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基于欧陆风云世界线,与正史和使命召唤原剧情均不同,可视为平行世界。
含有OOC及不符合逻辑的情节,微MA向,不适请避雷。
自从曾经的篡权叛军领袖之一——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当上大公,莫斯科的军事实力逐年增强,但穷兵黩武的政策和从未停息的战争却使得他处于极差的外交境地。常年的侵略破坏了前大公积攒下来的良好关系,东方的国家结成联盟抵御他的进攻,就连他的宫廷内部也发生了剧变。
曾经他信赖的手下在政府军一次次的围剿中不幸身亡,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指挥官尤里在这群狼环伺之时却背弃他转而投奔波兰立陶宛联邦,在外人看来身居高位的阿伦则是身处波立的间谍培植的傀儡,只要大公一声令下,所有莫斯科人遭受的剥削和压榨都会被推到阿伦的头上,而这会给马卡洛夫一个针对波立联邦的宣战理由。
征服大帐汗国后,他将军队调动至波兰立陶宛边境。在政治家的努力下,阿伦被宣传为”波立联邦派来的间谍,征收重税的罪魁祸首,妄图毁掉莫斯科大公国“。依靠这一理由,马卡洛夫向波兰立陶宛联邦发动了战争。
不过这次,他不想杀死阿伦以绝后患,而是决定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乡被毁。
御驾亲征的他在行军途中回想起了当年和扎卡耶夫前往莫斯科城夺取统治权的那些日子。
那时,意气风发的他以激进的战略和优秀的指挥才能得到了扎卡耶夫的信任。当扎卡耶夫带领主力军会战时,他总能率小股部队从敌后偷袭,阻挡政府军的增援,或是在撤退时殿后,为大部队争取时间,因此他很快爬到了军队高层。
莫斯科城下,重新整编的政府军早已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即使他们的士气更占优势也只打成了险胜,更为可惜的是,在两军交战之时,扎卡耶夫也牺牲在了前线。
团结在扎卡耶夫旗帜下的叛军顿时产生了分歧,一部分跟着马卡洛夫接管莫斯科城,成为公国的合法政府,一部分脱离了控制。
当时的老兵早就靠自身的资历在政府得到一席之地,而单干的人却在波立联邦的怂恿下调转矛头进攻曾经一同作战的马卡洛夫政府军。
波立联邦的第一个目标自然就是紧挨边境的公国首都莫斯科城,虽然倚仗坚固的城墙可以大副消耗敌方主力军,但马卡洛夫自然不会选择如此耗时而又无法取得较大成果的方法。
他决定以进攻代替防守,带领周围一切可以集结的兵力在城外平原与波立联邦展开决战。双方很快转为消耗战,在他国领土作战的波立联邦军队自然耗不过背靠首都的公国军队,半个月后便因为补给不足陷入混乱,公国军见此机会直接向敌方阵地冲锋,使波立联邦造成了严重损失。
被马卡洛夫所要挟的阿伦在军队里看到了祖国的军队从军备充足到陷入溃逃的全过程,但他仍不想屈服。“谁也说不准这样的情形会不会在进攻华沙时重演。”他想。
波立联邦的主力遭袭后,剩余兵力只有与盟友会师才能有一战之力,而盟友的军队仍在北方围攻莫斯科的城池,军队只得北上。
这为莫斯科军的围城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体量不如莫斯科的波立联邦很快就丢失了半壁江山。得益于马卡洛夫对攻城技术的了解,波立联邦的城防一触即溃,首都华沙已经近在眼前。
马卡洛夫的残暴在这场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凡是他战后不想夺取的省份便抢掠一空,抵抗强烈的城市在攻破后便放任士兵无差别屠杀,以此摧毁敌军的战斗意志。
每一场暴行阿伦都在旁观,甚至会被命令去杀死同胞,就连老人和小孩都难以幸免。他在一次次这样的折磨下逐渐麻木,甚至产生了祖国将会失败,应该尽早投奔莫斯科的想法。
莫斯科军如风卷残云般拿下了华沙,人民的哭号和军队的喊杀声传到城外的营帐,入夜后也未停止,让阿伦的内心难以平静。
就在这时,有人推开了门,东欧一月的寒风比那名不速之客先行一步,但当阿伦看清来访者的面孔时,他的内心却比气温还要冰冷。在这时前来造访的正是他最不想见到的人——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
不出他所料,马卡洛夫把他带到城墙上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的故乡成为废墟,他的崩溃已经到达极点。
