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他大二在读,打算考研,但是宿舍很吵静不下心来学习,而且室友们都不考研,他觉得一个人学没意思。
他也想过去图书馆感受一下那种拼搏的氛围,但是占座位的人起得太早了,他晚上睡眠质量本来就不高,不愿早起。
尤其是进入冬天以后,他的情绪会变得很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他说他很想努力拼命一把,但是没有动力坚持下去。如果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到了冬天休息调整一两个月,来得及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毕竟考研是在冬天举行。
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很多人认为自己很想努力,只是没有动力坚持下去,其实这是三分钟热度的表现。
你办了张健身卡,一腔热血地和马甲线约好不见不散,结果马甲线没来,你自己就先撤了,还抱怨被放了鸽子。
你下定决心每天看十页书,然而三天之后,你就抛弃书本拿起手机,“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你别笑,哈哈哈哈”……
为什么你没坚持下去?难道是因为没有动力吗?当然不是。
你想要瘦成A4腰,穿什么衣服都好看,你想丰富自己的内涵,成为一个肚子里有墨水的人,这些都是你的动力。
先不谈拼命了,你连坚持健身、坚持看书这些小事情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坚持难度更大、更消耗精力的事情了。
很想拼命努力一把,那是有多想?
所有的没动力都是为自己怯懦找的最烂的,但却也最能自欺欺人的借口。
图片
02
有网友整理过这样一份清单,你要是真的想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只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按时吃饭,坚持运动。
2、远离碎片化阅读、远离成功学、远离社交网络。
3、每天坚持写工作总结,每天坚持读书。
4、为自己设定一个健康、长期的目标,然后不断为此努力。
在这个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想要过得光鲜亮丽确实不容易。
然而,高考的本科生录取率不到50%,你有本科学历,就打败了一半同龄人。
某知名头部短视频APP,24岁及以下用户占51%,你不看短视频,就打败了一半同龄人。
90后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你月收入高于8000元,就打败了一半同龄人。
前几天我在文章里提到自己关于写作的坚持,很多读者的鼓励让我很感动。
我的写作经历看起来很励志,但我有一大堆缺点,决定了我难成大器。追剧的时候,我总喜欢一口气看完全集,打起游戏来,常常超过10多个小时不挪步。
当年准备考研后期没能坚持下去,就是因为一个人租房住,某天下载了《上古卷轴5》,在游戏的世界里大秀特秀成了屠龙的勇士,却在现实里锈成一块废铁。
我之所以不敢辞职专职写作,就是太清楚自己如果过上没有规律的生活,反而会什么都写不出来。
我上两个班的数学课,晚自习在周日和周一,周一一整天都在学校。为了保证正常更文,平常会选择周末屯稿,或者利用周一的午休时间写文章。
当教师有两个假期,但我在假期反而写不出优质的文章。因为我基本都是凌晨三四点睡觉,中午一两点起床,打开手机就不想思考了。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以前遇到不懂的问题,得跑去图书馆查资料,现在遇到不懂的问题,只需要打开手机,就会忘记那个问题。
能打败一个人的,永远都不是风口、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而是晚上舍不得关掉的手机,早上舍不得离开的被窝,还有总能给自己找到的偷懒的借口。
村上春树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是一个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
拒绝拖延,其实就是拒绝懒惰,很多事总是想着明天再做,可是时间不等人,时机更不等人。
一次的不坚持,就为彻底放弃埋下了伏笔。
图片
03
《朗读者》有一期,许渊冲的一段话很让我触动: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我尝试着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经历,发现能记得住的日子却是寥寥可数。那些剩下的、不值一提的时间,仿佛都是在机械的学习工作和懒惰消糜的生活中度过的。
我是个反鸡汤的人,但还是不禁想问,有多少人真正能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而你想要的,最终是成为了你为之努力的理想,还是成为了你抱怨命运未曾实现的理想化?
