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发展建设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回应的是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的是群众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质量。在乡村建设行动中,党员干部要以民之所需、民之所盼为方向,做一事专一事,干一件成一件,在乡村建设行动中擦亮“为民坐标”,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要常问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常思自己在为民服务上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常看自己在岗位实践中是否存在缺点和短板,常对标时代楷模的崇高精神和身边榜样的“奋斗轨迹”量一量自己言行的偏差,在立场上毫不动摇,在奋斗中竭尽全力,在提升上锲而不舍,以“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做好“为民文章”,以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擦亮初心,点燃为民奋斗之“火”。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来时路”,接续奋斗为民,把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更要落实于行动、见效于成果,在新的赶考路上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热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好为民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