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留声机吧 关注:55贴子:1,103
  • 15回复贴,共1

吴碧波先生是男旦么,。电台放送的说话声音很难确定。

收藏回复

  • 218.28.86.*


1楼2010-05-26 11:32回复
    • 211.142.189.*
    吴碧波老师是女的,不是男旦。【绿色心情】


    2楼2010-05-26 15:13
    回复
      这太好了,希望能够早日听到


      禁言 |4楼2010-05-27 18:42
      回复
        回复:5楼
        呵呵 阎老师是坤旦


        禁言 |6楼2010-05-27 21:57
        回复
          神呀!太可怕了!陈素贞先生的高足竟然有人不知道性别!
          哎,真是可悲!
          如此看来陈派现在不景气的情况太严重了!


          IP属地:河南禁言 |7楼2010-05-31 09:34
          收起回复
            这样的戏迷不能称为戏迷,这样的话是对老师极端的不尊重


            禁言 |8楼2010-05-31 11:19
            收起回复
              "如此看来陈派现在不景气的情况太严重了!"
              陈派艺术"不景气"是不准确的,但是<梨园春>只大肆宣传常马等少数流派的弊病至今不改,却是事实!
              不过,他们的偏执宣传,不但丝毫没有挡得住大家喜欢陈派艺术的热情!也没挡得住陈派戏迷队伍的快速壮大!特别是很多大学教授教师\学生等很多知识分子的加入,更加提升了陈派艺术的艺术品位!
              不但没有提升那些流派的人气,反而因为审美疲劳,让多数戏迷对那些流派的戏心生厌倦!
              尽管在 <梨园春>上,陈派擂手不太多,没有有些流派那么泛滥,但出现一个就是一个精品,张玫,韩鹏飞,陈迎辉,赵兵伟,等等,一颗颗闪耀的冉冉新星,展示着陈派艺术的永恒魅力与强盛的生命力!
              大家都来河南电台戏曲广播,渴望在这里欣赏到不一样的经典,正是对不同剧种\不同流派\不同风格戏曲艺术强烈渴望的有力明证!
              事实证明,大家不喜欢天天反复听那几出戏,几个人唱,而是想欣赏到更多的艺术精品,了解更多艺术家和他的艺术!特别是尘封已久的老艺术家的珍贵唱腔资料!
              梨园寻宝,为大家提供了这样好的欣赏平台!我由衷地振奋与感谢!
              也希望在这里能欣赏到更多艺术家的珍贵资料!
              甚至由此想买一台更好的录像机,把每期节目都通过电脑播放录音,刻制成光盘,永久保存!
              让我们都来关注更多流派或未树派老艺术家的精彩唱腔吧!更加关注地市级剧团的优秀演员和剧目吧!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我们要在欣赏这些老唱腔的基础上,学习继承,融会贯通,创造出更优美的戏曲声腔艺术,这样,我们的戏曲才会更有生命力!
              也只有戏曲园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不是一两派独大,才是戏曲之幸,戏迷之幸!
              


              禁言 |10楼2010-05-31 16:57
              回复
                回复:8楼
                也不一定只有戏迷才来听戏的。有些人虽对戏曲不著迷,但也喜欢听戏。所以,人家问出这样简单的问题,也并不能说明是对所问老师的极不尊重。不知者不为怪嘛!京剧该是国粹吧,提起京剧界名伶梅兰芳,国人很少有不知道的。可是,就这么个全国乃至国际知名艺术家,也有人问出,梅兰芳是男的还是女的啊?


                禁言 |11楼2010-05-31 20:41
                回复
                  梨园春作为一个河南戏的窗口,并没完全发挥出他应有的功能,我个人觉得豫剧的明天就在陈派和闫派,桑派等祥符调流派上,人们的审美越来越高!豫剧属于常派和马派的市场将近饱和!对于推动豫剧的发展潜力不大!不可否认常大师在豫剧史上的地位,但一枝独秀不是一个剧种的幸事,百花齐放才是春!在这方面陈大师比较有高见,在九四年陈素真大师就提出了!但至今仍没得到重视!


                  IP属地:河南禁言 |12楼2010-05-31 20:46
                  回复
                    和楼上朋友英雄之见略同!
                    其实最早可追溯到毛主席他老人家提出的"双百"文艺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当今是和谐社会,和谐盛世,大家的审美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从歌曲,还是戏曲,大家都喜欢那种柔和\优美的曲调,而对那种豪放的,大喊大叫的艺术形式早已不再适应!那中口号式的剧目和唱段只属于当年的战争年代\解放初期和改革发展初期!
                    只是<梨园春>始终不承认罢了!这也许是我省文艺路线始终有点偏左的缘故!


                    禁言 |13楼2010-06-02 17:57
                    回复
                      河南文艺界一直就不好,不然陈大师和桑老会远离河南呢,如果没有苗文化估计桑老也进不了六大名旦这个行列,只能在邯郸抱憾终生了!为什么宋桂玲老师的视频资料现在才重见天日,宋桂玲的艺术不谓不高但结果又怎样呢,还不是失传了,也没有人出来问一下,豫剧第一花旦也就这样了,为什么徐艳琴能称得上大师的人现在只能流落他乡,为什么毛爱莲不是越调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申小梅就是,现在想来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IP属地:河南禁言 |14楼2010-06-04 11:12
                      回复
                        • 123.14.109.*
                        回复:14楼
                        14楼说的对。


                        15楼2010-06-22 17:14
                        回复
                          • 123.6.159.*
                          16楼说的好,支持。


                          17楼2010-06-24 09:40
                          回复
                            说得好


                            IP属地:河南禁言 |18楼2010-06-28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