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渠道再度成为寿险保费增长主力军。
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公布2022年1-5月保费数据,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保(601601.SH)和新华保险(601336.SH)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496.09亿元,同比增长3.76%。
从保费收入渠道上看,各险企的银保渠道表现尤为突出。2022年一季报显示,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212.41亿元,同比增长25.7%;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16.66亿元,同比增长892.8%,成为新单保费最大的贡献渠道。
“银保业务快速增长,说明当前渠道对保险经营仍然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岩分析表示,近年,个险渠道因疫情影响,展业受阻,而银保渠道经过监管部门引导业务结构调整后经过阵痛期,保费增长较快。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倪华表示,未来银保渠道有望补位个险渠道。银行作为居民财富管理主要的金融产品代销机构,拥有客户资源多、金融产品丰富等优势,较易实现年金险、养老险的场景化营销。个险渠道低迷时,险企加强银保渠道建设,渠道规模和价值都有望迎来高增长。
银保渠道再受青睐
去年以来,不少险企再次将银保渠道视为主力渠道。行业保费下滑,银保渠道反倒逆势增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近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3%,超过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量的三分之一,业务占比同比上升3.73个百分点。
从五大上市险企2021年年报数据来看,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4.57亿元,同比大增223.5%;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493.26亿元,同比增长19.6%;人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27.25亿元,同比增长18.9%;平安寿险与健康险业务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247.05亿元,同比增长12.14%。
“疫情暴发以来,保险业普遍承受着较大冲击,代理人展业越发困难。”一名资深保险代理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客户需求变化导致保险消费趋于谨慎,新单保费持续下滑。而银保渠道与个代渠道相比,更能稳定业务平台,因此备受保险公司青睐。
据银保监会公布的《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数据,截至2021年底,保险行业代理制销售人员590.7万人,比2020年底842.8万人,减少了252.1万人。“个险渠道的人海战术逻辑在慢慢变弱,增员即获客的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上述代理人表示。
不断上升的储蓄率是险企重视银保渠道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据央行公布的货币和社会融资数据,2022年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04万亿元,同比多增475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3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1万亿元。另据央行2022年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4.7%,比上一季度增加2.9个百分点。
谋求高质量发展
银保渠道产品形态简单、价值率低、监管约束强,曾一度被视为“累赘”,不少险企纷纷大幅压缩银保渠道业务规模,转型其他渠道。
2010年11月,原银监会下发《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叫停“银保驻点销售”。2016年至2017年,原保监会相继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限制3年以下产品规模,叫停“快速返还+万能险账户”类主打产品。
时隔多年,银保渠道又再重获青睐。
2022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重提被叫停10余年的“银保驻点销售”,被业内看作驻点销售重启的信号。制度一旦落地,将有望开启银行和保险战略合作的新格局。
政策利好之下,市场人士也给予乐观预测。咨询机构麦肯锡在《保险行业白皮书》对银保渠道寄予厚望,指出:中国银保市场具备巨大发展潜力,国内险企应提前为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抢占未来5年至10年银保市场战略高地。
在中国太保寿险看来,银保业务发展正迎来可贵的发展良机,也更坚定了其聚力共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银保”的信心。“未来银保渠道会成为和个险并驾齐驱的主要渠道。”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曾如是说。
无独有偶,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全也在2021年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华保险2021上半年能达成经营目标,正是得益于银保渠道的快速增长。新华保险已建立了一支上万人的银保渠道队伍,除了价值贡献,做大银保渠道对资产端和行业话语权、品牌提升等综合收益都有好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险企对银保渠道的主动权不如个险渠道。
工银安盛人寿总裁吴茜表示,当银行、客户经理及客户熟悉了复杂的期交产品,越来越多险企重新发现银保渠道的价值,银保渠道的竞争从趸交模式转变成复杂的期交模式,银保渠道将面临新一轮的产品同质化和费用白热化。
“银行是卖方市场,销售业绩高不高取决于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力度,涉及手续费等业务合作的竞争。”一位不愿具名的险企高管认为对银行来讲,从代理业务转向自营业务只是时间问题,未来银行系保险公司在银代渠道的占比会越来越大。
各险企在加强银保渠道建设的同时,也在谋求银保渠道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重新关注并大力推动银保业务发展,探索银保合作模式。
