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翻出去年自收自留的山头#古树#标本喝喝了。
存放一年有多,退了青味和水气,是品饮新茶的最佳时间。懒于拍照啦,主要文字记录一下开汤感受。
#梅子箐# vs #锅底塘# #生茶#
锅底塘是永德小勐统镇梅子箐村的一个中间低外围高的微产区。所以其实也属于梅子箐的茶,它们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1、香气浓郁,很特殊的香气(香型不好形容,冷汤后带野兰香),有人说是梅子香,纯粹捕风捉影因“梅子箐”村而胡诌蛮缠。
2、味醇,无苦微涩,甜,饱满,柔滑圆润刺激性低。
两者区别其实不太大,差别主要在于:锅底塘要开扬、鲜活一些,香里能感觉明显带着甜。在浑厚绵密中骨感好一些,线条清晰一些。
两者很近似,不对着Pk不容易分辨出来。锅底塘产量很小,大概率你花了锅底塘的价钱(差不多翻倍),喝的还是梅子箐。
如果渠道不是十分可靠,建议还是喝喝梅子箐得了。

存放一年有多,退了青味和水气,是品饮新茶的最佳时间。懒于拍照啦,主要文字记录一下开汤感受。
#梅子箐# vs #锅底塘# #生茶#
锅底塘是永德小勐统镇梅子箐村的一个中间低外围高的微产区。所以其实也属于梅子箐的茶,它们有较多相似的特点:
1、香气浓郁,很特殊的香气(香型不好形容,冷汤后带野兰香),有人说是梅子香,纯粹捕风捉影因“梅子箐”村而胡诌蛮缠。
2、味醇,无苦微涩,甜,饱满,柔滑圆润刺激性低。
两者区别其实不太大,差别主要在于:锅底塘要开扬、鲜活一些,香里能感觉明显带着甜。在浑厚绵密中骨感好一些,线条清晰一些。
两者很近似,不对着Pk不容易分辨出来。锅底塘产量很小,大概率你花了锅底塘的价钱(差不多翻倍),喝的还是梅子箐。
如果渠道不是十分可靠,建议还是喝喝梅子箐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