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忆起来,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清苦的,加之于地理位置偏远,东苏更难有繁华和喧嚣。如果能够找到一些老图片和照片能展现东苏,我觉得这篇帖子就会更完整了,可惜,我们那个年代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小时候,如果要照相,只能有一个选择,旧旗一校往西走的国营照相馆,后来在丁字路口往南又有一家私营的店,大家照相的背景往往都是一样的,简单的布景,腼腆的笑容。关系不错的哥几个好像只能在毕业或者过春节的时候,才能照一张合影以作留念。恐怕我们的后辈们也只能在电影中才能看到当时老式的黑胶照相机了吧。
几年前,和女友开车回东苏,从赛罕往东苏的省道上有一道“红土梁”。铁锈红色的碱性土壤仿佛形成了一道不小的堤坝,挺立在茫茫的草原之上。那是冬天,皑皑白雪覆盖在红色的梁顶,夕阳余照,余辉撒过山顶,飘入我们的车窗。绵延的公路会从梁边上绕过,远远地看着这景色,女友惊叹“多美啊!”。由于高中时我在集宁求学,往返这条路不知多少次,可从来就没有觉得这不起眼的红土梁有多秀美,那一天我确实发现,在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可爱美丽的风景,能不能欣赏的到,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态和所处的环境。
那次之后,我开始喜欢回东苏的路途,带着相机,荒凉而寂寞的草原上仿佛只有一辆车奔驰在公路上,偶尔在路边,你会看见远远地一群群羊,或者一群牛马,牧人们寂寞的跟随着草原上的生灵,不经意间看到的蒙古族服饰告诉我,已经快到家了。
从14周岁开始,回东苏的次数开始慢慢减少,高中,大学,工作,新家。离开东苏之后,生活轨迹在慢慢的变化。当我逐渐的适应了更大的城市,更繁杂浮躁的生活方式,在内心深处却无比期望家乡的宁静和质朴。
曾经的同学和玩伴,现在联络的已经寥寥无几,也许很多人也已经来来往往的离开东苏,一生都无缘再见面,祝福所有在东苏生活过和战斗过的乡亲们。
时光依旧飞逝,相片和影像却可以留住曾经的瞬间,大家多拍一些吧,虽然实际上把握不住什么,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和后辈有画面感的回忆,如果有一天我们年老,看着一幕幕,仿佛就能看到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