落地被别人捡起来,我的卡就易主了。”刘小姐回想起前晚的亲身经历仍觉得很奇葩。
1月4日晚9点,刘小姐乘坐地铁10号线,准备从角门东站出站,还没走出付费区,准备刷卡时,卡片从口袋中滑落掉在脚边。刘小姐说,冬天衣服厚,卡面滑,经常发生掏兜把卡顺出来的情况,“我正准备弯腰捡时,旁边已经有一只手直接把卡捡起来。”刘小姐称,对方是名身着军绿色羽绒服的长发女孩,“我和她说了一声谢谢,伸手去拿公交卡时,她突然喊了句‘你干吗’。”这一声喊也把刘小姐喊蒙了,刚想向对方说明“你捡了我的公交卡”,对方竟大声反问“你怎么证明”,刘小姐说自己卡里只有七八块钱余额,可以去出站口查证,没想到对方大喊之下一边引来其他同行人的围观,一边坚称卡就是自己的。刘小姐刚要上手拦女孩,对方再出惊人之举:“她上来就喊,你别打人。”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小跑着冲上了站台刚刚停靠的列车车厢。
最终,刘小姐出站时还得按照车站规定,按所在车站最远端车资补齐票款,最终经历了奇葩一幕的刘小姐不仅被“赖”走了一张一卡通,还贴了8元钱的车票钱。
调查:
一卡通丢了很难找回
昨天,信报记者在附近几座车站对部分乘客进行随机调查,在遭遇一卡通丢失情况的乘客中,几乎所有人都对这种不记名、不挂失的卡证丢失不抱任何寻回的希望。
在草桥站,接受调查的乘客张先生称,自己的一卡通之前绑定了北京公交一卡通公号,丢失后在查询使用记录时发现这张卡的余额被频繁使用,“当时卡里余额有700多,丢失后,我只能看着它每天被消费,却无法进行挂失或注销。”张先生说。
在十里河站,乘客吴女士则表示坐14号线时,在大望路下车把一张余额近百元的一卡通,还有一张余额800多元的电影储值卡丢在了车厢。“当时我就找工作人员报备,请他们帮忙查找,但他们表示被找回的希望很渺茫。”吴女士回忆,当时工作人员通过手台联系了一通,最后说没有捡拾记录,最终电影储值卡因为有记录可查,且为实名认证,在补了10块钱办卡费后,挽回了损失,而公交一卡通则打了水漂。
信报记者从多个地铁站了解到,每个地铁站都兼具遗失物品保管、等待主人认领的功能,也就是说乘客丢失物品可以找到车站“打听”相关信息,然而被上交和寻回物品清单中,公交一卡通的数量凤毛麟角。
中消协:
76%消费者支持公交卡实名制
对于公交一卡通遗失难寻回的问题,地铁站票务人员建议乘客单次充值尽量不要超过百元,这样可以降低因不记名、不挂失而产生的遗失后的损失。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客服热线96066的客服人员回应,北京市目前没有实名制的公交卡,全部为不记名、不挂失,一旦丢失便无法找回。
去年底,中消协通报了北京、上海、广州等36个城市公交卡办卡、退卡服务体验式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公交卡充值渠道单一、退换卡网点少、退卡限制条件多、退款到账期长等问题仍然存在。其中针对公交卡实名制、功能多样化的呼声较高。调查显示,目前36个城市有23个可办公交实名卡,超过6成。在1080个受访者中,76.6%表示支持公交卡实名制;其余23.4%不支持的原因是担心实名卡丢失后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对于新增功能,受访者希望增加出租车出行结算支付及电子快捷支付等功能,真正实现“一卡通”。
信报记者调查中则有乘客建议,公交一卡通实名制完全可以参照一些储值卡或是手机APP绑定等方式,帮助乘客及时掌握卡余额信息的同时,通过个人终端来对个人卡片进行管理,以降低丢失后的损失。
———网友的声音—————
——前几天在地铁口等人


记者手记
别让一卡通变成“一卡坑”
市政公交一卡通本来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的便民措施,但因为其“不记名、不挂失”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坑”了不少人,一旦丢失将为使用者造成押金和储值的双重损失。
一方面随着公共交通价格上涨,居民出行成本有所增加,相比以前小面值的充值,现在市民充值金额普遍偏大,这当然省去了反复充值消耗的时间,但是另一方面大面值的公交卡一旦丢失,市民的损失也大了很多。