马卡洛夫还没来得及开口,阿伦便两腿一软跪倒在他面前,说出了那句他原本难以接受的话语。
“我愿意放弃波兰立陶宛联邦公民身份,加入莫斯科大公国。”
含有OOC及不符合逻辑的情节,微MA向,不适请避雷。
自从曾经的篡权叛军领袖之一——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当上大公,莫斯科的军事实力逐年增强,但穷兵黩武的政策和从未停息的战争却使得他处于极差的外交境地。常年的侵略破坏了前大公积攒下来的良好关系,东方的国家结成联盟抵御他的进攻,就连他的宫廷内部也发生了剧变。
曾经他信赖的手下在政府军一次次的围剿中不幸身亡,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指挥官尤里在这群狼环伺之时却背弃他转而投奔波兰立陶宛联邦,在外人看来身居高位的阿伦则是身处波立的间谍培植的傀儡,只要大公一声令下,所有莫斯科人遭受的剥削和压榨都会被推到阿伦的头上,而这会给马卡洛夫一个针对波立联邦的宣战理由。
征服大帐汗国后,他将军队调动至波兰立陶宛边境。在政治家的努力下,阿伦被宣传为”波立联邦派来的间谍,征收重税的罪魁祸首,妄图毁掉莫斯科大公国“。依靠这一理由,马卡洛夫向波兰立陶宛联邦发动了战争。
不过这次,他不想杀死阿伦以绝后患,而是决定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乡被毁。
御驾亲征的他在行军途中回想起了当年和扎卡耶夫前往莫斯科城夺取统治权的那些日子。
那时,意气风发的他以激进的战略和优秀的指挥才能得到了扎卡耶夫的信任。当扎卡耶夫带领主力军会战时,他总能率小股部队从敌后偷袭,阻挡政府军的增援,或是在撤退时殿后,为大部队争取时间,因此他很快爬到了军队高层。
莫斯科城下,重新整编的政府军早已等待着他们的到来,即使他们的士气更占优势也只打成了险胜,更为可惜的是,在两军交战之时,扎卡耶夫也牺牲在了前线。
团结在扎卡耶夫旗帜下的叛军顿时产生了分歧,一部分跟着马卡洛夫接管莫斯科城,成为公国的合法政府,一部分脱离了控制。
当时的老兵早就靠自身的资历在政府得到一席之地,而单干的人却在波立联邦的怂恿下调转矛头进攻曾经一同作战的马卡洛夫政府军。
波立联邦的第一个目标自然就是紧挨边境的公国首都莫斯科城,虽然倚仗坚固的城墙可以大副消耗敌方主力军,但马卡洛夫自然不会选择如此耗时而又无法取得较大成果的方法。
他决定以进攻代替防守,带领周围一切可以集结的兵力在城外平原与波立联邦展开决战。双方很快转为消耗战,在他国领土作战的波立联邦军队自然耗不过背靠首都的公国军队,半个月后便因为补给不足陷入混乱,公国军见此机会直接向敌方阵地冲锋,使波立联邦造成了严重损失。
被马卡洛夫所要挟的阿伦在军队里看到了祖国的军队从军备充足到陷入溃逃的全过程,但他仍不想屈服。“谁也说不准这样的情形会不会在进攻华沙时重演。”他想。
波立联邦的主力遭袭后,剩余兵力只有与盟友会师才能有一战之力,而盟友的军队仍在北方围攻莫斯科的城池,军队只得北上。
这为莫斯科军的围城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体量不如莫斯科的波立联邦很快就丢失了半壁江山。得益于马卡洛夫对攻城技术的了解,波立联邦的城防一触即溃,首都华沙已经近在眼前。
马卡洛夫的残暴在这场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凡是他战后不想夺取的省份便抢掠一空,抵抗强烈的城市在攻破后便放任士兵无差别屠杀,以此摧毁敌军的战斗意志。
每一场暴行阿伦都在旁观,甚至会被命令去杀死同胞,就连老人和小孩都难以幸免。他在一次次这样的折磨下逐渐麻木,甚至产生了祖国将会失败,应该尽早投奔莫斯科的想法。
莫斯科军如风卷残云般拿下了华沙,人民的哭号和军队的喊杀声传到城外的营帐,入夜后也未停止,让阿伦的内心难以平静。
就在这时,有人推开了门,东欧一月的寒风比那名不速之客先行一步,但当阿伦看清来访者的面孔时,他的内心却比气温还要冰冷。在这时前来造访的正是他最不想见到的人——弗拉基米尔马卡洛夫。
不出他所料,马卡洛夫把他带到城墙上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的故乡成为废墟,他的崩溃已经到达极点。
马卡洛夫还没来得及开口,阿伦便两腿一软跪倒在他面前,说出了那句他原本难以接受的话语。
“我愿意放弃波兰立陶宛联邦公民身份,加入莫斯科大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