具体来看,中国平安提出 “新银保”理念,与平安银行深化合作,协助打造平安银行新优才队伍;新华保险坚持兼顾规模与价值的发展策略,持续深耕网点,实现银保渠道良好发展;泰康人寿坚持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在银行及客户中形成良好口碑;太平洋寿险重启银保,打造全“芯”业务模式,聚焦战略渠道,实现银保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A股五大上市保险公司公布2022年1-5月保费数据,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保(601601.SH)和新华保险(601336.SH)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3496.09亿元,同比增长3.76%。
从保费收入渠道上看,各险企的银保渠道表现尤为突出。2022年一季报显示,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212.41亿元,同比增长25.7%;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16.66亿元,同比增长892.8%,成为新单保费最大的贡献渠道。
“银保业务快速增长,说明当前渠道对保险经营仍然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岩分析表示,近年,个险渠道因疫情影响,展业受阻,而银保渠道经过监管部门引导业务结构调整后经过阵痛期,保费增长较快。
东亚前海证券分析师倪华表示,未来银保渠道有望补位个险渠道。银行作为居民财富管理主要的金融产品代销机构,拥有客户资源多、金融产品丰富等优势,较易实现年金险、养老险的场景化营销。个险渠道低迷时,险企加强银保渠道建设,渠道规模和价值都有望迎来高增长。
银保渠道再受青睐
去年以来,不少险企再次将银保渠道视为主力渠道。行业保费下滑,银保渠道反倒逆势增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近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63%,超过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量的三分之一,业务占比同比上升3.73个百分点。
从五大上市险企2021年年报数据来看,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4.57亿元,同比大增223.5%;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493.26亿元,同比增长19.6%;人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27.25亿元,同比增长18.9%;平安寿险与健康险业务银保渠道实现总保费收入247.05亿元,同比增长12.14%。
“疫情暴发以来,保险业普遍承受着较大冲击,代理人展业越发困难。”一名资深保险代理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客户需求变化导致保险消费趋于谨慎,新单保费持续下滑。而银保渠道与个代渠道相比,更能稳定业务平台,因此备受保险公司青睐。
据银保监会公布的《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数据,截至2021年底,保险行业代理制销售人员590.7万人,比2020年底842.8万人,减少了252.1万人。“个险渠道的人海战术逻辑在慢慢变弱,增员即获客的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上述代理人表示。
不断上升的储蓄率是险企重视银保渠道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据央行公布的货币和社会融资数据,2022年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04万亿元,同比多增475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3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1万亿元。另据央行2022年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4.7%,比上一季度增加2.9个百分点。
谋求高质量发展
银保渠道产品形态简单、价值率低、监管约束强,曾一度被视为“累赘”,不少险企纷纷大幅压缩银保渠道业务规模,转型其他渠道。
2010年11月,原银监会下发《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叫停“银保驻点销售”。2016年至2017年,原保监会相继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限制3年以下产品规模,叫停“快速返还+万能险账户”类主打产品。
时隔多年,银保渠道又再重获青睐。
2022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重提被叫停10余年的“银保驻点销售”,被业内看作驻点销售重启的信号。制度一旦落地,将有望开启银行和保险战略合作的新格局。
政策利好之下,市场人士也给予乐观预测。咨询机构麦肯锡在《保险行业白皮书》对银保渠道寄予厚望,指出:中国银保市场具备巨大发展潜力,国内险企应提前为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抢占未来5年至10年银保市场战略高地。
在中国太保寿险看来,银保业务发展正迎来可贵的发展良机,也更坚定了其聚力共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银保”的信心。“未来银保渠道会成为和个险并驾齐驱的主要渠道。”中国太保寿险总经理蔡强曾如是说。
无独有偶,新华保险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全也在2021年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华保险2021上半年能达成经营目标,正是得益于银保渠道的快速增长。新华保险已建立了一支上万人的银保渠道队伍,除了价值贡献,做大银保渠道对资产端和行业话语权、品牌提升等综合收益都有好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险企对银保渠道的主动权不如个险渠道。
工银安盛人寿总裁吴茜表示,当银行、客户经理及客户熟悉了复杂的期交产品,越来越多险企重新发现银保渠道的价值,银保渠道的竞争从趸交模式转变成复杂的期交模式,银保渠道将面临新一轮的产品同质化和费用白热化。
“银行是卖方市场,销售业绩高不高取决于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力度,涉及手续费等业务合作的竞争。”一位不愿具名的险企高管认为对银行来讲,从代理业务转向自营业务只是时间问题,未来银行系保险公司在银代渠道的占比会越来越大。
各险企在加强银保渠道建设的同时,也在谋求银保渠道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重新关注并大力推动银保业务发展,探索银保合作模式。
具体来看,中国平安提出 “新银保”理念,与平安银行深化合作,协助打造平安银行新优才队伍;新华保险坚持兼顾规模与价值的发展策略,持续深耕网点,实现银保渠道良好发展;泰康人寿坚持长期保障型产品销售,在银行及客户中形成良好口碑;太平洋寿险重启银保,打造全“芯”业务模式,聚焦战略渠道,实现银保业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