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痉挛吧 关注:19贴子:389

面神经***主要类型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染是面神经***第2 个最常见的病因。常见的感染原因有病毒、螺旋体及细菌等


1楼2022-05-20 11:18回复
    常见症状:一侧面部麻木、口眼歪斜、鼻唇沟变浅、耳鸣、眼睑不能闭合、不能撅嘴、嘴角漏气


    2楼2022-05-20 11:19
    回复
      系对侧皮质-脑桥束受损所致,因上组面肌末受累,故仅表现为病变对侧下组面肌的瘫痪,并常伴有该侧的偏瘫。


      3楼2022-05-20 11:19
      回复
        因面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其纤维绕过展神经核。故脑桥病损除周围性面瘫外,常伴有脑桥内部邻近结构的损害,如同侧外直肌麻痹、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等。


        4楼2022-05-20 11:20
        回复
          小脑脑桥角损害 多同时损害同侧第Ⅴ和Ⅷ对脑神经以及小脑和延髓。故除周围性面瘫外,还可有同侧面部感觉障碍、耳鸣、耳聋、眩晕、眼球震颤、肢体共济失调及对侧肢体瘫痪等表现。


          5楼2022-05-20 11:20
          回复
            面神经管邻近部位的病变 如中耳炎、乳突炎、中耳乳突部手术及颅骨骨折等,除周围性面瘫外,可有其他相应的体征和病史。


            6楼2022-05-20 11:20
            回复
              因面神经出茎乳孔后穿过腮腺支配面部表情肌,故腮腺炎症、肿瘤、颌颈部及腮腺区手术均可引起周围性面瘫。但除面瘫外,常有相应疾病的病史及特征性临床表现,无听觉过敏及味觉障碍等


              7楼2022-05-20 11:20
              回复
                面神经***体征分为运动、分泌和感觉3类。常急性发病,病侧上、下组面肌同时瘫痪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病侧外耳道和(或)耳后乳突区疼痛和(或)压痛。


                8楼2022-05-20 11:21
                回复
                  面神经麻痹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的、面神经麻痹与疱疹同时发病。尽管面神经也传导来自面肌的本体感觉和来自耳翼、外耳道小范围的皮肤感觉但是很少发觉这些感觉缺失


                  9楼2022-05-21 10:12
                  回复
                    面神经部分损伤引起上半面部和下半面部无力偶尔下半面部比上半面部受累更为严重对侧很少受累。


                    10楼2022-05-21 10:12
                    回复
                      面肌***恢复取决于病变的严重性,如果神经已被切断,功能完全、甚至部分性恢复的机会均很小多数面神经***病人可部分或完全性恢复功能


                      11楼2022-05-21 10:13
                      回复
                        完全性恢复者在休息或运动时,两侧面部表情无区别;部分性恢复者在瘫痪侧出现“挛缩”的改变表面检查似乎显示正常侧肌肉无力,随病人微笑或试图运动面肌,此不正确印象更加明显。


                        12楼2022-05-21 10:13
                        回复
                          预防面瘫、面肌痉挛,关键还是要注意防寒,尤其是要根据气候避免寒风长久拂面(不可贪图凉爽);平时多进行运动,加强锻炼,提高人体的正气


                          13楼2022-05-21 10:14
                          回复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内正气旺盛,风邪不易侵入;还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闲适、足够的睡眠时间;在饮食上注意,既可增强体质


                            14楼2022-05-21 10:14
                            回复
                              又可增强抗病能力。已患了面瘫,就应及时求医治疗,采用中医手段治疗应是首选,可以达到标本兼治,以防留下后遗症。


                              15楼2022-05-21 1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