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岁千秋吧 关注:29贴子:345
  • 4回复贴,共1

【 李翀&崔敞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2-06-09 10:45回复
    【崔敞来时,我正在临字】
    【险中求平,著纸而不刻,是行书。见来人则搁笔,恰巧一幅已成。年少气盛时难免自承天生之才,虽经由严苛的教导,可难免在细微处,露出锋利的棱角】
    舅舅来看,我这字写得如何?
    【太极宫中的暮春,恰似一壶醇酒,杨柳碧色深处,和风也不比初春料峭。窗外绿杨挺拔,阳光散漫地落在书案上,倒映着深色的枝丫在扭曲纠缠,又如一盘浑水。而我在更进一步摸索着,长安诸贵盘根错节的脉络】
    【我左手边摆着一卷名单,上面记载着东宫左右春坊、詹士府等定员名册。草草翻看,是河南源氏、渤海高氏、颍川庾氏等等——军功勋贵,五姓七望,尽皆入眼】
    崔冼,这是舅舅的族人?


    2楼2022-06-13 17:03
    回复
      【 入嘉福,过重明,这里居住的是国之储副,我亲眼见证长大的孩子,我的心血始于并州,今至天下,还有一部分,落在了这里——他是我理想中的一部分。】
      【 他与我有血脉之缘,但我更奉他为太子,一个历经并州人情,旧朝兵变,又迎来新政的太子,一个有着圣人娘娘这样父母的太子,他一定是最好的太子,也绝不会做不好太子。】
      问殿下安。
      【 我接过那一张宣,那是临的字,字帖奔放潇洒,而我手里的这字,兼带一些锐气。】
      殿下的字已初具风骨,意在形先,殿下勤勉,假以时日,必有成就。
      【 氏族如根深枝繁的树,根须延出去八里地了,又承到一片归根的叶,陌生得很,可一观脉络,便识出是同根的。我也厘清过所有身有功名的族人姓名与履历生平。】
      是,殿下可曾见过?
      【 满册东宫属臣,非氏族勋贵者,寥寥而微末。】


      3楼2022-06-15 15:36
      回复
        【从前在并州,是阿耶的家臣、谋士赞我。如今在东宫,阿谀恭维者更不计其数,令人飘飘然之余,怀疑自己的能力是否真如他们所说?我看,未必】
        【但崔敞的评语,有赞,但更多的是谨慎的劝勉。笑了】舅舅这话,我信。
        【对于崔冼,面前之人当然记得,这是必然。各地望族盘根错节,与皇室、朝廷一起,构成了不可分割而息息相关的血脉】崔冼,是东宫的太子舍人,掌行令书。昨日,就在这里,【拿手在侧方空位一点】我召他来伺候笔墨。
        他向我提到了舅舅。
        【不止,他还提到崔皇后,提到从并州风沙一路走来的忠诚,提到崔氏百年荣辱】


        4楼2022-06-28 22:37
        回复
          【 听他语气自信笃定,不由一笑,少年抱负,这是好事。他言及崔冼,太子舍人是为近臣,圣人有此任命,可见是有几分赏识,但那是毕竟是圣人的,于是我沉默着,听太子后言。他的话戛然而止,可细一辨,话风过了,树影还在摇,是静默且不容忽视的。】
          【 崔冼此人,才识过人,能力出众,只是颇为圆滑取巧,心思不够纯良。太子聪慧,只一次照面便能察觉,但我仍觉,这不够。我为他拼凑上另外的信息。 】
          殿下既然识得一二,臣不妨直言,此人虽品性有缺,但颇具踔绝之能 。
          【 太子不是文武状元,需得个头彩,他要学会的,是知人善用。】
          臣冒昧,请问殿下,可欲用,如何用。


          5楼2022-07-07 2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