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尽头已经是考上公或者考上编!在体制内谋一份工作,至少能体面、安稳地过日子,虽然不是走路生风的时代精英,但也不用做苦哈哈的社畜,整日为了绩效掉发。据教育部数据,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 1076 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赛道拥挤带来的激烈的竞争让年轻人们看到了铁饭碗的魅力,不仅如此,不少已经在企业就职的朋友们也纷纷进入这个拥挤的赛道僧多肉少之下,考公的热门指数也年年走高。不信?君请看下面的报道:
和姚畅一样,靳敏也选择了在34岁那年回老家考公务员。
这之前,她在北京一家地产广告公司深耕多年,离职前已经做到了管理层。但从2017年开始,靳敏就经常因为加班久坐而腰腿酸痛。一开始,她没放在心上,这样挨了两年后,原来的酸痛发展成为放射性剧烈疼痛,又发展到左下肢麻木,她才去北京301医院挂了专家号。主任医师对她说,要尽快手术,“医生说我已经拖过了最佳手术时机,如果继续麻木下去,神经损伤会越来越严重,我的左腿最后甚至可能再也抬不起来了。”
手术后,靳敏卧床在家办公。她突然发现,在这座偌大的城市找不到一个可以照顾她的人。
“因为地产行业很忙,我的身体状况无法让我再从事这个行业了。我知道35岁之后很难再找到工作,又没有婚姻家庭可以依靠,所以必须为自己的将来打算。”2021年,“双减”政策一声令下所带来的教培行业大震动,也让靳敏有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眼看大量失业的中年教培人走投无路,她觉得自己所在的行业也很可能朝不保夕。多番考量下,靳敏决定回家考公。
回到老家,靳敏重新和父母住在了一起。父母的唠叨、考公的压力、身体的疼痛、对未来的迷惘,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汹涌袭来。低落许久后,靳敏患上了躁郁症。她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发出一点声音,“我只是借住一间卧室而已,他们最好当做没有我这个人存在。”
因为靳敏的生日在1988年的上半年,所以她理论上只有2022年一年的考试时间了。为了增加胜算,她也会报考家乡周边城市的岗位。一次从外地考完试回来,已是深夜,靳敏进了家门,发现门厅的灯还亮着--那是已经睡下的父母专门为她留的。但这更让她烦躁,“我讨厌别人为我留灯,讨厌他们还对我有所期待,他们能不能就当我不存在?!”
阴魂不散的负面情绪无时无刻不在挟持着靳敏,她深知近几年公考竞争无比激烈,她厌恶自己不够自律,但身体和心境又让她无能为力,“人过了35岁之后就该去死了。青春年少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有希望,但现在就觉得,国家应该不需要我这种废柴吧。”
谢真真则是因“双减”而失业的上千万教培老师中的一员。2021年7月之前,她在自己生活的这座南方省会城市担任一家教培机构的初中语文老师,工作时间灵活自由,月收入可达两万元。7月之后,“双减”政策和所在城市愈演愈烈的疫情如釜底抽薪般终结了教培行业。失业后的她,成了一家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目前,她在努力备考这家单位的编制,同时准备所在省份的公务员考试。
“孩子才两岁,未来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必须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985硕士学历的谢真真算是个标准的“做题家”,但去年12月份,初次参加省考的她却落榜了--她所在省份的公务员报名人数达到451496人,比2020年整整多出了十几万,而实际录取人数只有9536人。最热门的省委办公厅一职,共有650人角逐仅有的一个名额。
激烈的竞争让谢真真打算“长线作战”,而所谓的“长线”也仅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一天晚上在做申论练习题的时候,她看到作文材料里“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这句话,忍不住鼻头一酸,落下泪来。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哭可以,但在考场上千万别把眼泪滴在答题卡上。”
看到了没:”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任何还没有被眼下的就业形势毒打的朋友们!你们不考公,其实就是自己选择漫长的毒打之路!选择考公才是曙光之路!体制内香不香姑且不说,起码少了很多“毒打”!觉悟吧!少年!宇宙的尽头是考上公!!!
和姚畅一样,靳敏也选择了在34岁那年回老家考公务员。
这之前,她在北京一家地产广告公司深耕多年,离职前已经做到了管理层。但从2017年开始,靳敏就经常因为加班久坐而腰腿酸痛。一开始,她没放在心上,这样挨了两年后,原来的酸痛发展成为放射性剧烈疼痛,又发展到左下肢麻木,她才去北京301医院挂了专家号。主任医师对她说,要尽快手术,“医生说我已经拖过了最佳手术时机,如果继续麻木下去,神经损伤会越来越严重,我的左腿最后甚至可能再也抬不起来了。”
手术后,靳敏卧床在家办公。她突然发现,在这座偌大的城市找不到一个可以照顾她的人。
“因为地产行业很忙,我的身体状况无法让我再从事这个行业了。我知道35岁之后很难再找到工作,又没有婚姻家庭可以依靠,所以必须为自己的将来打算。”2021年,“双减”政策一声令下所带来的教培行业大震动,也让靳敏有了强烈的不安全感,眼看大量失业的中年教培人走投无路,她觉得自己所在的行业也很可能朝不保夕。多番考量下,靳敏决定回家考公。
回到老家,靳敏重新和父母住在了一起。父母的唠叨、考公的压力、身体的疼痛、对未来的迷惘,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汹涌袭来。低落许久后,靳敏患上了躁郁症。她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发出一点声音,“我只是借住一间卧室而已,他们最好当做没有我这个人存在。”
因为靳敏的生日在1988年的上半年,所以她理论上只有2022年一年的考试时间了。为了增加胜算,她也会报考家乡周边城市的岗位。一次从外地考完试回来,已是深夜,靳敏进了家门,发现门厅的灯还亮着--那是已经睡下的父母专门为她留的。但这更让她烦躁,“我讨厌别人为我留灯,讨厌他们还对我有所期待,他们能不能就当我不存在?!”
阴魂不散的负面情绪无时无刻不在挟持着靳敏,她深知近几年公考竞争无比激烈,她厌恶自己不够自律,但身体和心境又让她无能为力,“人过了35岁之后就该去死了。青春年少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有希望,但现在就觉得,国家应该不需要我这种废柴吧。”
谢真真则是因“双减”而失业的上千万教培老师中的一员。2021年7月之前,她在自己生活的这座南方省会城市担任一家教培机构的初中语文老师,工作时间灵活自由,月收入可达两万元。7月之后,“双减”政策和所在城市愈演愈烈的疫情如釜底抽薪般终结了教培行业。失业后的她,成了一家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目前,她在努力备考这家单位的编制,同时准备所在省份的公务员考试。
“孩子才两岁,未来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必须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有985硕士学历的谢真真算是个标准的“做题家”,但去年12月份,初次参加省考的她却落榜了--她所在省份的公务员报名人数达到451496人,比2020年整整多出了十几万,而实际录取人数只有9536人。最热门的省委办公厅一职,共有650人角逐仅有的一个名额。
激烈的竞争让谢真真打算“长线作战”,而所谓的“长线”也仅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一天晚上在做申论练习题的时候,她看到作文材料里“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这句话,忍不住鼻头一酸,落下泪来。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哭可以,但在考场上千万别把眼泪滴在答题卡上。”
看到了没:”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任何还没有被眼下的就业形势毒打的朋友们!你们不考公,其实就是自己选择漫长的毒打之路!选择考公才是曙光之路!体制内香不香姑且不说,起码少了很多“毒打”!觉悟吧!少年!宇宙的尽头是考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