除了丢失的困扰,目前很多售卡网点不能办理退卡,只能去指定的网点办理退卡,而这些退卡网点常年排队,“购卡容易,退卡难”的尴尬也成为市民的一大困扰。本来“便民”的公交卡却有诸多的“不方便”,硬生生把“一卡通”变成了“一卡坑”。
瞠目:
公交卡一落地竟易主
“简直不可思议,一落地被别人捡起来,我的卡就易主了。”刘小姐回想起前晚的亲身经历仍觉得很奇葩。
1月4日晚9点,刘小姐乘坐地铁10号线,准备从角门东站出站,还没走出付费区,准备刷卡时,卡片从口袋中滑落掉在脚边。刘小姐说,冬天衣服厚,卡面滑,经常发生掏兜把卡顺出来的情况,“我正准备弯腰捡时,旁边已经有一只手直接把卡捡起来。”刘小姐称,对方是名身着军绿色羽绒服的长发女孩,“我和她说了一声谢谢,伸手去拿公交卡时,她突然喊了句‘你干吗’。”这一声喊也把刘小姐喊蒙了,刚想向对方说明“你捡了我的公交卡”,对方竟大声反问“你怎么证明”,刘小姐说自己卡里只有七八块钱余额,可以去出站口查证,没想到对方大喊之下一边引来其他同行人的围观,一边坚称卡就是自己的。刘小姐刚要上手拦女孩,对方再出惊人之举:“她上来就喊,你别打人。”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小跑着冲上了站台刚刚停靠的列车车厢。
最终,刘小姐出站时还得按照车站规定,按所在车站最远端车资补齐票款,最终经历了奇葩一幕的刘小姐不仅被“赖”走了一张一卡通,还贴了8元钱的车票钱。
调查:
一卡通丢了很难找回
昨天,信报记者在附近几座车站对部分乘客进行随机调查,在遭遇一卡通丢失情况的乘客中,几乎所有人都对这种不记名、不挂失的卡证丢失不抱任何寻回的希望。
在草桥站,接受调查的乘客张先生称,自己的一卡通之前绑定了北京公交一卡通公号,丢失后在查询使用记录时发现这张卡的余额被频繁使用,“当时卡里余额有700多,丢失后,我只能看着它每天被消费,却无法进行挂失或注销。”张先生说。
在十里河站,乘客吴女士则表示坐14号线时,在大望路下车把一张余额近百元的一卡通,还有一张余额800多元的电影储值卡丢在了车厢。“当时我就找工作人员报备,请他们帮忙查找,但他们表示被找回的希望很渺茫。”吴女士回忆,当时工作人员通过手台联系了一通,最后说没有捡拾记录,最终电影储值卡因为有记录可查,且为实名认证,在补了10块钱办卡费后,挽回了损失,而公交一卡通则打了水漂。
信报记者从多个地铁站了解到,每个地铁站都兼具遗失物品保管、等待主人认领的功能,也就是说乘客丢失物品可以找到车站“打听”相关信息,然而被上交和寻回物品清单中,公交一卡通的数量凤毛麟角。
中消协:
76%消费者支持公交卡实名制
对于公交一卡通遗失难寻回的问题,地铁站票务人员建议乘客单次充值尽量不要超过百元,这样可以降低因不记名、不挂失而产生的遗失后的损失。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客服热线96066的客服人员回应,北京市目前没有实名制的公交卡,全部为不记名、不挂失,一旦丢失便无法找回。
去年底,中消协通报了北京、上海、广州等36个城市公交卡办卡、退卡服务体验式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公交卡充值渠道单一、退换卡网点少、退卡限制条件多、退款到账期长等问题仍然存在。其中针对公交卡实名制、功能多样化的呼声较高。调查显示,目前36个城市有23个可办公交实名卡,超过6成。在1080个受访者中,76.6%表示支持公交卡实名制;其余23.4%不支持的原因是担心实名卡丢失后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对于新增功能,受访者希望增加出租车出行结算支付及电子快捷支付等功能,真正实现“一卡通”。
信报记者调查中则有乘客建议,公交一卡通实名制完全可以参照一些储值卡或是手机APP绑定等方式,帮助乘客及时掌握卡余额信息的同时,通过个人终端来对个人卡片进行管理,以降低丢失后的损失。
———网友的声音—————
——前几天在地铁口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