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吧 关注:33,257贴子:392,386
  • 9回复贴,共1

「一對多」合併字彙總(9)M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黴」「霉」和合併爲「霉」
(一)「黴」:專有名詞,指「黴菌」,是一種真菌。
此外,「黴」在古漢語中有黝黑之意。
(二)1.「霉」:描述的是一種狀態,指某些東西上生長出了黴菌,如「發霉」
2.「霉」也用來形容不順的事情,如「倒霉」,與「楣」相通,可寫作「倒霉/楣」。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05-30 17:37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05-30 18:34
    回复
      二、「麵」「面」合併爲「面」
      「麵」,有「麥」字,和糧食有關。「麵」是用麥子研磨成粉,經過加工而成的食物。「大米白麵、麵館」的「麵」不能寫成面。
      「麵」由麥子製成的食物可以引申爲各種研磨成粉末狀的東西,如「胡椒麵、高粱麵、藥麵」。
      見面、顏面、電視畫面、面面俱到的「面」不可以寫成和食物相關的麵。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05-30 18:43
      回复
        三、「衊」「蔑」合併爲「蔑」
        我們可以從詞語表達的情感色彩來區分「衊」和「蔑」,二者都帶有貶義色彩,但「衊」的程度遠遠高於「蔑」。
        (一)「蔑」爲輕視、小瞧他人,如「蔑視」,不能寫成衊視。
        (二)「衊」爲血污塗抹在他人身上,形容捏造事實,敗壞他人名聲,用於「污衊」一詞中,「污衊」也可寫爲「誣蔑」。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05-30 19:40
        回复
          四、「幺」「麼」合併
          (一)「麼」
          注意:「麼」在現在簡化字系統中仍在使用,不過「麼」僅在「幺麼」一詞中使用,這裏「麼」讀mó二聲,意爲微小。「幺麼」的「麼」沒有被簡化!
          「麼」在作虛詞時被合併簡化爲“么”,“么”是「幺」的俗寫。如「什麼、好了麼、怎麼、紅呀麼紅」不能用幺(么)。
          (二)「幺」
          「幺」讀音爲yāo一聲,意思是最小的,如「小幺」,是指排行最小的人。
          我們平時把數字「1」讀成yāo,這裏就是「幺」字。
          此外,「幺」還是姓氏。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05-30 20:17
          收起回复
            四、「彌」「瀰」合併
            「瀰」,指布滿、遍布,「瀰漫、大霧瀰天」應爲「瀰」。
            「彌補、欲蓋彌彰」不能用瀰字。
            現在漢字簡化,把「彌、瀰」兩字都合併成“弥”。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5-30 20:33
            回复
              五、「矇」「蒙」合併爲「蒙」
              (一)「矇」沒有被簡化的用法:
              在現今簡化字系統裏面,「矇」仍在使用,僅用在表示「眼睛失明」這個意思上,讀音爲méng(二聲),不簡化爲蒙。
              (二)「矇」被合併爲蒙的情況
              「矇」讀作mēng(一聲),意思爲胡亂猜測和欺騙、矇騙。如「這道題是矇對的、你別矇我了,我早知道了」用「矇」。「矇」在表達這個意思時纔被合併簡化爲蒙。
              「蒙受、蒙古、啟蒙」的「蒙」不能用矇。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5-31 13:21
              回复
                「本貼說明」:漢字簡化有一種方法是將多個漢字合併成一個漢字。這幾個漢字之間可能無任何關係,可能讀音相同,或者字形相似等等。簡化漢字者將這些不同或者相似的漢字統統合併,合併成一個字,讓這一個字承擔這些字的所有意義。這樣的簡化方法爲初學所謂「繁體字」的朋友帶來一定的麻煩,初學「繁體字」或者之前對「繁體字」毫無瞭解的人認爲簡化字和所謂的「繁體字」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從而初學者會在「繁體字」的應用上產生錯誤。
                例如,有的人看到「簡化字總表」:姜「薑」後,認爲中括號裏面的字是「繁體字」,「姜」是新造出來的簡化字,「姜」就應該寫成「薑」,於是他們就把「姜子牙、孟姜女」寫成了「薑子牙、孟薑女」,以後這些人凡是見到文本中有「姜」這個字,全部轉換成了「薑」。這就是因爲這些初學者不知道「姜」和「薑」就是按照合併漢字簡化的方法進行簡化的。「姜」和「薑」是兩個不同的漢字,漢字簡化把「姜、薑」這兩個原本承擔不同意義的字都合併成了一個字-「姜」,讓「姜」不僅承擔它自己本身的意義,同時也承擔起「薑」字的意義。
                「薑」指的是植物,觀察它的部首就可以看出來了,我們平常說的「生薑、葱薑蒜」的「薑」纔用「薑」;而姜子牙的「姜」是姓氏,把「姜子牙」寫成「薑子牙」那就不正確了。
                上面敘述的這種讓一個字承擔不同字意義的情況,我們以後簡稱爲「一對多」現象。初學所謂「繁體字」者,如果不把這一組組「一對多」關係的漢字掌握,他們一出手就會寫錯,從而用錯。「一對多」合併字是初學者必須攻克的問題,也是學習「繁體字」的重點與難點。
                「說明」1.本貼日後將按照「簡化字總表」的順序,將現代漢語通用的,所有存在「一對多」關係的字一一列出,並按照個人認爲易於讓初學者能迅速準確什麼意義上用這個字,什麼意義上用那個字的思路進行解釋。
                ⚠️⚠️2.特別注意,本貼僅爲讓初學者掌握簡化字與繁體字的對應關係,純屬個人興趣,不屬於學術研究,錯誤疏漏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和大家共同討論。本貼所列「一對多」關係漢字,不對古代漢語常用字加以列舉!例如体「體」,雖然漢字簡化把体、體兩個字合併成「体」,「体」音同「笨」,意思是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如詞語「体夫」,但是這個意義在現代漢語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會涉及,因此此貼暫時對這一類的字不列出,也不會加以解釋。諸如此類的字還有价「價」;个「個」;圣「聖」等。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05-31 13: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