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往年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批次完成第一次投档后,基本会有部分院校出现一定的缺额计划。这个时候,往往也意味着那些还没被录取的考生有机会参与征集志愿。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是有可能获得降分补录的机会、从而顺利”捡漏“上大学的。
1.征集志愿的院校地理位置都很偏远?
院校办学地理位置偏远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
我国地域辽阔,两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区、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听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些高校的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在正常录取过程中未能录取满额而参加征集志愿。
2.征集志愿的院校都很“差”?
征集志愿的产生是由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院校没招满人数,所以开通的一次补录环节。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和考生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思维——“这个高校连人数都没有招满,肯定很少人报。很少人报,那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肯定不受欢迎,没人报的专业,我也不报”。故而,放弃这次征集志愿的机会。
3.征集志愿的专业优势低、限制大?
参加征集志愿高校的专业一般为学校的非优势专业或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
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但高校参加征集志愿的专业,却大多为该校的非优势、特色专业。此外,一些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也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比如对性别有限制的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的专业以及对考生身体条件有要求的专业。在正常录取时,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很可能因为没有达到专业的要求而被高校退档,造成专业缺额。
4.征集志愿的院校招生数量少,就一定难上?
征集志愿,招录的学生数量一般会非常少,大部分是1-10人之内。面对这一现实,很多考生都会怯步,觉得自己希望不大,还不如放弃。
1.征集志愿的院校地理位置都很偏远?
院校办学地理位置偏远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
我国地域辽阔,两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区、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听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些高校的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在正常录取过程中未能录取满额而参加征集志愿。
2.征集志愿的院校都很“差”?
征集志愿的产生是由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院校没招满人数,所以开通的一次补录环节。看到这里,很多家长和考生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思维——“这个高校连人数都没有招满,肯定很少人报。很少人报,那这个学校这个专业肯定不受欢迎,没人报的专业,我也不报”。故而,放弃这次征集志愿的机会。
3.征集志愿的专业优势低、限制大?
参加征集志愿高校的专业一般为学校的非优势专业或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
虽然参加征集志愿的高校不一定都是“差”学校,但高校参加征集志愿的专业,却大多为该校的非优势、特色专业。此外,一些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也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比如对性别有限制的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的专业以及对考生身体条件有要求的专业。在正常录取时,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很可能因为没有达到专业的要求而被高校退档,造成专业缺额。
4.征集志愿的院校招生数量少,就一定难上?
征集志愿,招录的学生数量一般会非常少,大部分是1-10人之内。面对这一现实,很多考生都会怯步,觉得自己希望不大,还不如放弃。