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石油中学学生会吧 关注:12贴子:370
  • 0回复贴,共1

“生本教育”专辑——解读生本教育的内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十年来,我一直关注生本教育。我经常到生本教育的实验学校去听课,生动有效的课堂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事实证明,生本教育是对学习者十分有利的教育,它有可能解决我们多年来未能解决的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的问题。我对生本教育所产生的奇迹感到兴奋,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我认为,“生本”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字,但它的内涵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
一、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或者说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在教育界的具体体现。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五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除了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外,还需要成千上万的专门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他们是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软件。因此,我们必须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十年的实践中,生本教育覆盖到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示范校到普通学校,从城市到农村学校,从普通中学到职业中学,许多原本非常薄弱的学校在实施生本实验后面貌一新,学生整体素质都有很大改观,许多学校也因此跨入强校的行列。
第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生本教育正是以“全面依靠学生”、“激扬学生生命”、“激发学生潜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态”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好学、乐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互帮互助的团队学习中,学生形成了友爱、和善、乐观的良好品德;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培养了学生组织、统筹、自律等能力。从生本实践的大量案例中可以看出,生本教育是能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三是学生的差异发展。我们提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但这和强调学生的差异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统一的。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学生之间都有差异,让好的更好,使表现一般的、差的也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这是我们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
在很多生本实验学校,听课的老师常说:“在这里简直看不到差生。”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在进校时都很优秀。在实施生本实验之前,上课时睡倒一片,下课时打架闹事的场景并不少见。但现在,再走进这些学校,上课时学生争相发言,神采飞扬,下课时活而不乱,见到老师礼貌大方。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就是因为,很多以前的问题学生或所谓的“差生”在生本教育中发现了自我,树立了自信,从而走上了积极进取、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良性轨道。
第四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这是生本教育相当突出、相当鲜明的特色。生本教育秉持的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念。它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种人性观:作为在地球上生存了亿万年的高级智慧生物,人生下来就有着自我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内在动力,而一个人能否得到最佳发展,则在于其潜能是否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加以发掘和提升。作为教育者,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力,正是我们的主要职责。这种观念改变了以往把学生看作机械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和处理者的观点,使教育回归到本质,即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五是学生的持续发展。如果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的早期就能够接受激发潜能、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而不是仅仅累积_二些知识和技能,那在后续的教育中,他们的自我发展潜能会使他们具有很强的持续发展能力。生本实验学校的学生在升入高一级学校后,普遍具有很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就证明了这一点。
二、 以生命为本
作为生命体,人总要经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生长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点燃、,发动和激扬生命的潜能与动力。一旦把动力激发出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潜力就会无穷无尽,学习者就会乐在其中,乐而忘返。



1楼2010-06-05 10: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