你是否会害怕,等垂垂老矣,躺在病床上回顾一生时,脑海中闪过的画面甚至不足以支撑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
人到了三十岁,真的很容易感受到来自生活的暴击,一旦眼界狭隘,知识匮乏,就只能碌碌无为了此残生。
他也想过去图书馆感受一下那种拼搏的氛围,但是占座位的人起得太早了,他晚上睡眠质量本来就不高,不愿早起。
尤其是进入冬天以后,他的情绪会变得很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他说他很想努力拼命一把,但是没有动力坚持下去。如果从大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到了冬天休息调整一两个月,来得及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毕竟考研是在冬天举行。
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很多人认为自己很想努力,只是没有动力坚持下去,其实这是三分钟热度的表现。
你办了张健身卡,一腔热血地和马甲线约好不见不散,结果马甲线没来,你自己就先撤了,还抱怨被放了鸽子。
你下定决心每天看十页书,然而三天之后,你就抛弃书本拿起手机,“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你别笑,哈哈哈哈”……
为什么你没坚持下去?难道是因为没有动力吗?当然不是。
你想要瘦成A4腰,穿什么衣服都好看,你想丰富自己的内涵,成为一个肚子里有墨水的人,这些都是你的动力。
先不谈拼命了,你连坚持健身、坚持看书这些小事情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坚持难度更大、更消耗精力的事情了。
很想拼命努力一把,那是有多想?
所有的没动力都是为自己怯懦找的最烂的,但却也最能自欺欺人的借口。
图片
02
有网友整理过这样一份清单,你要是真的想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只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1、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按时吃饭,坚持运动。
2、远离碎片化阅读、远离成功学、远离社交网络。
3、每天坚持写工作总结,每天坚持读书。
4、为自己设定一个健康、长期的目标,然后不断为此努力。
在这个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时代,想要过得光鲜亮丽确实不容易。
然而,高考的本科生录取率不到50%,你有本科学历,就打败了一半同龄人。
某知名头部短视频APP,24岁及以下用户占51%,你不看短视频,就打败了一半同龄人。
90后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你月收入高于8000元,就打败了一半同龄人。
前几天我在文章里提到自己关于写作的坚持,很多读者的鼓励让我很感动。
我的写作经历看起来很励志,但我有一大堆缺点,决定了我难成大器。追剧的时候,我总喜欢一口气看完全集,打起游戏来,常常超过10多个小时不挪步。
当年准备考研后期没能坚持下去,就是因为一个人租房住,某天下载了《上古卷轴5》,在游戏的世界里大秀特秀成了屠龙的勇士,却在现实里锈成一块废铁。
我之所以不敢辞职专职写作,就是太清楚自己如果过上没有规律的生活,反而会什么都写不出来。
我上两个班的数学课,晚自习在周日和周一,周一一整天都在学校。为了保证正常更文,平常会选择周末屯稿,或者利用周一的午休时间写文章。
当教师有两个假期,但我在假期反而写不出优质的文章。因为我基本都是凌晨三四点睡觉,中午一两点起床,打开手机就不想思考了。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以前遇到不懂的问题,得跑去图书馆查资料,现在遇到不懂的问题,只需要打开手机,就会忘记那个问题。
能打败一个人的,永远都不是风口、外部环境和竞争对手,而是晚上舍不得关掉的手机,早上舍不得离开的被窝,还有总能给自己找到的偷懒的借口。
村上春树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是一个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
拒绝拖延,其实就是拒绝懒惰,很多事总是想着明天再做,可是时间不等人,时机更不等人。
一次的不坚持,就为彻底放弃埋下了伏笔。
图片
03
《朗读者》有一期,许渊冲的一段话很让我触动: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我尝试着回顾自己二十多年的经历,发现能记得住的日子却是寥寥可数。那些剩下的、不值一提的时间,仿佛都是在机械的学习工作和懒惰消糜的生活中度过的。
我是个反鸡汤的人,但还是不禁想问,有多少人真正能想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而你想要的,最终是成为了你为之努力的理想,还是成为了你抱怨命运未曾实现的理想化?
你是否会害怕,等垂垂老矣,躺在病床上回顾一生时,脑海中闪过的画面甚至不足以支撑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
人到了三十岁,真的很容易感受到来自生活的暴击,一旦眼界狭隘,知识匮乏,就只能碌碌无为了此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