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其实是定义的问题,不是物理的问题。到大学如果你学《电路原理》,里面第一章就会讲电路模型——电路模型是从实际的电路元件抽象出的理想模型。
简单举例:
❶理想导线:电阻为0,被理想导线连接的两个点电位相等。(即电压为0)
❷理想的电压源模型:两端的输出电压为恒定值Us。理想电压源是不允许短路的,因为短路时两端的电压被理想导线强制为0,这与理想电压源的定义矛盾。
所以,如果把你画的图看做理想的电路图,那么是不允许将L2删掉的(即不允许把电压源短路)。
如果把你画的图看做实际的电路图,也就是假设你动手去做实验,那么你就应当理解,现实中的电压源其实相当于一个理想电压源Us和一个内电阻r的串联,但是r是一个很小的数值。同时你也可以认为导线有很小的电阻(比如你写的0.01Ω),在你删去L2的同时,【电源—内阻—L2被替换成导线】这一条回路的电阻等于内阻r+0.01,所以电流会非常大,你可以理解为99%的电流都走了这条路,而另外1%的电流不足以驱动L1,所以L1不会亮。同时,由于流过实际电源有一个很大的电流,这个实际电源也会很快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