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吧 关注:9,051贴子:658,274
  • 4回复贴,共1

崇祯想杀毛文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崇祯也想杀毛文龙
“阉党粉”“东林黑”一般也是“袁崇焕黑”。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对袁崇焕本人及其杀毛文龙一事的评价。
毛文龙是镇守朝鲜皮岛的明朝总兵。有一种论调认为毛文龙是大功臣,袁崇焕之所以杀毛文龙是因为这是他与后金的和谈条件。
关于袁崇焕其人,有一种说法称袁崇焕故意在蓟州城放走后金军,致使其直驱北京城下,以此威逼朝廷和谈。此外,还有人说袁崇焕的地位是清乾隆皇帝为了抹黑明朝吹捧出来的,集中体现在清朝官修的《明史》里对袁崇焕的评价,并编造了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袁崇焕的故事,以此抹黑崇祯皇帝,等等。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更多的内容留待下文叙述,这里先说一说袁崇焕杀毛文龙这段公案。
崇祯皇帝上台后,重新起用袁崇焕,擢升他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登(州)、莱(州)、天津,全面主持对后金作战,并且在紫禁城平台召见袁崇焕,两人一见如故。
当时的朝鲜使者对此留下了生动详细的记录,说崇祯皇帝召见袁崇焕于便殿,并特意慰劳他,袁崇焕就说,“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2],就是说皇帝给他便宜之权,不要掣肘,他五年之内就能灭掉后金,收复辽东。
这就是著名的“五年复辽”计划。这个确实是大话。崇祯皇帝就说,如果袁崇焕能做到,就封他为侯,还特赐蟒袍、玉带、银币等。
历史有时候特别有意思,就在崇祯皇帝召见袁崇焕的时候,袁崇焕未来的冤家对头毛文龙派人来献俘(捉到的女真人)。
崇祯皇帝那时候才十六七岁,但也察觉了其中的问题,就对兵部尚书说,毛文龙动不动就献俘,在天启年间也是这样,还自称有兵二十万,找朝廷要了好多钱,让兵部查一查。马上有三个大臣报告,毛文龙只有两万六千人,但是朝廷给了他过多的军饷,而且他也未能收复辽阳一尺土。
这说明崇祯皇帝已经怀疑毛文龙是冒功冒饷,献俘也都是假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7-06 19:28回复
    杀毛文龙,崇祯与内阁也有份,是早定的事。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6《宗伯林平養先生欲楫》载“怀宗立,升礼部尚书掌詹事,朝议诛毛文龙,力言不可,与阁忤,假归三载。召修实录”。就是因为他反对诛毛文龙,直接被假归三年。
    《东林列传》卷17《韩爌传》记载“上以边警,召爌及吏部尚书王永光入对平台。时廷臣颇忧毛文龙跋扈,袁崇焕锐欲除之。上因与爌等造膝密语,左右莫得而闻也”。
    《公槐集》卷3《讲帷记注》记载,姚希孟时为讲官,讲读毕,崇祯召“辅臣曁兵部尚书王洽议东江事,它人莫得闻”。
    《崇祯长编》:“据崇焕所供斩帅一事则龙锡与王洽频以书问之”。
    兵科给事中宋鸣梧题本...总兵毛文龙,越居皮岛,志怀跋扈,两窥登州,疏语悖诞;按之则恐激叛,听之则实养口,今阁枢机密口笼,牵之而西,督师袁崇焕奉皇上威灵,立斩此弁,隐忧涫矣.(明清甲编叶七二三)
    ”然当日毛文龙反迹,副都御史朱童蒙已力言之。假令不杀文龙,以伺消息相通,奸生日久,天下事尚忍言哉?“——《白冤疏》钱家修
    “毛帅受朝廷委寄,赐便宜甚重,一旦书生奉政府意,出片言立死军前。”——清·尚可喜,《平南王元功垂范》卷3。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7-07 02:2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崇祯元年五月,“内官王国兴称密旨召毛文龙,踪迹诡秘”,“上谓初撤镇使,未尝轻遣内臣,命逮国兴下狱论死”,当中必有隐情。(《国榷》卷89)
        “新陞督師袁崇煥疏辭重任不允”。
      ——《崇祯长编》崇祯元年六月六月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76《宗伯林平養先生欲楫》载“怀宗立,升礼部尚书掌詹事,朝议诛毛文龙,力言不可,与阁忤,假归三载。”
      崇祯初,崇祯帝与朝臣议,“厉数东江抗命”。——茅元仪《石民江村集》卷四
      崇祯元年七月,袁崇焕进京面圣,当时,“朝议忧毛文龙难驭。”——(《崇祯实录》卷1)
      后来,崇祯与内阁定下的杀毛大计,由袁崇焕实行,何可纲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很不幸的。
      中军何可刚曰:“是谓三不幸。”崇焕问之。曰:“生文龙,不幸;用文龙,朝廷不幸;杀文龙,公不幸。“——《崇祯遗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7-07 02:32
      回复
        就算崇祯皇帝以各样罪名处死袁崇焕,毛文龙也一直是有罪的,周文煌借袁崇焕之名,为毛文龙翻案,差点被崇祯皇帝处死。
        崇祯三年十月,东江游击周文煌疏请毛文龙恤典,崇祯的旨意是“文龙历年糜饷,牵制无功,文煌岂得借端渎奏,本当究处,姑念愚弁从宽,其文龙骸骨准亲人领埋”。(《崇祯长编》卷39)
          《漩声记》:“犹幸皇上之圣而明也,一则曰‘文龙有应得之罪也’,再则曰‘不得藉口于崇焕也’。是则文龙之杀,文龙之罪也,而非崇焕罪也”。
          《崇祯朝野纪》记载:“崇焕既诛,有东江旧弁周文煌,具疏为毛文龙诉冤,奉旨云:逆督擅杀岛帅,罪案已定,文龙历年糜饷,牵制无功,岂得乘机借端,希叨忠义。周文煌渎奏不伦,本当重处,念系愚弁,姑饶他。观此旨,始知杀袁为毛报仇,非圣意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7-07 02:35
        回复
            袁崇焕杀毛文龙后,毛文龙老乡王思任,是当时人,他写信给茅元仪,非但不怪罪袁崇焕,反而直指袁崇焕背后势力:
            “顷见袁督师赚杀毛帅,此朱亥伎俩也,谁为画此策者?——(王思任《简茅止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7-07 0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